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殿下,这不符合逻辑啊。科举是要保举的,谁敢冒名?而且状元被招为驸马,这不结仇吗?”杨春顶着个黑眼圈出现在两人身后,发出灵魂一问。
万斐白眼一翻,“杨兄啊杨兄,都说了是戏剧,你懂不懂什么叫文学创作啊?”
杨春只觉得逻辑不太对,太子的目的他倒是能猜到,但一定要设定成女驸马吗?怪怪的,但没关系,没人听他一个外行的意见。
万斐的速度很快,当王克带着部分优秀家族子弟和一车又一车的竹简及书籍回京的时候,万斐已经交出了剧本,这速度,足以令现代无数作者自惭形愧,而且一次就过了审,简直是超人!
姜衡干脆让万斐全权负责《女驸马》相关事宜,万斐也乐呵呵地接了,他就喜欢这种有趣的新鲜事儿,全然没有编写教材的枯燥。
而这一次,直到《女驸马》都已经开唱了,天幕仍旧没有动静,别说,一众老臣最近心脏挺好的,不用受刺激。
倒是民间对此心痒痒,底层的娱乐活动本就少,一天天累得要死,天幕听个响,可打发时间了,跟追剧一样。
就这样到了冬月,天幕终于再次有了动静。
一连两个月下来,虽然天气渐寒,但朝官的精神面貌和幸福度却大大提升。
大梁朝臣当值一般是上五休一,上朝不同于当值,逢五才上朝,如今经过天幕后,丞相率先上奏,太子殿下补充建议,如今大梁上朝时间已经延迟到辰时五刻(八点)了!
这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多睡一个多时辰了,太早了,是真吃不进东西,如今这个时间段,对胃,对健康,都好了许多。
因为是冬日,天幕又在户外,民间大多只能在窗户那儿往外看,保持在屋内暖和,朝廷虽然喊着国库穷,但朝廷终究是朝廷,再穷,过的日子也比民间好多了,皮毛袄子,炭火,汤婆子,棚子遮风,总归日子难过不到哪儿去。
【宝子们,阿婆主回来了!有没有想念阿婆主啊?前段时间趁着天气凉快了,专门去看我推去了。】
大梁本土人士一时间没太理解我推是谁,姜衡本能用手挡住了嘴,我的天,要是让他们知道墓被旅游了,那还得了?
显而易见,阿婆主从不让观众失望,一张张知名人物的,布满鲜花水果卡牌等的墓碑照片,被放在了屏幕上。
“这是……长平侯,冠军侯,李斯,秦始皇……”这阿婆主也太会跑了,众人心想,诶?等等!
“墓地怎么这么多人?”
“这岂不是乱套了?!”
“嘶!那是不是老夫的名字?!”户部侍郎郑无疾颤抖着手臂指着天幕,“后世子孙在干什么!欺宗灭祖啊!”
不止郑侍郎一人破防,元泰帝,鲁王等一众上榜的“名人”更是心中憋着了一团火,古人视死如生,天幕中的后世还是太超前了。
姜衡左看右看,欲言又止,却还是安慰道:“好歹,好歹看着好好的,都被保护着,也名留青史了嘛……”可别都气出毛病了,朝廷可不能没人干活儿。
“至少你们没被曝光日记不是……”
口吐雅言的君臣们不约而同沉默了下来,随后正头发的正头发,捋袖子的捋袖子,理官帽的理官帽,显得十分忙碌,却同时视线都避开了早已社死毫无隐私的太子殿下。
姜衡就看着阿婆主用两分钟的时间歪题,来了个高效率扫墓旅游线路推荐,才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本职。
【本来这一期是想做鹤仙的文治方面,但没想到一旅游就没忍住,跑远了些,时间不够了,文治和武功要细讲的话太多了,干脆分开来,等一个个视频都看完了,大家自己就会总结了。】
姜衡歪头,bur?你这个阿婆主,是不是太偷懒了?不想要粉丝了?几个数据啊这么任性?偷懒还说出来?
朝臣更是接连心梗,评价一个皇帝,不就是看文治武功吗?该讲的不讲,不重要的哐哐哐的来,后世人到底是谁教出来的啊,干活儿都偷懒!
