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觉三千里)


  寇准心神大震,连忙回头:“你,你说什么?”
  老乞丐缓缓流下两行清泪,闭目摇头:“寇公误国!寇公误国!”
  寇准跪在老乞丐面前:“请仙长救我!”
  老乞丐睁开眼看他:“我能救你,谁能救大宋江山社稷呢?”
  寇准咬牙:“准虽不才,若得仙长指点,定能杀退敌酋,救万民于倒悬。”
  老乞丐微笑摇头:“痴儿,你还未了悟。”
  寇准愣愣地:“求仙长解惑。”
  老乞丐叹了一口气:“如今之中原,外有强敌,内有弱兵,武曲星虽已临世,犹未成人,无人可用,无才可举,契丹虎视眈眈,党项狼子野心,虽有你一个寇准,能保全自身已是不易,何谈救万民于水火呢?”
  寇准坚定地说:“事在人为。请仙长教我。”
  老乞丐定定地看着他,又谈了口气:“罢了,差强人意。”
  又恨恨地道:“若不是武曲星晚来了十年,又何须今日之狼狈。”
  寇准疑惑:“不知仙长所言武曲星是……”
  老乞丐诡异地看了他一眼:“文武曲星,乃是天上星宿下凡,说起来,他俩都和你有些渊源。武曲星注定与你有一段师徒缘分,文曲星嘛……”
  寇准问:“文曲星如何?”
  老乞丐笑道:“这就得等你死后才能知道了。”
  寇准也就不再追问。
  老乞丐又道:“既然你与武曲命中有一段师徒缘分,那我将这册兵法交给你,也不算泄露天机,只是借你的手传给他罢了,横竖也是他的东西。”
  说着,从柳树下取出一方木匣,递给寇准:“拿着吧。参透这卷兵书,不仅宋国燃眉之急可解,欲开百代基业,直至千代、万代,也不无可能。”
  寇准忙拜谢:“寇准代天下苍生谢过仙长!”
  老乞丐忙把他扶起来:“我也不过是受人所托,当不得这一声谢。终究这东西要归于武曲,我也只是一介跑腿传话的俗物罢了,离仙字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只盼来日阎罗殿前,判官笔下,寇莱公能高抬贵手,叫我投成个人胎,老朽就感激不尽了。”
  寇准又拜谢一次,将木匣收好,忍不住问:“寇某失礼了,不知仙长一直所说的寇莱公到底是……”
  老乞丐一脸疑惑,掐指一算,恍然大悟:“啊呀,算错日子了。不妨,待契丹事了,寇公自然明白了。”
  言毕,一挥手:“鸡鸣了,寇公莫误了人间皇帝的早朝。”
  寇准一阵恍惚,再定睛一看,眼前哪还有什么老乞丐,只有柳枝依依,东方一阵鸡鸣,天亮了。
  伸手向怀中探去,木匣还在。
  他又向大柳树拜了三拜,柳枝随风飘扬,似在向他点头示意。
  他转身回府,只见他的随从坐在墙角睡得正香。
  寇准扳着随从的肩膀将他摇醒,随从一睁眼:“娘欸,天怎么亮了!”
  寇准笑道:“鸡鸣了,天自然就亮了。快些回府更衣,再磨蹭就赶不上早朝了。”
  说罢,整理衣冠,大踏步回府。随从跟在身后,嘀嘀咕咕:“怪事,不说来看柳树吗,怎么我就睡着了……怪事,怪事……”
  寇准失笑。
  坐上进宫的轿子,寇准才把收在怀里的木匣子拿出来。
  匣子是普通的匣子,没有任何纹饰。
  打开匣子,是数卷泛黄的书。
  寇准压下内心的激动,翻开第一卷 。
  朝堂之上,赵受益偷偷瞄了寇准一眼,见他神游天外,就知道他看了自己辛辛苦苦给他编出来的军事教材。
  刘恩果然适合演戏,看把寇准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应该是真以为自己得了仙人授。
  其实真实历史中的寇准对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不怎么感冒,但谁让这是魔改版玄幻宇宙呢,寇准本人死后都要去当阎王,活着的时候得了几卷天书兵法又怎么了。
  完全没问题。
  那几卷兵法还是他和刘恩辛辛苦苦照着系统提供的资料编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寇准该怎么发动群众,怎么训练民兵,怎么打游击战,怎么坚壁清野。
  契丹属于侵略者,非本土作战,本身地利人和一个也不占,再加上不可能携带很多粮草,所以只要把战线拖长,不让他们抢到粮草,契丹没有粮吃,不战自败。
  毕竟契丹对宋军的优势就是骑兵多,而骑兵都是耗粮大户,没有粮草,人还不说,马先饿得走不动道了。
  所以宋军想要抵御辽军的侵略,一种办法是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这个做不到,边境没有天险,还修不起来防御工事。
  另一种办法就是坚壁清野,组织人民群众打游击。
  没有山林,那就挖地道,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耗到契丹没了粮草,这一仗就算打赢。
  但游击战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边境城市常年被契丹骚扰,对于契丹有畏惧,有仇恨,对于中央朝廷却只有轻蔑——别人不知道,边境上的人还能不知道你宋军的底细?
