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在李见碧为首时期,就与梁党一帮人不对盘,范安接手之后,虽然清理过一些人,但兰台对梁业年的仇视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能化解。范安此言一出,立即便有强烈反对,一人道:“梁业年当年因渎职贪污被贬为吏部侍郎,为官者,清廉都做不到,怎么能算贤人呢?”众人纷纷附和,说是啊,大宣庙堂人才济济,何愁找不到一个首辅,何必要举荐梁业年?
范安听着并不说话,只问:“众人若觉得梁业年不配首辅之尊,不如说出个人来,只要合理,我就听大家的。”
众人面面相觑,内阁首辅,百官之首,三品以下的官员不能举荐。资历太浅的不能举荐,跟御史台不对盘的更不能举荐,能入眼选择的,五个指头数得过来。众人商议了半天,选出了一个人:方缙,这人是开国功臣方经成的独子,身任殿阁二品大学士,有极好的政务能力,又是国子监祭酒,才华出众,最重要的是这人以前当年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与御史台关系不错。
范安听了笑了,说好的,那就举荐此人。
次日御史台言官联名上书,举荐方缙为内阁首辅。许是方缙朝中人缘太好,这次举荐竟没有受到什么人的反对。刘熙病重,此时急需人来辅政,竟在当天就下了旨意,令方缙入阁暂接内辅之职。
但方缙虽是个人才,与内阁众辅官情谊却不深,乍然入阁,人人排挤,没人听他的,首辅之位如同空设,方缙也觉察到了,好在他年事已高,生性淡泊,一下便想通了,于是才任了不到十天的的内阁首辅,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写了一封感天动地的辞呈之后,主动请辞,继续回国子监当讲师去了。
这发展出人意料,御史台一众言官指责方缙生性太软弱,还没开始就先打了退堂鼓,简直丢光了御史台的脸。范安倒是从容镇定,说你们看到了,还想举荐什么人,尽可再试试。
果然,众人商议了一个下午,又筛出了一个人选:周毕公,此人官至太保,户部尚书,翰林大学士,才华人品都可靠。
御史台觉得这人可靠,刘熙也这么觉得,于是一旨圣意,又令周毕公暂接首辅之职。
周毕公同方缙一样,刚入阁便受到各方排挤,好在他生性倔强,不是个好惹的人物,与一众内阁辅官死磕了半月之后,竟然罢掉了三个内阁侍郎的官。他原来想借此举竖一竖威风,不想他前脚罢了人家的官,后脚就有人状告他贪污赋税,一纸直接告到了圣上跟前,证据确凿,板上钉钉。刘熙大怒,着令刑部审查,次日便罢了周毕公的官职。
周大人入狱的消息传来,众人都惊了,这真是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要想在内阁这块宝地上栽一棵别家的草,简直比登天还难阿。
范这在官厅里喝着茶,说你们还想举荐谁?
众人面面相觑,想说还是听大人你的吧。但终究还有几个不肯死心的,又举荐了一个:曹敏文。这人以前是文华殿大学士,是内阁四辅官之一,十年前因为得罪了梁业年,被贬到户部任左计相。
范安听了这个建议,说这个人还行,可以试试。
但万万没想到,御史台举荐的奏章才递交上去,刘熙甚至还没来得及看一眼,突从曹府传来消息,说曹大人昨天夜里暴病死了!
这好死不死的节骨眼上,曹敏文竟然死了,而且死因不明,大理寺受命侦查,得出结论是被人毒杀,一时激起千层浪,这浪太大,浇了众人一身,令人从心底生出可怕的寒气。
范安还是淡定从容着,他倚在桌案后的梨花大椅上,执手抽了一口烟,说要么还是举荐梁业年吧,内阁这些人,只服他。
众人面面相觑,有几个不服气的站起来说话,吱吱喏喏地表示反对。范安扫了一眼,冷冷一句话就令众人闭了嘴:“你们谁反对梁业年担任内阁首辅,我就举荐谁去任内阁首辅。”
反对是需要成本的,之前举荐过的三人,没一个落得好下场,没那金钢钻,谁那不敢碰那瓷器活,到时摔的可不是一件花瓶,而是自己的性命。
众言官沉默良久,说既然如此,就听大人的吧。
75、谭寻
说服了门下这帮言官,次日御史台联名上书,马不停蹄地举荐梁业年重任内阁首辅。
郑康听闻此消息,气得一掌拍碎了桌几:范安才娶了他的女儿,婚礼的鞭炮声都没消散干净,这人的胳膊肘这么快就要往外拐了?!他次日下朝拦住了范安,在洪武门前拽着他要朝他讨个说法。
两人拉扯的功夫,内阁几个辅官侍郎也围了过来。范安四扫了一眼,义正严诩词地推开了郑康,说兰台举荐梁大人,是因为梁大人资深贤德。此间多事之秋,内阁群龙无首,我虽娶了大人的千金,但满朝之中能胜任首辅之职的只有梁大人。我总不能为了一已之私耽误了江山社稷。
郑康听他满口胡言简直气得要吐了,他捏紧了拳头似要上来打范安。此时旁边内阁的几个侍郎连忙喝住了郑康,说范大人深明大义,郑大人若不服气,不如自己向圣上讨说法,欺负范大人算什么本事?
