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对话隐约从风中传了过来,杨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摸索着想走出去,却被一只胳膊拦住了:“四弟,外面风大,你还是坐在帐中为好。这鹿肉烤得不错,你们几个,端去给四公子尝尝。”
杨琰被迫重新坐回了位子上,有人递了鹿肉到他的唇边,温热的散发着烟火气息,他张开嘴吃了,而后又是一块递了过来。他用力咀嚼着齿间腥膻的肉味,听着风里传来搏斗的声响,那是木刀砍在皮肉上的声音,很沉闷,一下一下的,仿佛是敲击在他的心上。
忽然帐中传来众人的惊呼,原来那个在陈绍手下被打得几乎半死的少年忽然站了起来。陈绍手中的刀刚戳中对方的胸前,却忽然被他握住了刀刃,然后连身扑了上来。陈绍只觉握刀的手被铁箍抓住了一般,根本抽不回来,在这间隙里对手的木刀猛地抡了过来,刃口砸到了自己的脖颈上。
卫长轩这一刀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即使是木质的刀刃也把对方的脖颈上压出一道淤血的痕迹,他怀中还抱着陈绍的刀,如果双方用的不是木刀,他现在已经被刀刃开膛破肚了。陈绍被他用刀抵着喉咙,显然惊怒交加,他头一次碰到这样的对手,简直不知要对这种不知死活的小子说什么。
锦帐里的人也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到了,杨玦是个沉不住气的性子,抢先喝道:“陈绍,谁赢了?”
陈绍看了一眼脖子上的木刀,磨着牙道:“启禀公子,我输了。”他说完,一把将卫长轩推开,然后从雪地里爬了起来,面色阴郁地离去了。
卫长轩呆了一会,也慢慢爬了起来,他望着锦帐的方向,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过去。
杨琮率先打破了寂静,他指了指案上那块玉佩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把彩头收了去。”
卫长轩只得上前收了玉佩,低头行了礼道:“谢公子赏赐。”
杨玦心里憋着一股邪火,冷冷地注视了这少年一会,正要说话,忽然衣袖一动,竟是被杨琮拉了一下。他顺着杨琮的暗示转过眼去,却见杨琰坐在大椅上脸色苍白,而且抖得厉害,不知是冷还是在害怕。
他这副没用的样子,倒让杨玦觉得痛快了一些,他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暗道这样一个只会耍狠的蠢东西跟了这么个废物主子,真跟他们见识起来倒失了身份。
“二位哥哥。”杨琰打破寂静,怯怯地开口道,“我能回去了么?”
杨琮瞄了一眼旁边三弟的脸色,而后笑了笑:“天色也不早了,四弟身体不好,还是早些回去吧。”
卫长轩忙上前扶了杨琰的胳膊,低头告退,临走时不期然对上杨玦的眼睛,只见他正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嘴角是一抹若隐若现的冷笑。
走到一个僻静的水亭附近时,杨琰忽然就咳嗽了起来,他似乎强忍了很久,这一咳惊天动地的,简直要把肺腑都咳出来。卫长轩手足无措地来回抚着他的后背,却见他仍没有丝毫的好转,忽而“哇”地一声,把在帐中吃的鹿肉悉数吐了出来。
这一吐之后,咳嗽才渐渐止住,卫长轩忙捧起他的脸,只见他睫毛上全是咳出的泪水,面色也变作病态的潮红。他们身边没有随侍的婢女,卫长轩摸遍了全身,连条布巾也找不出来,只能草草用里衣的袖子替他擦拭了脸,而后轻声问道:“你好些了么?”
