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焕头疼至极,很想就地把他揍到他亲爷爷都不认识,但毕竟还要给姚老元帅几分面子。
程书隽知道自家主子已经到了发怒的边缘,安静乖巧得宛如一只小鹌鹑,小心翼翼地撑着伞为他遮雨。原本有心替姚潜要把伞,眼下也不敢提了,只得就这样放任两位“客人”淋雨。
他们从后院穿到小花厅,一路不见人影,只有蓝祈一人站在门前等候。
见了杨连宇,那张一向清淡冷静的小脸也出现了一丝惊骇,忙将几人迎了进去。
程书隽自觉留在花厅外,厅门一关,杨连宇挣开姚潜的搀扶,跪地叩首,恨声道:“求王爷为陛下报仇雪耻!”
花厅地上铺着厚实的刺花软毯,双膝触地时却仍发出了砰地一声闷响,足可见他这一跪有多结实、多用力。他声音嘶哑,可“报仇雪耻”四个字却咬得无比清晰,掷地有声。
夜雪焕并不了解杨连宇,只知他自少年时期就跟随夜雪渊左右,比童玄跟随他的时间长得多,说是看着夜雪渊长大的都不为过。夜雪渊入主东宫,他领东宸卫;夜雪渊登基,他领金吾卫,一直恪尽职守,偏偏夜雪渊的两次生死危机,他都没能成功解救。
这并非是他能力不足,但于他而言,无法救主子于危难之中,到头来还要拖着残躯求助他人,已然是奇耻大辱。
夜雪渊自幼受刘霆挟制,一直隐忍求全,快至而立才终于能脱开桎梏;翅膀还没完全伸展,又被夜雪权倒打一耙,直到最后都没能培养起自己的班底。即便是在宫变最初发生时,朝中也只有对夜雪权的不满和斥责之声,却无人去关心、甚至可以说是刻意忽略了夜雪渊的下落;因为在当时,夜雪渊失踪,夜雪焕“罹难”,南薰无心帝位,谁能把夜雪权拉下来,谁就能扶持夜雪镜,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控这片繁华江山。
谁也没有想到,夜雪权竟能强行稳定住局势,而夜雪焕又奇迹生还;尘埃落定之后,朝局彻底改写,更没人再去惦记夜雪渊的死活。夜雪权给他定了谥号,也没人敢提出疑议,“元隆”这个开朝以来最短命的年号就这样草草结束。
可即便如此,杨连宇也未曾妥协,还想为无力回天的主子再做最后一件事。
夜雪焕委实也有些动容,夜雪渊当初总说自己无人可用,却未曾察觉,最忠诚的人其实一直都在他身边。
他让开半步,没受这一跪,淡淡开口道:“杨将军想我如何?”
杨连宇咬牙道:“请王爷诛乱臣,正大统!”
他喊夜雪渊“陛下”,喊夜雪权“乱臣”,单这一条,就已然是不恕之罪。
夜雪焕心中暗叹,夜雪权既能放走夜雪渊,又岂能不知这两人之间的勾当;若他当真是个乱臣贼子,杨连宇连活着来见他的机会都不会有,连带着姚潜也别想有好下场。
夜雪权不理会,是因为他根本就不认为杨连宇能掀出什么水花来。他必然也料得准姚潜会引杨连宇去见夜雪焕,甚至都懒得以此来试探夜雪焕的决心,反而是变相地给他丢了个烂摊子。
“杨将军,先坐吧。”
夜雪焕更头疼了,揽着蓝祈在方几旁坐下,姚潜则将杨连宇扶了起来。
四人相对而坐,杨连宇目光深沉,姚潜则一脸大义凛然,仿佛只要夜雪焕一声令下,他就可以像三年前那样,随他一起杀入宫中。
夜雪焕无视了他,平静道:“杨将军忠义可嘉,但本王若当真有那个心思,又何需等到现在?三年前只消在松留峰上留足五日,天下便会归我所有,根本就不会有元隆历,更不用谈平观。”
杨连宇嘴唇紧抿,仅剩的一只手在袖中攥紧成拳。
“这如何能一样!”
姚潜猛地一拍案面,比杨连宇本人还要愤慨,“上次是救驾勤王,这次是匡正朝纲,无论王爷想不想,这都是王爷分内之事!”
夜雪焕额角青筋直跳,强行耐着性子和他讲道理:“朝纲未乱,何谈匡正?”
姚潜张口欲辩,突然之间却又词穷了。
——朝纲清净,天下太平,何乱之有?
“他再有能耐又如何,逼宫篡位,始终都是乱臣贼子。”
杨连宇抬起头,眼中竟似燃烧着来自地狱深处的暗焰,“先帝不仁,失道寡助,庆化宫变时,诸位皇子个个都要踩他一脚,都是咎由自取。可陛下又做错了什么?他夜雪权又凭什么坐这皇位?!”
“娘娘腹中怀着八个月的龙胎,他竟也下得去手!”
