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欢心有不甘,捏着桌角的雕花,口气酸涩的应道:“不敢,我只是送菜来的。我可没那么大的福,这靖王府里,敢和王爷同桌吃饭的,也只有流烟公子你了。”
流烟低头喝粥,不理会浅欢话里的讽刺。
饭毕又给罗铭收拾了一件披风,流烟嘱咐道:“外面一切小心,有事就让崔总管传个话来,别让我悬心。”
罗铭一一答应,带着浅欢,坐车去蒋念白府里。
一路无话,到了蒋念白家,安排了住处给浅欢,等浅欢安顿好了天也快黑了。
罗铭带着浅欢跟蒋念白碰了次面,话题自然也围绕在云家惨案上。
聊到半夜,蒋念白将整件事前前后后问了三遍,直到没有遗漏,才拿起笔来记录备案。
众人折腾一宿,都有些累了,只有蒋念白眼冒精光,依然精神矍烁。
算计了一个时辰,把该做的事都写好了。蒋念白突然从桌案后抬起头来,问浅欢道:“云公子,你可敢告御状?”
浅欢立刻答道:“敢!只要能给家人报仇,我什么都敢!”
蒋念白点点头,话语中有些沉重,“你可想好了,御状不是好告的。东离律中,以民告官本身就是大罪,何况是告御状这种事,实在是九死一生,不死也要扒层皮。你能受得住?”
“能!”浅欢没有半点犹豫,他都能做出自卖自身的事,还有什么是狠不下心去做的。
蒋念白笑道:“好!那我揽下这桩闲事了。你且安心住在我府里,等我与靖王筹划好一切,就带你到皇帝跟前告御状去!”
第50章 登闻鼓
天庆十六年腊月二十六,正是东离朝中大朝会的日子。
所谓大朝会,就是百官齐集,朝见天子。因为正赶上年底,这一日的大朝会也有点年终总结外加表彰大会的意思。
天已五更,外面还是漆黑一团,罗铭穿戴整齐,坐轿去皇城。
这还是罗铭第一次参加朝会,朝服等物还是这个月新做出来的,黑色锦袍,袍底用金银线绣满色福纹,胸前盘踞一条四爪金龙,龙口处直冲肩头,有一飞冲天之势。
罗铭与蒋念白匆匆见了一面,彼此无话,分别上了轿,轿夫抬起轿杆,稳稳的抬着轿子往皇城的方向走。
此时天气尚早,黑蒙蒙的天空渐渐由暗转亮,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偶尔碰到的,也多是参加大朝会的朝中官员。
进了皇城,通往永泰殿的石阶上已经站了不少官员,罗铭下了轿,与众位大人彼此见过,寒暄已毕,只等着天庆帝罗平上朝。
又过了半个时辰,永泰殿里有小太监高声宣唱,百官陆续迈上石阶,进永泰殿见驾。
按品阶站定,众人山呼万岁。
三跪九拜后,各省、道大人启本上奏。
这是元旦前最后一次上朝,这次朝会后就进了新年,谁也不会在过年这几天给皇帝添不痛快,有什么恶心事也会压到年后再报。
所以今天的奏本都是报喜不报忧,哪里的粮食丰收了,哪里治理了水患,边关打了几场胜仗等等,总之都是好事。
罗铭身为靖王,在皇子中品阶最高,就站在罗平御座下一步的地方,他对面就是镇国将军柳子期,挨次往下文武官员按品阶分列两边。
这都是朝堂中数的上名号的,永泰殿外,还有许多三品以下的官员立在石阶上,没有宣诏,他们是没有资格进永泰殿的。
听了一会儿,天庆帝罗平就有些厌烦,这些个大人的奏本都像是一个人写出来的,歌功颂德说得那叫一个花哨,可谁心里不知道,现在的东离国库空虚,今年几个省报了旱涝,户部竟连赈灾的银子都掏不出来,东挪西凑,最后还是罗平从内务府里支了十万两白银救的急。
皇帝也不是好干的,明明心里厌烦,表面上还要摆出四平八稳的皇家威仪,罗平端正的坐在龙椅上,有一耳朵没一耳朵的听着底下的人把一本奏折念得平仄押韵。
罗平坐着都不好受,何况是站着的人。
都快一个时辰了,念奏折的老大人还在那里之乎者也的念得热闹,一本奏折写的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文官们都习惯了,还能坚持听着,武将们全都听得不耐烦,左脚倒右脚换了几个个儿,老大人还捋着胡子念的高兴,真恨不得跑到老大人跟前,揪着他的胡子把他扔出永泰殿去。
这事想想也就算了,哪能真那么做。
朝堂上安静极了,众人都静默的听着老大人苍老的嘶哑声音,昏昏欲睡。
“咚,咚,咚……”
永泰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天鼓响,众人都是一惊,能在这里听见鼓声,那只有一个可能——有人敲响了皇城正门前的登闻鼓!