【又看到上一期因为提到了邓国公主,就有宝子想让我讲讲弘德一朝女性权益的提高是怎么回事,这的确值得讲一讲,不过要延伸开来讲,要讲邓国公主,就不可避免提到弘德朝的对外政策,海贸政策,也不得不提到申国公主与纺织业的发展。】
大梁各处,无论是闺阁中的闺女,还是出嫁后的妇人,守寡的寡妇,本能地抬起了头,竖起了耳朵。
商人则是瞬间把握了海贸这个关键词。
元泰帝则是一喜,申国公主?他现在已经摆了,这个肯定不是小九女儿,那就是他又要有女儿了?
【先说申国公主,严格来说,是申国长公主,邓国长公主,不过为了方便,后面就统一以公主代称了。】
朝堂之人优雅点头,长公主,皇帝的姐妹,看来皇家要添丁了。
【申国公主魏泱,成国公之女,宁王妃,鹤仙登基后顺理成章成了皇后,为天下女子之表率。】
一股大大的不妙浮现在了元泰帝心中,成国公更是心中一痛,他家闺女被废了!
【我们都知道,鹤仙虽然是皇帝,但却是一个坚定的修仙者,他的意志坚定到作为一个皇帝可以不近女色不要子嗣只为保持什么纯阳之体,这放在整个皇帝圈,整个历史界都是十分炸裂的。】
灵霞观,小道长询问师父,“师父,我们道家没有强制要求单身吧?”
老道长神色从容,“分门派,不过我们门派不讲究,怕你们强行不成婚,念头不通达。”
【说个冷知识,当初学术界甚至翻遍了整个元泰朝和弘德朝的太医院档案,就想证明鹤仙纯粹是不行,才给自己找的借口,因为太离谱了,家里是真有皇位要继承啊!】
姜衡脸黑了下来,尊重个人爱好懂不懂啊!你们这样大庭广众之下怀疑孤不行,是不是太伤人了点!
元泰帝等一众姜家人,则头一次希望天幕多说点,证明姜衡这个储君没有问题,这是姜家的脸面!
【可惜,都证明不了鹤仙身体有问题,而且这么说吧,若鹤仙身体真有问题,元泰帝再如何也不能立太子的,去世的时候,也不会留下遗言,让鹤仙赶紧生子了,显然鹤仙是有正常生育能力的,不然鹤仙总不能有本事,从小就收买一整个太医院吧?】
姜家所有人顿时松了口气,话又说回来,阿婆主还是懂事的。
【但是,在鹤仙实际掌权之后,就干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新闻,帝后离婚了!没错,帝后和离,和平离婚。
甚至担心魏泱婚姻受影响,将魏泱这个老爹安排的前妻收为义妹,封申国长公主,若下嫁,长公主府及一应嫁妆,由宫廷负责。
加之杞国公主与郑国公主早已出嫁,邓国公主在禁闭,申国公主魏泱照常负责着一些命妇的接待,同时处理一些桑蚕相关等工作。也就是职位变了,工作内容没变。】
“啊?帝后还真能和离的?”
“这弘德帝还挺有责任感的,没把过错推到女眷身上。”
“真的有人敢娶原皇后吗?”
成国公和世子倒是心情复杂,他们想过天幕中魏泱会是何种结局,但也顶多敢想殿下不会亏待了自家闺女,可殿下,倒是真把过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一刻,他们共情了屠岛的武定侯。作为臣子,他们对君主的要求真的不高,政事上不要乱来,就很好了,而殿下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至于有没有人敢娶申国公主,笑话,就算没有封公主,成国公之女会缺男人?
天幕中的陛下可以有名义上的皇后,完全不影响他自己,但当他选择了和离,就证明给了魏泱自由,魏泱养多少男人都不关他的事。作为成国公,他有底气这样说,一个长公主,可比皇后自由多了。
元泰朝臣有些羡慕弘德朝臣了,管中窥豹,殿下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君父,自古以来,哪儿有帝后和离的?
再是帝王的责任又如何?要么废后,要么欲盖弥彰皇后自请下堂,而殿下却不一样,对待皇后如此,对待武定侯如此,对待其他朝臣,能差到哪儿去?
