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习惯性地抬手,指节抵住下颌,陷入短暂的沉思,紫灰色的眼眸仿佛在推演琴酒可能的行动路径。
“形势逼人,”降谷零的声音带着决断,“看来,是时候再找黑麦威士忌进行一次更深入的会谈了。
需要将我们的合作层级再向前推进一步,建立更紧密的情报共享与行动协同机制。
同时,也要尽快找机会接触基尔,试探她的立场,争取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近几次与黑麦威士忌的情报互换和有限度的协同行动,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有效牵制了组织的部分行动。
在琴酒威胁持续存在的当下,深化与对方的合作显得尤为必要。
第114章 黑麦背黑锅
高层质询会的风波虽然平息,朗姆被迫交出了部分核心权限,但他多年经营的情报网络根基犹在。
正如神矢所料,朗姆对波本的怀疑迅速膨胀。
他认定波本不仅仅是个隐患,更有可能是高层安插进来、准备取代他的棋子。他无法公然对抗高层或BOSS的意志,便将所有的怒火和不安,一股脑地转向了波本。
降谷零的日子陡然变得艰难起来。
朗姆开始利用手中尚存的权限,对波本展开了全方位的刁难和审查:
波本接到手的任务,性质发生了剧变。
要么是极度危险、生还率极低的“脏活”,比如那些组织随时可以抛弃执行者的任务。要么就是极其繁琐、耗时耗力却对核心情报毫无贡献的垃圾信息收集工作。
朗姆的目的很明确:耗尽波本的精力,或者干脆借任务本身或敌对势力的手除掉他。
情报组内部,原本对波本开放的部分关键资源库权限被悄然收紧,仿佛无形的门在他面前关上了。重要的线人联络渠道被以各种理由“临时切断”,行动经费的审批变得异常缓慢和苛刻,意图让他在组织中寸步难行。
更令人压抑的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朗姆不动声色地将几个心腹安插到波本可能接触的各个环节——后勤、通讯、任务交接点。
名义上是“协助工作”,实则进行严密的监视。波本每一次外出,接触的每一个人,甚至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会被记录下来,分析,最终形成报告送到朗姆桌上。
甚至在情报组内部的小范围会议上,朗姆也会冷不丁地发难。
他会在讨论其他事项时,突然抛出一个指向波本忠诚度的“疑点”。比如,他会指出波本在某个任务中存在一段“无法解释的行踪空白期”,或者质疑波本与某个“背景存疑”的外部人员有过“不必要的接触”,并要求波本当场“澄清”。
这种当众的质疑和羞辱,目的就是打击波本在组内的威信,在其他人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营造一种“波本不可靠”的氛围。
面对这接踵而至的明枪暗箭,降谷零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极致的谨慎,一次次化解了危机。
他表现得像一个被误解、被针对,却依然对组织忠心耿耿、努力完成任务的情报精英。
他将所有的不满和警惕深深压在心里,用无可挑剔的任务执行和滴水不漏的行为伪装来应对每一次刁难。
然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和时刻紧绷的神经,加上无所不在的监视,即使是他,也感觉过于吃力,压抑到了极致。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表象之下,一个反击的计划正在暗中有条不紊地推进。
降谷零在朗姆开始刁难之前,就已经预判到自己可能面临的处境。他提前做了功课,精心挑选了朗姆一处位于东京近郊的安全屋作为计划的关键点。
这处安全屋在一周前刚被琴酒的突袭队重创过。虽然主体建筑还在,但外围防御设施损毁严重,安保系统大半瘫痪,人员损失惨重,正处于一片混乱、防御最为薄弱的恢复期。朗姆本人也刻意远离了此地,避免再次成为靶子。
