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觉三千里)


  “然后呢?”
  “吕夷简和太后禀明了今天发生的事情,然后太后问他,吕武是怎样人。”
  “他怎么回?”
  “吕夷简回,吕武是汉唐之罪人。汉唐基业,险些断送吕武之手。”
  刘恩给赵受益奉上一杯热茶:“然后太后就让吕夷简回了。吕夷简又去见莱国公,莱国公没见他。”
  赵受益喝了一口茶水:“朕知道了。”
  吕夷简在他这里碰了钉子,知道皇帝不待见他,生怕皇帝把他怎么样,于是打算给自己找个靠山。
  现如今的靠山只有那么两座,吕夷简应该打算去抱刘娥的大腿。
  可是他这几年的墙头草行为导致刘娥不能轻易信任他,所以刘娥想让他给个准话。
  你到底是怎么看吕武二人的,又是怎么看正在行吕武之事的本宫的。你要是觉得吕武好,那本宫就收下你的投诚。你要是觉得吕武不好,就立马滚蛋。
  你想持保留意见?本宫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还想有保留意见?
  一旦吕夷简说出这个答案,就意味着他再也不能游离于两党之外。
  说吕武好,那你就是彻底的太后党。说吕武不好,那你就彻底上了太后的黑名单。
  不能后悔,不许回头。
  太后不收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得罪了皇帝打算找太后庇护,那你也得让太后看到你的诚意。
  吕夷简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后一种答案。
  他是想要太后庇护他,但他不打算给自己彻底地打上太后党的烙印。
  那样太危险了,因为太后迟早会死在皇帝前面。
  而莱国公恐怕比太后死得更早,所以吕夷简在寇准和刘娥之间选择了命比较长的那个,打算在太后的庇护下苟到皇帝把他给忘了,太后薨了之后平滑过渡到保皇党。
  说白了,他打算把刘娥当千斤顶来用。
  刘娥哪能给人当千斤顶呢,所以吕夷简怎么进宫就怎么出宫了。
  出宫之后,吕夷简又打算请寇准来当这个千斤顶,结果寇准直接不见他了。
  赵受益笑道:“你说这个吕夷简,本来只是朕一个人想让他挪挪位置,结果现在三家都想让他下去了。”
  刘娥是不用说了,得罪狠了。寇准也不可能把刘娥看不上眼的人往自己怀里搂,吕夷简又占据着那么重要的位置,最后的结果只可能是寇刘二人联手让他下台。
  吕夷简下台了,谁来顶他的位置呢。
  范仲淹。
  大概只有范仲淹可以。
  赵受益头都大了。
  范仲淹顶了吕夷简的位置,谁来顶范仲淹的位置?
  茶政改革还改不改了?
  茶政不改,朝廷哪来的钱给寇准练新兵啊?
  别以为他不知道,寇准的三十万新兵顿顿吃肉,伙食费是原来的十倍还多。
  听说最近还要给他们建新操场,打造运动器械,天天堵着户部要钱,拿不出钱来,户部尚书都差点被寇准拿去祭旗了。
  茶政不改,这一块的亏空永远填不上。
  茶政要改,谁去改?
  纠结来纠结去,春闱到了。
  此时是天圣二年三月,科举放榜了。
  赵受益亲切地称之为:高考发分了。
  一百五十四人进士及第,四十六人同进士出身。
  他这个皇帝端坐崇政殿上,听着传胪一个一个唱名。
  这个进士不错,智慧七十九,但野心低点,只有二十多。野心太低不好办大事,这辈子也就是个知县了。
  这个进士智慧有点低,五十二,不知道咋考上的。武力倒是挺高,七十三。兄台,你武转文的吧。
  这个进士的智慧一百,武力一百,道德一百……
  赵受益腾地坐直了,果然,传胪念道:“庐州包拯——”
  我去,活的包青天!活的!
  文曲星君下凡啦!


第24章 你到底得罪了什么人
  赵受益看着站在进士队伍里的包拯,心潮澎湃。
  包拯啊,这可是包拯啊!
  谁还不是看着包青天长大的呢!
  童年最初的男神啊!
