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止寒冷不防问:“若王登基,想颁布的第一条政令是什么呢?”
姚镜珩即答:“广寻天下能人异士,改良五谷,使之少害丰产。如此百姓不仅可以免于饥饿,丰年还可卖粮增收。”
温止寒一时愣住,他设想过对方的无数种回答,唯独没想到会是这样的。
姚镜珩说完才反应过来,这是温止寒在探查他是否心系于民,只不过角度另类些罢了。
姚镜珩又道:“兄长若是怕青莲教会毁于我手,我为兄长献上一计。”
温止寒道:“愿闻其详。”
姚镜珩道:“若是设如虎符那样的令牌,并设子母牌。兄长持母牌,我持子牌。母牌可调集信众,而子牌则需配合母牌才可调集信众。”
温止寒没想到,姚镜珩对青莲教如此了解,他在此刻几乎可以断言,姚镜珩一定掌握着一个无孔不入的、收集信息的机构。
温止寒在为姚书会刺青时与姚书会说的不过是青莲教的一小部分状况。
在太康,因药材昂贵、医工水平普遍低下,许多普通人家都病不起,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为:生了病哪怕不去治硬扛着,结果也跟找个中等水平的医生来治差不多)。
求医无门便求神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更何况在许多人的认知中,生病是因为鬼怪在作祟——譬如疟疾,民间普遍认为是“疟鬼”在作祟,而“疟鬼”是夭折的孩子和各种冤死之人变成的。因此,治疗许多疾病在多数人看来,便是同鬼怪在做斗争。
因此比起请效果不明的医工治病,许多人病了更愿意找个背着草药囊算卦袋的游方术士,治病驱厄同时进行。
当年元婴就是以这样的路子开始的。
他举着专治疑难杂症的幌子,自称莲仙,戴上青莲面具往闹市一杵,用法术、咒语为人治病,常常药到病除,有时甚至不药而愈。
元婴治病常因他人家贫而分文不取,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他也因此被奉为活神仙。
许多外地的百姓不远千里来盛京找他看病,他便和温止寒商量着,又派出十余人到外地为人看病。
他们将成教原因借扩张时说明——青莲医仙在元婴庭院中掷下青莲一朵,内有许多仙方。青莲医仙赐元婴名号为莲仙,让元婴代她济困扶危、治病消灾。
如今元婴分身乏术,青莲医仙又封其他人为青莲使,到其他地方行医。
短短两年,青莲教以大火燎原之势遍布全国,每位青莲使都由温止寒直接管理。
青莲教的信众中不乏富豪、官员等,而且因青莲教的建立,地方的农民暴动少了许多,所以太康并未多加理会。
青莲教内部实行的是“郡兵制”,即每个郡都有一名青莲使管理;青莲使以强身健体为名,将信众们组织起来,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拳,为的就是爆发战争时那些信众可以为温止寒所用。
而无论是作为莲仙的元婴,还是各位青莲使,他们在为普罗大众治病时都戴着青莲面具,不曾露出本来的模样。
温止寒这么做的原因便是为了自己冒充青莲医仙,以便在关键时期召集信众。
可以说青莲教的信众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仅有温止寒一人知道,就算是元婴也不过一知半解;姚镜珩能窥其全貌,光有缜密的思维和精确的推断并不够,还需要知道足够多的信息。
思及此,温止寒道:“我同王,不如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吧。”
第四十七章
姚镜珩颔首。
温止寒道:“王接管偃都已有三月,偃都如同老九黎王在时那般百姓和乐。”
姚镜珩仿佛看到了希望,他眼睛一亮,但语气仍沉稳:“兄长信我,若我为君,会是一个好君主。”
“臣想问王,为何想坐在太康最高处?”
姚镜珩答:“理由有很多,我便从今日说起吧。”
“那位杀死谢丰的将军叫谢士澄,在我小时候曾抱过我。”
叶如惠“早逝”,姚镜珩在宫中的生活向来不如意,舒蓉的人常悄悄苛待他。
姚镜珩七八岁时,姚百汌巡查军营时带上了他。他正处在看什么都新鲜的年纪,平日在宫中受多了委屈,现下也不敢太明目张胆。
姚百汌却好似看透了他的心思,用过午膳后摸着他的头慈祥地道:“眷儿自己玩去吧,晚些时候来父王这里用膳便是。”
姚镜珩玩得太过放肆,在军营中迷了路。
眼看天色渐晚,他仍找不到回去的路,一时急得坐在地上大哭。
一位将军听闻哭声而来,他抱起姚镜珩,轻声安慰着。
姚镜珩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那位将军才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乱闯军事重地要挨鞭子的。”
姚镜珩答:“孤随父王来,迷了路。”
那位将军笑道:“原是六殿下,臣这就送殿下回去。往后殿下出来玩,可得记得带上奴仆。”
姚镜珩不再看温止寒,低下头道:“他心疼我走了许多路,是抱我回去的。”
姚百汌的营帐在军营正中央,是最显眼、最气派的那一顶。
那顶营帐能远远瞧见时,那位将军就放下了姚镜珩,他指着姚百汌的营帐问:“六殿下看到那顶帐篷了么?一直朝那儿走,就能见到你父王了。”
姚镜珩抓着那位将军的手不肯放开,他问:“你不同我过去么?”