【上行下效,也是在这样的风气下,民间想离婚,敢提出离婚,并且二嫁的女子也多了起来。】
后宫,姚贵妃敏锐感知到了不同:“长公主负责桑蚕礼?那以后的皇后呢?”
有公主负责桑蚕礼的前例在,之后的公主若要争权,会不同皇后争吗?这可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是政治地位!
【但对于父系社会的社会结构而言,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虽然现在因为网络的普及,舆论的变化,开始有很多言论,拿帝后和离,拿外交官邓国公主等举例说明鹤仙是平权先锋,嗯……作为鹤推之一,阿婆主说句实话,鹤仙是皇帝,是名为皇帝的政治机器,平权,你要他平什么权?平他自己的权吗?
是和离,不是废后,不过是因为鹤仙敢于担责,让邓国公主外交,是因为邓国公主有能力,而鹤仙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女性的权益在弘德一朝能有所提高,是因为不同于政客,作为一个皇帝,还是一个研习道家经典的皇帝,在他看来,阴阳本就没有孰强孰弱,天尊地卑的卑也不是卑微,男女都是他的牛马,谁强我用谁,并因此引起内卷,皇帝这个庄家通吃;也是因为后期南方纺织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而然的带动了女性话语权的提高,这才是主要因素。
当然,皇帝不轻视,不压制的态度,也很重要就是了。】
商人们眼睛就跟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先说海贸,又说南方纺织,他们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什么女子地位提不提高的,钱途才是最重要的!
而各行各业,不少男子则是一惊,“什么意思,意思是要女子在外做工?”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未来的皇后不做表率撰写女则之类的吗?”
“天地乾坤岂能颠倒?”
朝臣更是蹙眉,经济结构的变动,带来的影响可太大了,这可不是加班一段时间就能稳定的。
第23章 纺织与市场
【人类文明的演变,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男子的权力在扩大,女子的权力却在缩小,我这里将从先秦到大梁,每朝每代,对女子继承权,户权等各方面的官方律法资料打包放在了评论区置顶,大家可自取,视频中我截取一部分给大家看看。】
随着天幕的话落,明明是冬日,不少在室内的女子却果断地推开了房门,仰头看向了天幕。
【肉眼可见的,权益在下降,哪怕是看似开放的唐朝,也是一样。
北朝之时女子尚且有田可分,到唐,女性便没有了土地,不分田了,看似一家要交的粮食更少,可布品却要交得更多了,更轻松了吗?怎么可能,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
【而后续的朝代,一般都会参考前朝,吃进去的,是不可能吐出来的。】
“原来以前的女子,能够有田分吗?”
不止一个女子,不由自主地发出了疑问。
如果不曾看见光明,本可以忍受黑暗。
朝堂公卿们,已经在担忧自己的头发是否还能保住了,这不仅是工程量大的问题,还有天幕这一刺激,他们根本不能拖太久,至少短期内,朝廷需要有态度……
三位公主眼中闪过野心,默契领悟到了对方的意思,这也是在提高她们的权益。
公主的权势,何尝不是处于下降状态?若非元泰帝闺女稀少,她们也不可能有如此大气的封号,与位比亲王的待遇。
【如果看这些文字资料还是头疼,那阿婆主说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一个王朝的风气,是从上而下形成的,我们只从朝堂,不,只从皇室来看,对比一样十分清晰。】
【秦就不说了,始皇帝没有皇后,从汉朝说起,两汉四百年,你们能说出多少个皇后的名字?在不刻意了解历史的情况下。】
吕雉,窦漪房,王娡,卫子夫,许平君,郭圣通,阴丽华,邓绥……
名字,名声,都不缺。
【当时的皇后,被称作小君,太子,如刘据,都称卫太子。】
那可不是,两汉皇后都杀疯了,根本不搞虚的,全是实打实的争权夺利。
【晋朝国情,算了,连皇帝叫什么都没人清楚几个,别说皇后了。那就再往后,隋唐,长孙皇后算是知名的贤后吧?还有劝谏太宗的历史,但是史书上有写皇后叫什么吗?】
天幕下的众人顿时一愣,是啊,长孙皇后,叫什么名字来着?甚至礼法上开国皇帝李渊的夫人太穆皇后叫什么来着?只记得是窦氏。
【李治的王皇后同样没有记录姓名,武曌是特例,走的是皇帝路子,杨玉环也留下了名字,但那是因为成了亡国妖妃要为君主背锅,到了启朝,留下实际名姓的太后,也就一个,还是因为垂帘听政掌权,朝堂,写史的风气都如此,下面是怎样的,还需要多说吗?】
“所以得有权,才能留下名字。”贤后?贤名有几个用?