郑康还没等这帮人叨叨完,出手就挥了范安一拳,范安没躲,这一拳砸在他胸口,令他倒退了三步差点呕出一口血。这内阁一帮人果然看不下去了,众人围上来抓住了郑康,嚷着要带他去见圣上。
其实刘熙素来厌恶官员殴斗,真捅到了刘熙面前,谁也讨不了好。幸得此时陈以勤走了过来,说了几句软话,将郑康拉走了。
内阁几个人将范安拉了起来,范安嘴里憋着一口血,一个个谢过之后回了范府。
之前举荐的三个首辅人选,行或不行,圣上都在第二天就下了旨意。这回梁业年的举荐书递上去,却是连着三天没有回应。
范安心里有些不祥地预感。
府里的郑蔚儿也知道了这件事,天天翻桌摔碗地跟他闹。范安吃饭都没个安静的地儿,睡觉都能听到他的正夫人在北屋咒骂他。这么闹了几天,折腾得范安连瘦了好多斤。
不久之后圣意下来了,果然,刘熙驳回了这封举荐书,原因是梁业年有贪污渎职的前科在身,贤名有损,不宜为百官之首。
这事到此算完了吗?当然不行,他这一步都迈出去了,还有收回的道理么?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还有第三次,事不过三,不撑到最后怎么能甘心认输?
所谓人多力量大,次日,范安不仅出动了他御史台全部的言官,还发动了内阁三十多位大臣一起上书,而内阁又煽动了六科七十多位谏官,数百人一起浩浩荡荡进言,奏折中陈词激昂,指出当年梁业年贪污渎职一案本来就证据不足,梁大人任职二十余年,兢兢业业,百官有目皆见,种种种种,雪花片似的奏折一下将刘熙的御案都淹没了。
此举不成功,便成仁。范安十分明白,冒圣意之大不韪,是要付出代价的。但他也清楚,当下的时局,汤景隆一案的收尾已让刘熙焦头烂额了,再强硬的君主也知道“众怒难犯”,刘熙不会在这个时候轻易动他。刘熙拿手的,向来是“秋后算帐”。
他料得不错,三天之后,刘熙做出了妥协。圣旨下来,传令梁业年重任首辅之位。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范安又成了梁业年的恩人。只有范安知道,自己此举,已在刘熙的生死簿上划上了“死”字。
还好,他有内阁这些大臣可以依靠,应该还能活一段时间。
范安对梁业年说,大人重任首辅,是百官之幸,我对大人仰慕非常,也想入阁追随大人,以后长伴左右,效犬马之劳。梁业年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知道你的心意,当然没问题,我会安排的。
当年梁业年贪污案被揭发时,是范安联合三司,力挽狂漾救了他的命;而如今能重获首辅之尊,范安又立下了汉马功劳。此下若还有人怀疑他对梁业年的衷心,除非良心被狗吃了。
但这终归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梁业年的笑容下,可不一定是这么想的。
他不知道粱业年会不会过河拆桥,出尔反尔,他独注一掷助他,连皇帝都得罪了,一旦梁业年怀疑自己别有异心,重任首辅之后倒打自己一耙……那他就彻底完蛋了。
听天由命吧,范安想,他辛辛苦苦挖了个大坑,眼见着这人已经站坑边了,最后到底会不会往下跳,谁也说不准。
范安继续做着他的御史大夫,兢兢业业,低调行事。
但他终归是得罪了一些人,某天他到城外接他两个儿子回府的时候,在路上竟被人行刺了。还好当时他身边带着侍卫,那人没得手,只刺破了他的肩头。那人被抓住摁在地上,抬着头还骂他奸侫昏庸,攀炎附势,不得好死。
范安坐在马车上,捂着流血的肩头听他骂完了,问是谁指使你来的?那人哈哈大笑,说没人指使我,我自己来的,你这样的侫臣,人人得而诛之!
范安看了他几眼,说把人放了吧。他旁边的侍卫说干什么不把人带回去,严刑拷打,还怕抓不出幕后主使吗?!范安挥了挥手,说我叫你们放了就放了,别废话。
他回到范府,大夫替他包扎了伤口。范安躺在床上的时候,脑中忍不住又想起了李见碧,那人的心疾也是因为被人行刺落下的,听说是在处决犯人的时候在刑台遭人行刺报复,空手夺刃,被刺客一刀刺进了心口。是苍天眷顾于他,才没要了他的命,却难免留了隐疾。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到农家 (鬼丑) 2014-03-05完结性格孤僻而倍受冷落的攻在十八岁那年死于肺病,重活一世,遇到了那个百般呵护自己的哥哥,感受到了...
-
重生之陛下,王爷又有了 (生辰) 2014-01-08正文完小王爷死了又神奇的重生了,鬼门关走一遭阎王送了一个有皇帝命的小鬼,给他当儿子,庐山瀑布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