那位将军答:“不了。要是有人问殿下,殿下便说是自己回来的,好不好?”
借着军营中半明半昧的火光,姚镜珩终于看清那张剑眉星目的脸庞,他狡黠一笑:“你告诉我你的名字,我便答应你!”
“臣,谢士澄。”
“从那以后,我时常会留意他的名字,我听说他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听说他是一位爱护百姓、体恤战士的好将军。我看着他步步高升,真的很高兴。”
姚镜珩说到这里忽然说不下去了,他用力搓了搓脸,才哑着嗓子道:“谢丰一个人死了全家加官进爵。谢士澄一生风光霁月,却被毒哑了嗓子、顶着污名死去。凭什么呢?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难道图的是死后家中被抄家,至亲被流放么?”
温止寒是听说过谢士澄的,此人只会打仗,官场间的弯弯绕绕一概不通,又因性格古板强硬,得罪了不少人。
于是他答:“臣明白,谢士澄死于不被他人所容。”
姚镜珩又道:“我若为君,定能减少甚至杜绝这样的事件发生。以我断案的眼力来看,想必可以做到。万一有所差池,还望兄长多多直言。”
这个话题聊到这里,温止寒觉得到了终止的时候了,他道:“臣信王。以王的能力,想强取豪夺青莲教也绝非难事。王的诚意,臣看到了。”
温止寒所说并不是在拍马屁,这几件事情的真相是姚镜珩拿出的诚意,这每一桩想调查清楚都非易事。
他不自觉地将姚镜珩和姚斯涵做对比,两人同姚百汌都有几分相像,都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与姚斯涵做事不择手段的下作手法相比,姚镜珩行事从来不曾摆出高高在上的施舍姿态,他会用真诚打动别人,这一点为人时很重要,为君时更重要。
姚镜珩有些难以置信,他明白,建立青莲教需要花费多少心血;他本来还想讲讲他的大哥和三哥,还有他的父亲。这些人中,只有他适合当皇帝。
温止寒唯恐姚镜珩不相信,再道:“依王所说的办便是。既叫青莲教,那令牌便做莲形如何?”
姚镜珩把玩着手边的香炉,道:“兄长工笔一绝,此事兄长操办便是。”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温止寒起身告辞。
姚镜珩道:“我差下人送兄长回去。”
温止寒没有拒绝,他坐在姚镜珩为他准备的软轿中,想起了一桩往事。
那已是两三年前的旧事了,那时他已经与嬴雁风达成了合作,而姚镜珩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少年。
他看到姚镜珩的贴身侍卫狄青健鬼鬼祟祟地去了一趟市集的书商处。
他不是好奇心重的人,但作为下一任君主的候选人之一,温止寒还是调查了一番。
他发现姚镜珩居然套了个笔名,是多部畅销传奇的作者。
想知道一个人的思想,从他构建的故事就可以窥探一二。
他买了姚镜珩所撰写的所有传奇,并大致翻阅了一遍,对其中一位君主说的话印象格外深刻——
古人云:以一人治天下,不可以天下奉一人。我富有四海,不要说轿子,就是宫殿也可饰以黄金。但我是为天下守财,岂可枉用?①
温止寒想,这便是姚镜珩内心的写照吧。
*
大年初七,官员结束了休假,姚镜珩将此案移交大理,大理分别传了温止寒、姚书会来问话。
大理查明,那场火灾是温止寒与琳琅坊的小倌云雨时打翻了香炉导致的,并非人为纵火,故而温止寒无罪。
但在大理的问话中,姚书会还是咬死温止寒纵火是有意的,并道温止寒若是没有让香炉的死灰复燃,便不会有那场滔天大火,他的友人也不会因此而去世。
相似小说推荐
-
知彼不知己 完结+番外 (月亮黑了) 长佩2022-08-08完结收藏:15,323李晚玑生辰那日下山,在河边发现了一具染着血的尸体。想着生日这天积点德,把人...
-
花零君不知 (空空狐王) 豆腐VIP2020-03-30完结白亦风这辈子就栽在夜花雨的手上了。众人听闻白大将军是个五大三粗,满脸胡茬的吃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