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御香行/此香不为王者折 (魏香音)


  “鱼饵只对贪婪的鱼有用。”江启光道,“经此一役,倒也让我看见了不少明哲保身、远离祸端的聪明人,以及可用之才。”
  “明哲保身,说得是长秋公?”
  “难道不是吗?戚云初避走天吴宫,非是因为力有未逮,而是做出一个姿态,表示不会介入夺嫡之争。然而我却没有料到,他手下居然还有你这样一招好棋。看起来只要惠明帝在位一日,内廷势力就必然坐大,而你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陆幽勾了勾嘴角:“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新君即位,对待内廷的态度就可能截然不同。尤其是太子殿下素来对内侍外戚不假辞色。所以不如趁着太子监国之时,多多笼络,讨好于他——江先生要说得是这个意思吧?”
  江启光笑道:“果然玲珑剔透、冰雪聪明。”
  陆幽也不与他虚与委蛇:“陆幽一介中人,身无长物。相信太子真正需要得并不是陆幽,而是内侍省的支持罢?”
  江启光反问他:“你与内侍省,将来又有什么区别?”
  陆幽启唇欲答,却又语塞,过了一阵子才又问道:“太子既然欲与内侍相和,又是准备冲着哪一边动刀?”
  “江某原本以为,这件事早已经不言而喻。可还记得我第一次去拜会宣王时说过的那句话么——越是成大事者,越不会受到血亲的羁绊。太子若欲成大业,又岂能被那群陈枝败叶所束缚?”
  陆幽也不意外,却又多问一句:“那么唐家呢?”
  江启光没料到他会有此一问,迟疑片刻才答道:“唐家虽是外戚,但并未参与此次夺嫡之争。不过既然那唐家公子与秋公一同上了天吴宫,那唐家的未来,自然应该掌握在诸位的手中。”
  好一个狡猾的回答。
  陆幽心里冷笑一声,表面上依旧滴水不漏。
  “从今往后起,晚辈还要请江先生多多指教了。”
  殡宫一叙之后,当晚陆幽趁着夜色潜回内侍省。见到戚云初,他将白日里见到江启光之事娓娓道来。
  戚云初依旧低头摆弄着他珍爱的那株凌霄藤:“与太子联手,你觉得如何?”
  “与虎谋皮,不过如此。眼下太子的目标在于萧氏一族,自然需要笼络内廷的力量来达到目的。而当萧氏一族伏诛,内廷就将会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除非……”
  “除非利用胡姬与她的孩子,或许还能有些胜算。”
  戚云初补完了陆幽心中所想,又斜睨他一眼:“当初让你去劫狱,并不是准备利用那个女人。这破地方的孤魂野鬼已经够多的了,放走两个又如何?”
  陆幽愣了一愣,心中倒是舒坦了几分:“有些时候,我真不明白您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戚云初轻笑道:“我想得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不是我,也就不会明白罢了。”
  陆幽也不纠结,依旧把话题带回正道上。
  “按照目前的发展,等到太子铲平萧氏一族,势必会回过头来对付内廷。长秋公您在朝中的地位固然难以撼动,然而长此以往,恐怕政局不稳,势必会造成生灵涂炭。”
  “不用急。”
  戚云初摆了摆手。
  “天梁星说,皇上的病主要是因为宫中阴湿。这几天,已经从甘露殿挪去蓬莱阁暂居。那里相对通风干燥,再加上神医随侍在侧,相信病情很快就会有所起色。太子想要即位,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虚与委蛇,拖延时间来等待转机了。
  陆幽想到这里,又听戚云初说道:“你的那个唐瑞郎,托人带来了口信。他说这些日子要准备弘文馆内的考试,通过之后才能参加元月的春闱。为了争口气,这段时间必须闭关苦读,让你自己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四个字显然是戚云初自己加上去的,然而这一番话停在陆幽的心中,却显然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一切没有发生,那么现在的自己也应该正在做着和唐瑞郎一样的准备,而不是站在这内侍省里密谋着左右大宁朝的明天。
  ……孰喜孰忧?
  他不让自己多想,转而提出另一个疑问:“秋公,那天在甘露殿,皇后娘娘为何让我脱下上衣?”
  “她在找一颗痣。”戚云初倒不隐瞒,“一颗曾经出现在她亲生骨肉身上的痣。”
  “赵阳?还是说……赵旭?”
  “你说呢?”戚云初反问他。
  陆幽的手,在衣袖下默默握紧成拳:“您……相不相信这世上有轮回转世之说?”
  戚云初仍是反问:“信如何,不信又如何?信,你也不可能成为大宁朝的下一位太子;而不信,也有办法让所有人认为你就是东君转世。”
  陆幽若有所悟,沉寂片刻,提出最后一个疑问。
  “瑞郎……对于东君了解多少?”
