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韶华 完结+番外 (薄荷酒/薄荷酒BHJ)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薄荷酒/薄荷酒BHJ
- 入库:04.09
他昨日与皇兄已议论透彻,一番话说得不容置疑,跟着又放缓语气:“当然,户部也是量力而行,不会过于严苛,更不至有意为难,薛辅政深孚众望,还请你代为向那些忧心忡忡的大人们做些解释,加以安抚。”
薛松年还是初次与宁王正面交锋,但觉对方并不为自己的暗示所动,便知不好对付。他摸准皇帝的心思尚在摇摆,本不想轻易退让,但正值朝局动荡,却也得给近来冉冉上升的五皇子一些面子。他沉吟一下才道:“陛下的难处,臣岂有不知,当尽力而为。产不过此事牵涉甚广,非只限于户部,望殿下能考量全局再做定论。臣之拙见,所谓徐缓谋之,并非不为,不妨由一州一府开始逐渐推进,以数年时间而竟全功,想来于国祚更为有利。”
洛凭渊告辞出府时,看到门房处还有许多臣子在等着拜会辅政,又得知静王刚才先一步离开,他连忙翻身上马,去追皇兄的青篷车。
算下来,自己在薛府书房的时间与皇兄见薛莹川差不多,都是大半个时辰。一边策马而行,他还不禁在想薛松年的圆滑与老谋深算。能在十年中爬到辅政的地位,坐稳至今,此人不止是得到太子与韩贵妃的提携,自身也确有过人之处。就像方才所提的建议或者说条件,明面上给天子与出身士族的臣子都留下了余地,他自身更是易于进退;然而一旦采纳这种方式,想坚持数年时间谈何容易,待到在阻力面前磨尽了锐气,也就不了了之了。届时根本的问题仍解决不了,却谁也怪不到他头上。
乌云踏雪循着来路奔去,照例将一众侍卫抛在后面,不一刻果然看到青篷车就在前方缓缓而行,洛凭渊赶上去,隔着车帘低声唤道:“皇兄,还好么,怎么急着先走了?”
里面没有回应,他又问了一遍,才听到秦肃的声音答道:“主上不太舒服。”
洛凭渊顿时有些悬心,他让车驾停在路边,自己下马入内,就看到狭小的车厢里,静王合眼靠坐,脸色在半名半暗的光影里异样地苍白,额上有一层密密的虚汗,秦肃守在旁边,正用手掌贴在他的背后。
“阿肃,让我来,你骑我的马,咱们尽快回府。”洛凭渊说道。他的内力走的是中正平和一路,较为适合皇兄的状况。
秦肃没有说话,起身下了马车,将位置让给宁王。
“不妨事,只是有些心慌。”好一会儿,洛湮华才压着晕眩的感觉,出声说道,他已经尽量平息情绪起伏,但看来还是勉强了些,出了薛府就感到头晕气促。
“不要说话,皇兄,我们先回去。”洛凭渊轻声安慰,他当然不好问起薛家小姐都说了什么,但心里免不了对楚楚如梨花的薛莹川又是一阵不满。
洛湮华感到了皇弟温暖的手掌,扶住自己的手臂年轻而坚实,又想起莹川冰凉的指尖,那是他们最后的接触。
“莹川说,再一两个月,她就要离开薛府落发出家了。”他低低说道。那一头乌黑柔亮的长发留到现在,仿佛就是为了让自己最后看一眼,因为今后不会再有了。犹记当初一起乱翻稗史,读到陈后主宠妃张丽华发长五尺,光可鉴人,莹川就摸摸自己的头发,那灵动的眼神好似在说,人家的长发也不会输给她。
“出家?”洛凭渊怔忡了一下,他瞬间也感到了那种无处着落的凄凉,因为十余载的光阴而分外沉重。今日一别,难道要从此压在皇兄心里?
