十世禅 (山里不听宣)
- 类型:玄幻科幻
- 作者:山里不听宣
- 入库:04.10
就在这时,角落里传来羸弱的咳嗽声。
僧人转头,看到拐角处还躺着一个病入膏肓的老者,他的形貌枯槁,淹黄潦倒,身上衣不蔽体,冷得瑟瑟发抖。
下雨天寒,僧人见老人冻得可怜,把僧袍脱下来,披在他身上。
老者颤着抬起手,将僧袍提了提,口齿不清地道谢,他的两眼浑浊,看起来久病无医。
僧人问他,老人家,你为何在这里?
这位老人被遗忘太多年,没想还能受到一个僧人关怀,心生感慨,将平生缓缓道出。
老人生在金幼城,曾经是边关的一位士兵,受伤后退役归乡,父母已然西去。他随军出征时,官府忘了把他的名字写入薄中,他的父母没得到钱财,他归乡后也没领到该有的粮饷。
时逢战乱,人人自顾不暇,找份生计尤为困难。饥饿潦倒的士兵爬上忘尘山,本想求狐仙大人给他一份营生,却看到桌上的新鲜供品。饥饿之下,他将那些供品吃入腹中。
战乱之年,众生多在乞求家人安康、天下太平,寺庙的香火旺盛,狐仙庙中亦是供品不断。就是那些供品,救活这个士兵的命,让他熬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后来,士兵以打渔卖鱼为生,心中记得狐仙大人的恩情,时常爬上忘尘山,带上供品,为狐仙庙里清扫尘埃。
随着时代更迭,天下重归安宁,世人忘了这座狐仙庙,士兵亦老去,生活更加贫苦,疾病缠身。士兵没有娶妻,无亲无故,亦不识字。他的半生孤寡,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今留在庙中,守在狐仙身旁垂垂等死。
僧人闻罢,取下身上的钱囊,交到老人手里,道:“老人家,这些钱拿去看病吧。”
老人打开钱囊,手中一颤,那当中装的不是普通铜钱,而是数颗碎金,足够他花小半辈子。
老者感到震惊,浑浊眼珠看向僧人,“大师,这是为何…”
僧人并不解释,只道:“多谢你照看此庙。”
老者感激涕零,激动道:“大师心善,与之前经常来的一位女菩萨一样,想来平生渡过不少人,积得无上功德。”
僧人前半生在无上伽蓝时,确是渡过很多很多人。
老者收下钱囊,打量这位相貌遒俊的僧人,迟疑片刻,沙哑问道:“大师,你渡过那么多人,那你此生…有没有渡不了的人?”
僧人闻言一怔,目光逐渐晦暗,视线转向庙里那座狐仙像,狐仙笑得风流,僧人眼神却伤感。
老者顺着僧人的视线看过去,想起僧人一来就站在供桌前注视着这狐仙石像,足有两个多时辰,一言不发,尤为古怪。
僧人静默许久,才道:“曾有个人救我,护我,爱我,为我深陷苦海,我却不知如何渡他。”
老者颤巍巍地握住僧人的手,不解追问:“我与大师非亲非故,都能被大师所渡,那人待你如此好,你为何不能渡他?”
僧人一声叹息,阖上双目,并不回答。
“大师,老朽这辈子没文化,但是明白一个道理。与其对得起千千万万人,不如对得起待你最好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切记莫要辜负他的心啊。”
庙外的大雨仍然在下,僧人想起几百年前,那时也是在这样的雨中,他背着书躲进一座庙里,那个人睡在供桌上,醒来认出了他,嘴里嘲笑他没出息,却用铜钱替他驱走艳鬼。
老人家说完这番话,收起钱囊,拖着身体往门口走去,似乎在等雨停。
僧人闭着眼,盘坐在蒲团上,静神禅定。他的心魔又出现了,但是没有捣乱,只是新奇地在狐仙庙中走了圈,到处摸摸,拿起落灰的莲花烛台看一眼,又看看供奉着的石像,左右打量。
不知过了多久,僧人进入禅定之境,雨声在他耳中亡去,老人身影凭空消失,心魔瞥过他一眼,眼神莫测,也默契地摇身不见。
万籁俱寂,天地在僧人心中皆化为虚无。
此时,寂静的禅定之境当中,忽然,十方金光普照,迷蒙里逐渐显现上千尊佛的身影,有坐莲台,有骑雄狮,金刚怒目,菩萨低眉,禅定之境内云雾缭绕,西天的三世三千佛居然全部都在这里,观者如堵,众目睽睽。
接引佛俯视着他,先开口道:“那罗耶,你看看你的真身,足踏这罪业黑莲,握着骸骨磨成的念珠,披着鲜血染成的袈裟野,数百名冤孽债主皆死不瞑目地跟着你,哪里还有佛的样子?”
