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织鹊)


老五眼神奇怪,九弟还知道维护自家啊,怎么对他就那么狠?是他不配吗?
【太孙自然是避重就轻,以夫妻间小两口的感情为由劝说,怕邓国公主冷静后会后悔,又说驸马年少,知错就改就好,不能让民间看了笑话,一个私生子而已,又不是养不起,皇家的形象更重要。】
【怎么说的,邓国公主的确受宠,但前提是不能影响皇家的形象,驸马也的确有错,但纵然君为臣纲,也不能像公主这样直接动手,公主是真的冲动了,生生让自己好好的局势变得像她仗势欺人了。
最终,公主和驸马没有和离,私生子不入郭家族谱,元泰帝做主,郭家长子以后过继一子入郭彤一脉。公主静诵女则一月,闭门思过半年。】
【自此,邓国公主少有出府,以至于大家渐渐忘记了邓国公主早年的权势和能力,直到元泰帝‘病重’,太孙监国,邓国公主吃一堑长一智,谋定而后动,一出手,险些无人生还,直接三杀。】
三杀?晋王瞪大了眼,难不成是他和九弟及太孙?这么猛的吗?驸马一事上,他可是帮了三妹说话的吧?三妹总不能疯魔了吧?

第20章 邓国公主得了mvp
还是青春版的邓国公主不由得放缓了呼吸,死死盯着天幕,三杀,怎么会是三杀?就算要出手,应该也只是针对太孙才是。邓国公主现在,不太理解未来的自己。
【东宫属官有一个叫蒯谌的,属于谋士类型,有一天,蒯谌告诉太孙,陛下已经连续召见安王世子多次了,大大的不妙啊!】
姜家众人都懵了呀,怎么又和大侄子牵扯上了,等等,不会是对大侄子动手吧?自断臂膀吗?
【太孙说:陛下病重想念儿孙,乃人之常情,只叹孤政务繁多,不能亲自侍奉陛下左右,有大哥尽孝,乃是解我烦忧,何来不妙?
蒯谌却说:殿下啊,您太有孝心了,您有兄弟之情,但是储君之争,不可感情用事啊!
太孙不解,却没有立马阻止蒯谌,只听人继续道:您虽过继到了孝昭太子一脉,但满朝皆知您是安王殿下次子,说句僭越的,自古以来的废太子,谁有安王殿下这样的底气和好日子?又是亲王又是敢直接和陛下呛声?太子无过而被废,陛下对安王殿下有愧,如今又时常召见安王世子,若陛下顾念旧情,重立太子,您和安王世子,谁才是安王的继承人呢?】
“把储君之位当成什么了?哪儿有太子废了又重立的,太孙不会就这样信了吧?”一向不着调的楚王都感觉荒唐。
姜衡心想,这算什么,还有两立两废的呢。
【听着是不是有点离谱?是不是觉得正常情况下应该把蒯谌这个人拿下?但耐不住站在太孙的角度,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这其一,原太子被废,理由本就站不住脚,十多年太子不是白当的。
其二,原太子在朝中深耕多年,太孙被立,融入朝堂,离不开元泰帝和原太子的面子。
其三,元泰帝虽然立太孙,但更多处于朝政的考虑,爷孙的感情并不浓厚,根本比不得与原太子的父子之情,以及与安王世子这个长孙的爷孙之情。
其四,一个常识,人越老,越怀念从前,尤其是病重之际。
其五,蒯谌揭露了一个事实,就算太孙正常继位,他该如何面对作为前太子的生父呢?若安王要摄政,他有绝对的自信能阻止吗?】
【太孙就问蒯谌: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蒯平胆子也大,说:安王世子侍疾,孝心可嘉,亲力亲为,若受了风寒,一病不起……
这暗示的意味可太大了,就差直接说把安王世子给咔擦了,这样无论元泰帝会不会发疯复立太子,太孙之位都不会变了。
太孙也是个果断的人,立马让人安排了,却不是单纯针对安王世子,没两天,安王世子与安王,先后感染风寒卧病床榻。】
噗通——
安王府内,姜襄双腿一软,当时就跪了下来,安王没忍住笑了出来,好哇,好哇,他在听到天幕说次子过继给大哥的时候,就想到过会不会有一天兄弟相残,但是没想到,老二胆子真大啊,竟然直接对他这个亲爹动手。
过继给三弟,让他享亲王待遇?算了吧,姜家人心眼都小得很,他没这么大的气度。
荆州府蒯家:
“蒯谌?是老三?”
