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活的人大都累得很,没精力理会那些不干活的,只有少部分人心里不忿,吵了两句。
没过两天,有经验的老人家又觉得天气不对劲,招唿大家起来干活,结果还愿意起床干活的人少了三分之一,大家吭哧吭哧地把活做了,结果老天爷又耍人。
这一次,不少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心里都有了点不满,但是想着不少人都听话地出门干活,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不满记在了心里,决定下次不再傻乎乎地大晚上干活。
就在各个村子的气氛都稍显沉闷的时候,曲家突然传出一件事,曲三丫要出嫁了。
自从春耕之后,曲大牛一家就去了梁家干活,影子都没有回一趟曲家村,他是什么时候给家里的闺女定了亲事,定的是哪户人家都没有动静,突然一下传出曲三丫要出嫁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其实曲三丫要出嫁不是曲家人主动传出去的,是有人眼尖地发现曲老太拿着一块红布,迎接一个提了东西的婆子进门。
这个婆子是媒婆,她出门后大家一问,半天的功夫不到,事情传遍了曲家村。
媒婆的嘴,骗人的鬼。
在媒婆嘴里,曲三丫未来婆家的日子那叫一个好,天天吃肉不说,曲三丫进门之后不用伺候婆母,男方家里没有兄弟,也就没有妯娌,那家男人还是疼媳妇的,反正说得曲三丫要嫁的是一个福窝窝,具体对方是哪户人家,媒婆没有明说,只说是外村的。
不止媒婆,曲老太被人问起孙女的亲事,她也难得露了笑脸,说自己给曲三丫找了一户好人家,让她记得感恩,记得家里的好,当初没有掐死她一个赔钱货,把她好好养大了什么的。
听着媒婆和曲老太的说辞众人的反应不一,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称,从平时曲老太对孙女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她对孙女根本不上心,如何会好好地给孙女相看,再说曲三丫今年才十六岁,就算相看了也只用定亲,再在家里留一、两年出嫁才合适,曲老太这么急吼吼地把人嫁出去,可不见得是好事。
不过这门亲事到底是好是坏他们这些外人也不好评说,毕竟人家曲三丫的爹娘都没有反对,他们说多了反而是多事。
事实上曲大牛和米氏哪是不反对,他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自家闺女要嫁人的事,在梁家本本分分干活呢。
曲三丫要出嫁的消息是三月十几号被人知道的,最近村里的事少,所以这件事大家这几天经常挂在嘴上说,很好奇到底曲三丫要嫁哪户人家。
没有让大家好奇很久,曲三丫的未来夫家是谁就传进了曲家村,居然是平地村卖猪肉的屠户张家。
在这十里八村真正能够称之为屠户的就张家,其他有些村子的人虽然会杀猪,但都比较业余名气够不上,所以只要稍微打听就能知道张家是什么情况。
目前的张家一共就三口人,户主是张老头,他的儿子张强,以及孙子张沟。
张老头子不必说,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鳏夫,不可能还娶妻。
而张强前面已经死了两个媳妇、一个夫郎,且他今年都三十一、二了,娶妻这件事没有人往他身上想。
张沟是张强第一个媳妇生的儿子,马上就十五岁,虽然比曲三丫小一岁,但张家人杀猪有油水,所以他长得高大壮实,看着像是十七八岁的。
张家代代单传,如果他们想早点给张沟娶妻,好早点传宗接代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大家伙私下讨论一通后都以为这门亲事是曲三丫和张沟两人。
第132章 不想结亲
大家私下猜测曲三丫和张沟还没有传开,第二天就有人出门后回来面色怪异地说起老曲家这门亲事,居然是曲三丫和张家那个都三十多岁的张强。
两人的岁数差了一倍,曲三丫这个年纪都能给张强当儿媳妇,他们家居然会让张强娶了曲三丫,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些,真不知道张家是怎么想的,让以后张沟的媳妇怎么和曲三丫这个年轻的婆母相处。
当然,关于这门亲事,大家还是私下说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这是别人家的是,男未婚女未事,两边看上去似乎已经说好了,他们没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但是事情的变化就是来得这么快,第三天,又有人出门后面色更怪异地回来,因为大家听说张家这一次出了很大一笔彩礼,比正常农家娶媳妇多得多的彩礼,足足四十两!
