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高殷此番前来, 就是以堂兄弟的身份, 最后送他一程。
齐亡后, 心存死志之人也不少, 高孝珩不是真的身体不好, 只是他已经不想活了而已。
如果高孝珩还是少年,那么救下他,并不是问题, 然而他年岁将近不惑,这个年纪,即使像当年唐无易将高殷偷梁换柱一样将他救出来,也已经成不了事了,所以高殷来给高孝珩送葬还抱着一丝能救下他的希冀的话,那么,唐无易未曾动身,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事实上,若是唐无易真的有意,愿意为“帝君”赴汤蹈火的人,绝对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距离当年唐无易踏破帝踏峰,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了。
十五年过去,这位帝君,已然君临整个江湖,他的名号,街头巷陌,寻常百姓,也能得知。
称帝君之令,则效力比皇帝的命令还要强上几分。
“君王治天下,帝君治江湖,诚哉斯言!”
这句话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已然将帝君在江湖中的威势讲了出来,朝廷的归朝廷,而江湖的,则归江湖,或者说,归于帝君,天下大势,不再是朝廷压服一切。
当今一统北地的周帝宇文邕,便是未来赫赫有名的周武帝,三武灭佛中谥号带“武”的皇帝中的一位。
在这个时代,江湖高手确实有抵抗大军的能力,但是,宗师毕竟是少数,而且皇室也并非是没有支持者的,因此,种种因素相加之下,在明面上,皇室依然有声望以及这个能力,向江湖上的叛逆之徒下手。
周武帝宇文邕,他所下达的灭佛令,便是佛门在北地大昌的时候进行的。
宇文护四年换三帝,是权臣中的权臣,他在世的时候,宇文邕怎样顺服着他的心意推行佛门之道,在内心,就有多厌恶这个教派。
而在宇文护“被杀鸡儆猴”,作为慈航静斋惹上帝君的代价之一□□脆利落地杀死后,宇文邕以天子的正统名义,集结朝中的忠贞之士,快速地追剿宇文护的遗留势力。
真正的大权在握之后,宇文邕就要行使作为皇帝的职责了。
作为皇帝,要保证天下生民安定,然而佛门所取所用,皆为民脂民膏,又不知有多少青壮劳力投身佛门不事生产,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再加上,在这个武道盛行的世界,宇文邕也知道,佛门的武力正遭到打压,这正是个灭佛的好时候。
这件事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正式开始灭佛之前,便有风声传了出去。
佛门中有一位大德高僧前来劝谏君王——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静蔼法师也是出身名家,俗家乃是荥阳郑氏子弟,只不过皈依佛门后,脆布为衣,修持三昧,严持戒律,在佛门之中,属于苦修派的——当然是没有成功的。
佛门中人心知肚明,若是没有钱财供奉,他们的寺庙怎么可能香火日盛。
穷文富武,若是没有各个善信奉上的财物,修持武道的寺庙又怎么可能整日里安然修习。
只有真正的苦修派,才能问心无愧地前往劝谏,阻止灭佛。
但是,就像少数代表不了多数一样,皇帝下定了决心灭佛,江湖上魔门肯定会给予助力,这样的情况下,佛门也不可能用什么“血溅三尺”、“长虹贯日”的手段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佛门再怎么奇计百出,最后还是没有用,中原北地,灭佛运动轰轰烈烈地兴起了。
在皇帝给出的三教排行上,首重儒,其次为道,最次为佛。
当然了,佛门应该高兴的是,魔门没有上榜,在公共认知领域,佛门的声望还是比对头要高。
先是慈航静斋山门被破,又有皇帝趁势清理佛门的世俗力量,魔门的人高兴得快要蹦起来的同时,佛门,尤其是慈航静斋的人,她们的心苦得就像是莲子心一样。
对于一切的源头,帝君唐无易,慈航静斋是恨得牙痒痒,日咒夜咒,就差没有明着说魔门内部赶紧出乱子,圣君、邪帝或者无论何人,快些与帝君出冲突吧!
平心而论,帝君这个称号,确实嚣张了些。
魔门自称是圣门,魔君在内部的称呼才会是圣君,外人称呼,不客气的,都是直接叫魔君的。
魔君、邪帝的名号再怎么嚣张,也不是他们自取的,而且帝、君只占一字,现在这位补天阁主倒好,把这两字全都用上了,若是在朝堂上,是十足的僭越。
没有这个命,是用不起这个称号的。
江湖上,威风凛凛、霸气侧漏的名号不少,但是能把这个称号用到底的,只有江湖上的大佬。
说命格,那自然是贵人命格不凡,天生尊贵,然而深究起来,实在是因为没有这个实力,却担着与自己的实力不符的名号,可不就会在哪一天被人收拾了吗?只有拥有和名号相符的实力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放眼天下,北地、江南,有多少个建国称制的皇帝了?