  都是软脚虾,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时候你让他们跟着朝廷派来的人一起抗战,怎么可能呢。
  所以赵受益要派寇准去。
  寇准曾在澶渊之盟那时候带领宋军抗击过契丹,结果不能算太好,也不能算太坏,但已经是这几十年里很漂亮的一仗了,至少比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要强的太多了。
  边境人民对于寇准是有信任在的,只有让寇准去,此役才有胜算。
  毕竟他们也不求能赢得多漂亮,只求别输的太惨烈。
  况且边境民风彪悍,和契丹也有血海深仇,地利人和宋军这边都占了,胜算还是很大的。
  至于寇准会不会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
  赵受益只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不是宋真宗,更不是宋太宗宋太.祖。想要强大的军队,就要承担武将造反的风险。
  想要降低这种风险,办法有的是,但把军队改造成一坨*,让军队无力造反,更无力御敌,则是其中下下乘。
  反正他有金手指,随时监控寇准的忠诚度就好了。
  想到这里,赵受益打开寇准的属性值面板。
  由于他查看寇准数值的次数太多了,系统已经把寇准设置为了经常访问的界面,快捷方式就在首页,根本不需要面对寇准,就可以查看。
  看见那依旧高达97的忠诚,赵受益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我架空皇帝,操控朝政,干预立储,但我知道,我是个忠诚值高达97的大忠臣。
  至于那高达99的野心……
  赵受益只能选择性失明。
  反正依照寇准的行事逻辑,他是不可能起兵造反的。
  而且寇准年纪大了,在朝廷里人缘也说不上好,等过几年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直接致仕,这种臣子,你防他造反都是白废力气。
  所以赵受益还是挺信任寇准的。
  辽国入侵如何抵御这种大事不是在大朝会上能够商讨的,散朝后,刘娥把赵受益打发去写作业,领着寇准和几个文武重臣去了御书房。
  赵受益写着作业,把刘恩打发去听墙角。
  一个时辰后,刘恩回来了。
  寇准和刘娥达成一致,由寇准兼任枢密使,带兵十万,至河间府迎敌。


第10章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宋朝官制中,枢密使是掌握最高军事权力的官员,但大多由文人担任,以防止武将专权。
  赵受益不是很认同这种做法,外行指挥内行在哪里都是最容易出事故的配置,更何况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再加上宋朝为了压制从五代十国流传下来的尚武风气,刻意贬低武人的价值,导致宋代的读书人既不习武炼体,也不钻研兵书,对领兵打仗不精通,更不屑于精通。
  然而真正到了战场上,掌握最高决策权的竟然还是这帮文人,这也就不能怪宋朝外战无能了。
  让一群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文人统领千军万马,还指望着能驱逐鞑虏,保家卫国,这怎么可能呢。
  也就是到了南宋的时候,因为被金朝打傻了,统治阶级才稍稍放宽了对武人的限制。
  但岳飞该杀还是杀,所以整个宋朝的尿性是从头到尾一以贯之的。
  宁可被外敌摁在黄河里打,也不愿意给武将一点点自主性。
  宁予友邦,不与家奴,就是这么有原则,略略略。
  寇准平生以“出将入相”自诩,认为自己是文武全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放眼整个大宋,像这样的人才太少了,一只手可能不够数,两只手肯定数得完。
  指望着这种社会风气下能够多出几个善于统兵的文人,那不现实,还不如指望契丹幡然悔悟,愿归王化来的实在。
  想要彻底改变宋朝积弱的形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赵受益只能先治标后治本,把今年契丹入寇这个坎先跨过去再说。
  也不知道寇准领着十万禁军走到哪了。
  寇准领着十万军队已经快要抵达边境了。
  为了防止军队和民众之间发生感情,宋朝军队频繁换防,每隔三年就要把全国各地的士兵全都调换一遍,因此宋朝的军队,尤其是战斗力相对较强的禁军,对于打仗可能不太擅长,但对于迁徙那是十分的擅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