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短暂平静
祢衡拿着刀笔,在原地坐了一会儿。一个梳着双丫髻的侍女趋步走到他的身边,小心地行了一礼。
翠色耳珰尾端系着青色玉玑,随着低头的动作碰在一起,衬得她的声音愈加清脆甜美。
“崔君让婢子转告公子——因他腹痛难忍,不得不先走一步,望君见谅。”
声泠泠若细泉注入心田,可祢衡全然没有欣赏的打算。
“泥鱼入海,我能奈何?”祢衡摆手示意侍女走开别挡住他的视线,执刀俯首,继续在木牍上刻字。
——孤鸿衔草过,血鶗鸣子规。
此时崔颂已抄着小道,一路绕到太学院外。
一直守在墙外的徐濯提剑上前,护送他回去。
崔颂还不知道□□的到底是谁,虽说这几天毫无动静,可他半点也不敢放松。
这种不确定的危机,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头顶,无时无刻不在施加压力。
比起他这个当事人,大侄子和两名近侍的表现更加严正以待。
加强夜晚的巡逻,严格检查入口的食物,向执金吾送去厚礼、请求夜巡官员多加照拂……
只在中衣袖上绑了一只匕首就算了事的崔颂,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没有安全意识了。
崔颂在离开太学院前,让从者给崔琰带了口信,说自己有事要办需要先走一步。
然后便开始了他的跑路计划。
反正他也在文会上刷足了脸,这时离场正正好。
崔颂回到家,翻找原主留下的手札。
他想找找有没有原主日常练笔时写的诗赋,以备不时之需。
上上下下地翻了一圈,还真给他找到了一些。
俯仰担清风,进退断五鬼。
且以此心鉴明月,来日枕戈绝八荒。
……
崔颂虽然没怎么读懂帛上的内容,但还是感觉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不明觉厉感,他小心地收好几篇手稿,将它们放到一个红木制的雕花匣子里。
然后,他取出原主以前写的但没有寄出去的信稿,磨墨沾毫,一句一排,参照着上面的行文方式,开始给戏志才回信。
「志才兄,见信如晤。」
撕掉。
「惠书敬悉,迟复为歉。年前匆匆一别……」
加戏太多,他哪里知道原主和戏志才是什么时候分别的?撕掉。
「……亦时时记得君的音容笑貌。」
什么鬼,写挽联吗?撕撕撕。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思之如狂。」
靠又不是情书思个锤子啊,赶紧撕了。
……
不知过了多久,崔颂趴在桌上躺尸,脚边躺满了纸的尸体。
想到这时候书写用的纸还是十分名贵稀有的东西,崔颂赶紧把纸堆拨到一边,改刻竹简。
一个下午过去,崔颂与信笺生死搏斗了数回,终于磕磕绊绊地写完了一封,抄到尺素上,装入双鱼衔珠的小匣子里。
做完这一切后,崔颂感觉自己的身体被掏空,咸鱼状倒在塌上,好半天才重新爬起来。
他搬出原主的藏书,细细阅读原主的笔记。
这些笔记,有心得,有注释,还有原主衍生的一些思考。文笔简约精致,用词深刻,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既犀利又幽默,便是崔颂这等什么都不懂的现代人,也看得津津有味,全然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若不是“崔颂”现在就是他自己,他早倒戈做对方的迷弟了。
崔颂意犹未尽地合上书,抱着双鱼盒子出门,让甘姬替他寄信。
乔姬给他送来一碟炙羊肋与茉莉花酒,搁在食案上。垂衣而坐,乔姬伸出纤纤玉手,转动酒勺,往卮中引入美酒。
举觞,奉酒。
一系列动作流畅而赏心悦目。
青玉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左右摇摆,簪着精心挽起的倭堕髻,格外的好看。
美人在侧,举止风情。沈腰潘髻,明眸善睐。
然而崔颂只多看了一眼,就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美食上了。
他虽然是外貌协会的资深会员,但他更爱美食。
在美食面前,所有红颜都是白骨,咬一口都费劲。
吃完晚餐,恰逢崔琰从外归来,崔颂和他闲谈了几句,就赶在对方询问之前,以“有一本书需要研读”为借口,把自己关进房里。
崔颂继续看原主留下来的笔记云录。在地上跪累了,他索性爬上床,坐着看,趴着看,躺着看。每过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反正徐濯在最外间寸步不离地守着,里面是怎么一副场景他完全看不到。
比起前几天死命硬读的晦涩古籍,这些心得注释生动有趣,崔颂仿佛回到了现代刷帖找乐子的生活,看了一篇又一篇,不知不觉已入深夜。
他打了个哈欠,舍不得把书放下。
半睡半醒间,天空忽的砸下一道闷雷,驱走了所有的睡意。
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由小到大,由弱至强,从轻吻到重击。
天地间仿佛再没了其他的声音。
崔颂取过架子上的外袍,斜斜披在身上,走到窗边,隔着窗棂,看向外头一望无际的黑。
他用小剪子拨弄灯芯,调暗室内的灯光,回到床边,仰身躺下。
好半晌,他还是睁着眼,盯着头顶的帷帐。
雨声太大,完全睡不着。
他翻了个身,把被子卷吧卷吧裹成一个球,塞在床头充当靠垫。重新抓起搁在床侧的书,顺着刚刚看到的地方继续读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桌上的灯花轻声炸裂,室内被一片黑暗笼罩,窗外的雨声依旧凶悍滔天,丝毫没有松缓的迹象。可在杂乱的雨声中,好似揉入了一股不一样的声音。那声音最初十分微弱,仿佛从极杳远的地方传来,渐渐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最后竟撕裂雨声,跌跌撞撞地闯入梦中人的耳中。
当——
当——
当——
钟声……?
