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美食成为星际非遗 (乱山平野)


  不过据说宋朝的面还挺贵的,门面装修得太好,大多都是大肉大荤的面,成本价在那里,人家又不像21世纪那会,一碗面配几片薄牛肉就20元起,亏,还不如自己煮。
  那会儿穷人专吃的叫素面。
  只要几文钱一碗。
  《水浒传》里,李逵就吃的“壮面”,就是一种大碗的粗面条,毕竟梁山好汉也挺贫穷的,如不是逼到绝境也不会落草为寇了。
  司星想了想,自己一共要做五碗面,干脆就做五种最经典的。
  一是北京的炸酱面。
  说起来,棒子国也有炸酱面,好像是由山东华侨带去的,后面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竟然成了棒子国的主食,后来提起棒子国的美食,不是辣白菜就是韩式拉面,都挺自豪的样子,其实这俩都是中华美食,而且还是不太吃香了的那种。
  司星觉得最经典的炸酱面是北京的,他上辈子吃了很多地方的炸酱面,感觉吃到后面都会觉得腻,而且太干,后来在北京一家老胡同里头吃了一家的炸酱面,味道一绝。
  而且那个厨师年纪也不大,两个人后来成了朋友,互相教了对方拿手的手艺。
  炸酱面的菜码无非就是黄瓜豆芽萝卜丝,那个朋友跟他说,他的炸酱面里,还会加入香椿嫩叶。
  苏轼说: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这“树上蔬菜”的嫩芽是无数代人的童年回忆,和槐花并列第一。
  司星知道他的炸酱面里加了香椿叶的时候才恍然,难怪会有异于他人的浓郁香味。
  本来后院厨房里是没有香椿叶的,司星联系了人,给他送来了最新鲜的香椿叶。
  香椿叶尖嫩的时候犹如翡翠,等它慢慢变老,就会变红。
  司星也没多处理,洗干净以后轻轻过水焯熟就够了。
  炸酱面最主要的,还是酱。
  一定要用黄豆酱,还要最新鲜的。
  最经典的是猪肉丁炸酱,还有就是三鲜炸酱,司星选了猪肉丁炸酱。
  猪肉一定要五分肥五分瘦的,太肥了会油会腻,太瘦了口感又不好。
  司星去肉柜里挑肉的时候发现,果然还是国家财大气粗,里面的肉都是最新鲜的,看着品相非常好,不论是五花肉还是腱子肉,几分肥几分瘦都应有尽有。
  司星拿了肉,手动切丁。
  后世的肉丁都是机器铰的,黏糊糊的混在一块,绝对没有自己剁出来的口感卖相好。
  咄咄咄的剁肉声十分有节奏。
  整个厨房只有司星这一个地方是和另一块灶头连在一起的,能互相看到对方在做什么,人家都不想呆这儿,只有蒋老和司星无所谓,干脆就选这了。
  炸酱面的面是粗面,司星也自己做了,他上辈子什么都喜欢自己弄,尤其是面条。
  这辈子和谢洵一起吃饭也都是自己揉面,反正平时也不忙别的,吃的东西就还是尽心做到最好,心里胃里都舒坦。
  炸酱面最好的是用抻面。
  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底下撒点干面粉,用擀面杖擀成一大片,一边切一边搓面,搓成长条以后就握起来反复抻,再把头尾切了就能下锅。
  现在是三四月的天气,虽然已经立春了,还是不够热,有微微的冷风,司星就做的热面,到了七八月大暑天,炸酱面的面就该用冰水过一下做冷淘面了。
  面下锅煮了。
  猪肉丁就放锅里,加点葱姜蒜,先炸后炒,把猪肉里的油炸出来一点,吃着会更香,口感也更好,炒熟了就加上用水稀释过的黄豆酱,小火煮上10几分钟。
  煮好的面铺在碗底,上面铺上香椿芽、掐了头的嫩豆芽、切得细细的黄瓜丝,憋憋青的莴笋片儿以及焯过水的嫩萝卜缨儿,萝卜必定要是心里美的。
  都是极其细嫩的菜,一咬都卡擦卡擦的能浸出水来。
  末了浇上一大勺子炸酱,旁边摆上两颗浸透了的腊八蒜。
  完美、经典的炸酱面从司星手里诞生了。
  从司星抻面的时候,对面的蒋老就看着了。
  再看他挑了一堆的蔬菜,内心一直叹息。
  他们这一代的厨师都是尽量用最少的菜完成一道菜肴,生怕串了味儿影响口感,也怕不好看,结果看看人家,七八样东西摆在一起,一点儿都不怕!