“快!赶紧给老三改名,族谱上的名字也立马给改了!”
【但是我们都说了,邓国公主出手了,所以毫无意外,这事儿被得到风声的晋王给知道了,晋王也是被太孙给逼急了,生怕太孙真的上位,想也没想,立马动手调查,很顺利的就戳破了太孙谋害父兄的“真相”,并将真相放到了元泰帝面前,亏得元泰帝是装病,不然还真可能气死。】
晋王和邓国公主兄妹二人双双跪地,晋王头疼地低头瞅了眼旁边的妹妹,好妹妹哦,可把他害惨了。
邓国公主垂首,也不狡辩,敬待发落,她以后还挺厉害的。
【于是晋王兴冲冲地告诉亲爹真相,等着亲爹废了太孙,但没等到太孙如何,他先被卧病在床的元泰帝给生龙活虎地揍了一顿。
太孙晋王身边都有元泰帝的人,但元泰帝真没想过太孙能对安王府出手,这才有了太孙的得手,但当元泰帝想查,邓国公主也注定被告发。】
“娘嘞,这皇家可真凶残。”
“再如何被挑唆,对亲生父亲动手也是事实,太孙可真不孝。”
“什么太孙,现在可出现不了太孙。”
“也是,跟听评书看戏曲一样,这天幕还真有意思。”
【视频中,接连被打击的元泰帝没有再化病妆,看着却真的似乎老了几岁,下方跪着腰板笔直的邓国公主,就那样从容的,与元泰帝对视。】
“不愧是公主,当真好看,那驸马走了什么狗屎运啊!”
“可别了,这公主又是杀驸马又是杀兄弟侄儿,狠得嘞,谁敢要啊。”
旁边没有组一桌的书生听到这话,嗤笑出声,“放心,人家公主也看不上你们。”
【“时君,你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姜琦,乳名时君,长寿乌龟的别称,是元泰帝对公主的祈愿。
公主看着苍老的父皇,眼神有瞬间的动容,却也只有一瞬,勾起嘴角,就像是故意和父亲对着干一样,“父皇,儿臣这不是在努力往皇家子孙上靠吗?这不是您教儿臣的吗?”
“朕没教过你对兄长,对侄儿动手!”
“父皇!”公主一字一语,同样沉声道:“您没有亲口告诉我,可您用事实教我了!”
“儿臣从前何其天真?可结果是什么?!您忘了吗?!”
“就为了一个驸马?”
“一个驸马?”公主看着元泰帝痛心疾首的面容,却是笑着落了泪,睁着眼,随手擦了脸上的泪,高傲着不肯低头:“我堂堂公主,岂会在乎区区一个驸马?”
“父皇,当初我下嫁给郭彤,是为了给太孙造势,提携郭家,是也不是?”
元泰帝无言,公主讽刺地笑了笑,“儿臣明白,所以儿臣什么也没有说,儿臣得宠多年,为父皇分忧,本就是应该的。”
“可是父皇,那郭家,那郭彤,一边享受着儿臣的资源与荣耀,一边给儿臣没脸,在公主府就敢勾搭宫女,儿臣说什么了?儿臣什么也没说!从未传出过不好的流言,可他呢?他不声不响,弄出个外室子,儿臣再不管他,是不是下一步就是要儿臣的命,堂而皇之收割儿臣的嫁妆了?”】
民间,不少只有一个独女的家庭,尤其是准备招赘的富人家庭,当时就变了脸色,“一个公主都这样,我们闺女怕不是得被吃绝户!”
“那找个地位低,只能仰仗我们家过活的?这个郭家不是仰仗着太孙才敢如此的吗?”
“不行,不靠谱,我就是男人,我还不知道男人是什么德性吗?不行不行,招赘一点也不靠谱,嘶……怎么办呢……”
皇宫,姜衡叹了口气,三妹前期……太听话了,孰不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若是早早告状,那驸马断不敢越来越放肆,但姜衡知道,这也是治标不治本,这个驸马,本就不是为了三妹而选。
【元泰帝眼皮颤了颤,“你在怪父皇?”
