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暄直接道:“那不过是因为云直恰好错过了最后的那场决赛,才叫我捡了个便宜。当日我去扬州本就是冲着云直去的,还硬是耍赖参与了决赛,未料云直却不在其中。幸而过后我们还是遇上了,还下了一盘‘九龙戏珠’之局。”
绿漪又忍不住一笑,哪里有人自称自己耍赖的,这位范先生倒实在是真性情,想着看了慕远一眼:“这些,倒是未曾听先生说过呢。”
慕远淡淡一笑:“姑娘未曾细问,在下便未曾细说。”
绿漪又道:“不知那‘九龙戏珠’之局是怎样的?想必一定十分精彩。”
范世暄道:“那是自然,那是我生平下得最痛快的一局棋,不过我相信我与云直日后必能下出更好的棋。改日排与你看看便是,今日你且看看这一局,有什么特别之处?”
绿漪到时,棋局已经过半,她只随着接下去的黑白两色你来我往,应接不暇,被那精彩纷呈的局面所吸引。此刻经范世暄提醒,细细去看开局的部分,很快就看出了端倪,不由吃了一惊:“此局未设座子?”
范世暄大笑:“果然有些眼力。”
慕远在一旁道:“绿漪姑娘可是被称为大齐第一女棋手的。”
“哦,”范世暄兴致更高了起来,“那你觉得,这个开局如何?”
绿漪沉吟了一会儿,斟酌着道:“过往受座子所限,开局只有只有星定式,且是对星,一开始便被分割得厉害。此局没有座子,由错小目对星小目开局,以楚河汉界为分,双方都能更好地连接大场。暂且不说孰优孰劣,单是这纷繁变化的可能性,便能教人眼前一亮。想来若真取消了座子,弈林必能迎来另一番天地。”
范世暄很高兴:“你也这样认为对吧。当初我第一回 见到云直摆得无座子棋时,起初也是觉得不可思议,过后却觉得振奋,热血沸腾。棋盘上受的这上千年的束缚,也是时候给它松一松了。”
绿漪听这话觉得奇怪:“怎么范先生第一次看到无座子棋,不是先生与扶桑使团的那一局棋吗?”
范世暄摇摇头:“当然不是。早在我与云直还在扬州之时,我便无意中见到云直在摆这样的棋谱,这数月来,我虽四处游历,大部分的心思倒是放在了这上面,愈想愈觉得大有可为。”
绿漪眼里放着光,看着慕远的眼神愈发炽热:“却也未曾听先生提起过。先生是如何想到的?”
慕远惭愧道:“只是见识得多而已,并非由我首创。起初未提,只是觉得不到时候;后来与扶桑使团一战,自然天下皆知,倒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两人只当他是过谦,毕竟在这之前谁也未曾提到无座子棋,却不知慕远从不打诳语,向来直话直说,只是各种缘由,无法解释罢了。
范世暄叹息一声:“不过扶桑使团能将无座子棋作为奇袭,想来也是研究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慕远笑笑道:“倒是不必妄自菲薄。他们仅仅只是取消了座子,尚有些粗糙。在规则上,还大有改进之处。”
范世暄眼睛一亮:“云直可是有什么想法?”
慕远拈起一枚棋子,凝视着皙白指间的这一抹黑:“自是有些想法。不过如今谈这些还为时尚早。任何一项改变都会遇到重重阻力,想要弱化这阻力,只能努力站到更高处。”
范世暄感叹道:“云直总有一种让人笃定的力量,虽未多做言语,却始终在行动中。我此番入京原本只是想见一面便离开,如今却忍不住想留下来,看着云直一步一步做到自己想做的。”
慕远真诚地道:“若没有非走不可的理由,不如便留下来。这京师虽然不免混杂烦扰,可也有不少诚挚之士,对围棋的热爱,他们并不少于任何人。与其山长水远地去寻寻觅觅,何不试着敞开心扉,也许便能发现另一片天地。最重要的是,我还未与世暄下够棋呢。”
笑容逐渐满溢,范世暄道:“云直诚心留我?”
“那是自然。”慕远认真道。
范世暄甚是开怀:“有云直这番话,我必当试一试留下。”
绿漪看一看这位,又看一看那位,抿唇一笑:“为京师又多一位弈林高手,当浮一大白。”
范世暄大笑:“有理有理。不过酒便算了,云直还有两日后还有棋局,免得这些杯中之物扰了他的棋感。不如以茶代酒,品茗论弈,不亦快哉!云直,可有好茶?”
不待慕远回答,天元已经抢先道:“有的有的,龙井普洱,冻顶乌龙,武夷大红袍……范公子喜欢哪个?”