杨连宇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双目赤红,仿佛下一刻就要滴出血来,“他眼中无情,心中无悯,对骨肉手足尚且不义不悌,又怎可能会爱众生百姓!”
“纵使他有不世之才又如何,他终究不配当皇帝!”
他呼吸粗重,胸口剧烈起伏,空荡荡的左袖随着动作甩得猎猎作响,神情凄绝如厉鬼,“皇权之争,成王败寇,我无话可说。左右都是皇兄,王爷选择谁,我也不敢置喙。但是荣亲王,你可曾想过,他能这般对陛下、对宁亲王,就一样能这般对你!”
“如今是忌惮你手中军权,可是荣亲王,你能保证你就安稳一世、不会再出意外吗?到那时……”
他冷冷看了蓝祈一眼,无不恶毒地哂笑道:“你的家眷、部下,你心爱的蓝公子,又可能生全?”
“不为刀俎,便为鱼肉……这种道理,荣亲王难道会不懂吗?!”
--------------------
最后再小虐一下下_(:з」∠)_
第133章 将悼(下)
——不为刀俎,便为鱼肉。
这是夜雪焕自小到大听腻了的一句话。
若是早几年,他或许会因为这番话而会对夜雪权生出杀心来,因为他当时身为皇子,军权还不完全在自己手里,四面楚歌,不进则退,不争则死。“不为刀俎便为鱼肉”这句话,就是他在庆化年间的真实写照。
然而到了如今,荣府已然成为了和南北两府相当的存在,西北边军自成派系,不仅仅成了他的拥趸,更是荣府的拥趸;除非他自己放弃,没有人能夺他军权。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锦鳞的功劳,他以实际行动向天下证明,即便夜雪焕不在,他这个世子也足以成为荣府的主心骨,甚至成为西北边军的精神领袖。
无论谁做皇帝,都动不得荣府分毫;只要天下能够繁荣太平,荣府也不会去管谁做皇帝。
某种程度上说,夜雪焕已经脱离了皇权争斗;他早已成为刀俎,不怕任何人鱼肉,也并不想鱼肉任何人。
这种格局实际上在元隆时期就已经初见雏形,但当时朝中毕竟只除了一个刘家,还需要夜雪焕来制衡其他两家;而如今皇权独大,四方边王相互之间都有了姻亲关系,从北到南连城一脉,拱卫边疆的同时也制衡皇权,不论是夜雪权还是往后的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愚蠢到妄图挑衅边王的权威,动摇自己的根基。
相似的质疑和警告,在庆化宫变之后,夜雪焕就从楚悦之口中听过。当时他比现在更容易夺取帝位,尚且不曾动摇,如今就更不可能放弃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安稳。
为了打破旧格局,形成如今这样的新制衡,重央已经流了太多血,也牺牲得太多了。
杨连宇字字血泪,的确道破了夜雪权的某些本质;但归根结底,他并不效忠于夜雪焕,他只想要夜雪权死,给他的主子报仇雪耻。
夜雪焕毫不怀疑,若他真能遂愿,必然会在看到夜雪权丧命的那一刻自尽殉主,了此残生。
夜雪渊并没有死,但不知内情的杨连宇却已然心死如灰,全凭一口怨气在强撑。深夜造访百荇园可能都是姚潜给他出的主意,如若不然,他怕是能直接闯宫刺杀——虽然下场十成十会是失败惨死,但至少能让他求个死得其所。
夜雪焕也很同情他,但正如夜雪权所言,没有人有义务非要做个善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求成全。
“我便是杀了二皇兄,又能如何?”夜雪焕依旧平静,“再血洗一次皇城,再清理一批朝官,再让朝中乱一次,这就是为大皇兄报仇雪耻了么?”
“他害你险些死在皇陵里!”姚潜猛地站了起来,“就是因为觉得你死了,他才敢这么嚣张,才敢夺权篡位!你难道就这么算了?当年你在逆境之中斩杀蛮王的气魄哪儿去了?!”
夜雪焕摇头道:“在我看来,他是在及时止损。大皇兄终究不够心硬,若他能在我出事的第一时间把暖闻赐嫁莫染,再给思省赐个偏远封地,连同他母妃一起发配出去,先一步断了楚家和南宫家的心思,事情未必会到这般地步。”
更重要的一点他并没有说出来,当时玉恬定然已经对夜雪权产生了极大的敌意,夜雪渊多少对他生了些嫌隙,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临产的玉恬即便想先下手为强,料理了夜雪权,可能也有心无力。
最致命的一点是,恐怕玉恬和夜雪渊都没有想到,魏俨会是夜雪权的人。
这些因果在事后看其实十分清晰,没有一件对夜雪渊有利,可以想见他当时有多焦头烂额。
夜雪权没能拿到山河大阵,缺少震慑朝堂的筹码;在确认夜雪渊处理不了这种局面、自己又失了他的信任之后,最终决定自己取而代之,的确是最快、最优的止损途径。哪怕众叛亲离,他也依旧做得出这个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