“曾经是怪的,可后来,儿臣想明白了,是儿臣做的不够好,要么示敌以弱把握先机,要么一绝后患,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事情,父皇您既是我父亲,也是皇帝,本就不可能全然站在我这边。”公主轻声道。
“那你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公主歪了歪头,似乎觉得元泰帝这个问题有些好笑,“父皇,我比谁都了解郭彤,也比您更了解太孙,若是太孙上位,儿臣可没好日子过。”
“这两年,儿臣在公主府以史为鉴,闭门读书,这皇家啊,想让自己过得好,就不能让对手有任何爬起来的机会。父皇您说,我说得,对不对?”
“那你也不该对你二哥和大侄子动手,他们可从未对不起你!”
“那您废了二哥,是二哥对不起您吗?”公主激动得立马反问,直接将元泰帝给定在了原地,脸上瞬间五彩斑斓,难看得很。
“您肯定在想,您只是废了二哥,还给了二哥亲王的待遇,您对二哥已经够好了。儿臣也在想,为了拉倒太孙,太孙的行为肯定是要被揭穿的,太孙也不敢直接下剧毒,这不,如儿臣所料,二哥与大侄子,不都还活着吗?还因此因祸得福,得了您的心疼,提前看透太孙的不孝,这是双赢啊!”
公主的声音宛如魔咒,传入元泰帝耳中,“父皇,我们合该是亲生父女,我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女儿愈发肖您,您该高兴才是。”】
一众兄弟,包括两个年长的公主,同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小的两个皇子更是手拉手凑在了一起,三姐怎么感觉有点渗人啊?
就是在家的朝臣,都不禁后背一凉,随即庆幸,真好,今天是在家观看天幕,不用面对陛下的脸色,真好!
【“够了!闭嘴!朕让你闭嘴!”元泰帝气得站起身,怒指公主,“说得再多,也不过是为了掩饰你残害手足!”
“残害手足?”公主这就不认了,“儿臣可没动手,是太孙自己动的手,没人逼他!”
“若非你的人常年在他耳边念叨老二与大孙,挑拨离间,太孙如何会被人轻易挑拨?!”
“呵,他还是小孩子没有判断力吗?他是储君!儿臣的人都能挑拨得了他,等他上位,分得清是非黑白,判得了忠奸吗?”
“那你如今这样,什么都没有得到,你就满意了?”
公主沉默了一瞬,露出了一个就像曾经一样天真的笑容,“当然满意了,儿臣可以认罪受死,但绝不能卑微祈活,生不如死。”】
“这太孙和郭家这是多让公主不信任啊?”
对于民间而言,刺激,太刺激了,比话本子真实有趣多了!但民间只需要八卦就好,宫里和朝臣需要考虑的就多了。
“陛下,时君如今还小,天幕中,只是后来移了性情,妾身恳请陛下,允时君随妾身读书,妾身会把时君教好的。”
邓国公主生母贤妃请旨,生怕天幕之后,宫人会因此怠慢了公主。
元泰帝却觉得心里压着什么,沉甸甸的,只道:“都起来吧,之后再说。”
【谁能想到,会杀出个邓国公主搅乱了局势呢?太孙虽然没有对晋王这些叔叔辈下手,但是人家直接对亲生父亲下手了啊!甚至元泰帝装病,还不到半年。】
【安王常年酗酒,此次被亲子所害,身体精神双重打击,半年后病逝,安王世子身子尚未好全,又要守孝,险些跟着安王去了,自此身体大损,膝下无子,三十岁之际,鹤仙将楚王膝下次子,过继给了安王,然虽有太医照看,最终也没活过40,在弘德十三年去世,享年三十九。】
得知死期的安王躺在躺椅上,眼睛都没睁一下。
楚王没什么可多说的,过继给二哥一脉还能继承王位,他以后的次子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他们姜家过继来过继去的,频率是不是有点高了?
