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瑾之抬起头,目光坚定:“所以,韩漓,我也打算考大学。”
韩漓愣住了,他看着柏瑾之年轻而认真的脸,对方今年才19岁,这个年纪,确实是该上大学的年纪。
柏瑾之在事业上成熟得不像个年轻人,倒让他差点忘了他的年龄。
“……挺好的。”韩漓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你确实该去体验一下大学生活。”
柏瑾之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只是目光又投向了物理专藏室的方向。
韩漓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心里却泛起了波澜。
柏瑾之的话,像一颗石子,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涟漪。
考大学……
这个词对他来说,太过于遥远。
他早早辍学,踏入社会时,只想着有口饭吃,从未想过有如今富足的生活,更没想过重返学校。
以前,他觉得这没什么,生活的磨砺让他早早学会了生存的技能,有没有那张文凭,似乎并不重要。
可是现在,看着顾玺对知识的渴望,再想到柏瑾之的决定……韩漓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思考,或许,他也该考虑考虑了。
不仅仅是为了能和顾玺有更多共同话题,更是为了……能离这个优秀的、他放在心尖上的少年,更近一点。
上次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时,他就明白了,歌手和演员的身份,是没有办法接近学业有成的顾玺的。
他也想站在一个更平等的位置上,和顾玺一起,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顾玺率先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才发现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看了一眼腕表,惊讶地发现竟然已经快六点了。
“天这么晚了?”他推了推旁边的宁一帆和曾庭轩:“一帆,庭轩,我们该走了。”
宁一帆和曾庭轩这才回过神,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地合上书本,眼神里还带着发现新知识的兴奋。
三人走出专藏室,看到走廊里还在等着的韩漓和柏瑾之。柏瑾之靠在墙上玩手机,韩漓则望着窗外,侧脸在夕阳的余晖里显得格外柔和。
“韩哥,柏哥,不好意思让你们等这么久。”顾玺有些歉意地说。
“没事,我们也很喜欢图书馆。”韩漓转过头,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笑意:“饿了吧?去吃饭?”
“好啊!”宁一帆立刻响应,“我感觉用脑过度,肚子快饿扁了。”
一行人走出图书馆,晚风吹拂着脸颊,带着傍晚的凉意。
宁一帆走在最前面,叽叽喳喳地说着书中看到的内容;曾庭轩跟在他身边,偶尔接一两句话。
韩漓和柏瑾之仍旧一左一右走在顾玺身边,询问他对晚饭的要求,眼神里带着各自的温柔。
顾玺听到韩漓的询问,抬头迎上他温和的目光,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边的晚霞,又看了看身边的人,嘴角忍不住弯起一个大大的笑容。
“什么都可以,只要和你们在一起。”
第89章 鱼决赛考试 清晨的阳光……
清晨的阳光透过F工业大学浓密的梧桐树叶, 在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顾玺、宁一帆和曾庭轩三人并肩走在校园里,身上还带着些许未散的晨露气息。
今天是全国物理竞争决赛理论考试的日子。三人满脸悠闲,心里没有多少紧张, 更多的是一种对挑战的期待。
“顾玺,昨晚没熬夜吧?”宁一帆侧头问顾玺, 语气里带着几分自然的关切。
顾玺轻轻摇头,眼底没有丝毫倦意:“正常作息。你呢?”
“一样。”宁一帆笑了笑, 又看向旁边的曾庭轩:“庭轩,等考试过后,你那本《电磁学通论》的笔记借我看看?”
