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还有两家牙行,因为和杨路打过交道,安康便没再找别家。没想到杨路还和他耍起心眼了,因此不大痛快道,“杨老板,这里头有什么事应该提前告知我。这样可就是你不地道了。”
杨路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此时陪着笑脸道,“安少爷,你听我说。这里头啊,确实有事。没先开始和你说是我的不对。”说到这里,杨路躬身作了个揖,“安少爷,你且听我说。”
“刚刚那院子里住着一对祖孙。和小的一个姓,五服以前还是本家。他们家里原本是做古玩生意的。来回倒腾那些个老物什,日子过的很是像个样子。在东巷能买这么大的院子,以前还是很有钱的。五年前,我那哥哥出门买货,后来就再也没回来。前两年这家的嫂子病了,治了一年的病,人没治好,钱花了不少。今年年初那会儿人刚去。就剩下祖孙两个。我那三婶你也瞧见了,腿不好。侄儿还在书院里读书。家里又没个营生,整日只出不进。实在是没有的别的法子了,只能租院子。这院子挂着有三个月,别人听说这祖孙还要住在这里,都不愿意,一直也没能租出去。”
安康听到这里,冷哼一声,“没能租出去,就拿我做冤大头?”
“哎呀,少爷。”杨路继续陪着笑脸。他不敢得罪安康。只得说了实情,“少爷,您是大善人。我听说,杂志办事处要多招人,想必是租院子用作生产或者给工人住。少爷你看呀,不管这院子用作哪样,这祖孙两人住在里面都不耽误。而且,这院子的租金比正常的还低了两成。你看这……”
这对祖孙着实可怜,何况杨路说的也对,租金低,也不是没有优点的。安康心头的不快渐渐散去,但是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他还是去把另外两个院子都看了。
另外两家院子确实不如杨家的院子好,位置上,偏远一些。价格上,杨家院子是租的,另外两家院子是要买的。明显,杨家的院子更合适。
这次找院子是为了把教室挪过来。挪了间教室过来,杂志办事处那边的地方就够用了。这次开的班是专门为了训练账房先生用的,每天都会上课。
安康打算题海战术加魔鬼训练半年,争取半年后就能为余阳输送一批人才。到时候他就干外包的生意。
“依旧可以在前院养鸡鸭,不过得让那祖孙快点搬到后面去。前面的五间屋子我都有用。租期暂时先约定一年。”
杨路忙高兴地应下,他一直把安康送到杂志办事处,临别前夸道,“少爷真是大善人。回去我写好契书就送过来。”
安康小跑着进屋,嘴里喊道,“子澈,子澈,广告模块给我腾个空,少爷我要打广告。”
陈子澈无奈地从书稿中抬头,“你打什么广告?”
“子澈,你就这么帮我写:现杂志办事处招收学生,学习如何算账。不要学费,一天两课,魔鬼训练,半年出师。名额一百个,先到先得,不拘岁数,不拘学识。”
把安康写的话都记下来,陈子澈问道,“你这又是搞的什么花样?你的算术课啥时候开?”
“等我打个草稿,明天我就上算术课。”被陈子澈催算术课不是一回两回了,安康皮实地很。他从一边的架子上拿了第一期杂志,坐到一旁翻看起来。
陈子澈摇摇头,安康这说风就是雨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他低下头,把王明投的稿子放到一边,杂志才办七期,王明的稿子就用了七篇。
安康的算术课简单。第一节 课教了如何写阿拉伯数字的1到10,并且教小孩子们数手指。
陈轩听了安康的课,觉得颇有意思。他好奇地问道,“少爷你怎么想到数手指的?”
安康哥俩好地揽着他,“没东西数的时候可不就得数自己的手指么。陈哥,来来,咱两说个事。”
陈轩有些疑惑地看着笑得像个狐狸的安康,不安道,“说话就说话,你把我往角落里拖做什么?你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陈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这有笔好生意你做不做?”
“你先说说。”
“我打算开个算术班,专门培养账房先生的。陈哥,你给个赞助呗。杂志广告上,我一定写上杂货铺的名字。”
第31章 厨娘比赛
陈轩听了安康开班教算术的原因,摇摇头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培养一个账房得投入多少?可不是那些穷人家能负担得起的。”
“他们负担不起,我能负担得起啊。”安康满不在乎道,“我杂志处的账,你杂货铺的账,挑些算好的让他们练习就是了。咱们不专门请老师了,就我,你和你铺子里的老账房。每个月,我再出些钱给你家那账房先生,请他来帮忙教学。”
看见安康一脸我有钱,我视金钱为粪土的模样,陈轩嫉妒地想在他脑袋上敲一棍子。
瞧陈轩还是有点不愿意,安康使出激将法,“陈哥,这事你要不和我一起干。那我找徐哥了?”
