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笙没有留她,勉强笑了笑,目送她回寝居。
“殿下。”
听见有人轻轻叫了他一声,东笙回过头去:“元鲤?”
元鲤脸色不是特别好,快步走到东笙的跟前。东笙看他那副神色就知道他有什么不太好的事要讲,果不其然,东笙刚凑上去便听元鲤在他耳边低声道:“东海的补给没批下来。”
东笙的眉头一拧,侧眸扫了一眼周围,便小声地质问道:“这怎么可能?”
东海的长城改建消耗太大,虽然之前补贴过一次,但还是让江淮空穷得够呛,现下东海近几年的积蓄都花光了,朝廷再不发补给军饷就要跟不上了。
东海已经十几年都没缺过饷了,这一批的水师都不知道什么叫挨饿。况且周子融才刚上任没几年,又刚刚搞了这么大一次防御改造,不兴师动众是不可能的,若是这个时候军饷跟不上,怕是会扰了军心。
如果真的如此,对周子融必然十分不利。
元鲤脸色铁青,沉声道:“是北疆开战了。”
东笙微微一愣,虽然他也知道沙安那群斗牛不闹腾几下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可他却没想到竟然来得这样快。
【作者有话说:这段时间我在赶征文的稿子,因为快要截稿了所以这篇的更新可能受了一点影响,不好意思啊各位,过几天就好了。另外短篇《你是孤魂我是野鬼》已经快要完结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
第65章 失守
如果真的如此,对周子融必然十分不利。
元鲤脸色铁青,沉声道:“是北疆开战了。”
东笙微微一愣,虽然他也知道沙安那群斗牛不闹腾几下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可他却没想到竟然来得这样快。
当天的朝会上几乎炸开了锅,御史们忙着弹劾卓锋,结果被女皇挨个骂了一遍——不让他打,难道你们来吗?
现在北疆刚刚开战,卓锋就算是再混也轻易动不得。
可女皇万万没想到的是,还不等她想出个万全之策,卓锋就已经把自己玩脱了。沙安这一次得了大凌的支持,攻势相当猛烈。而且沙安本来就兵强马壮,来势汹汹地直攻城门。
长城的狼烟又一次被触发了,两千多只石灵兽尽数放出。
其实本来应该就这么先让石灵兽吊他们个十天半个月的,把兵力能耗一点耗一点再说。可卓锋这老小子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没打仗,突然来这么大阵势让他热血上头了,也根本不听李崇文的话,竟然跟着石灵兽直接就带兵杀了出去。
然而北疆的石灵兽不如东海的完备,打人是分不清敌我的。
其结果可想而知,石灵兽、北疆守军和沙安人杀作了一团,卓锋在开战十天以后就让自己长城上的石灵兽给咬死了,李崇文接到消息的时候差点儿背过气去。
五天以后,居庸关和雁门关之间的一处长城被炸塌了,开了个巨大的豁口。
北疆群龙无首,虽说试着堵过几次城墙,但最后都于事无补。
翌日,长城第一道防线被攻破。
“陛下,”陈御史扑通一声跪在大殿之上,痛心疾首地嚎道:“北疆之重,不可一日无帅啊!”
女皇也知道北疆不可一日无帅,但问题是要上哪儿找去?卓锋年轻时候生的都是女儿,现在儿子才十岁,人还没马背高呢。也总不能随便找个人来就给北疆当主帅。
女皇甚至想过卓锋的几个女儿中或许有将才呢?然而虽说卓锋五大三粗,生出来的女儿却是一个个小家碧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女儿都嫁到江南去了,根本指望不上。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给北疆寻个能统兵的。目前暂代兵权的是卓锋的副将,而这个人却当真是卓锋看中的,冲锋陷阵可以,但运筹帷幄却不行。
“启禀陛下,”言御史忽然站出来道,“臣有一人选。”
女皇扬了扬眉毛:“说。”
言御史道:“臣以为,此番北疆之战,应由太子殿下统兵最为合适。”
女皇不禁蹙了蹙眉,可还不等她有什么意见,一旁的陈御史就吹胡子瞪眼地跳起来骂道:“胡闹!储君怎能擅动?莫非我华胥疆场已经没人了吗?”
言御史冷哼一声:“殿下可是自幼在军中长大,又曾南征,怎么的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比哪个武官差?殿下为国而战传名神武有何不妥当?!”
另一名御史也跟着辩驳道:“言大人此言差矣,殿下贵为储君,自当稳重,怎能轻易披挂上阵,这要别国怎么看我们华胥?!”
