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马步军都指挥使,康宁公主的驸马赵氏吧。”萧幼清抬头盯着她,“你不告诉我我也能猜到,可赵氏一族不是齐王府的僚属么。”
“对,所以他是与二哥一同长大的,其父一生忠于齐王,后来替陛下挡箭战死沙场,陛下便把我阿姊许给了他。”
“二哥在时,我从来都没有生过妄念,直到二哥被人陷害,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故意学二哥,开始谋划如何出宫,开始布局这一切。”
“不过…”楚王盯着萧幼清一动不动,“姐姐的出现,是这场布局里的意外,一场,让我永生难忘的意外之喜。”
楚王又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还有一件事要与你说。”
“嗯?”
“想让我告诉姐姐也可以,不过姐姐要答应我,”楚王凑近搂着她的腰肢,坏笑道:“今夜,任我处置。”
萧幼清旋即轻轻往她的胸口推去,坐起道:“你少来。”
——————————
建平十年初,正旦过后年初八,楚王嫡长子满月,在府中举办“洗儿会”。宗室族亲以及楚王妃萧氏族人携礼祝贺。
大院里烧着一大盆热汤,两个内侍拿着彩布将金盆围绕起,又将干果与葱蒜一一投入。
内侍端来一支金钗走近,躬身呈上道:“王妃。”
萧幼清拿起金钗,楚王便从她怀中将孩子接过,用金钗轻轻搅动着盆中的干果,围观的亲朋便将手中准备好的铜钱一并仍入。
原先安静的孩子,被楚王接过后没过多久就开始啼哭了起来,“得得得,你自打一出生就不喜欢我,我不抱了还不成吗?”
萧幼清将金钗放下,捂嘴笑道:“哪有你这样抱孩子的,他难受了自然要哭,瞧你们爷俩都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妹夫不会抱,让我这个做舅舅哦抱总行了吧。”萧云泽看着哭闹的小婴儿,满脸欢心的抱过,“他可真好看呀。”
褪去了刚刚出生时的黝黑,孩子的肤色逐渐变粉嫩,“小郡王长得可真漂亮,这透彻的眸子像极了六王。”
楚王看着孩子舅舅怀中的婴儿,低眉浅笑道:“是吗...”萧幼清听到后便走近一步,伸手扣住她垂在腿旁的手,朝她摇摇头,温柔的盯道:“一会儿剪完胎发,官人替他取个名字吧。”
楚王看着她,心中的抑郁散去了大半,伸手撩拨着她耳畔的碎发,浅浅笑道:“好。”
洗浴完毕后,女使送来金剪,二人替孩子细心的修剪胎发。
“太宗皇帝所定下的字辈到大郎这里是宗字,”楚王逗着萧幼清怀里刚刚剪完胎发的婴儿,“爹爹给你取个什么名好呢,要不娘子想一个吧。”
萧幼清摇头,“官人取吧,什么都好,是他的福分,也是妾的。”
楚王低头看着粉雕玉琢般的幼儿,未曾沾染世俗污垢的眸子透彻明亮,“仁人君子,就叫你,宗仁吧。”
第105章 克定厥家
建平九年,暮春三月时岐山县令突然离去,将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岐山县主薄,如今回来也已经过了一月有余。
“县令上次突然离去,凤翔知府来了知道后极为不满,下官很是担忧他...”
“此事本官知道,多谢刘主薄仗义相助,替我解围。”
刘书柏摇摇头,“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只是下官觉得那个凤翔知府好像很在意县令您,每次都是故意找事,又好在他为人贪鄙,下官这才有解决之法。”
楚王骑在马上,低头笑了笑,旋即看着街边一骆驼商队停在街边似在争吵什么,他们所穿的服饰也都为窄袖圆领的缺胯衫,“他们在说什么?”
“哦,是夏国的商队,为首的在骂他们办事不利,落了东西。”
“刘主薄也听得懂夏国的话?”
刘书柏点头,“下官的父亲是个商贾,年少时曾随父亲去过夏国,便也学会了他们的文字与方言。”
“可否教教我?”
“知县若是想学,下官自然是乐意教的,只是...”
“主薄不要误会,岐山县太平无事,可以多学些东西也是好的。”
“怪不得知县年纪轻轻就能中进士。”刘书柏摸着胡须赞叹道。
两个人骑在马上正慢悠悠的巡视着街道,一个年纪不大的厮儿一路小跑追上,“阿郎,阿郎!”
刘书柏不满他的无礼冲撞,“知县跟前,岂能如此无礼?”
“见过魏知县。”
“阿郎,扶风县那个秀才提着聘雁来提亲了,您快回去吧。”
楚王便笑道:“刘主薄,看来你家马上就要有喜事了。”
“何来喜事啊,她个女子恬不知耻私下与秀才定了终身,那秀才的出身,我若答应了岂不是叫她过去吃苦?”
