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寒江.妃子)


  咳,礼尚往来什么的,实在是个好词儿,让凌玉城想要推脱都找不到借口呢。
  尽管技巧实在有些惨不忍睹,时不时地还帮些倒忙,可仅仅是那与羞窘到了随时要逃开的神情,和与之毫不相称的慎重态度,已经让他不能遏制地兴奋激动。
  如此一路心猿意马,直到整装完毕,两个人在侍卫环护下并肩出门,元绍都没有收回心思来。
  既然是军礼,就没有乘坐车辇的道理。两人在昭信门前双双跨上马背,左右金吾卫各执旌旗、长枪、骨朵、斧钺,向太庙缓缓进发。说是并骑而行,凌玉城却始终落后半个马身,让元绍颇为遗憾——从整装开始,凌玉城就一直低低垂着头,从头到尾,没有抬头看过他一眼!
  偏偏还是骑马不是坐车,周围这么多人看着,想要回头跟他说两句话都做不到!
  北凉皇宫占据的是虞夏旧阙。虽是陪都,皇宫的规制也一贯谨严,左祖右社,中间就是皇帝御极听政的前朝所在。
  从昭信门出,向左一拐,就是整个皇宫的中轴线。绕过前朝历代皇帝所居,元绍每逢朔望在此受朝的昭明殿,越过最宏伟壮丽,不逢登基、正旦、冬至不开的紫宸殿,殿前广场上,甲仗三千森严罗列,北凉十八卫的旗帜在蓝得广袤的天空下烈烈飞舞。
  再往前,穿过可容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齐聚的广场,踏出烈日下巍峨高耸的承天门,左手边矗立的,就是供奉北凉历代皇帝,承国家祭祀之重的太庙。
  宫中虽有奉先殿,可不过是供皇帝日常私祭之用,相对于太庙,犹如家里供着的先人牌位之于宗族祠堂。每有大典,诸如登基、册后、立太子,皇帝亲征以及此刻的献俘,还是要告祭太庙才显得郑重。
  这一战,击败的是北凉曾经的君主,也是当年北凉开国皇帝心心念念,驾崩前还遗憾不曾扫尽的敌人。连曾经号令草原莫敢不从,到如今在关外都颇具影响力的金狼大纛也夺了过来,自然要在太庙焚香行礼,告慰祖先,才显得后世子孙争气,大大地给列祖列宗长了脸面。
  凌玉城不是第一次参与献俘告庙的仪式——当年在虞夏时,虽然身为臣子,甚至不过是一个偏将,他也曾经在大典的边角混了个位置。无非就是皇帝向列祖列宗焚香祷告,献上首级和战利品,赏赐奖勉获胜的将士。再把俘获的敌酋头目押上来数责一番,俘虏叩头服罪,皇帝宽宏大量加以宥释。身份低,站得远,除了跟着磕头跪拜,还可以趁机走个神偷个懒什么的……
  然而这次,随在元绍身边一次次拜倒下去,亲手捧过北蛮可汗的首级,交给元绍安置在祭桌上,凌玉城不知为什么,舌根竟泛起了涩涩的酸楚味道。
  ……被他剿灭的,是北凉的敌人,更是虞夏曾经的敌人。百年之前,正是当时还被称为大燕的这股敌酋,一战覆灭虞夏社稷,逼得二帝北狩,皇室仓皇南渡,大好河山沦于敌手。那面此刻被他捧在手里的,历经风霜雨雪犹带威严的大纛所到之处,虞夏君臣魂飞魄散,狼奔豕突。
  至今,只剩下南方的半边残山剩水,日盼王师,北定中原。
  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梦想,有一日恢复旧山河,扫穴犁庭,封狼居胥。然而此时此刻,当年的旧敌被他斩落马前,而他自己,却早已不再是虞夏的臣子……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又一次叩拜下去的时候,他紧紧闭了下眼,强迫自己把精神集中到眼前的仪式上来:
  无论如何,他也该以北凉人的身份面对这一场胜利,才不枉麾下将士舍生忘死的拼杀……


第164章 题壁有诗皆抱恨
  元绍的心情实在是相当不错。
  打了胜仗,剿灭曾经压在北凉先祖头上的敌人,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一仗打出北方十年太平,掳获丁口数万、马匹牛羊无算,越发在荣耀之外添了大大的实惠。
  何况一路归来喜讯不断:在草原上成灾的风雪,落在关内恰是瑞雪兆丰年,预示着今年一年的好收成;康王妃再次有了身孕——这次总是他这个笨蛋儿子的种了;连清河公主,也在这时候传出了好消息。
  自家掌上明珠从出嫁到现在,满打满算已经三年。虽说公主下降乃是天家恩典,就算无子也没人敢说三道四,可怀上了毕竟是好事么!屈指算来,驸马受伤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儿,元绍欣悦之余,也不免笑骂一声“这小子一天都不肯耽误”。
  当然,最让元绍意外的惊喜,自然是心心念念的人终于到了手……
  可惜,就算得了手,也不代表元绍可以就此夜夜笙歌。拜谒太庙的第二日,凌玉城就带了随身亲卫兼程奔向青州,顺手还把小十一打包了带走。这一次元绍是怎么留也留不住了:超过一年半没有回封地,凌玉城本来刚入关就要和他分道,好说歹说,才拿献俘告庙的理由,拽着他一起进了京。
  算了,且容他去松散几天吧。左右从去年筹划到现在的一件大事,已经有了几分眉目,等到发动了再唤他回来,正好给他个大大的惊喜,又何必时刻把人拘在身边?