计划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启动。按照预先的安排,“苏格兰”的身影出现在了这处安全屋外围。地点选在一个被爆炸波及、监控设备损坏尚未修复的区域附近。雨水冲刷着建筑,同时也让那个刻意留下的身影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这个身影谨慎地观察着安全屋的方向,似乎察觉到了某种异样或风险,仅仅停留了片刻,便迅速转身,消失在雨幕和废墟的阴影之中,只留下一个转瞬即逝的印象。
痕迹已经布下,但最关键的一步才刚刚开始:必须引导琴酒的人“发现”这些痕迹,并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为预测到降谷零会处于极为严酷的监控下,任何异常的主动联络都可能暴露。
因此,后续计划的执行完全交给了诸伏景光。
他利用降谷零之前建立并保留下来的、极其隐秘的联络通道,开始与基尔接触。
这个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降谷零上次已经和黑麦合作过,为了不让黑麦频繁的动作被琴酒发现,也为了不让黑麦掌握过多公安的计划信息,这次他准备借助基尔的力量。
基尔之前欠了降谷零一次,于是,诸伏景光模仿着降谷零和基尔交流时的语气和加密方式,通过那条隐秘通道,将一条指向该安全屋外围可能存在“异常活动”的模糊信息传递给了基尔。
信息措辞谨慎,暗示这可能是“某个消失很久的老朋友”在附近活动,并明确要求基尔:必须以自然的方式,让琴酒发现这条线索,整个过程不能留下任何人为引导的痕迹。
基尔收到这条信息时,心中立刻升起警惕。她不动声色地利用自己的权限进行了调查,很快认出了那些痕迹指向的是苏格兰。
她清楚记得“苏格兰”的逃脱是FBI的手笔。这次苏格兰重现踪迹,还要特意让琴酒发现……
结合近期组织内部琴酒与朗姆矛盾加剧的局势,基尔迅速判断:这很可能是FBI和苏格兰联手策划的一个针对组织、特别是针对朗姆的行动。
基尔迅速做出了决定,她不会拒绝这个要求。
一方面,对方确实掌握着她的把柄,虽然她手中也有对方的筹码,但远不到摊牌的时候;另一方面,这个事件本身及其后续发展,对CIA分析组织内部状况极具价值,她需要及时将信息传回。
她立刻行动起来,手法非常专业。借着琴酒最近下达的调查令,她顺理成章地调查朗姆的行动轨迹。
在过程中,她“意外”地发现并修复调试了那处安全屋附近几个因损坏而处于半休眠状态的旧监控探头。很凑巧地,其中一个探头在调试过程中,捕捉到了一段模糊的影像:一个带着兜帽的身影在外围一闪而过,其身形特征与苏格兰高度相似。
同时,在调阅守卫交接记录时,她“不经意”地将其中一条含糊提到外围有可疑动静的记录,标记为需要重点核查信息。
做完这一切,基尔心中更笃定了自己的猜测:这绝对是黑麦在主导什么计划,而苏格兰的痕迹又和朗姆的安全屋扯上了关系,事情绝不简单。
那些修复得来的监控截图和标记了异常点的守卫记录,很快被当作重要发现上报到了琴酒面前。
当那张特征指向性极强的模糊截图和那份标记过的记录摆在琴酒桌上时,他那双冰冷的绿眼睛骤然收缩,一股狂暴的杀意瞬间冻结了空气。
“苏格兰……朗姆的地盘……”琴酒的声音低沉,甚至听不出别的什么意味。
刹那间,过往的碎片在他脑中疯狂碰撞、拼接!
当初,正是朗姆声称他的内线北村发现了组织里的公安卧底苏格兰,才让琴酒的行动组去围捕。
结果呢?苏格兰提前逃脱了!在黑麦即将抓捕得手的关键时刻,又被所谓“CIA的人”救走了!
之后,苏格兰人间蒸发,组织投入巨大资源追查却一无所获,也查不到任何CIA的线索。组织高层因此质疑他琴酒行动不力。
现在,苏格兰的痕迹竟然出现在朗姆刚被他自己袭击过的安全屋附近!要不是他派人一直盯着朗姆那边,这个线索可能永远被埋没。
苏格兰的逃脱,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这是朗姆精心设计的一场骗局!
从一开始,朗姆就发现了苏格兰是卧底,或者苏格兰干脆就是朗姆的人,毕竟内鬼北村只和朗姆单线联系。朗姆故意泄露消息给行动组,让琴酒去抓人,然后在关键时刻,伪装成“CIA”救走苏格兰,目的就是让琴酒的任务失败,打击他的威信,争夺权力!