“三妹,之前天幕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做到了。”
邓国公主看到了前路,并拉上了两位姐姐的手,“梦中疯了一回,如今,正好拼一回。”
太子兄长,已经给了她们机会了,不是吗?
相较于兄弟,她们这些姐妹获得权势,威胁比兄弟们小多了,弱势,同时也是她们的优势。
【鹤仙有刻意去改变这样的情形吗?如有。
鹤仙登基后,就将生母追封成了皇后,塞入了老爹的陵寝,这都常规操作了。
但他要求史官记录之时,增添赵皇后赵淮佑与太祖元后陶雲之名,让她们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而不单是一个姓氏。】
安王姜衍,楚王姜徵,杞国公主姜瑜纷纷抬起头,心中一怔,就连元泰帝,也不免一时恍然,陶雲,他妻子的名字,但在史书记录之中,他从未注意到这样的小事,他和他的儿女们,也无一人注意到,除了——小九。
【但在此之外,鹤仙什么也没多做。他只是在自己范围内,将看好的牛马放在了相应的岗位,可以是女子,只要有能力,敢于争取,能自己顶得住压力。
鹤仙的所作所为,均是建立在他君主的身份之上,只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新事物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间接性的助推了女性权益的提高,于鹤仙而言,也不过是任其在棋盘内衍变,他不会轻易做动摇国本稳定的事,纺织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此,元泰帝表示这是不是应该的吗?
“牛马?天幕这是第几次提起牛马了?”
“当牛做马的意思吗?”
“难道后世的人有牛和马成精的?”
“想什么呢,怎么也比我们强吧,都能上天泄露我们的天机了。”
“也是,仙界牛马好歹也是神仙。”
【说起纺织业,其实也与倭岛有一丢丢关系。
在倭岛收复,银山开始开采之后,极大的激发了大梁民间商人海贸热情,原来海外,有钱的还真不少!海上虽险,但收益却大。】
【丝绸,瓷器,茶叶,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对外贸易的三大出口商品,中原王朝也一直占据着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海贸的兴盛,同样反哺着这三大支柱行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自古以来便重视农桑,巨大的利益之下,纺织业的发展只会更加迅速,古代从不乏能人异士,这样的大环境下,弘德十五年,纺织机器也迎来了极大的革新,新机器,能提升原本至少三倍的效率。】
纺织行业的商人彻底沸腾了!
【纺织行业的兴盛,是必然会增添外出做工的女子,提高她们收益的,如果鹤仙真是一股脑的“平权”主义,又怎么会派遣魏泱前往江南坐镇,对此进行控制呢?所以我说,没必要强行给鹤仙添加人设,鹤仙,先是一个皇帝。】
姜衡有些不能理解自己了,控制什么?技术革新,是好事儿啊!
倒是元泰帝,和一些老大人们,松了口气,还好没有冒进,选择了控制。
【鹤仙将革新纺织机器的工人安排进工部,继续研究纺织机,织布机等相关机械,但暂时不能投入生产,因为工人太多,高效率下,必然带来大批工人的失业,从而影响一大片的家庭,社会结构需要稳定,朝堂需要稳定,转换赛道,根本不能一蹴而就,这便是车长难调头。】
年轻的太子版姜衡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等等,那他历史上的大瑛……额,挺莽的,傻人有傻福,就那么大点地盘。至于中原,要逐步解决这个矛盾,除非……转嫁危机。
相似小说推荐
-
休想(李抒) [近代现代] 《休想》作者:李抒【CP完结】长佩VIP2025.3.28完结32.15万字2.57万人阅读1,229.28万人气7,612海...
-
娶了个不受宠的omega(好橘一大橘) [近代现代] 《娶了个不受宠的omega》作者:好橘一大橘【CP完结】长佩VIP2022.5.2完结1.45万字50.93万人气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