自昨天一起在科技馆聊了大半天, 从天体物理到量子力学,两人发现彼此在物理领域的见解竟有不少相通之处, 之前因误会产生的隔阂, 早已悄然消散。
曾庭轩性格稍显内敛,闻言温和点头:“没问题, 考完试给你。”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物理题, 氛围轻松,与周围面色严肃的学生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都是真心热爱物理的人,在这个领域里,彼此是对手,更是难得的知音。
三人走进指定的教学楼,按准考证找到各自的座位。教室里已经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墨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感。
上午九点整,理论考试准时开始。
试卷发下来的瞬间,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顾玺快速浏览了一遍试卷,眉头微不可察地挑了挑。
这套试卷的难度比省赛高了不少,很多题目都涉及到大学物理的知识, 对高中生来说难度不小。
当然,对顾玺而言仍旧很简单。他指尖握着笔,脑海里迅速构建起解题的框架。
从力学综合题到电磁学应用题,再到最后那道需要结合数学建模的压轴题,他思路清晰,步骤写得又快又工整。
笔尖流畅地在试卷上书写着,一个个复杂的公式、精准的推导过程跃然纸上。
宁一帆和曾庭轩也很快进入了状态。
宁一帆擅长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模型,解题时总带着一种独特的巧思。
曾庭轩则更为严谨,每一步推导都细致入微,力求毫无疏漏。
三人虽然进度不同,却都沉浸在物理的世界里,全然忘了外界的一切。
不到两个小时,顾玺已完成全部考题,提前交卷。
走出考场后,他在楼梯口等了一会,没多久宁一帆和曾庭轩也相继出来。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轻松暇意。
“感觉怎么样?”顾玺先开口。
“还行,最后一道题的边界条件有点 tricky,但应该没问题。”宁一帆答道。
曾庭轩揉了揉太阳穴:“电磁学那道题计算量太大了,差点算错。你们呢?”
“我也差不多,不过都做出来了。”
理论考试的成绩公布得比预想中快,下午三点,成绩榜单直接显示在考场楼下的大屏幕上。
三人站在人群里,仰头找自己的名字,很快就看见了顾玺的名字高居第一名。宁一帆、曾庭轩,两个名字也都在前十名列表里。
没有公布具体分数,物理决赛评分是以理论分+实验分来评估总成绩的,目前还没到公布的时候。
“过了!”曾庭轩眼里闪过明显的雀跃,推眼镜的动作都带着笑意。
宁一帆也扬了扬眉,看向顾玺:“那么下午的实验考试,再来比比看谁成绩更高。”
顾玺弯了弯眼:“一起加油。”
实验考试设在F工业大学的物理实验楼。三人跟着指引走进去时,都被里面的阵仗惊了下。
——宽敞的实验室里,整整齐齐摆着上百张实验桌,每张桌子上都贴着编号,摆满了各种实验仪器,从基础的游标卡尺、示波器,到更精密的光谱仪、干涉仪,一应俱全。
而实验室的四周和天花板上,更是布满了黑色的摄影机,镜头对着每一张实验桌,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这阵仗搞得真大呀。”曾庭轩低声说了句。
“全国决赛实验考试,肯定要大一点。”宁一帆点头。
考生们按照编号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快大屏幕中显示考题。
考题:用双弹簧振子与光杠杆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 组装双弹簧振子系统,测量其固有周期与劲度系数;
2. 利用光杠杆法测量某金属丝在轴向拉力下的微小伸长量;
3. 结合胡克定律与杨氏模量定义,计算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并分析实验误差来源。
看似是一道单题综合型考题,其实包含了多个关联子任务。
顾玺看到考题后,眼神微微一凝。这道题综合了力学、光学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核,同样超出高中生的物理水平。
看了看宁一帆和曾庭轩,两人已信心十足的校正实验设备,顾玺放下心,也开始动手。
考场上方的监控室里,几位负责此次考试的教授正通过屏幕观察着考生们的表现。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正是F工业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导师李教授。他原本正随意地看着屏幕,当镜头扫到顾玺的操作时,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笔,眼睛微微睁大。
“这孩子……”李教授指着屏幕,对身边的同事说:“动作真规范,思路也清晰,你看他调试螺旋测微器的那个手法,比我带的有些研究生都熟练。”
