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董卓失神地坐了下来,思及自己被黄巾贼打得狼狈不堪的岁月,心悬了起来。
“当年张角乱政,就是一呼百应,贾诩将两人相提并论,此人必成大患。”
“依你所看,该当如何?”
“祸兮福之所倚,主公不要着急。”李儒从容道:“若此人起兵造反,主公岂不是更有理由掌管朝政?”
“但他现在广发檄文,联合各大诸侯说要清君侧,还到处宣扬他和曹操那贼一起刺杀我。”所以董卓才没等贾诩的消息,愤怒之下派华雄去了阳干关。
董卓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就算我把他打为乱臣贼子,又有多少人相信呢!”
荀澜在曹操发信劝说三公发檄文的时候,已让人准备了大量讨伐董卓的檄文。在三公开始写信后,他就立即行动起来。
比起不遵汉室,他着重强调了董卓的杀人如麻和洛阳百姓的水深火热,以及自己保护豫州百姓的决心,将檄文由颍川往外扩散。在豫州的每个城池门口都贴满了,先拉一波民心。
他现在有兵有声望,自然无需惧怕董卓。
李儒继续劝说道:“多少人相信不重要,只要他的豫州刺史之位名不正言不顺,自然无法掌握手底下的兵。”
董卓却迟迟没有开口。
李儒猜想他多半是忌惮荀澜的能力,便识相地先行告退,这是他在董卓手下效力的智慧。
他刚回到自己的府中,就听下人禀报:“主家,有一人自称颍川郡从事戏志才,带了名贵的颍川纸来拜访您。”
“哦?他人何在?”李儒对来自颍川纸早有耳闻,甚至他自己手里都有一沓爱不释手的上好白纸。
“已将人请到偏厅候着了。”
这时候居然敢大胆上门?倒是个人物。李儒思忖片刻:“我过去看看。”
两人见礼后寒暄了几句,又谈起来了颍川纸。戏志才自然是将发明了颍川纸的主公好一通的夸赞,李儒对丹药和法器也很感兴趣,戏志才半遮半掩地说了一些。
见李儒追着法器的话题不放,戏志才轻轻叹了一口气:“主公的确也送给我一件小法器,只是用途不似旁人的那般大,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来啊。”
“哦?”李儒一听,还真有法器?连忙吩咐下人:“备酒,还请志才给我开开眼界啊。”
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好一番太极,戏志才方把袖中的迷你小风扇拿了出来。他按下了黄色的按钮,风扇立即呼啦啦地转了起来,带来一阵明显的凉意,甚至还有一层水雾弥漫开来。
戏志才将风扇稍微调头,对向李儒,李儒生性谨慎,连忙用袖子去遮。
“将军不必忧心,这只是一个解暑气的小法器罢了。”戏志才笑道,将方向重新调转回自己。
李儒见他无事,方才仔细瞧着这法器。
见连荀澜手下的从事,都有这样的东西,李儒心下有了计较:还是应当依贾诩所言,暂时不要与他们交恶才是。
戏志才不疾不徐地讲:“主公并非想要和董公作对,所行不过是为了自保。”
“此言差矣。”李儒端起酒杯,含笑道:“董公从未对荀太守行不义之举,太守所行却是相当激进啊。”
“主公常说,最好的自保方式就是进攻。”戏志才笑道:“其实,天下广阔,咱们的主公所求,并无冲突啊。”
李儒笑容不变:“那荀太守所求何物啊?”
“想必李将军已经看了出来,毕竟主公已表现地相当明显。”戏志才用蘸了酒水,在案几上潇洒写下了“豫州”二字。
“那荀刺史,打算用什么来换呢?”李儒神色不变,只是用手指敲了敲案几。
戏志才的笑容加深了:“废帝的下落和各地诸侯的军事动向情报,李将军觉得怎么样?”
早前,寒玦依照戏志才纸条上记载的地址,找到了藏在一酒楼后厨里的刘辩。刘辩早就苦不堪言,每天战战兢兢地,唯恐被董卓给抓到,见有人要接自己出城,自然十万分的配合。寒玦将发带绑在他的头发后面,将其打扮成运输纸张的仆从,轻松地出了城。
刘辩一脸的迷茫:“我们要去哪里?”
“陛下,不如去寻卢植。他是大汉赫赫有名的忠臣,一定会想办法让陛下复位的。”
刘辩六神无主,只要能逃出生天就行。他知道:“卢植是个大忠臣,他打仗也厉害,他在哪儿?”
