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遥想了想:“和你师父说,让他帮你抢去。”
“师父要不帮我抢呢?”
卫遥没想到这小子的问题没完没了,她笑道:“那你就得想想是不是你犯浑了。”
韩昭绝对比赵寄靠谱,也是真疼这小子。
他做的事基本都是为赵寄好,如果这两师徒闹矛盾了,也泰半是赵寄不占理。
赵寄听得出卫遥的态度,也对她的偏颇很不服气,但他不敢说是自己师父不对,只能把气闷在心里:
——才不是他犯浑,要是抢不过,他就变得更厉害再去抢。
……
入冬的第一个早晨,赵寄被韩昭从床上扒起来扔到了少主府。
今天不需要韩昭授课,所以他把赵寄送到就走了。
夫子还没来,刘玄也没来,仆人已经给书斋里烧起碳火,烘得暖洋洋的,还犯困的赵寄就趴在桌子上睡起回笼觉。
迷迷糊糊间似乎有东西在挠他鼻子,赵寄伸手去摸,那玩意儿飞快地溜走,而他收回手后那东西又粘了回来。
几番下来赵寄也睡不着了,但他并不睁眼,只等着捣蛋的人把那东西再凑过来,他好抓个现行。
不料那人却不再捉弄他了,只轻笑道:“既然醒了便睁眼吧。”
既然对方这样说,赵寄也不装了,他睁开眼,不出所料看到了刘玄。
他负手立在赵寄面前,手里握着一个缀金流苏的玉佩,想来便是方才用来捉弄赵寄的东西了。
今天的他穿了一身黑白二色的锦袍,头发挽髻,配以乌木发簪,忖着他清俊温和的脸,恍然若书中走出来的玉石琢磨的君子。
将刘玄上下打量了一遍后赵寄复将目光放回刘玄的脸上,问:“你怎么知道我醒了?”
“人醒的时候和睡着的时候,眼珠的震动规律大有不同。你要观察过你也能知道。”刘玄一边说一边转到自己桌子后面,款款掀袍坐下。
“这叫格物致知。”
韩昭还没给赵寄讲《大学》,他不知道格物致知是什么。
但他知道碰到不知道的东西时就该收敛一点,以免丢丑。再加上并不想理会刘玄,于是他没有应声。
沉默的时间里刘玄将赵寄上下打量了一遍。
今天的赵寄穿了一身白色的长袍,愈发显得年少的脸唇红齿白,俊俏的脸上一双透着桀骜的桃花眼尤为瞩目,一抬眼一低眸,都仿佛在说不驯的话。
这小子,长开后也不是会是何等嚣张风流。刘玄暗叹。
“你今年多大了?”他这样问赵寄。
私底下的刘玄少了正经场合的严肃古板,多了一份少年人的灵动、随和。
这个问题没什么不好答的,赵寄:“十二。”
刘玄又问:“读过多少书?”
赵寄敷衍:“没读过。”
“识字吗?”
“不识。”
刘玄笑了:“你这就答得不对了,若你连字也不识韩先生是不会让你来做孤的侍读的。”
赵寄挑眉:“那你还问什么?”
“问你的态度。”刘玄摩挲着手里的玉佩,断然道,“你讨厌孤。”
“没有。”赵寄矢口否认,但无奈他的态度太漫不经心,让这句话没有可信度。
刘玄也径直戳破了赵寄的伪装:“你连骗孤都骗得好敷衍,还敢说你没有讨厌孤。”
赵寄不耐烦地瞪了一眼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的刘玄。
他不懂看破不说破?说破不是自讨没趣吗?
刘玄一眼猜到了赵寄在想什么:“你在想孤是不是自讨没趣?”
在赵寄诧异的眼神中,刘玄解释了自己的理由:
“你是孤的侍读,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会与孤同进同出。身边人与自己不同心是很危险的,所以孤希望你与孤能做好朋友。如果这点自讨没趣能换来你放下对孤的芥蒂,那么也是划算的。”
刘玄的理由充分,且充分展现了他朗若乾坤、昭如日月的胸襟。
他坦荡的态度比之在丞相府时以对付小孩的手段,用各种稀罕物件儿拉拢他的周源让人顺眼许多,但赵寄不傻,知道两个人都是想把自己拉拢到他们那边用来对付另一个人。
但赵寄不喜欢刘玄,也不喜欢周源,所以两个都不想理会。
“虚伪。”赵寄冷笑着低骂了一句。
刘玄听到了,也知道赵寄是故意让他听到的。
他非但不放在心上,还笑回道:“若能一直虚伪下去,那也值得敬佩。毕竟史书都是看人做了什么,而不是怎么想的,不是吗?”
