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辞回了家后,也没急着把东西给小姑娘,而是先去姚家的院子里,先帮了会忙,这才早早回家准备晚饭。
吃过晚饭后,天还没黑,顾辞想挑个机会将胭脂送给她,但看小姑娘在那里跑出跑进的,又忍了。
天将黑时,顾春晓夫妇将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带过来了,帮着把姚家院子里的那些灯收了,一行人都朝河边走去。
顾辞上辈子跑货经常要来码头,但从没有看过元宵节时的河道和码头,眼下看到停在岸边的船都挂了一圈红灯笼,看着带着面具的少男少女擦肩而过时的盈盈目光,终于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与众不同。
小姑娘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会,总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东瞅瞅西瞅瞅,看什么都好奇地不行,但不会像阿茹那样,吵着什么都要买。
看阿茹戴上了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顾辞也买了三个,小姑娘的就是个半截的狐狸面具,戴上后,恰好能看到那小巧的嘴唇和那甜甜的小梨涡,在红色的灯笼火光里,当真应了一句话——回眸一笑百媚生。
还好,胭脂还未来得及给小姑娘。
第120章
等到天彻底黑下去了,动听悦耳的丝竹声从河面上由远及近飘来, 往河道边聚集的人群也越发多了, 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子哥, 一个个都朝河面上翘首以盼, 吹着口哨, 好不快活的模样。
小姑娘能说会道,笑起来时, 那甜甜的小梨涡十分讨喜,阿茹这个鬼精灵, 又会挑人下手, 两个小姑娘合作,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 就卖出了不少花灯。
这个时辰卖花灯,就不像上午那样,固定在某个地方摆摊了, 几人都是边逛边卖。
俗话说,饿死胆小的, 撑死胆大的, 小姑娘这花灯的价格也是因人而异,若是见着穿着好些的, 她就叫价高些,若是穿着普通些的,她也不黑心。
看着这人来人往的,她也不愁剩下的卖不出去, 眼下见大伙都往河边去,他们三姐弟都是土包子,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么,也想跟着瞎凑热闹,正准备往人群里凑了,就听到吴静书阴阳怪气地在骂顾春晓:“还说自个儿平日忙,今儿是特地带着我出来走动走动散散心,我看你是自个儿来散心的……”
“阿茹,你娘和你爹这是怎么了?”看他们夫妻俩闹起了别扭,顾辞看热闹的心思也淡了些,回头见顾春晓抱着毛蛋,皱着眉头听吴静书在骂,她也不敢随便去劝,便低头小声问了阿茹一句。
“大姑姑别管我爹娘,他们每年来这里看花灯,都会闹上这么一出的。”阿茹撇了撇嘴,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又指了指河面上那越来越亮堂的星星点点,“喏,等会那些花船过来了,这些凑热闹的男人都要被训上几句。”
“那些声音是从河面上的花船传过来的吗?”小姑娘望河面上看了一眼,回头看着阿茹眨巴了下眼睛,“那这是为什么呀?”
阿茹扯了面具,回头瞅了还在闹别扭的爹娘一眼,然后凑近了顾辞和小姑娘的中间,一脸神神秘秘,“我娘说,那些花船上的姑娘都不是些什么正经姑娘,就是专门勾人的,等会船过来了,你就能瞧见了。”
小姑娘歪着脑袋想了想,小心翼翼地瞅了自家姐姐一眼,“那些姑娘是不是都长得好看啊?”
“我娘不许我说好看。”说着,阿茹又神秘兮兮地道:“但我偷偷告诉小姑姑,那些姑娘比我娘都好看多了。”
小姑娘捂着嘴偷笑,点了点头,想到什么,又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辫子,有些不好意思道:“比我还好看吗?”
