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情敌先走一步 [金推] (雪虐风饕)


湘王起兵,皇帝必然要迎战,朝廷现在肯定在忙着对抗湘王,哪有余力支援治洪救灾。

而她也没有余力去援助其它地方,管好她手能够着的地方已经是很勉强了。

待治洪之事告一段落,暂时控制住了几条险要江河后,她写了个折子将这边的情况快马加鞭送往皇城,却没有在折子里提到任何请求支援的字眼,因为她知道说了也没有用。

西北军加上临时招募的壮丁,十几万人都投在了抢险上,补堤固河,抢救物资,稍有余力时还会救援灾民,情况自从洪灾开始后就一直很紧迫,而这种紧迫大概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忙着抢险治洪的日子里,麦子箫几乎都忘了自己寄出去的那封家书,直到收到丛笙的回信她才想起,惊觉这一晃洪灾都已经十多天了。

好些日子没休息好的麦子箫收到信时感觉身心轻松了不少,连日来的疲惫在这一瞬间都似随着她飞往皇城的心思而飞走了一般。

迫不及待地打开信,还是那般张牙舞爪的字迹,但这字迹让她看着窝心。

与上回不同,这回字迹从头到尾统一了,全是丛笙狗爬式的写法。

麦子箫喝着茶细细地读着信,嘴角不自觉溢出笑意来。

信里丛笙跟她扯了许多家长里短,什么墨儿对公主图谋不轨差点被公主杀了,后来又说彩儿跟墨儿有点不对劲,怀疑那俩人有一腿。

各种乱七八糟的看得她云里雾里,但也抓到了要点,用丛笙上一封信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将军府越来越姬了。

丛笙还说让她小心暴雨,注意山体坍方之类的,千万别被泥石流活埋了。

最后,丛笙还回答了她上次的疑问,就是上封信几度变化的字迹是怎么回事。

答案是出乎意料的,丛笙说,那一段不太像公主字迹的字,是公主嫌弃她写字写得难看,手把手教她写,所以写成那样的。

不过丛笙让她不要乱想,说公主是为了刺激墨儿才利用了她而已,并不是真的想教她写字,也不是要对她图谋不轨。

看到这里,麦子箫忍不住想象了一下公主主动跟丛笙亲密的画面,心里有点窝火又有点不安,丛笙不会趁她不在的时候把那冰山给捂化了吧?

丛笙那个没心眼儿的,别人对她图谋不轨她经常看不出来,公主说是为了刺激墨儿就是为了刺激墨儿?万一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呢?

可她转念一想公主那性子,又觉得好像不太可能会对丛笙动心。那可是块冰啊,丛笙再热要捂化冰山也有难度不是?

她想安慰自己不要多想,这才多长时间啊,依公主那冷冰冰的性子,不可能这么快跟丛笙发展出什么来的。

可是想来想去,她却越想越觉得不安了,那冰山为了刺激别人,居然愿意跟丛笙做出那样亲密的举动,这难道不能说明那冰山对丛笙其实是有意思的吗?

她越想越觉得有这可能,公主向来不喜欢跟人亲近,连多说句话都不愿意,却愿意手把手!真正地手把手地教丛笙写字!

光是这一点,她都不信公主对丛笙一点意思都没有!丛笙好骗,她可不好骗!

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她的女人都要被人拐跑了!她还在这儿替那冰山卖命?!她要不要领兵直接攻进皇城掐死那个忘恩负义趁她不在挖她墙脚的女人?

尽管气得不轻,但她还是忍下了攻进皇城的冲动,因为信的最后,丛笙写道:等你回来。

等她回去呀!丛笙说等她回去呀!这是多么让人心安的话语,就冲这句话,她决定等她忙完该忙的事情后,再回皇城去找那冰山算账。

麦子箫这回没有写那些废话,而是一直在拐弯抹角地告诉丛笙,要离公主远点儿,那女人没安好心啊。

就算她觉得丛笙一定看不懂她在写什么,她也还是废了一半的篇幅来写这些对丛笙来说绝对是莫名其妙的话。

写完这些她才简单交待了一下自己的现状,然后再附上几句打情骂俏的小情话,这才心满意足地把信送了出去。

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觉的麦子箫这天晚上难得睡了个好觉。之前的日子里,她总是眼睛一闭上就能听到洪水在耳边哗哗响的声音,稍微有点睡意,眼前就会浮现一片土黄色的汪洋。