崔颂正觉奇怪,却听得外间一阵混乱的骚动,好像有什么重物砸在地上,一路撞开旁边的家具。
撞着撞着,那重物就撞到了他的门前。
崔颂抬头一看,正对上徐濯惊愕苍白的脸。
“圣上……驾崩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所有疑似诗的不明物都是作者瞎编的,请勿较真。
*所有攻党受党都请不要在文下刷阵营了,让我们举起小手共建和谐评区,剔牙打屁瞎磕叨任君选择。(谁再刷我打谁PP)(……话说今天的短小君一定是被你们给吓萎的[无耻甩锅])
PS:有妹纸问到微博,我的微博名是沉眠者阿尔法(是的作者就是这般中二的少女),虽然不常玩但还是会偶尔登陆TX一下人的[。
。
。
Q:为什么现在才给戏志才回信。
崔颂:回信太难了,我需要酝酿一下。
(酝酿着酝酿着,作者就忘记这件事了。)
戏志才:……
第17章 短暂平静·续
崔颂还没反应过来这五个字所代表的含义,恰有一道雷殛直劈而下,照亮窗外的夜幕。
少许银光顺着窗隙闯入,射在墙上,宛若一条条缠绕的银蛇。
被这猝不及防的暴雷一惊,崔颂反射性地坐起身,这才后知后觉地味出徐濯的话。
圣上驾崩……汉灵帝刘宏死了?
一时间,崔颂听得耳中的轰鸣声,分不清是被这条消息所摄,还是外头的惊雷太过声势浩大。
转眼看向徐濯,他的脸色仍白得似纸,不见转好。
刘宏谈不上明君,是以徐濯的失态与焦灼并非出自悲痛。
稍微了解一些东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灵帝有多么荒唐。
史笔评价,桓、灵时期官场黑暗、毒流社稷,以致本就西斜的汉祚迅速崩沮,化作泡影。若说汉桓帝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汉灵帝却是亲手为大汉江山开启了墓葬门。
徐濯的反应如此之大,是因为预见了灵帝之死将会带来的恶果。
东汉最出名的,除了蔡伦的造纸术,就是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权利争夺。
你方唱罢我登场,东风西风互压百年,放眼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是绝无仅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东汉的皇帝死得快。
或许是基因出了问题,或许是宫廷斗争的倾轧,东汉的皇帝,绝大多数都非常短命。
二十岁死的稀疏平常,三十岁死的算你走运。这般死法,皇室人口再茂盛也会青黄不接。新继位的小皇帝年幼失怙,连路都走不稳,谈何理政?于是太后垂帘听政,和太后一荣俱荣的国舅威风凛凛,外戚专政,乐不可支。
等小皇帝长大,问题就来了。
但凡有点志气的,谁愿意做傀儡?何况外戚专政嚣张至极,连公主的良田都敢明抢,哪个皇帝能够忍得。
于是帝王培养无根无萍的宦官,让他们替自己夺权。
好不容易夺了权了,好么,皇帝又嗝屁了,权利又一次落到外戚手里。
高层忙着夺权,小皇帝来不及一展宏图就已身死,东汉的治理有多坎坷,于此可见一斑。
或许也因为这样,到桓灵帝的时候,二者极重享受,全凭自己的心意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