旁边的张教授也凑近看了看,连连点头:“确实不错。他不仅是在按步骤做实验,还在主动优化实验方案。你看他刚才调整了一下光杠杆的位置,应该是为了减小劲度系数的影响,这可不是一般高中生能想到的。”
“他叫顾玺是吧?理论成绩也是第一,实验又这么出色,是个好苗子啊!”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等考试结束,我得去问问他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读本科,我亲自带他。”
另一位教授笑着说:“那个叫宁一帆的学生也很厉害,他的实验光路搭建得又快又准,误差控制得非常好,我看他对光学的敏感度很高。”
“还有那边的曾庭轩同学,做微小伸长量测量时,耐心又细致,数据记录得清清楚楚,分析也很有条理。这种严谨的态度很难得,也值得录取。”
几位教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目光时不时扫过各个优秀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顾玺、宁一帆和曾庭轩三人的屏幕上停留。
都是全国优秀学生,理论考试分差不大,实验中就区分出来了。谁是真擅长,谁是作题家,实验过程中的差别一目了然。
而考场里的三人,对此一无所知。
顾玺已经进入了完全专注的状态,他一边观察着光杠杆上的滑块,一边记录着数据,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继续操作。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没有丝毫卡顿。
大约两个小时后,顾玺完成了所有的实验步骤,整理好实验数据,撰写了详细的实验报告,然后举手示意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检查了他的实验器材和报告,眼中露出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
顾玺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出考场。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考场外的休息区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宁一帆和曾庭轩。
没过多久,宁一帆也出来了。他看到顾玺,笑着走过来:“你这么快就好了?我刚才卡在一个数据校准上,耽误了点时间。”
“还好,题目不算太难。”顾玺答道。
又等了十几分钟,曾庭轩才慢悠悠地走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终于做完了!光学实验太考验耐心了。”
三人一起走出实验楼,刚到校门口,就看到韩漓和柏瑾之站在一辆黑色的轿车旁。
韩漓穿着米白色衬衫,看到他们出来,笑着挥了挥手:“考得怎么样?”
柏瑾之则靠在车边,手里拿着几瓶刚买的冰可乐,递给他们:“先喝点东西,饿了吧?带你去吃饭庆祝。”
“我们都通过理论考试了,实验应该也没问题。”顾玺接过可乐,笑着说。
“那就好,走,吃饭去。”柏瑾之打开车门,让他们上车。
五人去了附近一家环境雅致的私房菜馆。饭桌上,韩漓和柏瑾之没多问考试的细节,只是一个劲地给他们夹菜,叮嘱他们考完试好好放松。
吃完饭,柏瑾之拿出手机,提议道:“来,拍张合照吧,纪念一下。”
五人站在菜馆的庭院里,背景是爬满藤蔓的墙壁。柏瑾之站在最边上,韩漓挨着顾玺,宁一帆和曾庭轩站在另一边。相机“咔嚓”一声,定格下这个瞬间。
回去的路上,柏瑾之直接用自己的经纪人号发了这条朋友圈,配文:“不管考得怎么样,你都是我的骄傲。”
没过几分钟,韩漓也转发了这条动态,文案更简单,却更温柔:“你永远是我的骄傲。”
柏瑾之和韩漓的粉丝本来就多, 两人的动态一发出,很快就有了不少评论。
“柏经纪和韩漓又一起宠顾玺了,这画面好温馨!”
“习惯了习惯了, 顾玺就是两人的掌心宝嘛~”
“这张合照好温馨啊!顾玺旁边的两个男生是谁?看起来好帅的样子,新人吗?”
也有网友好奇:“顾玺这是考什么了?现在也没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啊?”
很快就有顾玺的粉丝在评论区科普:“是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顾玺之前拿了市一和省一, 这次是去参加全国决赛的!”
“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
“我没看错吧?顾玺一个明星,居然去参加物理竞赛了?”
有网友将信将疑, 特意去查了一下相关的竞赛信息,结果真的在省赛的获奖名单里找到了顾玺的名字,成绩赫然是省一等奖。
再往前翻, 市赛的名单里也有他,是市一等奖。
这下, 网友们都震惊了。
“我靠!真的假的?顾玺不仅长得帅, 会唱歌会作曲,居然还是个学霸?”
