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寒江.妃子)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寒江.妃子
- 入库:04.09
这样的乱局,甚至很快波及到了其他的俘虏营。
谁不渴望自由?谁愿意低头屈膝,一辈子乃至子子孙孙都做别人的奴隶?战败被俘,刀枪架在脖子上那是无法,现在眼看着有机会逃出去,谁不想试一试?更何况,那些在战斗、在奔逃的人里,还有自己的兄弟、朋友、父亲甚至儿子……
“是好汉子就跟他们拼了!”寒风里,有熟悉的北蛮口音声嘶力竭大喊:“南蛮子软弱,咱们五六个打他一个,他们就是有刀枪也干不过咱们!”
“他们人少,要想不让咱们翻盘,肯定会先对咱们下手!弟兄们,想活就跟他们拼了!”
大火延烧,马嘶人喊。天策卫的俘虏营第一个喧哗起来,紧跟着,金吾卫、羽林卫的俘虏们也开始了不安的骚动。
能听懂北蛮话的战士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黑魆魆的俘虏营地。听不懂的,像凌玉城手下这些奚族话都没学明白的正宗南蛮子,在这肃杀紧张的气氛中,也不约而同地握紧了刀枪。
飞身上了帐顶,凭高下望的元绍气得脸都黑了。
这场大胜是多么光彩的事儿!斩北蛮大汗,夺金狼大纛,绝对值得回去告祭太庙了!仗都打完了,战利品都快带出雪原了,临了临了给他来这么一出,这不是在他这个皇帝的脸上抹黑么!
从关内来的辎重都快到了!眼看再过两天就可以彻底放心了,偏偏今儿个半夜里打起来……他还打算晚上松快一下呢!
恼归恼,摊子还得收拾。眼看飞骑卫左支右绌,拦不下开始散乱奔逃的战俘,而其他各营也开始不稳,元绍终于长啸一声,随即运起内力,声音朗朗传遍了整个雪原:
“金吾卫,全军列阵!”
“羽林卫,玄甲卫,天策卫,一半固守原地,一半追捕逃奴!”
“所有俘虏,原地不动的,都是朕的子民,不许无故杀伤!逃亡、反抗的,格杀勿论!”
几条命令传下,整座大营立刻井然有序地转动起来。同样被拎上帐顶的凌玉城按剑站在元绍身后,看着玄甲卫中军大帐一片黑暗寂静,而边上渐次亮起灯火,看着玄甲卫的战俘营地安然宁帖,轻轻松了一口气,这才有余裕将视线转了回来。
高高低低的叱喝声从几个军营里错落响起。金吾卫雄壮的身体往雪原上一矗,天然就是铜墙铁壁,光看着,就给人以不可撼动的感觉。火焰的光芒被森冷的大盾反射入眼,即使是狂冲过来的战俘,此刻也惊恐地停住了脚步。
只要御营不被冲动,其他地方闹得再狠也翻不了天。凌玉城无声地微笑了一下,将目光投向其他几座营盘。连续不断的喊话中,俘虏营渐次安静下来,虽然偶尔还能听见稀稀拉拉的几声惨叫,却分明已经无关大局。
更远处的黑暗中,几条火龙疾驰而出,四下兜转。执着火把的骑兵像环抱的手臂一样合拢,雪原上,喊杀声随着寒风簌簌飘落,夹杂着牧马人吹动哨子的尖利声响。火圈之外,星星点点的亮光渐次远去,分明是散兵游骑在追杀着逃亡的战俘。
看来,用不到他出手了。
默默估算了一下时间,从乱起到现在,大概已经是一个更次过去,至于抓回所有战俘、彻底收拾停当估计要到明早了。在帐篷顶上站个半夜总不是个事儿,凌玉城向前挪动了半步,还没开口,元绍已经回首道:
“大局已定,下去吧。”
“是——”
还没来得及说第二个字,腰间已是一紧,整个人不由自主地飞身而起。耳畔风声灌满,脚下一空,跟着就踏上了冰冷的实地。
又来了!
这么点高的帐篷我不是不上去!更不至于不下来!说也不说一声就搂着人跳上跳下是要作甚——
腰间揽着的手臂尚未松开,马蹄声疾,前来面圣禀报的各营主将鱼贯而来,一个接一个在面前翻身下马。
第162章 细雨斜风作晓寒
虽说经历了这样那样的意外,御驾还是平平安安地入了关。最后一次宴请领兵众将,把从丁零部一路扈从至此的飞骑卫遣归驻地之后,元绍压抑了一路的怒气,终于倾泻在了赶来接驾的天策将军头上。
“到底是怎么回事,嗯?”屏退众人,元绍盯着天策将军几乎贴在地面上的头颅,面沉似水。“一个月的时间,粮草失期了两次!你是不是打算把朕饿死在草原上?!”
“微臣不敢!”