  带着这样满满的喜悦和略微的遗憾,元绍在召见太子,询问东巡期间诸般事务的时候,也就减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和颜悦色:
  “这次朕回来路上辎重不继,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这句话的时候,元绍对自家太子,其实并没有升起什么怀疑。一则当时的情形,虽则有那么点儿丢脸,其实离危险还有十万八千里;二则……元绍并不以为,辎重的事儿,会是自己这个太子动了手脚。
  他们的速度纯粹是被大队人马——准确说是被俘虏拖累了!要不管那些人,他带着精锐卫队,一天一夜怎么也跑到关内了。再说得严重点儿,哪怕是断了粮,没了马,凭他的武功,一人一剑难道还杀不出来?
  唔,就算拖上凌玉城,再背上小十一,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而一旦离开了茫茫雪原,进了关,那就是他的天下,任谁也动摇不了的天下——
  想用断粮这种手段来对付他,成功率半成都不到,一旦失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那得是多没脑子,多缺心眼儿的人才做得出来?他亲手教导了将近十年,监国理政有模有样的太子,绝对不可能是这么个笨蛋!
  然而,当寄以希望的长子站在他面前期期艾艾,额头上大颗大颗地冒汗时,元绍却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脸色也渐渐沉了下来。
  这个神情态度,不像是问心无愧的样子啊……
  “怎么,有什么不能对父皇说的么?”他微微眯起了眼睛,指尖在黑沉沉的桌面上无意识地轻叩,目中的寒光看得皇太子元钦两腿发软——即便没有雷霆大作,这样不怒而威的神情,也让他背后冷气直窜。
  昭信殿西次间,召见亲贵大臣单独奏对的暖阁里,除了指甲一声又一声敲击木器的钝响,就是太子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身为太子,除了要召集大臣一同议论政务的时候,一向有单独向皇帝奏事的权利,可这个时候,元钦是既宁可身边还有旁人,也希望除了他,一个人也不在父皇跟前。
  有外人在,父皇即使恼怒也不会骂得太重,而且也会有人转圜;没有外人在……那不是丢脸也少一个人看见么。
  而且父皇分明已经怒了……父皇一向自制,罕有这种不必要的小动作。他看见过父皇好几次这样轻敲桌面,接下来,每次都是一场令人胆寒的发作!
  双腿一软,他噗通跪了下来:
  “父皇息怒,儿臣绝不是有意的!”
  朕料你也不敢。心里这样想着,元绍却是没有言语,也不抬手叫起,只是左手支颐,微斜了身子靠在椅背上,右手轻轻搭上了座椅的扶手。
  “讲。”
  如元绍所料,他这个笨蛋儿子,当真没有扣留粮草,让老爹饿死在雪原上的心思。之所以会闹到粮草不继的地步,只能说一半是倒霉,另一半,是因为运往天策卫的粮草一开始就出了问题——
  然而,这林林总总杂七杂八的问题,反而让元绍更加恼怒。
  他倒宁可儿子对他动手!有挑战君父的胆气,好过在后方懈怠出一堆事儿来!
  “朕让你监国,你就是这么监的么!”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以过年之前先生布置的功课为例。第一种人,非要把所有功课写完,才肯安安心心玩耍,当然,最后几天,也会抽一点时间复习功课。
  第二种人,就非要到元宵节都过完了,眼看先生就要回来开课了,才心急慌忙地熬夜赶工,甚或还拉上几个伴读书童之类的帮忙一起划拉……
  凌玉城就是前一种人。所以他的案头上,永远堆着做不完的事情,一件处置完毕,立刻要想方设法找出下一件,不然就是空落落的难受,跟有鞭子在后面抽着似的。
  而太子殿下,很不幸就是后一种人。
  父皇出巡,留他监国,正是所谓的天高皇帝远。先还每天勤勤恳恳地进宫接见大臣、处理日常政务,渐渐地就让人把奏折都送到了东宫披阅,再过些日子,送进东宫的折子都是幕僚们看过,拿小纸条写完意见往里一夹,他大爷抬抬手抄巴抄巴或者干脆写个“准”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