“全国物理竞赛啊!那可是顶尖高中生的较量, 顾玺能进全国决赛, 这水平也太牛了吧?”
“不管决赛成绩怎么样,能从市赛一路冲到全国决赛,就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了!”
“粉到宝了!我粉的明星不仅业务能力强,学习还好,这是什么神仙偶像啊!”
网络上的讨论热火朝天,而当事人顾玺,正和韩漓、柏瑾之一起,送宁一帆和曾庭轩回酒店。
“今天谢谢你们的招待。”宁一帆真诚地说:“以后有机会,我请你们吃饭。”
“好啊!”韩漓笑着说:“等成绩出来了,我们再一起庆祝。”
曾庭轩也点了点头,看向顾玺:“顾玺, 回去路上小心。等结果出来了,我们再联系。”
“好。”顾玺点头应下。
送走宁一帆和曾庭轩,顾玺坐进车里,陪韩漓一起回他们住的酒店。
这两天忙着考试,都没空陪他们。如今考试结束,在等待成绩的空闲时间,自然该好好陪家人。
看着窗外掠过的夜景,顾玺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他刚才刷到柏瑾之和韩漓发的微博了。
他从未想过要靠学霸人设博眼球,只是单纯地喜欢物理,想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深耕。
但此刻,感受到身边人的关心,看到粉丝们那些善意的惊讶和赞赏,他心里还是暖暖的。
“在想什么?”韩漓侧头问他。
顾玺转过头,笑了笑:“在想,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柏瑾之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眼中带着欣慰:“顾玺,你已经很棒了。”
顾玺微笑:“我知道。但是,我想做到更好。”
他现在的条件不知道比前世好多少,当然要做到更好,为韩哥和朋友们、粉丝们留下更多。
不管是歌曲还是科研成果。
实验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F工业大学的大屏幕公告栏前比昨日更热闹了几分。
初步成绩榜单刚显示,就被学生和闻讯而至的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顾玺、宁一帆和曾庭轩没有往前挤,站在空地上仰头看着大屏幕上,三人并排的名字。
“第一名顾玺,满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人群里瞬间掀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榜单最上方,“顾玺”二字清晰醒目,其后显示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赫然都是满分,总成绩一栏同样是刺眼的“满分”,稳稳占据着第一名的位置。
往下数两行,宁一帆和曾庭轩的名字紧紧挨着,两人的实验成绩同样标注着“满分”,总分咬得极近,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这个结果不算意外,却足够震撼。
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各省顶尖的物理尖子生,满分意味着零失误,无论是理论的精密推导,还是实验的细致操作,都做到了极致。
“太强了……这三人是神仙打架吧?”
“顾玺居然真的是满分!我还以为明星参赛就是走个过场……”
“宁一帆和曾庭轩也厉害啊,实验满分多难拿,他们居然都做到了!”
议论声里,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的记者们早已反应过来,快步围了上来,镜头齐刷刷对准三人。
毕竟“明星顾玺参加物理竞赛”这事,昨天因柏瑾之和韩漓的微博已有了些热度,如今成绩出炉,自然成了焦点。
“顾玺同学,恭喜你拿到第一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平时是怎么平衡演艺工作和物理学习的吗?”
“宁一帆同学,你和顾玺、曾庭轩这次包揽前三,之前有没有交流过学习经验?对接下来的集训队选拔有信心吗?”
“曾庭轩同学,实验考试拿满分很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未来打算报考哪所大学的物理系?”
相似小说推荐
-
穿书八零:给反派当男保姆那些年(绪妄) [穿越重生] 《穿书八零:给反派当男保姆那些年》作者:绪妄【完结+番外】番茄2025-10-19完结双男主纯爱现代异世...
-
除咒怨(赵小北) [穿越重生] 《除咒怨》作者:赵小北【完结】番茄2025-10-19完结双男主纯爱现代穿越魂穿21.1万字文案: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