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觉三千里)


  这些衣服是谁的,或者说,原本是谁的,呼之欲出。
  这应该是亡太子的衣服。
  赵受益没有穿死人衣服的不适,毕竟他不信什么怪力乱神的东西,再者说,衣服是无辜的,鲜艳漂亮,他也喜欢。
  他在意的是送给他这些衣服的刘娥的态度。
  刘娥应当是在向他示好。
  在刘娥看来,自己的儿子死了,她宁可丈夫把侄子过继来当养子,也不乐意让后宫那群莺莺燕燕再给赵恒生一个太子出来。
  她就是因为生下了太子才上位成皇后的,深知母凭子贵这个道理。
  赵恒又是个耳根子软没主见的人,若是别人给他生了儿子,再吹吹枕头风,她这个皇后之位很难保全。
  即使保住了皇后之位,等到将来太子继位了,自己当了太后,还有一个皇帝生母在上头压着,处处掣肘。
  哪怕仿汉武故事,去母留子,等将来皇帝长大了,知道自己的生母是为什么死的,难免不和她隔心,要报复于她。
  思来想去,还是收养一个养子,将他扶持上位来的划算。
  赵受益是亲王之子,在宫里举目无亲,能依赖的只有向他抛出橄榄枝的刘娥。
  刘娥没有要当皇帝的亲子,他也没有要当皇后的亲娘,他和刘娥之间没什么利益冲突。
  再加上他还小,从现在开始亲近,养得熟。
  所以刘娥要来亲近他了。
  他对刘恩说:“娘娘送我衣服,我应当去谢恩才对。”
  刘恩擦了擦眼角:“殿下一片孝心,真是难得。不如穿上娘娘送来的衣服,娘娘看了,更加欢喜。”
  赵受益点点头:“这倒也是。”随手一指:“就换这一件吧。”
  刘恩拣起这件衣服帮他换上,又引他到了凤宸宫拜见刘娥。
  刘娥正等着他呢,见他来了,亲自到阶下来迎他,执着他的手,眼圈红了:“瞧你,和你哥哥,真像……”
  语罢哽咽。
  赵受益的哥哥,当然不是指远在八贤王府的赵允熙,而是指亡太子。
  让赵受益穿太子的旧衣,说他像太子,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表达刘娥自己的态度:她是支持赵受益成为太子的。
  赵受益的回答则更加直接——他扑进刘娥的怀里,嚎啕大哭:“阿娘!阿娘!”
  哭声直上云霄,哭尽了一个七岁幼童乍然入宫、与亲人分离的无助与彷徨,又因为找到了“阿娘”,而带上了一些娇气和放纵。
  这个度,赵受益在没人的地方练了好几回,如今第一次实战,效果颇佳。
  而刘娥也是一个与赵受益不相上下的老戏骨,她抚着赵受益的头顶,哭道:“我的儿啊!我苦命的儿啊!”
  两大戏骨互飙了一刻钟的戏,不约而同觉得眼干口渴,于是携手入室洗脸喝茶。
  母子的名分,就这样定下来了。
  待洗完脸、擦完手,香茶点心都端上来了,刘娥给赵受益倒了杯蜜糖水,又瞧着他吃了块点心,才问:“受益在家的时候都读了些什么书啊?”
  赵受益将点心咽下去,想了想,说:“读了论语。”
  刘后道:“进了宫来,到了阿娘这里,功课也不能落下。阿娘欲为受益择一名师,受益以为如何?”
  赵受益道:“全凭阿娘做主。不知受益的师父是哪位大儒?”
  刘娥笑道:“将相功名终如何,不堪急景似奔梭。那位十九岁就被太宗皇帝点为进士的寇公准,受益可知道他?”