“人家好歹也是个应举的秀才,只不过一次未中而已。”
“魏知县有所不知,他若勤学苦读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少不好学又家道中落的...说是庸人也不为过。”
“儿女事,父母心,若是两情相悦,刘主薄又何必棒打鸳鸯?”
这个名叫魏潜的县令已来岐山半年之久,虽初入官场可其行事做派都不似一个刚及冠不久的年轻人,说话沉稳连他有时都自叹不如,刘书柏骑在马上低头无奈的笑道:“下官的小女比起知县也小不了几岁,要是能有知县这般的明白事理,下官也就无需如此操心了。”
“别,刘主薄就别打我的主意了,且不说我此生无论成败都只会守着嫡妻一人终老,但刘主薄你好歹也是个朝廷命官,嫡出的小娘子又怎能与人做妾呢?”
“以魏知县的才华我想不出几年就能被调回京城吧,下官活了数十载阅人无数,魏知县今后一定前途不可限量,下官并不是想让她与人为妾,只是能遇良人...”
“呵呵。”楚王笑着将刘书柏的话打断,心里嘀咕道:这个老狐狸不就是想给女儿找个靠谱的依靠嘛...
“不如这样,本官随刘主薄去见见这位姓王的秀才,验验其人品如何后再做打算也不迟,如何?”
“如此甚好,请。”刘书柏打马让道。
刘宅内,王秀才端坐在中堂等候,酒坛子上还放着两只大雁。
东厢的闺房内,刘氏拨弄着自己的头发,晓试新妆,既迫切又欣喜,“你说爹爹会答应吗?”
“王秀才是应举的读书人,可比那扶风县那姓张的纨绔子弟好了不知道多少,又与姑娘您情投意合,奴想阿郎一定会同意的。”
听着女使的回答,刘氏便暗笑道:“可爹爹好几次明里暗里的提示我多与魏知县来往。”
女使思索着,“咱们县新来的这位知县儒雅随和,看着不像做官的倒像是贵家公子,不过奴听衙役们说魏知县已经娶了妻。”
刘氏点头,“他是京城人,虽未告知过出身,但我猜想一定不是普通人家的公子吧,爹爹说皇城脚下的人最重门户,魏知县的大娘子应该也是个世家女子,能将知县管得这般严,我想一定还是个厉害的女子。”
“奴怎么觉得姑娘这话说的好像很是羡慕魏知县的大娘子一般?”
“别瞎说。”
“是是是,奴知道,姑娘的心里啊只装得下秀才一人。”
“爹爹还未回,记得叫他们上点心奉茶,别让人干坐在那儿等着。”
“王秀才刚到宅子里时奴就吩咐了她们,姑娘就宽心吧,不会怠慢了姑爷的。”
两个青袍在刘宅门口下马,小六子与刘书柏的侍从一起将马牵回后院。
王秀才听见了马蹄声便起身从中堂走出,趋步上前恭敬道:“侄儿见过伯父大人。”
刘书柏只是淡淡的点头,“还不快见过知县。”
王秀才便将视线转过,一个年岁与自己相当的知县,唇红齿白,他还听说刘书柏还有意将女儿许给他,于是心生敌意,表面恭敬道:“见过县令,县令这般年轻就中举做了官,令王某自愧不如。”
“人皆有失意时,待失意过去后,得意也就不远了,想想自己有的,诗酒趁年华,何必去嫉妒他人?”
肚子里藏着的点点心思都被这个年轻的知县猜透,王秀才很是羞愧的低下头道:“是某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真是惭愧,还望县令不要怪罪才好。”
楚王看着这个王秀才,也并没有刘书柏说得这般不堪,只是的确不太机灵,也没什么城府,她便笑眯着眼,“本官是来给你促婚的,只要刘姑娘愿意,且放宽心,君子不夺人所爱。”
王秀才大喜的抬头,激动道:“谢县令成全,若事成,在下一定登门道谢。”
刘主薄转身对着楚王道:“县令请上座。”
楚王便也不客气的坐到了中堂的主位上。
“来人,看茶。”刘书柏旋即坐下,地上摆了一担红绸花络罩着的许口酒,于是挑眉道:“贤侄这次来?”
王秀才便合着袖子朝刘书柏躬身,“愿聘令爱为妻,从今往后,情敦鹣鲽,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还求伯父成全。”
刘书柏只觉得他甚是草率,“婚姻三媒六聘,再不济这形式总是要的,这无媒无草帖子,是否太过草率?”
相似小说推荐
-
重回十二岁 (桓哲) 2019-09-24完结285 646日常向。一句话简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立意:好好学习花季雨季 乡村爱情 重生 主角:孟佳...
-
归田乐gl 完结+番外 (方便面君) 2020-09-29完结9131 11468镇前村人提及秦浈,皆是摇头叹息:身体太娇弱了不好生养,这样的女人不能娶。秦浈婚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