僧人虔敬地听着,低首不语。
随后,又站出来一个尊身青色、紫发、着红衣甲胄、面显忿怒的金刚,他恨铁不成钢地怒道:“六道轮回只让你落人间道,是让你修正观坐禅,对佛法重新开悟,你却反倒生出嗔痴心,犯五逆十恶,难道你想往地狱界去?”
接着,一位菩萨开口:“那罗耶,不可执著。魔不自悟,神佛怎渡?你曾是西天里最高天的佛,为了渡这魔头而万劫不复,踏入九转轮回,他的魔根难除,一次次地骗你,你一次次地见识他的劣根性,为何还肯相信他?”
见到僧人仍是不答,众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着那罗耶从最高天堕进红尘,又从红尘堕落为魔的千古稀罕事。
老人在狐仙庙门口等雨停,回过头,看到禅定的僧人额上冒汗,眉头紧锁,仿佛痛苦。
红尘世人教他切莫辜负有心人。
西天诸佛教他远离妖魔、潜心修佛。
关于他的七生七世,世人诸佛皆有见解,众说纷纭,然而,他身在尘世数百年,不是居高临下睥睨的佛,他尝过尘世悲苦,悟过尘世欢喜,众生是迷惘于苦海的愚舟,他明白愚舟为何痴迷苦海。身处苦海,他何尝不是愚舟一只。
作者有话说:
要赶毕业论文的进度,断更一段时间,多少天不能定,中间可能会发几章,不好意思。
118 119.两身动如参与商
本是满月清净,如今禅絮沾泥,三千真佛忠言相告,灵山就屹立在西方,僧人却未回首。
他苦寻妖魔,直至老去,死去。
死亡时,僧人没有感到痛苦,只是困意袭来,他阖上双眼。
当他醒时,正坐在一个扁舟的舟尾,双膝盘着,好似禅定。他睁开眼环顾,周遭幽暗无光,两岸有不尽的红花,在昏冥中看不清模样。
“带我…带我一程……”
忽然,一只干枯的手扒住了舟沿,那手上没挂着多少碎肉,露出被泡到发灰的白骨,紧紧地扒着这条川流中唯一的小舟,带得小舟往白骨的方向偏去。
“大师,你可坐稳了。这要是掉下去,你就得跟他们一样困在这河里,再也出不来啦。”
站在舟头的一个赤脚小丫头手里撑着长长的船杆,左右划着水,是她支撑着这小舟在河中,那船杆长得有她身高的三倍,她却看起来半点儿不吃力。
“这是哪里?”僧人问道。
“当然是赫赫有名的忘川河啦。”小丫头回过头来,俏皮地看着他,说:“大师,这都是我第七次载你啦,熟客呀。”
“第七次?”僧人疑惑地问道。
就在这时,河底暗流涌动,腥风扑面而来,更多具骸骨涌出来,多达数十具,拖住那具企图爬上小舟的枯骨,将枯骨往忘川河底拖去。
“你们放过我…放过我!!”那枯骨哭泣着,惨叫着,哀求着,“我想投胎!我想转世!大师,渡我!求求您渡我!”
僧人低头看他,那枯骨就快被扯得七零八落,马上要被那些河底的骸骨撕烂了,发出痛苦的惨叫。僧人细视,发现这忘川河里流动的不是黑水,它是由血水汇成,河中虫蛇满布,波涛翻滚,幽灵骨骷数以万计,是它们带动着忘川河朝西南流去,托着这个飘摇的扁舟。
“大师您别被吓着,这河是从地府流过来的,河里沉的,都是些永世不得超生的孽畜,它们永堕此间,再无出路啦。所以他们怀着世间最大的怨恨,不想让任何人横渡忘川。别看我们坐着舟,到前头河流最急的地方,就也划不过去了。不过,那里还有一座桥,叫奈何桥,你肯定听过,只要我们能平平安安地到那儿就行。”
聚涌过来的骸骨越来越多,顶得这小舟越来越高,越来越晃,小丫头倒是一点儿都不害怕,把船杆往旁边一放,盘腿儿坐在船头。
“我说这是第七次遇着你,是因为我总能记住你。每次你来的时候,这忘川河都会特别骚动,就算是沉在河底千年万年的老鬼魂也会浮上来。因为你就是他们万年都在苦等的时机,整个忘川河的怨孽魂魄都在指望着能被你超度,趁机脱离这永世苦难。”小丫头托起下巴,笑吟吟地看着他,“说来也是,活佛从来不下地府,您这才几百年,都来第七次啦。”
听了小丫头的话,僧人明白过来。
“我记得大师上辈子死得很早啊,死相也有点难看。”小丫头摸着下巴回忆道,“上上辈子也死得很早,但是好看许多,就是太瘦了。这辈子呢,大师是因何而死?”
僧人摇头,诚实答道:“我不知道,只是睡一觉,便到这里了。”
“那就是寿终正寝咯。”小丫头偏过头看,看到大师手腕上有一道红绫,心里有所猜测,幸灾乐祸道:“这次婆婆也要费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