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武侠]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受命调查太子谋逆案的幕后主使,唐无易简直要笑出声来。
  别说他本来就知道真相,就算他不知道,找出让他本人与宇文邕都满意的“真相”来,还不容易吗?
  计划被打乱得一塌糊涂,目的是用门派秘术控制住太子与他们合作的老君观: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慈航静斋:???为什么突然会有不祥的预感?


第八十八章 引蛇
  “庶人赟既亡, 群臣皆请立太子。
  帝无嫡子,诸子次第以继,以汉王赞乃赟同母弟,故请立秦王贽。”
  ——————《周书·帝纪第六·宣帝》
  宣政元年的大周都城, 注定不能平静。
  太子谋逆案的幕后真凶到底有没有追查出来, 除了被圣上托付以重任的方士观易, 谁也不知道真正的结果。
  但是这并不妨碍圣上在朝堂上大动干戈, 宇文邕贬谪、流放、处死了好一批官吏,又补充了不少人上来,整个朝堂几乎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一番整治之后, 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到了台面上来。
  周帝宇文邕虽然正值壮年, 但是之前行军之时, 有过不豫的征兆, 这也就是说, 他随时有驾崩的可能。
  若是有太子, 这自然不是多么令人担忧的一件事, 但是, 前任太子想当皇帝想疯魔了,甚至要做出逼宫篡位之事, 这被培养了多年的储君废掉之后, 新任太子的人选, 就成了大问题了。
  和他们自幼被立为太子, 悉心培养的长兄宇文赟比, 宇文邕的其他几个儿子, 全都只能算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在杨坚轻而易举地篡位之后,就和全家老小一起下了黄泉, 整个北周近支宗室,除了原先就病死、被赐死的那些,就没有幸免的。
  宇文邕本人也是心知肚明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对太子非打即骂那么多年。
  实在是因为只有这一个从小开始培养的能看,其他的儿子战斗力实在太弱,把国家交给他们,宇文邕不放心啊!
  但是现在,宇文赟谋逆被废,他这一系的子孙失去继承权,就连与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汉王宇文赞也受到了牵连——毕竟他们不是嫡子,而乃妃子所出,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是嫡子和长子,继承权什么的,原本是谁都轮不上的,而在皇家,也就意味着,谁都有资格一争——最有资格继承大位的秦王宇文贽,和他的兄长宇文赟比起来,令人失望。
  宇文赟再怎么样,也是宇文邕精心培养了多年的继承人,是个合格的储君——虽然继位之后发展成了暴君——他在世的时候,连并立五后、退位当上皇这样的事情都做出来了,把杨坚的脸放到地上踩,可是,杨坚敢反抗吗?
  或许历史上,宇文赟不过短短两年之后的病逝可能也有杨坚在暗处所动手脚的功劳,但是,最起码,在宇文赟还活着的时候,没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放肆。
  而宇文赟病逝后,有一年的时间吗?他的那帮子叔伯兄弟就被杨坚给一锅端了!
  或许宇文赟不具备一个明君的必备修养,但是和他的弟弟们比起来,他就是宇文邕这一群儿子里最成才的全家的“希望”啊!
  宇文邕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并不是很有信心,虽然现在一副身强体壮的模样,但是之前他率军出征前,自我感觉也是相当良好啊,还不是征突厥未半而差点中道驾崩?
  在大概了解了太子之事有多少势力在幕后运作之后,他就准备借题发挥,给新太子铺路了。
  完全撕破脸皮是不可能的,怎么让自己这方得到最大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新鲜出炉身份是真传道分支之道祖真传中人观易的唐无易,依靠他坑了老君观、慈航静斋,以及卖了杨坚得来的好处,稳居目前阶段宇文邕心腹的地位。
  是的,唐无易把杨坚给卖了。
  隋文帝此君,纵观其作为,自然是千古明君,但是,这并不能排除一点——也就是他的皇位得来得太容易了。
  历朝历代,外戚篡位也算是不少了,但是像他一样,自立为太上皇的皇帝女婿上一年刚死,皇帝外孙——虽然不是女儿亲生的——的皇位还没怎么坐热,下一年就称帝登基,顺带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前朝近支宗室杀了个遍,如此幸运,实在是历代少有。
  后人评价“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怎么说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君不见赵匡胤陈桥之变黄袍加身,也好歹是手中握住了军权,才有底气搞这出啊!