第3章 寇相公终于登场
  寇准此人,鼎鼎大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赵受益还没穿越的时候,提及此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澶渊之盟。
  所谓澶渊之盟,乃是宋朝与契丹辽国签订的一次不平等的赔款条约,双方约定,宋朝每年向辽国交付三十万的“岁币”,以此换取辽国退兵、边境太平。
  名为岁币,实为保护费,花钱买平安。
  寇准在本次事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寇准,就没有澶渊之盟。
  但签下这项不平等条约的黑锅不该寇准来背,而应该由宋真宗自己背。
  宋真宗胆小如鼠,耳根子软,颇肯纳谏。
  景德元年,契丹皇帝、太后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国境内,围困瀛洲,宋真宗听了,二话没说,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但,往哪跑,是个问题。
  当时有个大臣叫王钦若,是江南人,请皇帝往金陵跑;另有一个大臣叫陈尧叟,是四川人,请皇帝往成都跑。
  金陵六朝金粉,成都天府之国,都是好地方,真宗都想去,举棋不定,于是叫寇准来参详。
  寇准当场给他怼了回去,叫他打消逃跑的念头,又拎着宋真宗御驾亲征去了前线。
  御驾亲征的过程中,宋真宗数次想要临阵脱逃。
  若不是寇准强势,捏住了宋真宗的后颈皮不让他动弹,恐怕宋真宗一逃,契丹趁机南下,靖康之耻能提前一百多年。
  饶是如此,宋真宗也不忘给寇准添乱。
  前方战事取得胜利,宋军射杀了契丹方面的统军,契丹方来书议和。
  寇准本来想要契丹称臣并归还幽州地区,结果宋真宗受不了军营生活,死活要回宫,一听说寇准要和契丹讨价还价,这还了得,这得耽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京城啊。
  于是宋真宗要寇准答应契丹的要求。
  他要岁币,就给他岁币好了。
  我大宋地大物博,缺什么都不缺钱,每年拿几十万的小钱换取边境和平,这也太值了吧。
  寇准本想再次用强硬手段压制宋真宗的个人意见,结果这次有小人进言,说寇准拥兵自重,图谋不小。
  宋朝太.祖就是兵变造反得的天下,大臣造反在宋朝可以说是高压线一般的存在。
  即使是寇准,也不敢去碰这条高压线。
  寇准还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答应宋真宗,用岁币换和平。
  说是岁币,其实就是进贡。中原王朝数千年来都是宗主大国,只有收别人进贡的份,哪里给别人进过贡呢?
  但宋真宗就是这么开开心心地接受了,还和去谈判的使臣曹利用交底:“百万以下皆可许也。”
  最后还是寇准出面,逼着曹利用守住三十万的底线,否则宋朝每年给辽国进贡一百万,这脸估计能丢到贝加尔湖去。
  回京之后,那个撺掇宋真宗往南京跑的王钦若又在宋真宗面前给寇准量身定制了一双小鞋,罢了寇准的相位,打发出京。
  直到天禧元年,寇准才因天书事件又被重用。
  而此时,寇准刚刚依着宰相王旦的意思,逢迎了一回天书,惹得宋真宗龙颜大悦,将他调回东京核心权力圈里。
  而寇准并不满足。
  他仍在蛰伏,等待时机。
  等待一次让他真正回到权力巅峰的时机。
  刘娥准备给他这个机会。
  她太了解寇准了,也太了解宋真宗了。
  刘娥是蜀地孤女,因缘际会入了皇三子赵恒的王府。
  后来皇三子被立为太子,登基称帝,她也一步步从美人走到了皇后之位上。
  而寇准是赵恒的父亲宋太宗赵光义钦定的托孤重臣。
  从赵恒封太子,到登基称帝,一步一步,都有寇准的扶持。
  可以说,如果有人能够彻底地影响赵恒,逼迫他做自己根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个人,只能是寇准。
  寇准对宋真宗有着绝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控制力。
  以至于宋真宗临终前,还在呼唤着寇准,想要把后事托付给他。
  宋真宗对寇准的依赖可见一斑。
  刘娥准备让寇准再发挥一次这样的影响力,把赵受益送到太子之位上去。
  而寇准本人也一定会乐意这么做——他热衷于控制皇帝,左右朝政,呼风唤雨。
  原本对于这样的寇准,刘娥是绝不待见的。
  无论是作为国母,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还是作为一个同样权欲深重的人,为了自己与吕武比肩的政治理想着想,她都应该下死力铲除寇准,绝不该给他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
  然而,事无绝对。
  刘娥如今面临着真正意义上的生死危局——作为一个皇后,她失去了太子。
  没有属于自己的太子,那么皇帝百年之后,她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可以临朝称制的太后,政治理想也就无从谈起。
  她年纪大了,再生一个儿子的几率太小,且太危险。皇帝的其他女人生出的孩子,她信不过。想要扶持自己属意的养子成为储君,皇帝却不愿意。
  她不敢赌皇帝到死都再也生不出儿子的概率,因为一旦功亏一篑,就是满盘皆输。
  她只能选择与寇准结成同盟,共同扶持赵受益登基。
  而赵受益登基之后,垂帘听政的太后与托孤重臣之间的矛盾,只能留待那时再解决。
  这无异于引狼入室,但刘娥没有第二个选择。
  而且刘娥不认为自己到时候争不过寇准,因为她将会成为太后,而太后与皇帝之间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
  孩童对母亲十分依赖,只要她牢牢掌控住赵受益,就可以在今后与寇准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