天策将军元璟早已五体投地跪伏了下去,听得元绍厉声责问,头也不敢抬上一抬,只是重重叩首,两三下,冷汗就在地毡上留下一圈湿漉漉的印子。他跟凌玉城倒是同龄,然而能做到独掌一军的地步,靠的却多半是出身而不是能力--若非过继为楚王嗣孙,这枚天策将军的将印,怎么也落不到他手里来。
天策卫当年是太宗皇后的那位入幕之宾,楚王殿下一手一脚建起来的军队,楚王薨后,元绍的父亲世宗皇帝以亲侄周王入继楚王一支,就此把天策卫收归皇室。
然而那位过继的嗣子自个儿身体也单薄,磕磕绊绊长到十三四岁,或许是急于留后的缘故,房里有名分的姬妾一口气纳了十几个。可惜凡事欲速则不达,小楚王魂归泉下的时候,后宅连丫头在内,竟然没有一个人肚皮鼓了起来!
如此一来,承嗣的人选只好另择。世宗皇帝飞快地把自己的另一个侄孙指了过去,给第二代楚王披麻戴孝。从那一天开始,这位年方六岁的新任楚王便离开了父母,养育宫中,直到元绍继位后四年才迎娶了王妃出宫开府,以楚王的身份接任天策将军一职。
这样一个人物,对皇室的忠心是尽有的,靠着部属幕僚的辅佐,有章可循的时候也还能四平八稳。然而一遇到突发事件,他的应对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元绍不吭声地盯着他看。元璟对他而言,与其说是权重一方的统兵大将,不如说是一直仰望着他的小兄弟——名分上虽然是堂侄,可元璟养育宫中的时候,正好是他武功大成、开始跃马江湖的年龄,也是父皇膝下陆续开始有庶弟出生的年月。
在很长时间里,父皇忙着逗弄新生的幼子时,都是这个小了自己九岁的小堂侄追在身后,眼睛亮闪闪地听他炫耀江湖上的经历,好奇地抚摸他带回来的每一件纪念品,想要索取,又总是怯怯地不敢开口。
……若不是放心元璟,他也不会做这个主,让其年方十八就执掌一军。
看着仪容修伟,若是站着都跟自己同高的宗室亲王跪伏在地战栗觳觫,尽力把自己缩成小无可小的一团,元绍叹了口气,终于放软了语调:
“说吧,怎么回事?”
“回禀陛下,臣绝不是故意不送粮草!”听主君语气松动,元璟总算透出一口大气,仍然不敢抬头,“只是给御驾馈送贡品一直是京城的事儿……臣接到旨意已经晚了,先前雪灾,军粮又调走了一批……从京城运送的粮草迟迟不到……”
过于紧张的缘故,越说越是混乱。元绍耐着性子听他东一句西一句,时不时地插口发问,总算把事情拼凑了个大概。
御驾出巡历来由当地供给,从关内运东西过去,无非就是为了炫富。所以运的都是些轻巧贵重货色,金银缎匹,时鲜珍肴之类,不是贡品,就是内造。这些东西,指望天策卫那是肯定不成,一直都是从京城打包了直送行在。
结果,到需要大宗物资的时候,就麻烦了。
调集物资的命令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到达他这个天策将军手里的时候,并没有走六百里加急,而是夹在日常公文当中送了过来——仅此一项,便足足耽搁了三天时间。天策卫最靠近关外的粮库物资又是不足,特别是烈酒缺了大半,等从别的粮库运送过来,又是几天功夫。
至于第二次的失期,那就更加冤枉了。
天策卫的存粮也不是够用一年半载的,皇家控制军队的手段,无非就是粮草、军械、饷银三大项。而这一次,据说是道路桥梁损毁的缘故,从京中运来的粮草,足足迟了一个月有余!
“陛下,臣这儿也差点断粮了啊!先前还接到京里的敕令,急调天策卫军粮,赈济受灾百姓……陛下一开口就是几万人的粮草,臣东拼西凑,几个粮库都扫干净了,好容易凑了出来……”
粮库的清单、调粮的记录,乃至从京中传到天策卫的敕令一一看过,元绍终于沉默了下来。
“罢了,你下去吧。”挥退元璟,他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十指相扣,重重覆上了额头。随即便听得里屋的门吱呀响了一声,跟着脚步轻轻,一双修长而温暖的手掌按上肩颈,轻轻揉捏。
“你怎么看?”热流沿着脊柱向下渗透,元绍舒服地吐了口气,也不睁眼,径自问道。话音一落,凌玉城的声音便稳稳地接了上来:
“看天策将军的应对,虽然畏惧天威,却不见心虚。天策卫上下,应当还是忠诚于陛下的。”
“那京城呢?”
“臣不知详情,不敢妄言。”
“……哈!”
元绍忽然睁开双眼,长臂一搂,双手便环住了凌玉城脖子,拉得他猝不及防地弯下腰来,两人额头几乎相碰。倒悬着对视了片刻,元绍忽而一笑,双手在凌玉城两肩一推一拽,只听椅子吱嘎地响了一声,一个颀长的身子重重地跌进了怀里。
相似小说推荐
-
九辞 (令尹天阑) 晋江2017-02-19完结他是饮忘川水遗忘前尘的九天之凤,他是秦皇再临一统天下的真圣御龙。皇矣皇矣,吾皇唯矣。当...
-
前秦风云 (演尘) 晋江2017-03-07完结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皆源于一人------颇受争议的苻坚。一介布衣的王猛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