刘玄学识比赵寄深厚、见识比赵寄广博,赵寄辩不过他,反倒有被他说服的倾向。
于是只能冷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两人沉默的间隙,夫子也来了。
这位夫子是位隐居在凉州的大儒,被特地请来教导刘玄的。
刘玄上前给夫子行礼,赵寄也依样画葫芦地行礼,夫子回礼。
见礼之后,夫子开始讲课。
今天讲的是《中庸》,夫子要将就刘玄的进度,便顾不上赵寄听不听得懂。
而且他讲得十分枯燥无趣,以至于赵寄不多时便趴在桌子上睡了起来。
夫子干咳了两声赵寄也没有醒过来,刘玄看了赵寄一眼,并未呵斥,只道:“夫子继续吧。”
赵寄睡了一上午,课讲完了才幽幽醒转。
夫子看他时的朽木不可雕的眼神赵寄并没有放在心上,来上学又不是他的本意,他都来了还要他怎么样?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课堂上教的,韩昭都会考查。
韩昭知道赵寄今天学的《中庸》,看到这小子抓耳挠腮却一句话都背不出来的样子如何还不知道他根本没认真上课。
他不想动不动教训赵寄,孩子大了都是要脸的,而看赵寄慌张的神情也应该知道错了。
于是他没有说赵寄什么,只是把手上的《中庸》一阖,起身走到书架面前,从一堆纸里里抽出递给赵寄:
“明天晚上之前做完交给我,不懂的自己想办法,不要问我。”
韩昭不是不能给赵寄解惑,但是他的目的是让赵寄懂得向别人学习、请教,而不是做一个只有他镇得住的刺头,什么都要他去指点。
就算是他也有不擅长的方面,如果赵寄只跟着他学,学到天也只是一个用兵如神而已。
赵寄闷闷地应了一声,伸出双手接过韩昭手里的纸。
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大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国学版·中庸篇)。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章 那个奖励包里的教材出场了!
五三是个好东西,明帝也必须有!!!(嘿嘿)
……小剧场……
韩昭:跟着我学到天也只是一个“用兵如神”而已。
出场以及未出场的武将们:用兵如神而已?而已?是主角又是军神就能这么嚣张吗?(黑人问号脸)
………………
求收藏评论,打滚~
第32章 破冰
赵寄不会做。
抓了一晚上脑袋。
头都要秃了。
第二天到少主府进学时他依旧在与韩昭留给他的作业战斗。
问:“尧舜禅让”、“舜执两用中”、“文王衍易”、“武王伐纣”,何者体现中庸之德?
不知道啊!
题好难,他也好难。
就在赵寄恨不能以头抢地的时候,站在他身后看了好一会儿的刘玄出声了:“你这文章有点意思。”
赵寄一惊,回头盯着刘玄。
刘玄自动忽略赵寄眼中的排斥,缓道:“答案应该是:舜执两用中。”
赵寄知道刘玄的学识比自己广博,但下意识就不肯听他的,反口质问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刘玄挑眉,信口道:“因为它最长,有五个字。”
这个玩笑换来了赵寄的一记白眼。
刘玄干咳一声,收敛姿态,正经道:
“‘执两用中’源自:‘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句话出自《中庸》。形容的正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
刘玄这样一说赵寄也记起《中庸》里的确有这么一句。
他虽然将全文死记硬背下来,却不会理解和运用。
被刘玄指点了赵寄面子上颇为挂不住,嘟哝道:“什么中庸之道,‘怂包之道’还差不多。”
性情偏激的赵寄不认同中庸之道,便在心里将其贬斥得一无是处,刘玄很不认同他的说法: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者,阴与阳。阴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上融天地,下纳民生,其主旨非畏强退避,而是抑强扶弱,维持稳定。”
“你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你连半分也没有读懂。”
赵寄本就为自己不及刘玄气恼,听到他教训自己的话更来气了,反口回道:“读没读懂关你什么事?”
刘玄悠然道:“的确不关孤的事,但是某人如果完不成这套考题要怎么办呢?”
赵寄这套考题不出意外应该是韩昭出的,否则这小子不会做的这么认真。
早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刘玄就看出赵寄对韩昭的依赖与敬畏,用韩昭来压他,最稳准狠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