  “你,真想知道?”戚云初挑了挑眉。
  陆幽认真点头:“您曾经答应过,总有一天会告诉我,唐瑞郎当初为什么会找上我。我想,现在的我已经有能力承受任何的真相。”
  “也好。”
  戚云初竟仿佛叹了一口气。
  “不过答案,也许会颠覆你一直以来对他的认知。”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
  十二日的辍朝之期结束,钟鼓齐鸣,东宫丽正殿上,左右春坊并詹事府诸官列队迎候。
  其后十余日,有零零落落的消息开始传入陆幽的耳朵——太子开始整肃朝中法度,首先拿了几个衔轻势微的闲官开刀。
  朝中群臣的反应,陆幽暂时不得而知。眼下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宣王赵阳终于要出殡落葬了。
  十月初七,北风呼啸,日月无光。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西出安福门,往诏京城北的回鸾岭行去。陆幽一身縗絰,手执明旌,行走在宣哀王灵柩前。
  只见周遭吹雪似的纸钱漫天飞舞,幡幢迎风招展,旃檀浓香弥漫。
  陆幽似乎从未见识过如此浩荡宏大的阵仗,满街缟素,遍野悲歌……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赵阳最后的哀荣了。
  赵阳落葬之后的第二天黄昏,陆幽被传召到了蓬莱阁。
  晃晃灯烛之下,惠明帝难得正襟危坐,身旁立着内侍监长秋公戚云初,手中托着一个盖了黄布的檀木方盘。
  宦官陆幽,因忠心侍主,升内侍少监,赏永业田三十五顷,赐服。
  戚云初托着方盘走到陆幽面前,揭去覆着的黄巾。只见盘中,端端正正地摆着一件紫袍。
  不仅如此,寒鸦落也是不必再去了的。
  内侍省的东北角名为紫云院,专供正五品以上的宦官居住。戚云初虽然在宫外有私宅,但是大部分时间也居住在紫云院内一处名为“云门”的宅邸之中。
  陆幽的新家就在云门以西,紧贴着掖庭宫的南墙。院内遍植着高大的泡桐树,叶片早已掉光了,黑铁一般的枝干在萧瑟北风中摇摇晃晃。
  戚云初说,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太监是个才子,可惜英年早逝,只留下数十篇宫怨诗。其中又有将近一半,是在吟咏这里的桐花与桐凤,此处亦得名“紫桐院”。
  紫桐、紫袍,看起来这抹尊贵而冷寂的紫色,即将紧紧地交织进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挥之难去。
  自打那天开始,陆幽便得了全新的差使——每天早晨,他都会首先前往东宫丽正殿,旁听东宫朝会。而后前往蓬莱阁,伺候惠明帝晨起,端汤奉药,并将朝中诸事择机要者,说给皇帝听。
  午后,前往安仁宫,伺候萧后用午膳,再陪她说一会儿话。及至黄昏时分,还要再度返回蓬莱阁请安,有时还会在阁中值夜。
  由于他举止得宜又聪慧机敏,再加上那十成十酷似的容貌,帝后二人最初的些微迷茫很快就消弭了去,愈发在心底里认定了某些事情。
  至于太子那边,因为有了江启光的一番斡旋,似乎也默认了内侍省这边的动作,并没有对陆幽做出任何的刁难。
  在向上攀出一大步之后,陆幽的人生又迎来了好一阵平静。
  然而他却已经懂得——所谓的平静,只是下一道波澜掀起之前的假象。
  北风呼啸了整日之后,诏京城终于落下了今冬的初雪。巍峨的九重宫禁一片素洁。凡间的朱楼绿瓦,尽皆升华为了天上的琼楼玉宇。
  再过十余天便是元日,一年一度的天门大朝近在眼前。正当文武百官纷纷翘首以待的时候,东宫丽正殿内却传出了消息,以贪赃受贿为名,将侍御史于承打入诏狱。
  消息传到陆幽耳朵里,倒并未觉得多大惊奇——这侍御史于承的胞妹曾被太子羞辱,他也因此投靠宣王。如今宣王身故,太子这是要秋后算账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换陆幽来做这个太子,迟早也会抹煞掉这个存了二心的朝臣。只是这于承虽然品级不高,却是日常打理御史台诸务的资深要员。南来北往的弹劾文书,差不多都要从他手中过上一道,天长日久,他在朝中的关系自然也称得上是“盘根错节”。
  如今太子尚且只是监国、根基未稳,虽然罢免一个小小的侍御史并不难,但也未免打草惊蛇,太过心急了一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