女皇沉默了一阵,也没说什么,转而问东笙道:“你的意思呢?”
东笙想了想,收拾出一副义不容辞的神情,端端正正地往地上一跪,朗声道:“儿臣愿为华胥效犬马之劳,守我长城、卫我河山、万死而不辞!”
女皇不着痕迹地勾唇笑了一下,却转眼间又恢复到满脸的沉郁,沉声道:“那便如此了。”
此话一出,群臣便又是一阵骚动。
连蒋坤都稍稍惊讶了一下,虽说是他让言御史提议命太子暂代北疆军权,但他却万万没想到东笙会答应得这样干脆。
北疆可不是块儿好啃的骨头,而且太子应该很清楚朝廷中的事态有多紧,光是一个夺嫡就有十足的理由让他留在华京。朝廷要是没了他坐镇,那必然会向蒋坤这边倾斜。
东笙此番究竟是托大还是有所预谋,蒋坤琢磨了半天也不敢打保票。
当然,不能理解的也不止他一个。东笙此举看上去就像是个热血上头的愣头青,可让人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女皇居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你到底怎么想的?!”往生把东宫的门一关,当即就有些恼火,“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如果东笙在北疆失利,那么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时日以来他们在华京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
“我知道。”东笙兀自走到桌边坐下,毫不惭愧地给自己打了杯茶先喝着,不管不顾地道:“木已成舟,我们后天就动身。”
言外之意就是多的话不必再说了。
往生一阵哑然,他知道东笙此次是非要拿下北疆不可。北疆主帅卓锋已经死了,他唯一的儿子才十岁,这将门断代不是小事,军权交接肯定要经由朝廷的手。这次派到北疆去的人如果不是东笙,万一是蒋坤的人,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而且北疆这个地方,东笙已经盯上好久了,这一次是势在必得。他老呆在华京也没什么进展,反正现在有江族帮他盯着,只要北疆不在他手里出事,那就是万事大吉。
再者而言,蒋坤不是要调虎离山嘛,那不如就遂了他的愿,看看他东笙不在的时候这人要整出什么名堂。
第三天一大早太子一行就出了城关,这一次他带上了所有的天罡灵武,浩浩荡荡地从神武门而出,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
这是他故意做给蒋坤看的。
由于军情紧急,他们一人一匹黑鬃灵驹从直道连夜赶往北境,一路上只要出示符节,所有驿站都得无条件提供用来替换的黑鬃灵驹。
然而就在他们出发之后的第三天,北境传来了八百里加急的战报,是蛇纹火漆封缄的——意思是要么有过大伤亡,要么是有了败绩。
东笙拆了军报一看,果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且还坏得让人心生胆寒——紫荆关破了。
这意味着四分之一的北境已经失守了。
原本他们是打算顺着直道直达雁门关,但眼下估计雁门关是去不了了。东笙盘算了一下,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对往生到:“没办法儿,你带人绕道去宁武关。“
往生听罢眯了眯眼,马上反问道:“那你呢?”
东笙想了一下,轻描淡写地道:“倒马关吧。”
倒马关就在紫荆关之后。
【作者有话说:求评论,求动力……】
第66章 卓氏
原本他们是打算顺着直道直达雁门关,但眼下估计雁门关是去不了了。东笙盘算了一下,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对往生到:“没办法儿,你带人绕道去宁武关。“
往生听罢眯了眯眼,马上反问道:“那你呢?”
东笙想了一下,道:“倒马关吧。”
倒马关就在紫荆关之后。
他摸了摸自己的襟口,手指隔着薄薄的衣衫碰了碰那枚贴身许久的玉佩。那块玉从来没取下来过,日子久了以后几乎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时不时想起去摸两下,才会又睹物思人般地念起守在东海的那个人。
东笙仰头看了一眼天色,琢磨着今天大概还能走多远——就算他们马不停蹄,也要三日之后才能赶到倒马关。
而眼下尚不能确定的是,沙安人到底会一路南下还是绕道攻西。
西北的防守肯定没有中部严,如果他们绕道镇远关,那么西北驻防的守军八成要被他们打个措手不及——因为绕道西北虽说易攻,但是太消耗时间,所以西北军多半没有想到沙安会拿他们下手。
最重要的是,如果说北疆的长城布防是四境之中最简陋的一段,那么西北就是北疆最见不得人的一处。如果沙安人真的挑了西北下手,不管后面他们到底会不会军需不足,西北也一定会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