“在北海,距离洛阳足够远,也足够安全。”
刘辩现在巴不得离董卓越远越好,他亲眼见到董卓□□残杀宫人,连文武百官也不放过,一想到那血腥场面,立即点点头,不待寒玦催促,就主动书说:“那我们快些走,千万别让人给追上了。”
戏志才走后,李儒立即就去见了董卓。见李儒去而复返,脸上带着喜色,董卓不由道:“可是有什么主意了?”
“主公,大喜啊。”李儒立即恭喜董卓道:“原来那荀澜并非想要和我们作对,只是想要豫州。”
董卓虽然占据了京城,却占据不了天下。李儒继续劝说道:“一个豫州,只要能安抚住对方,岂不是少了两虎相争之忧?否则,必然有人渔翁得利啊。”
“我本属意派信得过的人担任豫州牧。”董卓有些犹豫:“若是坐视他做大,我心下不安啊。”
“董公无需担忧,我们手中有天子,他若是真的兴兵讨伐我们,岂不是与乱臣贼子无异?”他知道董卓担忧檄文:“那些叫嚣着讨伐的诸侯,又有几个敢起事呢?”
董卓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贾诩也说过,这些人并不齐心,不足为惧。”
“更何况,对方告知了刘辩的下落,表明了足够的诚意啊。”
“哦,刘辩在哪里?”为了寻找刘辩和何太后,董卓快要把整个洛阳翻过来了。
“在投奔卢植去的路上,”李儒说:“袁绍那厮请了卢植去做他的军师。主公,所以当务之急是立即兴兵截杀刘辩,免得让他落在袁绍的手里。”
“好!”至于荀澜,打又打不过,还要防备对方的神仙本领,董卓也觉得:“我让天子加封荀澜为豫州牧,只要他安分,之前的事情,便既往不咎。”
除此之外,董卓听闻有世家求取丹药:“不过,他得献上丹药。”
这方面,荀澜其实早有准备。
所以李儒和戏志才一说,戏志才就变戏法一样,从袖中掏出来一个精致的盒子,按照荀澜的吩咐说:“此药乃是主公从蓬莱仙岛带来的喷剂,只要对着鼻子一喷,自然神清气爽。”
董卓先让人试了毒,见无碍后自己用。一喷之下,所有鼻子堵的慌和头昏脑涨的症状都消失了,可以神清气爽一个时辰。丹药也十分神奇,董卓服用之后所有失眠的症状都消失了,他让吕布守着门,睡得无比安稳。
这下,董卓不得不信服荀澜之能。
而荀澜,也有了杀董卓的新灵感。丹药其实就是寻常的补药加了少许的安眠药粉,若是以后董卓习惯了,他加大了药的剂量,是不是就能神不知鬼不觉除了这个祸害?
听说董卓十分谨慎,每一颗丹药都要拿出来半个让人试药,荀澜这才暂且歇了心思,他打算先给自己的心腹们都升一升职位。一则为了更好的管理豫州,二则将众人的利益和他捆绑地更加紧密,三则传播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美名,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前来。
这时候,他终于在解读古籍的名单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不是别人,正是荀彧。
“怎么荀彧不直接上门,反而去看古籍了?”荀澜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立即换了衣服,去古籍的解读馆“水云居”去见荀彧了。
第1卷 第55章
水云居, 一听就是个风雅的名字。这庄子靠近太守府,临着颍水,本来是一富户人家夏季用来消暑的地方。
这家曾经的主人已经五十多岁了, 得了咳症, 缠绵病榻了好几个月, 大夫郎中皆没有法子治,绝望中求到了太守府。荀澜查了系统百科, 对照着症状来看, 多半是肺炎。
在古代得了肺炎,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了,年纪大的,十有八九是挺不去的。
人往往在濒死的时候, 才发现一切身外之物都不重要。为了求一颗治疗咳嗽的仙丹, 庄子的主人甚至愿意将所有的家产奉上。
荀澜给他扎了一针系统积分兑换的抗生素,又命人用止咳的中药方子熬了一个月药,将人治好了,换来了五处大庄子和千亩的良田。而这一手堪称起死回生的神术, 也在颍川广为流传。
趁著名气大增, 荀澜在豫州发布了招弟子继承医术的公告。不过凡是来应征弟子的, 都要先在颍川各地新开的医馆中历练两年,医术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 才有资格来阳翟得到他的教导。
这也是学习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小技巧, 不努力的管培生, 是回不到总部得到提拔的。而且, 这个法子能够淘汰掉急功近利之徒。毕竟两年, 对平均寿命比现代短一半的汉朝人而言, 是很长的时间了。
但这个法子对真正热爱学医, 以悬壶济世为使命的医者来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一则两年后就能学习到鬼神般的医术,二则这两年内免除了四处奔波看病的劳累之苦,有了遮蔽风雨的医馆让他们安心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