这么些年来,天下混战,也没见谁一统天下了,因此诸位皇帝的名号,总感觉有些虚幻。
天下尚未一统,皇帝这个古已有之的称号,放在如今的各国之君身上,都不那么得劲,而在厮杀争斗比朝堂更甚的江湖上,帝君这种霸气而又前无古人的称号,就更加的吸人眼球了。
能当上皇帝的,还真的能说是靠命,没投个好胎,在这个大概局势已经确定的时代,还真没当上皇帝的可能。
但是投对了胎,找个皇帝当爹,那继位当皇帝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然而在江湖上,你没实力就是没实力,就算是依靠门派势力当上了大佬,也会遭人嘲笑的。
就拿慈航静斋举例吧,为什么这个从前的正道魁首,有那么多人不服呢?
还不是因为她们没实力嘛!
这个没实力,并不是说慈航静斋没有高手,慈航静斋拥有的常规高手,确实不比其他的顶尖门派差,但是,要做到压服天下,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慈航静斋选择了借势。
她们是佛门魁首,打架一直都是走的群殴流,不叫上佛门名宿、大德高僧,就不保险似的。
要是她们只是寻常的顶级门派,那武林中人肯定会在极尽吹捧之能事的同时,再夸赞一番,不愧是慈航静斋,果然有人脉。
但是!
她们号称是正道魁首,号称自己是武林圣地!
也就是说,她们认为刨除了自己所得到的助力,自家门派的地位依然是武林第一。
这能让多少人信服?
魔门之中,阴癸派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真要单挑起来,阴癸派还不见得会输给慈航静斋。
慈航静斋的“仙女”们行走江湖的时候,俘虏不知多少江湖少侠的“男儿心”,而等到这些青年才俊都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的时候,难免会对慈航静斋网开一面,或者大型方便。
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人脉,被吹捧为武林圣地,又能让多少利益相关者信服?
帝君唐无易,他的名号,就是通过一人压服慈航静斋这个门派打出来的。
而能被一个人压服的武林圣地,真的能被称为是圣地吗?
所以在帝君踏破帝踏峰后,慈航静斋不可能强行抹黑他的武力——因为那样也是在间接抹黑败于帝君之手的慈航静斋本身——那就只能希冀着,名号过于张狂的帝君,能够被不忿之人挑战,若是受伤或者落败,那就更好了。
帝君或许是江湖人送给他的尊号,但是当他自己都默认了这个尊号的时候,旁人对他进行挑战,也是相当正常的。
按照正常的逻辑,帝君这个后起之秀,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前辈的地位,圣君和邪帝不可能无动于衷。
而且,魔门内部能够平心静气地合作的现象,是很少的,常有嫌隙才是他们正常的相处方式。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帝君竟然慢慢地代替了圣君与邪帝,成为了魔门的最高主宰,而帝君的阴影,也随着他君临整个魔门,而扩散到整个江湖中去。
外人期待着他们起冲突,但是魔门三位大佬的相处方式,简直能出一本叫做《魔门疑惑行为大赏》的书。
疑惑行为大赏之一,圣君闭关,走火入魔,失败后将权力交付给帝君。
按照常理来说,像是圣君慕清流这种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前辈,居然会因为闭关而走火入魔,难道不是应该先怀疑是谁做了手脚吗?
非常有嫌疑的帝君怎么就能顺利地能圣君那里接到转接的魔门权力呢?
疑惑行为大赏之二,邪帝同样闭关,据传是要修炼《道心魔种大法》,然而和直接出关宣布走火入魔的圣君不同,邪帝闭了十几年的关,居然没有出来过。
外人都猜测邪帝已经直接闭关闭死了,而从前江湖上隐约出现的邪帝已经修炼此功法成功的说法,也已经改换成了他从前是通过吸收邪极宗至宝邪帝舍利而提高功力的版本。
总而言之,就是邪帝自己除掉了自己,让帝君在掌权道路上少了一个大敌。
魔门从来没有过这么和平的权力交接——在有资格掌管权力的人全都算是“正当盛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