阿茹盯着小姑娘,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小姑姑好看,但就是……就是……唔,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没有那些勾人的姑娘好看咯。
小姑娘有些不开心了,拉着顾辞就不往河边去了,“姐姐,咱们往里面去卖花灯去,那些不正经的姑娘少看,免得看了长针眼。”
顾辞反手握住她的手,笑说了一句,“傻娇娇。”
阿茹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话让自家小姑姑不高兴了,又赶紧解释道:“小姑姑肯定是比她们都好看的,但我娘说了,她们都是用脂粉画出来的,小姑姑要是搽脂抹粉了,肯定比全天下的姑娘都要好看。”
小姑娘咬了下唇,又回头看向了河面,“那我倒要瞧瞧她们画的有多好看。”
说话间,男人的口哨声越发放肆起来,河面上的粼粼水光映衬着越来越近的烛火,将着这热闹的气氛推到了一个至高点。
“终于过来了,不知道今年的花魁娘子还是不是小桃红……”
“小桃红美则美矣,但我更喜欢金牡丹,那圆润的身子瞧着就……啧啧……”
“好啊,你这个杀千刀的,让儿子在那头等我,原来你又是跑这里来了,看我不揪掉你耳朵。”
“于山家的,你家男人也在这,你甭去前头找了……”
“你昨儿还是怎么跟我说的,啊?得了,既然你记挂着这些货,你回头找她们给你生孩子去,我不生了……”
“哎哟喂,我的姑奶奶,千万别动气,今儿我真是来陪你放花灯给咱们儿子祈福的……”
男人的讨好陪笑声和女人的叫骂声在越来越近的歌舞声中变得忽高忽低起来。
河面上的花船缓缓划来,轻薄的纱帘随风摇曳,穿着轻薄的姑娘们在船头或唱或跳,最终那艘最大的花船缓缓停泊在了码头,歌舞停,船头摆上一面打鼓,带着透明纱巾在上面起舞的女子便就是花魁娘子了。
鼓声一起,人群纷纷朝那边看过去,顾辞仅仅拉住小姑娘和阿宝的手,生怕他们被人冲散了。
“姐姐,你要去看看那花魁娘子长什么模样吗?”
“总归不会有比小娇娇更好看的人了,那我还要好奇什么?”
小姑娘心头酥甜的有些发腻,咬着唇瓣道:“那我还是好奇的,我得看看搽脂抹粉有多好看。”
顾辞把她拉到了外边一些,见小姑娘正费力地踮着脚往码头那边看去,余光扫到骑在旁边骑在男人肩头的一个小女孩,不由心念一动:“既然娇娇好奇,要不要让我抱着你看个仔细?”
小姑娘四周瞧了瞧,有些不大好意思,“我……我都十五了。”
“十五了,也是姐姐的小姑娘。”顾辞单手拦腰扛起了她,然后偏头叮嘱了阿宝两句,就松开了他的手,将小姑娘挪到了肩上,“别乱动,坐稳了。”
小姑娘心里是欣喜的,但这么多人面前,又特别害羞,捂着脸露了个眼往旁边去看,见阿宝正看着自己笑,腾的就把脸捂严实了。
阿宝压着笑意,十分贴心道:“娇娇姐姐不要害羞,带着小狐狸面具了,大家也认不出你的。”
小姑娘摸了摸自己戴的面罩,还是有些放不开,只敢驮着背。
“爹爹偏心,你看,大姑姑都让小姑姑骑马。”旁边的阿茹见状,羡慕地不行,闹着要顾春晓也抱着自己好好看看热闹。
吴静书没想到顾辞是这般宠着小姑娘的,心下虽有些讶异,但也没当着人的面说,而是戳了戳阿茹的那张小肥脸,“你瞧瞧你这一身肉,过了个年,你又长了,你小姑姑身量比你高出些,但可没你压秤,你要是能有你小姑姑这匀称的体态,我都愿意抱你看个热闹。”
阿茹气恼地哼了一声,“那从明儿起,我不吃肉肉了……”
小姑娘听着身后母女俩的对话,不由自主地慢慢挺起了背。
这花船每年的元宵节都会从下而上在河面上游一段,但并不会在码头停留多久,花魁娘子一舞毕,她们又会继续往上。上面的姑娘虽然都是秦楼楚巷里的,但却并不是云峡镇的,而是下游更大的盛乐城。
因此,云峡镇的男人们其实大多只能饱个短暂的眼福,女人们虽然骂骂咧咧,但其实也就是夫妻间的一个情趣,倒并不会真的往心里去。
小姑娘在高处看过去,那花魁娘子一个劲儿的扭动旋转,她瞅了半日,才勉强看清了她的那张脸儿。确实,和那浓妆艳抹的人比起来,自己这模样儿虽然水灵,倒是有几分素了。小姑娘撇了撇嘴,也不等那花魁娘子跳完,抱着顾辞的脑袋摇了摇,“姐姐,不看了,不好看咧。”
“可是瞧够瘾了?”顾辞仰头看着她,“还是自己好看,对不对?”
小姑娘没直接回答,捂着她的眼睛,“姐姐快放我下来,都抱了这么久了。”
“反正我们小娇娇又不重。”顾辞随她捂住眼睛,没撒手。
小姑娘从小到大,从没这般坐姿不雅过,尤其是听阿茹还这般羡慕,心里也是甜甜的,也就不要求一定要下来了,还故意在顾辞的肩头扭了扭,转头四处看。
她东张西望的,隐约瞧着身后那个个高的女子有些眼熟,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同样带着狐狸面具的两人四目相对,都认出了对方。
小姑娘:冤家路窄,又碰上这个讨厌鬼了。
闻偲怡:去他娘的,怪不得她说这背影这么眼熟了,果然就是这个小矮子。
然而,不等两人做出反应,闻偲怡旁边的男子最先失态,“兰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