  唉。
  他正感慨着,忽然闻到哪里有一股子奇怪的糊味儿漫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想吃炸酱面了。感谢在2021-02-28 00:00:00~2021-03-01 20:15: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啾咪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流年、要一个肉包子10瓶;夜灵雪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边儿上一个二级厨师正尴尬地举着锅铲。
  面前的锅里已经糊成了一团,黑漆漆的,大约是怕太干把锅烧坏了,他又加了小半壶的水进去,这会儿全都浮在锅上,看着恶心的慌。
  注意到大家都在看他,二级厨师脸通红:“我就想试一下新食材。”
  司星看到他旁边放着的也是酱,不过是司星之前制作好的辣椒酱,没想到这里也采购了。
  看着厨师羞窘的表情,他出口安抚:“这个酱不能炒太久,当初做的时候就没放油,所有的料炒好了才加的油,你现在再炒一遍很容易糊。”
  那厨师惊讶:“您知道这个啊?”
  急性子也在,他立马道:“这是司老师做出来的!我刚去补了千度!”
  厨师两眼放光:“厉害!我刚刚尝了一下,味道特别好。”
  他也不说虚的,当场表示了赞叹:“难怪你能成为三级厨师,看起来我要进步的地方还很多。”
  司星笑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必定能看得更远。
  不过,说起辣椒,他想起了自己要做的第二道,陕西的油泼面。
  还是他上辈子看书的时候看到的,一直念念不忘。
  陈忠实的《白鹿原》里有很多的陕西美食,比如白灵做的那碗碱面放多了的臊子面,鹿子霖每日早晨都要吃的羊肉泡馍,以及改变了黑娃一生的水晶饼。
  然而更吸引司星的,还是那一碗油泼面,后来又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
  关中,也就是陕西那一块都有一句流传许久的话:“门帘挂个席片子,屋里吃着biangbiang子。”
  后来《白鹿原》拍了电视剧以后,司星也对他们大口嗦面的场景印象深刻。
  里面仙草把裤带宽的油泼面下锅煮熟,捞进碗里以后放上臊子,拿热油一泼,筷子一拌,辣味就能冲进鼻子里。
  和前头做的炸酱面要用刀切不同,油泼面的面条不切,是擀成粗/长条以后,往中间抹上油,直接抻开的,抻开以后撕成两条直接就能下锅,起锅以后撒上葱花碎、花椒粉和盐以及黄瓜丝之类的配菜,用烧的滚烫的菜籽油在上面浇上三浇,这碗面就好了。
  司星按着步骤走。
  完成的油泼面红通通的,看着就很喜庆。
  有些人做油泼面的时候抻面不到位,把面弄得很厚,但是清朝时期有本《素食说略》里曾说:“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水揉匀,复以湿布,俟其融合,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
  “做法以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其薄等与韭叶,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执行,可以成中空之形。”
  油泼面的香味儿实在过于霸道,花椒与辣椒特有的香味被热油刺激出来,在后厨里飘荡着。
  下午恶补了司星以前视频的急性子差点直接摔锅铲。
  “唉,看完司老师的美食好受打击啊。”急性子愁眉苦脸,“我但凡能有十分之一,我早就成了三级厨师了。”
  红棉袄也在后厨,闻见了空气里的鲜香味默不作声。
  他很想说不过这样,然而犹豫了一下,还是认栽一样继续切着手里的萝卜片。
  蒋老倒是不客气,直接说:“我尝尝你这面。”
  司星做的有多,便给他下了一小碗。
  面很薄,送进嘴里却有些筋道,更先尝到的的是附着在表面的辣椒面和花椒面,鲜香麻辣,司星知道蒋老吃醋,给他放了一点,这面里就带了一点儿酸辣味。
  蒋老两口就把面嗦完了:“吃着很痛快!”
  司星弯了眼。
  陕西那一块的美食都这样,粗犷中带着一点细,譬如羊肉泡馍,馍馍开头吃的时候有点干硬,在羊肉汤里泡上一阵子就变成细软的,能抿进胃里,叫人一下子就能想起高原荒漠之上漂浮的细沙。
  司星曾经自驾游,从南方某座小城一路开到了川省,路上经过了徽省、鄂省、陕西,徽省给他的感觉是空旷,鄂省则像是个过渡带,从平坦慢慢上升,陕西就是标准的高原了。
  司星依旧记得,那天早上他睡得朦朦胧胧,从雾蒙蒙的汽车窗子往外看,黄沙裹挟着风吹乱枯草的场景。
  他去过许多的城市与省份,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光走着逛着,都会生出油然的自豪之情:这一大片土地,都是他的祖国。
  各种文化都在这一片土地上蓬勃发展着,江苏的六朝古都、北京的京剧、河北的多民族建筑、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民谣、山东的士林风气等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