曲三丫又不是什么天仙,曲家也只是普通的农家,娶他们家的闺女用这么大一笔彩礼?曲家村的人更加不解。
到了第四天,大家听说的东西更多了,什么张家父子几人都喜欢打人,把人打得鼻青脸肿,他前面的媳妇、夫郎就是被打死的,也有人说张强不给媳妇、夫郎吃饭,每天只吃一点点却要别人天天干活,活生生把人饿死的。
反正关于张家的传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村里人也从一开始私下、低声说两句变成了在村里明目张胆地讨论。
曲家村还算富足,至少家家户户基本能吃饱饭,所以曲家村的闺女和哥儿其实挺好嫁人的,如果是其他村有些穷苦的人把家里的闺女、哥儿嫁去张家还能理解,老曲家是真的没必要,所以大家说起这门亲事都十分不解。
曲老太在村里传言满天飞之后就不怎么出门,一改当初被人问起,洋洋得意说自己给孙女找了个好归宿的样子。
曲老太的态度让大家更觉得奇怪了,有些心善的想着要不找个时间劝一劝,会不会曲老太也是受了蒙蔽,不知道张家的情况,嫁孙女还是得好好打听一下对方的名声,不然毁了孩子一辈子。
其实,上辈子曲三丫和张强这门亲事是到了曲三丫出嫁前一晚才被人知道的,不管是媒婆还是曲老太都不愿意说,外村也一直没有消息传进。
曲二牛那时候和大房的关系没有现在这么好,他看着大哥和大嫂对三丫的婚事都没有反应,他也就没有多事去掺和,等到看着迎娶曲三丫的张强后,他才有一丝后悔,因为他那会儿看出来了张强不是个好的,但是已经来不及阻止了。
这辈子张家的事会这么快就传进曲家村,是曲薏的手笔,他在和梁康生离开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这件事。
传播消息最快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闲着没事干整日东家长西家短的那些长舌妇、长舌夫,另一种是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不干好事的小瘪三混混。
曲薏大概记得他和梁康生离开之后不久曲三丫出嫁的消息就会传出来,所以他乔装打扮了一番去到距离平地村和曲家村最近的镇上,找了一群混混,用一两银子做报酬,让他们看到张家有人定亲之后把消息立马传出去,并且承诺如果能够把这门亲事搅和了,他知道后会再给一两银子。
张家是屠户,他们一家人脾气都暴躁又长得壮实,不是好惹的,混混们一直眼红张家能经常吃肉,却因为张家的男人厉害想偷肉没有成功得手过,所以这次有人给钱让他们整张家,混混们没有什么不答应的,只当是张家不长眼得罪了人。
所以,等媒婆悄悄去张家被混混们发现后,消息一下就在镇上和平地村F。B。J。Q。拯。离
传开了,曲家村的人偶尔会到镇上做事、买东西,事情自然而然地传回了曲家村。
至于说彩礼的数额那些,是曲薏暗示混混们提起的,其实曲薏不清楚当年张家具体给了多少彩礼,但想着曲三丫死了曲家人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觉得应该是一大笔,才能买来一条命。
但是只说彩礼过于刻意,曲薏就想了好几条,让混混们还说张强克妻,说张强脾气暴躁爱打人,说张家人脾气都怪,说他们喜欢故意饿别人。
混混们得了曲薏的钱,惦记着后面还有一两银子,传消息的时候很是尽心,自己还瞎编了一通,成功让屠户张家最近经常被镇子和附近村子的人提起。
除了安排混混,曲薏也在村里人这边动了一点手脚,他让人到附近村子说曲家前面几个孩子出嫁时的情况,猜测等曲三丫出嫁的时候,曲家会给多少陪嫁,这些话也渐渐地传到了曲家村。
曲家的家底如何,整个曲家村的人不说特别了解也能从曲家的吃穿用度中看出来一二,曲老太是什么人大家在平时的相处中也能看出。
张家给的那一笔彩礼算得上是村里人这么多年来,除了曲薏出嫁外最大的一笔了,不过大家都不相信曲老太会在嫁孙女的时候让孙女把彩礼当成陪嫁带走。
曲大丫当初出嫁的时候是落水被人救起来毁了清白,没有彩礼没有嫁妆,穿着一身衣裳就出门,她是个特例,可以忽略。
不过曲二丫和曲薏是有人上门提亲,和普通的嫁娶一样出门的,可他们两人的嫁妆都非常砢碜,可以说是没有嫁妆。
曲二丫夫家给的彩礼少,大家也就都没有在意,很少有人提,但曲薏当初回门是闹了一场的,很多人依旧记忆犹新。
大家私下都说曲老太是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舍不得出彩礼把孙哥儿彻底开罪,同梁家明明是正经亲家却拿不到多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