杨琰一边流眼泪一边抓着他的袖子,低声道:“我以为你要被打死了。”
察觉到他在担心自己,卫长轩心头忽然涌上带着酸楚的暖意,他笑了笑:“我怎么会死,我从前在禁军里整日的打架,从来都不会输,”他轻轻拍着这个比自己年幼的孩子,“再说,我是公子的伴当,怎能给公子丢脸。”
杨琰被他安慰着,渐渐收了眼泪,卫长轩重新扶着他在暮色中慢慢向别院的方向走去。
“你刚才,是赢了吗?”杨琰声音里还有些哽咽,小声地道,“以前我不管跟哥哥们比什么,从来都不会赢。”
卫长轩把那水青玉的玉佩塞到他手里:“这是我赢的彩头,你拿着,往后有我在,还会赢很多很多的东西给你。”
杨琰脸上还挂着眼泪,却握着那玉佩,轻轻点了点头。
晚间,一辆车马悄无声息地停在了穆王府的门前,车上走下一名儒生,未提礼物,也没有拿名刺,只径直敲响了穆王府的大门。
王府内应门的仆从略一张望,正看到那马车上的标记,顿时一惊,赶忙回身禀报。不一会,穆王杨烨竟亲自走出门来,从车上迎下一位老者,老人须发皆白,身形枯槁,也不向穆王行礼,只由着那儒生搀扶着,慢慢走入了王府内。
穆王平日起居处皆在配殿,这里烧了地龙,笼着熏香,一进殿便是暖香袭人。杨烨此刻端端正正地跪坐在老人面前,十分恭敬地行了一礼。
当今世上,能得到穆王行礼的人,几乎屈指可数,然而老者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意思,他安静地受了这个礼,而后才笑道:“多谢穆王还记得老朽,如今建安城内,旧相识已不多了。”
“能入先生眼的人确是不多了,但天下有何人不知无涯宰相的大名呢。”
无涯宰相还是睿宗年间的称号,他本名邝言,因其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得号“无涯”,睿宗年间燕虞大乱,邝言献七策退敌,受封宰相,便被世人称作“无涯宰相”。后孝宗即位,有意请他再度为相,邝言苦辞不受,竟淡泊江湖去了。
而这位被称作有国士之风的老者,此刻只是淡淡摇头:“那些都是往日的虚名,哪比得上如今权掌天下的穆王爷。”
杨烨拘谨地低头道:“若非先生当年的提点,小王如今还不知要在何处安身。”他的目光在老人脸上逡巡了片刻,忽而问道,“不知先生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他这是存了防备,邝言心中了然,他低低一笑:“老朽十余年前曾与王爷论过这天下,不知今日,老朽是否还有幸能与王爷再谈起这些旧事。”
杨烨坐直了身子,像个学生一样对老者道:“先生请讲。”
邝言在灯下静默良久,慢慢地开口道:“老朽这些年去了很多地方,安阳、平沪、河西、关右……这些藩镇是我献七策抵御燕虞入侵时所设,如今却已违背了我的初衷。”
杨烨皱了眉头:“这些藩镇大多兵强马壮,其兵力比大昭初年立朝时还要强盛,先生又何出此言呢?”
邝言静静地看着他:“敢问王爷,这些兵强马壮的藩镇,如今皇上还能调度么?”
“这……”
“天下人都知道,这几处藩镇的兵权都握在王爷手中,而其原因为何,王爷和老朽都很清楚。”他缓缓站起身,“大昭立朝不过百余年,却已不知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幻。起先太宗皇帝灭景炎,手中府兵有半数是东胡人,太宗母族妻族也皆是东胡贵胄。杨家宗室流着胡族的血,我们的兵马也都换了胡族的服制,说句不夸大的话,杨家坐了天下,其中有一半的功勋是东胡人的。”
“可现在的朝堂上,能说得上话的皆是中原的世族公卿们,他们在景炎王朝时便为官做宰,炎朝之前也是这些人做着三公六卿。皇帝每朝都会变,只有这些老骨头,永远都在那里。”邝言一面说一面低笑起来,他自己实在是不配说这么一番话的,因为邝家便是这样的世族大家,从千百年前便入朝为官,直到今日。
邝言在殿中来回踱着步子,低声道:“这些世家大族要重新巩固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们上书、谏言,要皇帝重整血统。当年燕虞大乱,更是让他们得了借口,把外族视作洪水猛兽,孝宗皇帝便是在这情形下放弃与拓跋家联姻,改而立了世族家的高皇后。”
拓跋家是东胡血统最高的一支,提起这个姓氏,杨烨略微有些失神,他怔然道:“我早就想问,先生也是出自中原世家,为何不愿与他们一样摒弃外族,反而主张联姻?”
“因为我不像他们那样愚蠢,目光短浅,以为自己的女儿做了皇后,这天下便可掌控在自己手上了么?”邝言脸上浮现出当年睥睨天下的神色,口气也倨傲了起来,“真的要掌控天下,就不可固步自封。东胡人骁勇善战,安阳节度使尉迟贤、关右节度使贺若峰等皆是胡族出身,既然要他们为我所用,就不该把他们推出去,让他们变成别人手中的枪矛,来刺穿我们的胸口。”
他最后看向穆王:“要把东胡势力掌握在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皇家与拓跋家的联姻,这一点,王爷应该再清楚不过了。”
穆王先后有过三位正妃,其中两位都是拓跋家的女儿,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听从了邝言的建议。他从一个不起眼的沐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日,背后当然少不了那些东胡族大都护们的支持,若非如此,孝宗也不会轻易把西北的兵权交给他。
“如今朝中谈起对大昭最大的威胁,十有八九都说是燕虞,”邝言冷笑摇头:“燕虞人凶残暴虐,若是举兵南下,确是会惹出大乱。然而大昭的心腹大患根本不在燕虞,而在朝中世族与东胡的矛盾。这些年,世族在内,东胡在外,便是历代的文臣与武将也难免暗生嫌隙,更何况本非同族,其祸乱无可避免。王爷还记得十几年前拓跋信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