汪洋淹了村庄,淹了农田,水面上时不时飘浮着几具尸体,抢修河堤的将士们被湍急的水流卷走……

这些画面扰得她无法安睡,让她心烦意乱,但丛笙的家书就像一剂安眠药,让她安稳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天气竟出奇的好。虽离晴朗还有段距离,但却没有要下雨的迹象,就像马上就能放晴一般,不仅天空亮堂了不少,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这些日子一直落雨,院子里的青砖就没有干过,不下暴雨也是细雨不断,所有的东西都一片潮湿,泛着淡淡发霉的味道。

看着像要转晴般的天空,麦子箫有种错觉,是丛笙把阴郁给带走了,她的家书不仅治好了她阴郁的心情,边阴沉的天气都不见了。

……好吧,麦子箫被自己这矫情又小文艺的想法给恶心到了。

抖抖身上的鸡皮疙瘩,转身去忙正事。还是早点把洪水治理好,早点打掉湘王,早日回去接丛笙才最要紧。

第69章 069

湘军举兵直袭皇城, 皇帝派出十万禁军, 提前驻扎西落, 打算于西落迎击湘军。

被西北军击败的镇南军接连的重创和失利令士气大减, 镇南军渐渐失去威信, 不得不退回南边境休养。

朝内所有官员都在传,镇南王和湘王大势已去, 麦子箫的两次胜仗打得太漂亮,若不是被洪水所阻,镇南王肯定会在渡江前被麦子箫斩杀。

现在镇南军退回了南边镜,镇南王在军内的威望已失, 想要再攻西北,几乎不可能。

湘王和镇南王最终能不能胜利, 全看湘王能不能攻进皇城。

从兵力上来看, 湘王只有十万人,而皇帝手上掌着二十万禁军,兵力相差悬殊,湘王是没有胜算的。

可是打仗这种事情, 不是人多就一定能赢, 看镇南军和西北军的交战结果就知道了。

再加上皇城所在之地毫无地利可言, 极难防守。除去临海的东面有天然屏障外, 其余三面都需分派重兵把守,这便分散了禁军的力量。

皇帝调兵西落也是考虑到皇城不易防守,怕被湘军声东击西,才打算在西落迎击湘军。

从湘军的行军路线来考虑, 若是想绕过西落直攻皇城,那便要绕远路,湘军绕远的时间足够禁军提前转移到任何一个方向去占据有利之地。

西落虽没有护城河,但也是大府之都,有坚固的城墙,坐落于交通要道,能及时截断湘军的行进路线。城内物资充足,短时间的驻军不成问题。

湘王起兵的消息传出后,大钱全面陷入恐慌状态,一边是禁军和湘军即将打响的战事,另一边是被洪涝困扰的天灾。

对于远在西北边境的麦子箫来说,在禁湘两军交战前,洪涝才是眼下最让她忧心的。

洪水一来,农作物的收成又要大减,再加上前段时间为打仗而征收的税赋,等到水灾退去,肯定是一片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的荒景。

不要说是百姓,就是她的军队也面临着断粮的危机。

手底下的几名副将建议她不要为灾民设置安置点,在没有朝廷援助的情况下,军队的粮草能省则省。

麦子箫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在阳城设置一个安置点,每日为灾民发放少量食物,助他们度过眼下危机。

不是不担心军队粮草跟不上,而是她知道,真正困难的不是现在,而是洪涝退去之后,到那时,她即便是想帮也无能为力了。

持续了十几天的阴雨之后,天气终于有了好转,并且很快放晴了。

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很快,几天的时间,从土黄色的汪洋中开始一点一点显露出大地原本的轮廓。

被淹过的山丘、房屋、农田、道路,像被泼了一层染料般,一片土黄色,看着萧条极了。

麦子箫让人去收集受灾情况,并遣散安置点的难民,让其各自回家去整顿。

安置点撤下后,行军总管来报,说军队粮草已告急,用不了几天就要断粮,问她该怎么办。

麦子箫暗暗叹气,她能怎么办?她又不是神仙,能给军队变出粮食来。

召集众将领集体议事,问众人可有建议,对于筹集粮草的事情她其实不太在行,毕竟她也没当几年兵,以往行军打仗有朝廷支援,她只要省着点用就好,这次不行了,全要靠她自己,她还真有点束手无策,没粮食了,她难不成要去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说话,这情况有多糟糕,他们都清楚得很。

接连的天灾人祸,要不是有麦子箫统领着,他们怕是早就散成一盘沙了。西北军能在恶劣的条件下有条不紊地坚持到现在,全靠着麦子箫的统筹力,现在麦子箫没有计策,他们就更加没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