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民间还没有职业包工头。
但受到唐仲「包工头」理论的启发,好些有点人脉,想来掺一脚的生意人,都来到城墙上参加招标会。
看样子像是笔大买卖,若真谈到手,到时候再便宜招揽力夫和木匠便是。在中间当个二道贩子,岂不美哉!
也有些本就是做苦力的汉子,听了消息赶过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只当是找些活计做做。
人数不少,城楼中明显装不下,唐仲便将众人引到城墙的宽敞处,又抬了根板凳出来。
露天招标大会,就此开始。
唐仲站到板凳上,朝众人示意道:“开会啦!各位都静一静,先听我说。”
城墙上不拢音,唐仲的声音穿透力不够,人群中好些汉子没听见招呼,依旧埋头各自聊天。
“都给老子闭嘴!再吵吵,立刻轰走!”
胡头儿及时雨一般从城楼中出来,中气十足的大嗓门立刻镇住了场子。
他大踏步走到唐仲身边,抄起膀子跨立,看谁还敢当着他的面嚷嚷。
唐仲提起一口气,继续道:“各位中午好,清江县东城门首届工程招标大会,正式开始。会议议程相当简单,我将一一列出招标要求,不能达标的施工队,自行离开便是。”
下面一阵交头接耳后,没有异议,唐仲直接进入正题。
“第一,施工队里须有人会木工,不用特别精巧,要求自带工具,会刨木,能打磨就行。还要有足够数量的力夫,能筑基夯土,不怕吃苦。”
这些条件都是招标告示上列出的,众人早已知晓,说完之后,无人离场。
“好,下面是第二点。”
唐仲顿了顿,抬手指向城墙下的大片荒地,继续道:“这便是此次工程需要平整的土地,我们希望在二十日内整理干净并夯实地基,地面上还有些简易的木工活需要完成。”
众人顺着唐仲手指的方向,移步到女墙边。
往日经过东城门时,对这片荒地早就习以为常,谁也不曾多留意。
现在从城墙望下去,荒地一览无余。过于野蛮生长的荆棘,过于宽广的面积,当真硬骨头一块,不是寻常施工队能接手的。
几支人少的队伍,看过之后自觉无力招揽,互相打望几眼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索性一言不发,低头走出会场,快步跑下阶梯。
会场的人少了小部分,唐仲拿出他的杀手锏,试图稳住剩下的人。
“顺便透露一下,我手上有一份木工图纸,很有价值,如果能成功招标,我便会把图纸送给施工队。”
接下来,是最后一个要求,也是最让人头疼的。
唐仲清了清嗓子,“最后一项要求,最为苛刻,也最能表现各位的诚意。那就是,我们的预算,只有六两银子。”
说到价钱,唐仲不自觉心虚,连声音都小了一截。
“什么?多少钱?”
“才六两银子,没搞错吧!”
“如此大一片地,还要在二十天内夯实,光力夫少说都得找二十来个!二十个力夫,干一天少说要付两百文铜钱,二十天就是整四两银子!”
“可不是嘛!还要算上伙食,木料钱,请木匠的钱。别说在中间赚笔银子,不倒贴就菩萨保佑了!”
“难怪一开始捂着啥都不说,敢情是东城门,压根给不起银子!”
人群中炸开了锅,尤其是临时决定做包工头拉生意的,都七嘴八舌抱怨上了。
幸好招标会不在城楼中举行,不然此刻城楼的屋顶,只怕已被掀翻。
唐仲再次画大饼安抚道:“各位不要忘了,若是能中标,我将会把木工图纸奉上。上面的木工物什都很值钱,做出来不愁销路的!”
奈何大家都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仍自顾自地宣泄牢骚,都觉得被遛了一道。
“娘的!能做就做,不做就滚!吵吵什么!老子可不欠你们银子!”
胡头儿这个挪用公款的罪魁祸首,丝毫没觉得理亏,气势汹汹地吼了一嗓子,成功将参会人员撵走了七七八八。
眼看有意向的施工队,就要走完了,唐仲赶紧跳下板凳,快步走向角落里的一群汉子。
看样子,他们应该是相熟的力夫,正聚在一起,埋头商量。
其他施工队走的走,散的散,趁他们还没商量出统一的口径,唐仲赶紧凑过去,争取最后的希望。
“大哥们,认真考虑一下吧,我的图纸确实不错,能卖钱的!”
