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正沉浸在丧子之痛里,病得极其严重,躺在寝宫里半个月没下来床,国事都由皇后刘娥和宰相王旦等人暂代。
说起来,明明都是丧子之痛,且母凭子贵,这个太子对皇后而言明明更加重要一些,怎么皇帝都病了皇后还能精神抖擞地代理朝政呢?
难道说宋真宗的家庭结构其实是女强男弱型……御姐强势攻*柔弱帝王受……啧啧……
步辇在宫门前停下,赵受益收拾好满脑子的大不敬思想,跟着他爹下了步辇,由小黄门领着步行进宫。
因为赵受益是第一次面圣,且年纪还小,所以那小黄门一路上都低声提点他面圣时的礼议,免得他到时候御前失仪。
赵受益听一句应一句,十分沉稳乖巧。
不多时到了皇帝寝宫,早有小黄门在丹陛下静候。见他们来了,忙忙引进室内。
因皇帝卧病,殿门窗户都不开,寝宫又大,白日并不烧烛,龙床离光源极远,显得十分昏沉。
引他们进来的小黄门趋至床前,轻声道:“官家,八贤王到了。”
龙床上的人轻咳几声,由小黄门扶着半坐起来,声音沙哑:“贤弟,你过来……带着侄儿到近前来……”
八贤王和赵受益本都跪伏在床前,闻言马上膝行至皇帝手边。皇帝抬起手来,颤颤巍巍地抚上赵受益的脸,凝视良久,竟然落下泪来:“贤弟,贤弟!你有个好儿子啊!可惜你的侄儿,他不像这般有福啊!”
说着,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八贤王知道他又是在哭逝去的太子,不敢十分劝阻,只得等他哭声稍歇,才道:“臣的身家性命,都是哥哥的,臣的儿子,也是哥哥的儿子。”
他此时选择了“哥哥”而非“官家”的称呼,是为了激起皇帝的亲情,也是为了减轻皇帝心里将天下江山交给别人家儿子的不适。
毕竟,这不是给“别人”的儿子,而是给“弟弟”的儿子。
且这个弟弟,还是他最喜欢的弟弟。
果然,皇帝的眼神越发慈爱,摸着赵受益的头发,问了些叫什么几岁了喜欢吃什么的话题,又让小黄门去准备小孩子爱吃的糕点。
赵受益一边吃着山楂糕,一边瞪着大眼睛回皇帝的问话,把皇帝萌得不要不要的,等快要日落,八贤王告退出宫时,皇帝终于发话,将赵受益留在宫里。
八贤王明白,赵受益已得了皇帝的青睐,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自己一个人回了家,狄王妃和儿子赵允熙还在等他。
狄王妃见赵受益没有跟着回来,心里已经明白了。唯独赵允熙没有看见弟弟,哭闹不止。
八贤王向着皇宫的方向长长一叹。
毕竟是七年的父子情,一朝分别,再难相见,他又如何能够不感伤。
可那个孩子本就该生在宫里,如今,他也只不过是完璧归赵罢了。
第2章 寇准 刘娥
被八贤王一家牵挂着的赵受益,进宫之后的日子过的自然不是那么舒坦。
原因无他——他是进宫来当太子的,太子是国本,最重名分。
而宋真宗赵恒,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他这个名分。
即使你是皇帝的亲侄子,你被接进宫里,你备受皇帝的宠爱住在皇帝的隔壁,可只要皇帝没明发圣旨昭告天下承认你是太子,你就只能是个备胎,不尴不尬地住在宫里,盼着皇帝在正统皇嗣出生之前驾崩。
要是皇帝先死了,那恭喜你,宗室子弟里先皇最看好你,你能当皇帝啦。
要是皇帝死前生了个儿子出来,那就对不起,有亲生的皇子在,谁还理你?赶紧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除非你受封了太子,鱼跃龙门成了真龙,那理论上之后出生的皇子都不会威胁你的继承权。
当然绝大部分的皇帝有了亲儿子之后是一定要把养子的太子之位给废掉的。
赵恒中年丧子,心灰意冷,明知自己恐怕是再也生不出儿子了,需要从亲戚家过继个儿子继承家里的皇位。
但,人之常情,他总觉得,万一呢?万一我又生出一个亲儿子呢?
如果这时候给了养子太子的名分,将他的胃口养大了,到时候,养子和亲子之间,如何抉择?