苏格兰一直就被朗姆藏匿或控制着,作为他打击异己的秘密武器!那些外围人员的名单泄露……朗姆很可能也知情甚至参与!再加上之前小樽行动中朗姆做的手脚……所有这一切琴酒遭遇的任务失败,很可能都是朗姆在幕后操纵,目的就是针对他琴酒,针对整个行动组的势力!
“朗——姆——!”琴酒猛地一拳砸在厚重的桌面上,眼中燃烧的已不仅仅是杀意,而是要将对方彻底毁灭、连灰烬都不留的疯狂怒火!“你竟敢……竟敢玩弄组织,玩弄我至此!”
琴酒彻底暴怒了!他不再顾忌高层那“停止敌对”的命令。
行动组的精锐力量再次倾巢而出,目标直指朗姆及其情报组的残余势力!
这一次,打击更加精准、更加致命!不再局限于外围据点,而是直扑朗姆核心圈层的心腹骨干、他秘密转移的资产、他最后的安全屋网络!暗杀、爆破、绑架拷问……
琴酒用最血腥的手段宣告着他的复仇。
他亲自带队,突袭了朗姆在东京的另一处极其隐秘的藏身点。
虽然朗姆再次像老鼠一样溜走,但造成的破坏和留下的恐怖印记远超上次。
这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同时,一份措辞极其严厉、罗列了大量证据的举报被琴酒提交给组织高层。他痛斥朗姆是组织的毒瘤,并且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自导自演破坏组织核心行动,强烈要求高层彻底清除朗姆及其党羽,以正视听。
面对琴酒掀起的又一轮腥风血雨和那份充满火药味的举报,组织高层的反应显得有点微妙。
那位神秘的代理人再次出面,通过加密频道对琴酒进行了象征性的斥责,重申了停止内斗的命令,语气冰冷地警告他,不要挑战高层的容忍底线。
然而,高层真正的行动却耐人寻味,他们加强了对朗姆残余势力的所谓“审查”力度,实质上默许甚至纵容了琴酒对朗姆派系的持续打击,并悄然撤回了部分原本可能给予朗姆的有限保护。
高层似乎乐于借琴酒这把锋利且失控的刀,彻底剜掉朗姆这颗已经失去价值的毒瘤。
而且,朗姆前段时间针对波本的种种打压行为,也被高层看在眼里,视为朗姆对高层不满和挑战的证据。
只要琴酒不直接攻击组织核心利益或引发不可控的混乱,高层乐得坐山观虎斗。
朗姆的处境急转直下,从组织巨头变成了丧家之犬,在琴酒疯狂的追杀和高层冷漠的注视下,惶惶不可终日,他的势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土崩瓦解。
而降谷零,则在朗姆自顾不暇、焦头烂额的混乱局面中,终于获得了一丝喘息的空间。他谨慎地观察着局势的演变,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同时,他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密切注意着琴酒和那位神秘“代理人”的下一步动作。风暴的中心,似乎正在悄然发生转移。
朗姆的覆灭,是琴酒冷酷的复仇与组织高层精心算计共同推动的最终结局。
琴酒的行动组展开了持续不断的致命打击。
朗姆多年经营的心血,他精心培植的党羽,在极致的清除行动中被逐一剪除。
那曾经令他无比自信的安全屋网络,在接连暴露并被摧毁后,彻底失效。
高层最初那点象征性的调停姿态,早已荡然无存。
他们不仅撤回了对朗姆的所有庇护,其冰冷的意志甚至可能转化为某些关键情报,悄然为琴酒指明了方向,加速了朗姆的败亡。
最后的清算,降临在朗姆最后的据点——一座藏在一个废弃建筑物下的堡垒。这是他自认为最隐秘、最安全的所在。
琴酒亲自带队,行动组仅存的精锐力量悉数投入这场终结之战。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朗姆的心腹拼死抵抗,爆发出最后的能量。
然而,在琴酒带着复仇决心的强大攻势面前,在行动组与情报组固有的火力差距下,再加上堡垒内部某些关键节点可能早已被高层悄然“解锁”,朗姆势力这最后的挣扎迅速土崩瓦解。
激烈的交火在堡垒狭窄的通道和密闭空间里猛烈爆发,震耳欲聋的枪声反复震荡,子弹撕裂空气,硝烟迅速弥漫开来。
当琴酒带着一身硝烟与寒意,最终踏入堡垒最深处的指挥室时,朗姆正背对着门,仓惶地在一个控制面板上徒劳地输入指令,试图启动一条早已被封锁的紧急密道。
没有对话,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停顿。