范世暄笑道:“哟,倒是所藏颇丰呀,那便随便来一壶……”
还未说出个所以然,天元又道:“那便随便来一壶徽州毛尖吧。”
范世暄一愣,忽然手中折扇一合不轻不重地敲了天元一下,笑骂道:“你小子,竟敢消遣范爷,胆儿肥了你!”
天元抱头躲了一下,笑道:“听范公子说要留在京师,太高兴了。”
说完,便小跑出门,备茶去了。
屋中几人俱都笑出声来。
很快,室内便茶香缭绕。
范世暄轻抿一口,细细品味,赞了声好茶:“这些年我四处游历,除了寻访高手棋谱,也听说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和传说。”
绿漪自记事起便在白玉楼,从未走出过京师一步,对一些传说逸事十分感兴趣,京中的话本多为才子佳人,看多了便觉无趣;遇到的客人大多是富家子弟,自身的见识只怕还不如绿漪自己。眼前这人既有满身的经历;又对自己没有旁的心思;更是先生的好友,人品自不必说,不由便亲近了起来。
绿漪睁羽睫蹁跹,弯着眉眼笑道:“不知都有哪些?还请范先生捡几个说来听听,好教绿漪也长长见识。”
范世暄爽快道:“好说好说。前不久在君山附近,我方听到一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甲子’的故事,正好说与你们听听。”
慕远品着茶静静地听着,听起来有些像“烂柯记”的一个故事。范世暄本来口才便好,说起来也是生动有趣,绿漪的不时附和询问更是让其谈兴甚浓。
慕远微微弯起嘴角,这样的时刻,有棋,有茶,有好友,确实是快哉。只是,满室的热闹却空虚了一个角落,就像涨满了热情的心里却因为少了一个人而显得寂寞。如果,慎之也在,便好了。
慕远性情冲淡,少有大起大落的情绪,遇事宠辱不惊,除了个性使然,还有这么多年在棋盘面前磨炼的意志。但他并不是一个不喜热情,不爱交友的人,相反,他珍惜与友人相聚的每一个瞬间,也常常希望这样的时刻能够留得久一些。但他自来随缘,从不强求。聚时欢喜,散时坦然。
如今,却有这么一人,驻在心间。不见时,常常挂念,越是热闹的场合,越是人多的时候,越是开心的瞬间,越想与那人共享。
这段日子,于围棋上,慕远可说十分满足。不仅有高强度的对局和高明的对手让自己能时时保持竞技的兴奋状态;赛后还有投契的棋士们一起讨论研议,互补长短;如今,甚至连最看重的友人也远道而来,说可长留于此,日后再创名局亦是大有可为。
只是,在这泼天的欢喜中,他又常常觉得遗憾和惆怅。他想要光明正大地把他心里的那个人介绍给所有的朋友,家人;他希望他在因棋而生满足的每一个瞬间,抬头便能看到那人灿如星河的眼眸,和那眼眸中满溢的情意。因他而生的欢喜,和骄傲,他也想让所有人都知道。
那一天,终会来到的,慕远常常这样安慰自己。而在那之前,需要克制。
“云直,云直。”范世暄的呼唤拉回了他走远的思绪,“在想什么呢?可听到我们的话?”
慕远抱歉地一笑:“想到一些往事。怎么了,你们说到哪儿了?”
“说到我们初识的时候。”范世暄笑道,没有追问究竟想到了什么往事这般走神的样子。
慕远也笑了起来:“那时候我们还一起体验了一次牢狱之灾呢。”
“可不是嘛,”范世暄道,“初见的时候,云直那一身正气的样子,还有那句‘我只是说出了我所看到的事实,并非是为了你’,那义正言辞的模样,至今想起来,都还觉得震撼。不过,话说回来,云直你当时是不是就知道,会有人来救我们,才那样从容不迫?”
慕远垂眸一笑,坦然道:“确实我当时便是故意留下了天元,让他去求助。倘若没有任何依仗的话,我大概会换一个不那么莽撞的方式。”
范世暄用折扇敲了敲他的肩,调笑道:“我便说嘛,云直从来不是个没有成算之人,果然如此。不过,”他正了正神色道。“那时云直能那样坚定地站出来,我便一世都领你这个情。当时还未料到,你便是我到扬州的目的,不得不感叹,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来,以茶代酒,我敬你一杯。”范世暄举起茶杯,与慕远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绿漪听得眼睛亮亮的,此时也举起茶杯:“绿漪也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相逢即是有缘,绿漪很高兴,能与两位先生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