选择养子,心有不甘,选择亲子,则又要废立一遍太子,太子乃是国本,频繁废立,不利于稳固朝局。
于是宋真宗就把这个顾虑跟下朝回来的皇后刘娥讲了。
没错,在宋真宗的家庭里,皇后刘娥主外,负责接见群臣处理朝政。
皇帝赵恒主内,负责照顾家庭。
这也是因为赵恒晚年身体不好,加之他本来就是一个虚伪软弱、摇摆不定的性子,所以才被年富力强又手段强硬的刘娥接管了前朝事务。
刘娥听了赵恒的纠结,轻松地一笑:“这有什么,官家顾虑的,无外乎是内宫若有皇子降临,受益难以自处罢了。不若先将受益立为皇子,只先不立太子。若有小皇子出生,就将小皇子立为太子,受益是太子的哥哥,往后必定竭尽所能辅佐太子。便是不幸没有皇子,受益也能有一个名分,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皇帝听了,大喜。
刘娥的这个法子,真是深得他心。
把赵受益立为皇子,进可攻退可守。到时候他有亲儿子了,就把亲儿子立为太子,赵受益还是他的皇子,多出一个皇子来也不碍什么事情。
就算他真生不出儿子了,有个皇子,也是有了个承嗣承统的人,百年之后,江山也有了一个托付。
刘娥又在一旁进言:“妾身听说,民间有句俗话,养儿招儿。多收一个养子,更能招来弟弟呢。”
这句话说进赵恒心坎里了。他不禁开始幻想,十月之后,后宫又生出一个皇子,皇子长大了,软软地叫他爹爹,叫赵受益哥哥,叫刘娥娘娘。
他们一家四口,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
没错,虽然赵恒暂时没打算立赵受益为太子,但他心里是真的很喜欢赵受益,觉得多了这样的一个儿子挺好。
对了,还有小皇子的生母,最好能是任美人。
任美人有一把好歌喉,常给他唱些家乡的小曲儿。任美人的皮肤光滑似绸缎,眼波如水,纯良温婉,应当是皇子生母的最佳人选。
想到自己因太子的事情半个月都没有召幸任美人了,赵恒心里猫抓一样的痒,不知道任美人有没有想他想得偷偷落泪,不知道任美人是不是又准备了新的小曲儿等着给他唱……
赵恒的心思早飞去任美人那里,他执着刘娥的手,幻想着以后一家四口的温馨画面,任美人在一旁伺候,唱着小曲,不知有多美。
刘娥看他这个样子,哪里还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她温柔一笑,道:“近来天凉,后宫各姐妹也该做秋衣了。还有任妹妹,她素来禀赋柔弱,换季就要咳嗽,不知她如何了。最近忙得人仰马翻,竟没顾得上她,是妾身这个皇后做的不妥当了。”
赵恒咳了一声:“她自己的身体,自己当心就得了,不用管她。”
刘娥笑着拍了赵恒一下:“好狠心的官家!妾身替任妹妹好好打打这个不知怜香惜玉的负心郎!”
赵恒顺势站起身:“好啊好啊,你们姐妹是亲人,联起手来打我了!我得避开你们!”
说着整整衣服,往后宫去了。
刘娥待他出去后,也整理一下衣冠,问身边的宫娥:“小皇子的衣服准备好了吗?”
宫娥福身回话:“昨日匆忙,没来得及给小皇子量体,叫针线上连夜照着差不多的小儿身量赶了几件出来,姑且能应付。”
刘娥摇头:“他是皇子,是我大宋朝未来的皇帝,你怎么敢这样应付他?去将太子的旧衣里崭新鲜亮的那些挑出来,给小皇子送去,你跟刘恩也去好好伺候他。若有一丝的怠慢,休怪我不念旧情。”
宫娥和那个叫刘恩的太监忙跪下领命。
见到皇后送来的人的时候,赵受益正在吃早饭。听说皇后来人了,忙出门来接。
这些日子宋真宗迟迟不给他个名分,他心里也有一些谋划,只是还没想好先从何处下手。
看见皇后送来的这些人和衣服,他倒是豁然开朗了。
看来不止他一个人着急了。
皇后一共送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大宫人,其余小宫娥小太监数人,还带了数套鲜艳华丽的四季衣裳。
赵受益好奇地摸了摸那些衣服,还拿起来对着太阳看上面的刺绣,一派孩童天真烂漫之色。
那个大太监忙将衣服接下来,陪笑劝赵受益:“小殿下,外面太阳大,进屋子里看吧。”
赵受益把衣服给他,歪了歪头:“你是谁?”
大太监回话:“奴婢刘恩,见过小殿下。”
赵受益点头:“好吧。”
转身往回走,又扭过头来:“快跟上来!”
刘恩忙跟上。
回到室内,赵受益和普通孩童一样,细细地翻看刘后送来的衣服。
这些衣服乍看上去规整鲜艳,仿佛是新衣,但刺绣的地方却稍显柔软,不如新绣上去时挺括。
应该是做出来有一段时间的衣服,但只穿过一两次,有些甚至连一次都没有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