  现在的包拯还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中年人的样子,而是才二十出头,年轻得很。
  他身形高挑,足足高出其他进士一头有余,肤色微黑,面容肃穆,额头一弯月牙,奇人异相,站在一群喜气洋洋的新科进士里显得鹤立鸡群。
  在赵受益看来,他倒没有后世传说里那么黑。
  包拯这个肤色,放在成天日晒雨淋的武将群体里是再正常不过的,还自带威严加成。武将嘛,皮糙肉厚,不如文官白皙。但放在一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人里,就难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了。
  说到武将,赵受益又想起把狄青送去禁军大营的那个下午了。
  他初见狄青时,对方刚在开封府地牢里蹲了一段时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赵受益把他托付给狄娘娘就回宫了,压根没见过狄青洗干净脸的样子。
  等他终于抽出空来去南清宫接狄青去禁军的时候,被他的本来面目惊得愣在了原地。
  好一个唇红齿白、琼林玉树般的美少年!
  狄娘娘会打扮小孩,给他穿了一身月白色的小袍子,头发规规矩矩地束在脑后,站在庭院里,映衬天光,身后的红墙绿瓦、鲜花嫩柳都黯然失色。
  以至于赵受益把他送到寇准手上说这是狄娘娘新认回来的侄子,想入禁军谋个出身,请莱国公多关照的时候,被寇准用意味深长的眼光注视了好久。
  感觉他似乎误会了什么呢。
  但狄青会用自己的本事向寇准证明,他并不是一个空有一副皮囊的娇弱公子。
  不过这一对文武曲星也太有意思了,武曲星长得文弱秀气,文曲星长得威武雄壮,不知道是不是投胎的时候交换了肉.身。
  皇帝在崇政殿上赐完出身后,这一百余进士就正式步入官场,等待各部授官了。
  赵受益人微言轻,在进士授官方面插不上什么话,大部分都由寇准和刘娥拍板,他只通过范仲淹插手了一件事情。
  就是包拯授官的事情。
  包拯此次不在一甲前三名之列,盖因他年纪太轻,刘娥有意压他名次的缘故。但他的文章做的不错,在二甲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他学问好,又年轻,寇准和刘娥都是有意重用他的。
  但他太年轻,又让人担心他不稳重,没有办事经验,所以最后定下来的任命是去江南某县做知县。
  该县物产丰饶,官民和睦,最容易出政绩。外放个几年,有了官声名望,顺顺当当调回京城,再过几年,年近不惑,就可以做宰臣了。
  这是寇准与刘娥爱护后进的好意。
  奈何这个好意,包拯他不领情。
  包拯接到任命之后,收拾好包袱行李,直接辞官了。
  问他去哪,他说要回老家。
  回老家孝顺父母,这个官我不做了。
  这就叫人十分疑惑了。
  你不愿意做官,你考什么科举啊?
  你耍着朝廷玩呢?
  寇准和刘娥都被气得不轻——本来一番好意要提携后进,结果后进闹了这么一出。
  这是嫌官小了?还是嫌弃我们这些老前辈啊?
  但赵受益明白,这些都不是包拯辞官的原因。
  他辞官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和别人说的——父母年纪大了,他要回家孝顺父母。
  没别的原因。
  包拯是老来子,母亲年近五旬才生下他。别看他现在不过二十出头,父母可都已经垂垂老矣。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寇准和刘娥两个浸淫官场数十年黑了心肝的老政客,是不会理解这么简单纯粹的孝心的。
  因为想让父母骄傲,所以参加科举,搏一个名次。又因为父母年老需要照顾,所以辞官回家。
  多么感天动地的孝子之心,不知道别人感不感动,反正赵受益不感动。
  到手的文曲星君,我还能让你飞了?
  你兄弟武曲都乖乖认我做表哥了,你还能往哪跑?
  想得倒是挺美!
  身为文曲星,就要有为建设富强美丽新大宋的伟大事业献身的觉悟!
  汝父母吾自养之,汝毋虑也!
  于是赵受益请范仲淹去给包拯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从先天下之忧而忧谈到后天下之乐而乐,再谈到当今圣明天子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诲人不倦,这位进士你生逢圣朝不打算为国效力吗?
  范仲淹是文坛领袖,也是包拯暗自崇拜的精神导师。
  被做了一晚上思想工作,又听说小皇帝知道了他家里的情况,感动得都落泪了,已经打算把他父母接到京城由宫里奉养之后,大为触动,有忠臣得遇明主之感,当场拍胸脯,父母到了京城,我包拯就出仕。
  庐州地处江南,走水路比陆路快些,从大运河一路往北,没到端午,包拯的爹娘就已经被妥善安置在城南的一处宅院里,包拯本人也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当然,原先江南知县的美缺是没了。
  范仲淹帮忙引荐安排,最后包拯得以出任言事御史一职。
  言事御史负责风闻奏事,也就是专门抓各路官员的小辫子,告到朝廷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