唐仲从一个正经的甲方,转瞬间变成推销小弟,赔着笑脸只求促成这单生意。
“是不是对最后的价格不太满意?”
他甚至想过,实在不行,涨一点价也可以,倒时候再死皮赖脸跟人打欠条,拖到年后下个广告位租金到位。
汉子们低声商讨一阵后,终于有了结果。
为首的杨大壮转过身来,抠了抠后脑勺,憨实道:“成,六两银子,我们干!”
作者有话要说:
唐仲:当甲方不容易啊!
第25章 施工队
唐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确认:“六两银子,确定?”
“成……”
唐仲激动地拍了拍杨大壮的膀子,竖起大拇指,“好男人,有眼光!”
一阵查户口般的寒暄之后,唐仲终于摸清了这群汉子的底。
汉子们都姓杨,一行十二人,彼此之间沾亲带故,都是城外杨家村的农户。
近来地里没有庄稼活,他们便结伴进城,想找些下力气的散工,在年前多挣些银钱回去。
都是本分的庄稼汉,好些人不常进城,有些拘谨,第一次登上城墙开会,更是浑身不自在。
唐仲本想请大家一齐到城楼中,坐下来商议荒地改造的具体规划。
三催四请好半天,汉子们还是心里犯怵,总觉得城楼是官府的地盘,死活不愿进来。
最后,众人一致推选出在乡学混过一段日子,识得几个字的杨大壮,由他作为代表,跟城门卫交涉。
时间紧,任务重,钱还少,这些唐仲都清楚。
听到先前其他人的抱怨,他有些担忧:“你们只有十二个人,二十天时间能做完吗?”
杨大壮也是个憨直爽快的,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
“不晓得……”
“根据以往的经验,你稍微估计下呢?”
“以往没经验呐。”
唐仲:“嗯……”
行吧,虽然没谱,但胜在态度诚恳。
“木工活计呢?你们会做吗?”
“应该会……”
唐仲心里打了个咯噔,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什么叫应该会?
杨大壮实话实说:“我们里面不少人,都帮着村里修葺过房子。木工活计要是简单,应该没问题,要是稍微难些,估计够呛。”
唐仲深吸一口气,全凭天意吧!谁让他们没钱,请不起别的施工队呢?
按照他的设想,东城门前的空地,最多时能容纳千人活动,所以地基必须稳固。
依照清江县普遍的建房习惯,地基需往下挖六尺深。荒地上不需要建房,唐仲满打满算,估摸着基坑三尺便足够了。
即使如此,在面积宽大的荒地上掘地三尺深,也是一番不小的动作。
西城门在林知县的授意下,紧紧复制东城门的步伐,他们的下一批广告位出来的日子,跟东城门一样,也定在年后。
到时候两个城门同时拍卖,谁低价谁尴尬。
西城门本就比东城门占据优势,如果不提早打算,到时候丢人的必定是东城门。
李守正应该不会存有挑衅心思,想来,这应该是林知县,故意给他们的难堪。
下一批广告位年后招租,荒地的工程,必须赶在年前完工。
满打满算,只剩下二十天!
当天下午,还没到平时胡头儿午睡起床的时辰,杨家村的汉子们,就带上锄头铁锹,进城干活来了。
荒地废弃多年,除了大片蒿草,还有好些倒伏的荆棘。汉子们倒混不在意,挥起家伙事一头扎进去。
唐仲在城墙上,看着他们从下午一直干到日头落山,每个人都埋头做活,没有一句抱怨。
等到城门快要落锁时,荒地上已经垒起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土堆。
第二天城门刚打开,杨家村的汉子们就已经扛着竹筐和扁担,早早候在外头。
“来得这么早?吃过饭了吗?”
杨大壮摆手,帮着唐仲将沉重的铁皮城门推开,“不碍事,一会儿到了中午,家里的婆娘自会送饭过来。”
说完,杨大壮招呼众人快些进城,将前一天垒起的浮土,铲到筐里运出城门倒掉。
在城中大部分人家还没起床的时辰,杨家村的汉子们,就已经热火朝天地干上了。
接下来的两天,汉子们仍是这般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干活。
唐仲替他们粗略计算过,如此劳苦二十天下来,每人只能分得半贯钱,这还没算上饭食和之后的木材开销。
再想想他们几个城门卫,守着一座城门的便利,每人轻轻松松到手十两。
相较之下,普通农户挣钱的手段,也太辛苦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