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落水沉沙 (榉木无青)


这时候余沙也从议事厅里走到了外面,在夕阳里在寒号寨中略走一走。他这些天没日没夜地看各种资料,实在是看得身上都发虚。
司恩见到他,招呼他过来,又递给他个馒头。
“没问出来?”余沙语气平平地说,似乎预料之中。
“没问出来。”司恩点头,眼神里露出一些疲惫。
两个失意者就这样各自捧着自己的馒头,在夕阳下相顾无言。
“没事。”司恩安慰余沙,也是安慰自己:“等入了夜我再想想办法。总归有点蛛丝马迹可以问出来。”
余沙听着她一股子要去用酷刑的语气,实在是失笑,扭过头去看被捆了丢在一边的那两个匈奴人。
给他们那半拉馒头,几乎是几秒就吃完了。吃完之后,两个人却依旧是饿狼一样地看着四处的人,显然是没吃饱。
余沙看着他俩那眼神,忽然想到什么,开口:“……你,一会儿问问他们粮草的事。”
“问过了,说不知道放哪。”司恩干巴巴地说。
“不是。”余沙纠正,“你问他们最近吃不吃得饱饭。”
司恩闻言,知道了余沙在想什么:“你说他们可能吃的不够了?”
余沙点头:“你也看了,稻城最近都没有车马进出,吃的肯定是稻城本身囤的粮食。稻城本身就只有几万的人口。囤粮不会太多,那些匈奴兵屠城的时候还烧了很大一片房子,不够吃也正常。”
“他们一路从永嘉古道打上来的,怎么可能没有后勤呢?”司恩不解:“再不济也可以从稻城下面的永城送粮食过来啊。”
“也许就是没有了。”余沙喃喃道:“和当年鉴安之乱的匈奴人一样,走一路屠一路,永嘉古道常年没有人走,城池都小,加上越往西北土地越贫瘠,只有依着不往山的几片绿洲才会有大的城池,可这些年也因为战火和苛政荒芜了。这些地方不像茶盐商道,富庶,人多,消息传得也快。往往出了什么事转年才被人知道也不稀奇。”
司恩听他说,立刻有了往下审问的方向,当即馒头也不吃了,叫上了冷珏,又拉着那两个匈奴兵去审问。
这一次,总算是问出了点东西。
“真的没东西吃了?”
议事厅里,几个人又聚在一起,询问司恩审问的细节。
“没了。”司恩肯定地说:“他们没有囤粮的习惯,都是走一城吃一城。永嘉古道上有反抗能力的人都落草了。城池都是空的,他们一路走上来,都是吃的那些城池的存粮。”
“太草率了。”叶绾绾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武器从缴获的情况看,非常好,怎么会后勤做成这样。”
“也许是来不及了。”余沙沉声开口:“茶盐商道应该是一样的情况,但是稍微好一点,余望陵把所有心力都堆在战斗力上。后勤应该就是用的漓江的存粮。茶盐商道毕竟路好,离得也近,所以看不出粮草紧缺的端倪,但是永嘉古道他就顾不上了。只能边打边扫荡。这就是为什么他还雇佣了那些匈奴人。就算行军风格很像,汉人的军队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万千习惯游牧民族的风格。短线不管,长线上以这些匈奴人做先锋,探明前路城池的情况,再驱使大部队北上。”
“他打这么快做什么?”林思不解:“流民军主战场在东南,没必要在西北这么用兵吧。”
话音刚落,郭恒之和余沙同时沉声开口:“谈判。”
说毕,郭恒之和余沙对视一眼,余沙拿过一张空白的宣纸,在上面草草画出了当即的局势布局。
可以看到,如果不论实际占领,和地方是否荒芜渺无人烟。只看前线,流民军的势力已经将东西南都连了起来,在地图上看着十分骇人,几乎占据了大半江山。
余沙看了都有一瞬间胆寒,心想若是朝廷那边也看的也是这样一张图,再加上沐窈在东南方的大捷,最终决定先招抚流民军也十分正常。
“他们粮草空了,一定会朝附近的农户购买或者征讨。”
半晌,余沙从这张图带给他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开口,他抬头问司恩:“秋收什么时候结束?”
“后天。”司恩开口。
“秋收过后,他们就会开始第二轮抢劫。这次的目标是附近小的村庄,和附近屯了田的山野。”余沙说。
司恩瞬间想到了一个计划,她开口问叶绾绾:“我们最近缴获的流民军的装备和服装有多少?”