“到清静的寺庙中避一避也好,薛姑娘还年轻,或许等过上一两年,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蓄发还俗。”他努力说道,“而且,皇兄也一样还年轻啊,一定会渐渐好起来。”
他觉得这些话乱七八糟,听上去苍白无力,很难起到劝慰的作用,其实更想说:“皇兄不要伤心,我会一直陪着你的。”但此语由自己来说似乎不太适宜,只好默默压了回去。
“即使到了将来,莹川也不会与我在一起了,是我负了她。”静王的唇边有一丝模糊的微笑,虚脱的晕眩消散了一些,他张开眼睛凝视着弟弟,“即使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命运也只能维系在家族身上,身不由己,能用来反抗的方式不过是如莹川一般选择青灯古佛。所以,若是凭渊心里有了哪个姑娘,还是尽力让她过得幸福,莫要如我一般,今生都无法弥补。”
说这话时,莹川告诉自己的事又浮现脑海。
“近几年来,可能是时日久了,父亲对我比较放心,我就时常去帮他收拾书房、端茶磨墨,因为,我需要弄清当年的真相。”薛莹川说道,“前段时间辽使抵达洛城,太子派人来找父亲的次数频繁了很多,而且每次都要禀退旁人密谈,我就留上了心。尽量设法偷听,父亲写了一半的书信、丢弃的字纸还有火盆里没烧尽的残片,逐步拼凑起来。最后,事实就摆在面前,不信也得相信。”
她的神情已恢复了平静,只是握住茶盏的手微微有些发抖:“父亲做了那件卖主求荣的事之后,也时常惴惴,除了担心琅環查出他的作为上门寻仇,还怕太子将来算计着要灭口。故此几年前,就备下了一着后手。他将韩贵妃设下毒计的经过写下来,当年摹仿如嫔娘娘笔迹编造的告发信也同样复制一份,将这两样东西封好交给了一名信得过的忠心手下,命他隐姓埋名,潜出洛城。倘若万一被太子或韩贵妃所害,身遭不测,那人听到消息后,就要将证据呈送给太子的敌手。”
禅房一角摆着简单的文房四宝,薛莹川取笔茹墨,寥寥几笔画下一幅小像,线条简单却极是传神:“那名手下是个懂武的江湖中人,很多年前躲避仇家追杀的时候,不知怎地误入父亲常去的书院,后来就被收留在我家中养伤藏匿,伤势痊愈后也没有走。我记得他的样子,虽然不了解武功多高,但应该是那种重诺的人。记得他是金陵府一带人士,父亲给了一笔银两,很可能是回乡去了。深华,我也不知有没有用处,但离开之前,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现在,莹川最后画的人像就带在身上,上面是一个面目陌生的中年男子。她不肯要任何帮助,带着微笑将他送出家庙:“我入了佛门也会过得很好。深华,你肯踏入这府邸来同我一会,薛莹川于心已足。今日一别,但望殿下多加珍重,让我知道你也一样好好活在这世上,也就够了。”
洛湮华走出一段,拐角处终于忍不住回头,莹川依然倚在青色的墙边望着。他看不清她脸上的神情,不知是否有泪,自己的眼前却已不受控制地模糊。依稀仿佛间,他又看到了当初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漆黑长发,冰肌玉骨,朝自己盈盈含笑。
洛凭渊的相府之行并未白费,薛松年回过头来果然对为首几名态度最激烈的臣子半劝半压,明面上是说,事关赋税,身为朝廷命官一味阻挠朝政,成何体统;而暗地里如何劝说兼告诫,就不得而知了。群臣见到辅政态度转圜,再听说宁王的口风有所松动,清丈田亩可能只会先选择一两处州府,不会霹雳雷霆地到处推行,也就跟着缓和下来。
天宜帝对这种状况给予认可,逐步进行的效果肯定要差不少,需要更多的坚持与韧性,但他不想整天被一群臣子在跟前进谏烦心。君臣各自退让一步,暂时回到了平稳之局,皇帝便下旨命户部酌情确定从何处州府开始第一步。
三月初二,经过反复商榷、推敲、讨价还价,耶律世保作为北辽使节在和谈条约上盖下了印章。此时距离他来到洛城已将近三月。昭临多次传讯催促,国中正等待他带着足够的粮食回去,应对春夏之交即将来临的粮荒。比武败北以来,耶律世保一度担心禹周会因为一连串事件,将拖延不决的和谈条件改得更为苛刻,幸好这种事没有发生,李辅仁与傅见琛都表现得十分理智。
最终,各项条款几乎都沿着宁王最初的条陈见解订立,只在时间、地点、范围等细节上做出了确认与调整,北辽提出的岁岁纳贡被搁到一边彻底无视,战俘也要五年才得陆续放归。耶律世保使出浑身解数,将此次能够带回的粮食由三十万石增加到五十万石,比无功而返总算好了那么一点点。北辽三王子目前只希望尽早踏上归程,挥别这令他灰头土脸,倍感挫败的洛城。
也是在同一时候,仍在养病的洛湮华收到了来自江南的飞鸽传书,朱晋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去万剑山庄规劝慕少卿,谁知进入后就没能出来,竟是被强行扣住,不知关在了哪里。晚璃那时正好有事,没有同朱晋一道前往,否则很可能也要失陷在里面。
就在怀壁庄派人前去交涉之时,万剑山庄昭告武林四方,痛斥朝廷对琅環的多年冤屈戮害,指责宗主江华不思报仇昭雪,对朝廷一味软弱讨好,以琅環部属的性命作为晋身之阶,换取富贵权势。慕少卿宣称鸣剑从此脱离琅環,不再承认江华的号令,万剑山庄正在广撒武林帖,将于五月初五举行试剑大会,组建鸣剑盟,主旨就是为含冤至今的琅環旧部以及十年来武林同道遭遇的各种不公戕害讨还公道。
传书中只写出了昭告的大意,洛湮华知道慕少卿的原话必定极为尖刻,对照天宜帝对待自己的态度,此事还真是讽刺。看来,魏无泽安插在万剑山庄的暗棋到底发挥了作用,蛰伏江南多年密谋策划,当自己将洛城局势稳定,与檀化羽达成和解之际,这位曾经的幽明令主、昆仑府阴使也发动了攻势,无论是蓄谋已久亦或迫于局势仓促而为,此番对决都势不可免。
相似小说推荐
-
残王将妻 完结+番外 (苓生) 书耽VIP2020-12-15完结点击:72.8万 收藏:6956宋笙刚班师回朝,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赐婚给残王,十日后大婚。虽然残王...
-
夫郎他是捡来的[种田] (三两钱) 2022-09-21完结398 1683 方木一直以为自己捡到的人是个乖乖小夫郎,会种地、会做饭、会甜甜地喊他木哥,说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