“徐什么哥?他那岁数都能当你叔了。我这岁数才是你哥。”陈轩就受不了这个,“这种事,你找徐立,他能给你出力还是能给你出钱?还是得我呀。”他拍拍安康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模样,“少爷,你放心。用我的时候和我说。我不会吝啬力气的。”
“还是得我陈哥。”
天越发冷了,办事处院子里的树早掉光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杈。
安康跺跺脚,两手揣在一起,等虎子拿完东西出来,两人小跑着回了安府。
大伯给家里每个人送了件兔皮袄子。
大伯娘李氏正拉着卫氏的手,坐在一旁的桌子边,“弟妹,你这肚子看着不像四个月的,倒像是五个月的。瞧着怎么像是双胎?”
卫氏笑道,“哪有那种好事。不过是胎儿过大罢了。刘大夫让别吃那么多,可我那管得住嘴。”
“管不住可不行。这胎儿大了,生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李氏叮嘱道,“可不敢再馋嘴了,还是得忌住嘴。”
安奶奶试了小袄,大小正合适,终于给李氏一个真切的笑脸,“你们两口子也是有心了,哪用得着这么破费。”
李氏受宠若惊,忙道,“娘穿的舒心,咱们做小辈的就高兴了。”要真论起来,安奶奶是正房,他们都得叫一声娘。反倒是夫君亲生母亲,得叫姨母。
“是得忌嘴。以后常来我的院子,我看着你。不然孩子大了,你得受罪。”安奶奶和卫氏说话时自然更亲昵。
李氏心中虽有嫉妒,但现在这个情况比以前好上不少。在东叶县的时候,小叔子总和他们家过不去。即使已经断了关系,那样的泼皮无赖还总爱找他们的茬。弄得生活乌烟瘴气。现在这小叔子一家可不一样,和和气气地不说,关键时候还能帮得上各种忙。她没有更满意的。
老贾推荐老皮的儿子皮大去杂志处做活。这名字有些拗口,后来大家都叫他阿大。
新来的男人们都去帮忙刻板,女人的职位就多了个选择,做书本装订或者做厨娘。厨娘的岗位算是技术岗位,只需要两个人,因此她们还得竞争上岗。
赶在十月十三这天,杂志办事处办了个厨娘比赛。一共有五位选手参加,每人各做五个家常菜,由杂志办事处众人打分,最后唱票累加分数。
“今天伙食是真丰富。”老贾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远远地望着厨房里忙碌的几个人。
虎子爹怀里揽着坏狗儿,蹲在一旁。闻言笑道,“我这辈子还没一次性吃过二十五个菜。还是有菜有肉的。”
“你家闺女啥时候出门?到时候记得喊我们喝酒。”
“忘不了你们。”虎子爹放手,让坏狗儿走到一边自己玩。他现在走路稳当很多,皮实地很,摔了也不哭,自己能爬起来继续玩。虎子爹一边把烟丝按进烟锅里,一边回道,“这个月二十八。”
老贾听了,夸了二十八是个好日子,说了些祝福新人的好话。
他咽了咽口水,不好意思地开口道,“你们村,有没有和我岁数差不多,没丈夫的女人。”
虎子爹瞧了他一眼,眯着眼吐出一个烟圈,“有个寡妇,三十好几,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今天得有十五六了,女儿么,还是个小丫头。”老贾的情况他们都知道,三十大几还没个媳妇儿。
“那她人咋样?她丈夫咋死的?”
“勤快人。她丈夫身体本来就不好,一直就是半条命,多亏她这么些年好好伺候,不然也活不了那么长时间。”虎子爹吸了口烟,打趣道“咋咧?想找媳妇儿了?”
老贾不好意思地笑笑,“想,咋不想呢。”
“这事我和你嫂子说说。人家要是同意,啥时候让你两见一面。”虎子爹拍拍他的肩膀。
老贾感激道,“谢谢老哥了。”
二十五个菜一字排开,排了长长一溜。安康一眼扫过去,发现都是家常菜。
“不用端着米饭。拿个大盘子夹一些。见着肉别给夹光了,后面人还要尝呢。”
安康这话惹得众人哄笑。老皮拿着筷子,手里头正端着白米饭,起哄道,“东家舍不得给咱们吃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