琴酒眼中只有锁定猎物的绝对专注与冰冷。
枪口抬起,火光在昏暗的空间中骤然闪现。
连续的、震耳欲聋的枪声疯狂炸响,子弹精准地命中目标。
朗姆,这个曾经极有权势、与琴酒缠斗多年、无数次试图将他踩在脚下的对手——身体剧烈地抽搐着,重重栽倒在冰冷的地面上。
鲜血迅速在地面上漫开,他双目圆睁,凝固着难以置信与彻底的不甘。
琴酒站在原地,居高临下地注视着血泊中那具渐渐失去温度的躯体。脸上没有胜利的狂喜,也没有复仇后的空虚,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冻结一切的寒意。
伏特加的陷落、小樽的惨败、无数次的被设计……这些耻辱的源头,此刻终于断绝。
他损失的权威、被挑战的地位,也在此刻得到了最血腥的清算。
他最后扫了一眼朗姆那张因死亡而扭曲的脸,确认再无生机。随即利落地转身,毫不停留地踏过满地的狼藉与残骸,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既定的工作。
指挥室厚重的防爆门在他身后关闭,隔绝了里面弥漫的死亡气息。
很快,组织内部通讯网络里,一条措辞冷淡、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通告悄然发布:“朗姆先生于执行高危任务期间,遭遇敌对势力激烈伏击。为保护组织核心机密免遭泄露,朗姆先生英勇奋战,最终不幸殉职。”
通告的内容,完美地掩盖了这场血腥内部清洗的真相。
朗姆的死,瞬间在组织高层权力版图上撕开了一个巨大、危险且充满诱惑的缺口。各方势力暗中的目光,立刻聚焦到这个新出现的权力真空中。
朗姆派系的核心成员在琴酒主导的清洗中几乎被彻底抹除,情报组瞬间失去了主心骨,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指令传递层层受阻,原本高效运转的情报网络变得支离破碎,许多关键渠道陷入停滞或失控。
内部派系为争夺朗姆留下的残存资源、人脉和影响力,开始了激烈的明争暗斗。
组织高层急需一个能够迅速稳定情报组混乱局面、同时又不至于重蹈朗姆覆辙、再次威胁到高层权威的人选。
而在朗姆时期因参与了质询会而被刻意打压、却在重压下展现出惊人韧性与高效执行力的波本,自然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波本并没有被授予朗姆那样的正式头衔和全部权利。
高层给予的,是一种更为谨慎的“临时接管”部分权限:
他的访问等级被升级,可以触及更多核心数据库,并且被指派负责协调几个关键区域的情报梳理与分析工作,之前卡顿的行动经费审批流程,现在也变得相对顺畅了一些。
这绝不是基于信任的委任,更像是在一片狼藉的情况下,高层权衡利弊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毕竟,作为被朗姆极其针对甚至迫害的对象,波本绝不会因为朗姆的死而对组织高层有所怨言。
同时,琴酒也不会对这个在朗姆倒台中看似“无辜”的情报骨干产生太大的抵触。
一切的发展都是情势下的自然产物罢了。
于是,波本身边,朗姆时期布下的那些充满恶意的贴身眼线消失了。但这绝不意味着他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予溪笃伽
降谷零清晰地感知到,一张更无形、更严密的监控网反而笼罩在自己周围。
高层必然通过无处不在的电子监控,对他提交的每一份报告进行的严苛到极点的审查,以及在情报组内部安插的其他身份不明、隐藏更深的“观察者”,来评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降谷零心知肚明,但他并不畏惧现在的状况。
相似小说推荐
-
alpha对我蓄谋已久(飞翔的大鹅) [近代现代] 《alpha对我蓄谋已久》作者:飞翔的大鹅【完结】晋江VIP2025-09-21 完结总书评数:100 当前被收藏数...
-
不许摸死对头的猫尾巴(戏子夺刀) [近代现代] 《不许摸死对头的猫尾巴》作者:戏子夺刀【完结】晋江VIP2025-09-22完结总书评数:1344 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