叶绾绾大概报了个数字,流民军大多没有统一的服装,只是会在一些显眼的地方画上一个标识。武器倒是统一的,他们缴获了不少。
司恩听完,又让叶绾绾和冷珏等人,把这些日子里遭遇的所有流民军相关的信息都整理了出来。
众人商讨到了深夜,才终于定下了方案。
“这里。”
叶绾绾指着地图上的一角,开口:“是时候了,就在同一日,潜伏入稻城的同时,也解决掉这些匈奴人吧。”



第一百八十四章
建恩七年,八月二十,这一天对稻城附近的居民来说,一定是非常难忘的一天。
在秋收这日不久前,就有许多从稻城逃难出来的老百姓,都是稻城被屠那日逃出来的。回不去家,就跑到这附近,有亲戚投靠亲戚,没亲戚也攀几门亲戚,总归是不肯再回去了。
这些乡镇的百姓一开始听也怕,不知道那稻城的是个什么阎王。要跑吧,秋收的日子又快到了,田在这里,家也在这里,能逃到哪去呢?于是乎大多数人都没走,都在自己的院里等着,盼着秋收的日子。扣‘群二<散临六(酒:二;三酒+六>
其实一开始也没什么。
听闻了稻城的惨状,许多人一开始在田里劳作,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的,觉得好像一不留神,街上就会多出一队长相奇怪的匈奴人。这些人在那些逃出来的人的描述里已经近乎妖魔化,近乎有四只手,三个脑袋那样的形态,见面就能吓死人。
可是第一天,第二天,甚至第三天,都平安无事地度过了。于是这些战战兢兢的百姓们又恢复了一点安全感,只觉得那些人守着稻城,那么大的一座城呢,看不上他们这里。于是都尽情地投入到眼前的秋收当中。
直到第七日,秋收结束的前一天。
那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各个村寨都收到了一封据说是旁边山林里什么风波谷发来的消息,说是不日就会有盗贼前来,要他们这些人要是想活命,就漏夜躲到附近的山里。会有人接应他们。
起初,人都只觉得是恶作剧,没人信的。更有猜测这是那些山匪的阴谋,就是为了让人带着财物逃跑,好方便他们打劫。直到那些逃出来的人听到了这件事,竟然一个个闻之色变,立刻回家打包了行李物品,有家人的带着家人,简直等不及天黑就准备进山。他们这样的行为多少引起了其他的人的一些恐慌。在一些微不足道的摩擦之后,带着财产进山的,和留守在田里的,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波人,各自都觉得良言不劝该死的鬼。
他们的选择会分别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很快就见了分晓。
第八日,秋收最后一日。那一天,农民起的比太阳更早。
一来是昨日镇子里吵吵嚷嚷地进山的人很多,吵了他们休息。另一方面的也是因为今天是最后一天,早点出工就可以早点休息。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田里等着他们的,不光有秋收尾声的稻子,也有流民军的寒刀。
血在阳光升起前,率先染红了大地。
这些入侵的人很快就发现村子里的人数不对,好像有许多人带着东西跑了,就拽着村子里还活着的人,问那些人的去向,很快就得知了这些人逃亡山林的消息。
他们有些人是知道这些山林里有一些山匪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联合了,只知道多有摩擦,日前戊水寨还丢了,也死了不少人。
不少人没选择去找这个晦气,他们今天只是来劫粮的,没必要把事情搞得太复杂。
但是也有人不这么想。
几个匈奴样貌的人,在劫掠一处村庄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匣子。此刻他们吃饱了,嘴里嚼着馒头和熏肉,总算有了一点对食物以外东西的兴趣。
那个匣子做工精美,上面的雕工一看就不便宜,而更重要的,是匣子里有一颗散落了的珍珠。
在随便威逼了几个农夫之后,这帮人就摸清楚了这匣子的主人逃往的方向。
为首的那个,长了一双,很凶狠的狭长眼睛。他看着那不远处的山林,他还记得他又一队兄弟,进山找粮食,再没回来过。
可那又怎么样,那可是珍珠啊。
那些回不来的人只是太弱了,或者运气不好。也可能是饿了太多天的肚子,头晕眼花,所以才没回来。
他不一样,他刚吃了面和肉,手上还有人的鲜血,现在强壮骁勇得像是一个天神。
他很快做出决断,让他身边的弟兄把熏肉之类的东西带在身上,整了队,骑着马,直接往那林子里钻。
漏夜奔逃的人是不善于隐藏行踪的,山林的道路里到处都是这些人的脚印,这伙人很快就确定了方向。他们看着那些足迹,像是已经看见了末端瑟瑟发抖猎物。
他们顺着足迹,追击了过去。
不远处,深山,麓山涧。
晨光在最浓厚的夜里一点点亮起来。叶绾绾一行人穿着轻甲,蛰伏在麓山涧两侧的山崖上。
稻城的消息不断地传过来,正如他们所预想的那样,陆续有匈奴人不断往林子里来。这些沿着那些故意留给他们的足迹,一步步地走进早为他们准备好的死地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