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梦如今就像个魇,把安韶华困在其中,成了他当局者的迷。
轻声唤人。该起来了,给自己找点事,省得一闲下来就东想西想。吩咐福贵去冲杯酽茶,醒醒盹儿。欢喜伺候安韶华更衣梳洗,小声说着“刚才夫人身边的竹韵过来了,请爷跟顾公子去婉言小筑请安。小的问了一下,大约是老夫人寿宴上堂会……”安韶华忽然想起:“欢喜,昨日下午你办什么事去了?”
欢喜明显愣了一下,才毕恭毕敬地说“回爷的话,是大少夫人房里的青鸢,托小的去给她的养父送了些度日的银两。就在康乐坊。”
安韶华愣了一下,青鸢?好多年前,自己见过一面。如今早已记不起样貌。隐约记得,比自己只大三四岁的样子。
大嫂当年嫁到安家的时候,带了四个陪房。大嫂怀心姐儿的时候给含翠跟丹砂开了脸,送进大哥房里。只是没几天,大哥就去剿匪,等回来已是三四个月后。
隐约记得那日府里很热闹,大哥带着自己穿梭在宾客之间。众人恭维的话如出一辙。大哥那日和多了酒,非要跟安韶华抵足而眠。安韶华只是觉得哪里不妥,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何况他也是真的想念大哥了。
没等睡下,大嫂来了,当时大嫂带着的是丹砂。大嫂是美的,虽然挺着个大肚子,依旧是云髻峨峨,环佩金钗,鬓影衣香。大嫂看安韶华在场,并没有久留。只是叮嘱了几句,就走了。倒是丹砂,轻咬朱唇看着大哥,几番欲言又止,端的是楚楚可怜。却也跟着大嫂一起离开了。
那夜的事情,很多都不记得了,却莫名的忘不掉大嫂转身离去时,那怨毒的眼神。多年后的现在,想起来时依旧觉得……大约是小孩子,记错了。大嫂那么端庄娴静的一个人。
大嫂前脚走,后脚又让青鸢送来了醒酒汤。安韶华至今依然记得清楚,当时的青鸢约摸只有十三四岁,身量还未长成。那日虽说是初夏但夜间还是很凉的,青鸢穿一件很薄的衣裳,隐约能看到冻得发青的皮肉。青鸢头上别了一只金钗,沉甸甸的坠得她脖子有些不堪重负地歪着。那金钗明晃晃地,花样早已记不起,只记得那华贵繁琐的样式跟青鸢的衣服极不搭。青鸢眼角泛红,明显是哭过的,端着一盅醒酒汤,瑟瑟地站在那里,低眉顺眼的样子,颤抖的手,惹得那食盅的得得得地响。
安韶华只记得大哥脸色是极难看的,却不记得大哥说了什么,青鸢又是怎么走的。
那晚大哥并没有喝醉,要问安韶华怎么知道,他也说不清。可他就是知道。所以看到大哥并没有喝那个醒酒汤,也觉得没什么。只是没多时,母亲过来了。大哥只含糊地说了声含翠死了,一尸两命。丹砂他没收房,也不准备收了。
也许是感觉到母亲和大哥都情绪低落,安韶华安静的拉住母亲的手。母亲神色复杂,只抚着安韶华的头,叹着气小声说“陪陪你大哥吧。”
那之后不久,父亲上折子为大哥请立了世子,大哥上折子推却了一下,就自请戍边去了,至今六年,回来的日子屈指可数。
以至于如今的安韶华想起大哥,除了外面传说的“忠勇侯世子”这个名头,也就只有那夜印象深刻了。大哥去了边疆后,大嫂更是深居简出,虽说同在侯府,过了年心姐儿都六岁了,大嫂极少离开栖霞院,更跟外界没有往来,简直修行一般。
安韶华内心对大嫂如今的做派隐隐地有些不屑,皇家血统在他看来不应该是如此小家子气。可他没有任何立场去说嫂子的不对。
大嫂舞阳郡主是朝霞公主的独女,朝霞公主的生母是太后娘娘当初刚入宫时身边伺候的人,当年生朝霞公主的时候大出血,去了。朝霞公主生下来之后,当时身为皇后的太后娘娘就把朝霞公主养在自己身边,因此也是今上所有姐妹中,与今上最为亲厚的一个。
可惜朝霞公主于婚事上却颇不顺。早年间年少慕艾,看上了当年的探花郎林琅,这林琅公子身子并不好,身世也颇为凄苦。细说起来按照悠然居那样的进度能说半年,保证听者伤心闻者流泪。这林琅公子婚后没几年竟因一场风寒,就那样去了,未及留下子嗣。至今仍有人说,林郎西去后,再无白衣人。就是说那林琅公子的风姿无人能及。
守孝三年后,二十二岁的朝霞公主嫁给三十七岁的鸿胪寺少卿高书永做了续弦,高书永原配生有一子一女龙凤胎,本是难得一遇龙凤呈祥的吉兆,却因生产时落下了病,孩子没周岁就撒手人寰。这朝霞公主也是苦过的人,对这俩孩子也是真好。打点关系把高书永长子高献芹早早就送去了明山书院,长女也送进了宫中给今上嫡出的四公主作伴读。几年后又费尽心思给这俩孩子都说了好亲事。满大祐的人说起来,谁不说朝霞公主是那贤德之人。
婚后第三年,朝霞公主为承恩侯生下了嫡次女舞阳郡主。
后来,大嫂获封舞阳郡主,以郡主之尊加入安家,至今已经将近十年了。
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流俊秀的忠勇侯世子,如今已是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当年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已经当爹了。当年那几个陪房,含翠死了,丹砂现在是伺候心姐儿的人,青鸢如今看来是个不安分的。剩下那个……安韶华只隐约记得名字也有颜色,但具体圆的扁的还真不知道。
想来青鸢如今已长大了吧,想想年龄……再看看欢喜。
安韶华很不厚道地笑了,这个愣头青!回头让母亲给他留意个机灵些的丫头吧。青鸢也是他能肖想的?