登闻鼓为太/祖所立,就是为了百姓能上达天听,告御状所用。东离开国近二百年,敲登闻鼓告御状的只有区区两例。
至于说为何如此之少,那是因为要想敲登闻鼓,告状的人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除非是身蒙奇冤,否则谁也不会去冒这个险的。本来就是安抚民心的摆设,又要豁出性命才能达成目的,谁还敢轻易去敲登闻鼓呢。
鼓声响了三遍,殿前武士已经探听回来,快步跑上永泰殿,到天庆帝罗平的御座前单膝跪地,禀道:“启奏万岁,有人在朱雀门外喊冤!”
罗平慢声问道,“怎么不让他到有司衙门去告?”
东离设有三司:刑部、大理寺、督察院。
百姓告状一般都是到当地的县衙,如果觉得县衙判决不公,还可以越衙上告,到州府衙门去告,还是觉得不公,才会进京城到刑部喊冤,再由刑部批复重审。一般三司会审的案子已经算是大案了,能惊动天子,那可是举朝轰动的事了。
武士环顾左右,目光在金大元和刑部尚书身上停留片刻,躬身回道:“回万岁,告状之人自称姓云,是当年京郊云家堡的后人,他要告的人正是吏部尚书金大元和刑部上下所有官员。他不敢去刑部,只能上金殿告御状,请皇上御审,说是如此才能洗清云家的冤屈。”
百官哗然,云家堡的事当年闹的沸沸扬扬,云家当家云振天因为私藏祥瑞、有谋逆之心而获罪,云振天被问斩后的当天,云家又遭大火,全家三百余口都葬身火海,可说是一件震惊天下的奇案。
人人都记忆犹新,此时一听见云家的后人,全都大为惊异,“云家的人不是都被火烧死了……”
“哼,准是冒名顶替,无故生事的刁民。竟然还想告朝中一品大员,这一告还告了刑部上下一百多位大人,好大的狗胆,真是活的腻歪了。”出声说话的正是刑部尚书丁文净,当年就是他和金大元一手办了云家的案子。
听到云家后人几个字时,丁文净心里就一哆嗦,十一年前,他受了金大元的贿赂,和他串通一气,买通了一伙悍匪,将云家三百余口杀了个干净,还放火烧了云家堡,毁尸灭迹。
万无一失的事情,过了十一年后突然冒出这么大的变故,饶是他久在官场沉浮,也不由得心里发虚,慌张中看了看吏部尚书金大元,见他也一脸茫然,呆愣愣的,显然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丁文净到底为官二十多年,心思电转,强压住心里的慌张,说了刚才一番话,想拦住外面的人,不让他进金殿。
百官听了丁文净的话,大多都表示赞同。当年的案子许多大人都是亲眼见的,觉得并无可疑之处,刑部又有云振天的亲笔口供,更是铁证如山,还有什么可怀疑的。何况云家的案子最后定的是谋逆,谋逆之事自古乃天家大忌,极容易受到牵连,因此更没人敢随便替云家的人说话。
蒋念白迈步向前,躬身施礼道:“万岁,来人既然敢告御状,想来是身负奇冤。不如叫他上金殿来问一问,事情自然可以清楚明白。”
“有什么可问的?当年的案子人证、物证俱全,又有人犯的口供,铁证如山,还有什么问的?分明是有人故意生事,借着云家的案子排除异已。蒋大人,你这么热心,莫不是让我说中了心事?”
蒋念白淡淡一笑,“刘大人,这话说的好没有道理。太/祖留有遗训,凡是敲登闻鼓告御状的,只要滚了钉板,赎去以民告官的大罪,就可以格外开恩,求万岁亲审。刘大人,你做官的时日也不短了,又是刑部要员,不会连东离律例都记不清吧!”
“你!我不与你做口舌之争……这个人来历不明,怎么能让他进金殿面圣,万一是个刺客,蒋大人担得起这个风险吗?”
蒋念白与人争论,立刻有大人插言,朝堂上分为两派,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罗平沉吟半晌,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回头看了看刘俊,刘俊偷偷往罗铭的方向指了指。罗平会意,往罗铭的方向看去,只见罗铭微微冲他点了点头。
罗平有了主心骨,心里安稳许多,马上扬手叫道:“众位大人莫急。既然太/祖留有遗训,就叫上那击鼓人来,仔细问上一问。”
相似小说推荐
-
[系统]骗术师 (坏掉的耳机) 晋江2014-09-19正文完结作为一名出色的骗术师,我们的目标是骗情、骗财、骗色。并且必须让所有人都没有发觉,自...
-
重生之为你暖心 (泡汤猫猫) 2014.11.06正文完结他只是现代一普通小宅男,为了一口吃的,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陌生的身份,陌生的人,还有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