  隋文帝得国易,使百姓能在乱世之后休养生息,这自然是很好,但是,就是因为继承了前朝的框架,隋朝的官员构架并非百废待兴后的破而后立,而是继承前朝种种,官员互相之间盘根错节,这就不美了。
  老实说,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都是继承的北魏的基本盘,也就是说,主要势力还把持在胡人手上。
  就算是汉人的郡望世家,也已经沾染了胡人血脉。
  北齐的高氏皇族是鲜卑化的汉人,北周的宇文皇族是汉化的鲜卑人,也就是所谓的熟胡,这也就意味着,杨坚想要完全恢复汉制,去胡化,就会涉及胡人贵族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隋朝在炀帝时期墙倒众人推的一大原因,关陇军事贵族——这其中自然有诸多的汉化鲜卑与鲜卑化汉人——一道联合起来反对自己的老大,推举新老大,李家自然显得众望所归,李渊太原起兵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到成功建唐,时间短得令人惊讶。
  这也是为什么唐初还有诸多战事,秦王李世民能立下赫赫军功的原因,他们李家根本就不是横扫天下再称的皇,而是直捣黄龙,攻入隋都,就轻而易举地定鼎了。
  杨坚如今还叫做普六茹坚,他登基之后去胡化,恢复诸多贵族的汉姓,行科举制,与民休生,这种种举措都是明君,然而,以现在的局势看,没有了宇文赟这个女婿,杨坚的称帝之路,路上忽然就充满了荆棘。
  唐无易也不是完全坑杨坚,最起码,要是杨坚敢起兵,他还是会去支持他。
  汉人的明君与鲜卑人的明君,他当然是要选前者了。
  杨坚若是一味地怀柔,最后还是会让关陇军事贵族推出其余的新主来篡夺他家的天下。
  这天下,若不是杀出来的,又怎么会稳固呢?
  而且,杨坚是在登基之后才和慈航静斋撕破的脸皮——毕竟皇帝要心忧天下,可以对于不劳而获,得到了许多民脂民膏的供奉,还浪费了大量青壮劳动力的佛门看不惯,但是没当皇帝之前,佛门这么一根金大腿伸出来给人抱,谁能轻易拒绝呢?——这也就意味着,慈航静斋得为她们投资的潜龙提供助力,确保他能成事。
  要不然,这些投资都打了水漂,饶是慈航静斋家大业大,也吃不消啊!
  这样的话,仅仅是操纵局势,就能轻而易举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更妙的是,其中一些信息,他是开了先知挂才知道的,其余势力,并不能通过他的行动猜出他背后的谋划。
  唐无易心里美滋滋,虽然是采用了信息欺骗的方式,但是仅仅依靠脑子就把别人玩转于股掌之间的感觉,还真是令人喜悦呢!
  幕后黑手什么的,他果然是很有这个潜质啊!
  唐无易要做的是搅浑水,让朝廷先和慈航静斋发生冲突,逼出她们潜藏的有生力量,再一个个找上门去,那么自然不能让局势快速地平定下来。
  宇文邕要是能多活些年的话,朝中的乱象自然会消失,但是,现在,唐无易在逼着宇文邕心急。
  宇文家有野心、敢冒头的,宇文护时代就被收拾了好一批,到了宇文邕时代后期,宗室基本上都安静如鸡,除了宇文邕倚为心腹的那几个,其他人的存在感弱到简直不能再弱的地步。
  当唐无易撤走真气,使宇文邕的身体快速败坏,又献上丹药吊住他的命之后,大限将至的宇文邕,就必须得做出布置了。
  这年头,顾命大臣和宗室都不是特别可信,前头几十年,各家皇帝给出的例子简直能总结成一部先帝托孤却所托非人的血泪史。
  宇文邕准备自己先对那些会对新君产生威胁的人动手,再将太子托付给信得过的人,最后,太子的手上还得有人支持他,以防托孤大臣中出现乱臣贼子,新帝却无力回天的情况发生。
  虽然是以做交易的形式,但是宇文邕与“观易”这个“道祖真传”的门人还是定下了约定,道祖真传为新帝服务,他们在北周的发展将会得到来自皇帝的大力支持,若是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步,那么,道祖真传也要保下宇文邕后人的性命。
  明明是个明君的身份,在唐无易手中却仿佛是个工具人的宇文邕,履行完了他的职责,终于迎来了迟来的死亡。
  当然,宇文邕临死前,那一口气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咽下去的。
  就在他驾崩前半个月,时任亳州总管的废太子岳父普六茹坚,眼见着宇文邕终于找借口清算到了他头上,还要把他往死里整,终于在佛门的支持下,起兵了。
  而在佛门行动之后,唐无易也终于能让手下的魔门势力大举行动起来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