至于这青鸢的养父……刚才欢喜谈及这住在康乐坊的养父时,安韶华心里闪过一丝说不出的别扭,可细细想来,却又说不出什么。罢了,近日里想不通参不破的事情太多,犯不着在这些事情上费心了。
说起这康乐坊,永安京北方正中是皇城,皇城左右东勋西贵。南边的街坊,以南四街最繁华。南四街由东往西为福永康长,由北向南则是平安喜乐。这样,只要知道坊名,很快就能想到在哪里。
康乐坊在长乐坊东,附近除了留芳阁,还有几个茶室。那里的房子,可不便宜。
想着,走着,进了二门,安韶华特意去还我读书处去找了顾銛。顾銛没有带孩子,安韶华就让福贵盯着小豆苗练字,冯嬷嬷一个人带景和应该没问题了。
说来也古怪,侯府从来不缺下人。怜倌儿屋里大小丫鬟,算上近身伺候的和粗使的怎么的也有七八个。春桃更不用说,光伺候秀儿的丫鬟奶娘就六个,更不用说春桃自己使唤的了。顾銛这里却只有一个冯嬷嬷。再怎么说,自己的正妻还是顾銛啊,这起子人怎么敢?
难道是母亲的意思,甚至祖母?不会的。祖母和母亲都不会贸然插手小辈院子里的事。这么想来,难道是欢喜?
想想也不对,却说不出哪里古怪。算了,改日给顾銛配两个丫鬟伺候顾銛跟俩小的饮食起居,再拨两个小厮,若他想出门,也能出去转转。
这么想着,就准备告诉顾銛,让他自己挑人。话刚到嘴边,安韶华就自己否定了。这满侯府的丫鬟小厮,加起来林林总总大几十号人,顾銛见过的大约只有几个,还都是祖母、母亲还有自己身边的吧。让顾銛自己挑,大概除了欢喜就是福贵了,这俩还真有点舍不得。
回头自己选一下,挑好了给他吧。
--------------------
作者有话要说:
1,平棋,也做平棊。是古代天花板上那种一个个格子画好吉祥画的一种装饰形式。宋代叫平棊,清代叫天花~
还有藻井~藻井一般人不用在自己家里。
我想说安韶华看着房顶,又觉得傻了吧唧的。又想说他看着拔步床的承尘,又想到拔步床似乎是南方的。我还没想好永安京算南方还是北方……所以直接看天花板好了。古代的天花板……平棋。
2,关于林琅。人家名字叫林琅没错,但那个“林郎西去后,再无白衣人”是一个带着百般感情的敬称。“那个林家的郎君死了之后,这个世界上再没有穿白衣那么好看的人了。”
3,关于南四街
西————————————东
长 康 永 福
长平坊 康平坊 永平坊 福平坊 平 北
长安坊 康安坊 永安塔 福安坊 安
长喜坊 康喜坊 永喜塔 福喜坊 喜
长乐坊 康乐坊 永乐塔 福乐坊 乐 南
第20章 女人
两人并肩行至母亲的婉言小筑,门口的梅香笑得喜色,远远见了安韶华夫夫俩就迎了上来,行了礼,直说“今日逢一,太太就等着顾公子来商量事儿呢!大少夫人正在呢。”
安韶华进门,余光扫见梅香拦了一下顾銛,不知道在说什么,他没管,抬脚往里走。没几步,顾銛就赶上来了。再看顾銛神色如常,他也没好问是为什么。
大嫂带着心姐儿请安过后正要告辞。
大嫂一身月白,不施粉黛也不着钗环,乍一看简直像是新丧,安韶华看了一眼没道理地觉得晦气,可毕竟是大嫂。只得忍着不痛快跟大嫂寒暄了两句,问了问心姐儿的功课,大嫂垂眸低语,唯唯诺诺,完全不是安韶华记忆中的摸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