【邓国公主被幽禁公主府,终生不得出。】
【大侄子去世一年后,鹤仙在两位长公主的求情下,才解除了邓国长公主的禁闭,此时邓国长公主,已经三十五岁。
令人感慨的是,多年的幽禁,没能让这个能当祖母年龄的公主意志消沉,真金不怕火炼,明珠不怕蒙尘,外交史上最璀璨的玫瑰,终将绽放。】
外交……
姜衡了然,也是,天幕上的三妹能牵着太孙的鼻子走,能把老爹气得险些七窍升天,洞察力及谋算人心上,的确少有人能及,祸祸他国,的确适合。
邓国公主向两位姐姐和姜衡,投向了感激的一眼,感谢天幕中的未来,为她求情,将她放了出来,甚至,还给了她其他的机会,她好像知道,她以后可以做什么了。
元泰帝见状,沉默无言,却没有多加指责。
【太孙不孝,废黜太孙之位,贬为庶人,晋王冲动,有套就上,可为将,不可为君。】
【百官也被溜了一大圈,不少人的官位因此发生变动,元泰帝的权威再度被加深,元泰帝虽没有再立储君,但宁王已经开始随侍帝侧,辅阅奏折,作风也开始趋向柔和,虽无储君之名,已有储君之实。】
【而正式被封太子,便是第一期视频里的,百官欲联合楚王,被楚王背刺了。】
【回顾鹤仙从宁王到太子,我们会发现,其实鹤仙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参与所谓的夺嫡,唯一一次出手干预,也只是放大对手的欲望,还被邓国公主给插了一脚,放现在网络上,就是鹤仙躺赢狗,邓国公主得了MVP。】
朝臣则是摇头,他们虽然不明白什么是MVP,但是躺赢,他们大概还是能理解的,理解前句,后句就不难分析出来了,可这也太偏颇了。
在他们看来,宁王能让陛下装病试探晋王与太孙,还把自己给放在了观戏的位置上,这场试探,在陛下答应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试探,因为人心本就不可试探。
【可我们从政绩上而言,晋王的功劳大多在军事上,偏科严重,又容易上套,一开始就不是元泰帝心中的储君人选。】
晋王涨红了脸,这天幕,太伤人了!
【太孙呢?晋王是武,他就是文,被士人阶层所认可,可实打实能拿出来说的,实质性的功绩,却说不出个什么来。
便是《农桑志》,也是因为外行指导内行,一本农学巨作,险些一辈子不见天日,直到鹤仙住进东宫,发现了这本隐藏的宝藏,将周均这个作者给找到,询问他水平为何忽高忽低,书上的结论是怎么出来的。至此,周均这才拿出未修改版的《农桑志》,得到起用,鹤仙更是在弘德七年,为周均重启大司农一职】
游历至蜀地的周均从田间抬头,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大白牙,复又重新弯腰,与农人交谈。
既君父有德,那想来不会怪罪自己晚去一两年,他想,编纂到一半的农书,还能做得更好。
【再看鹤仙,在朝堂,与元泰帝配合默契,心甘情愿扮演白脸,与百官为敌,整肃朝堂,改善风气,震慑贪官,改善律法。
在民间,戏社,戏台班子,犹如别样的“采风官”,将民间故事搬上戏台,化作艺术,编纂戏剧经典《戏章》,民心在侧;又塑造青天大老爷版的为民做主的清官形象,既宣传了朝廷,又维系着与百官的平衡,以名誉匡正朝官。
若你是元泰帝,你会选谁?】
这还用选吗?这根本没得选啊!
“《戏章》?采风?是仿照《诗经》吗?”有学子大感兴趣,万不曾想,低贱的下九流行当,在宁王手中,竟变得如此风雅?
“名誉……”不少老臣细细琢磨这二字,发现,就是自己,也摆脱不了这二字,若能够有以自己为蓝本的戏曲传唱后世,他们能不愿吗?他们巴不得呢。
“太子殿下,擅长悄无声息的攻心啊……”方方面面,无论是对陛下,还是对他们这些臣子。
天幕这一期的视频也终于到了结尾,这一期的视频比之前的都长,内容也更多,更刺激,同样,后续要收尾的也多。
尤其是安王府二公子,晋王,和邓国公主,相互之间的斗争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他们不顾元泰帝的死活,但凡元泰帝真病了,保不准就真气死了,这怕是元泰帝哽在喉咙最深的一根刺了。
天幕结束,宫宴也顿时冷清了下来,元泰帝与太子北辰殿议事,两位公主没有选择立马出宫,而是去了邓国公主宫殿,宗亲该回家回家,老十带着两个弟弟去了文思殿,晋王楚王带着其余兄弟出宫去了安王府,一时之间,暗潮汹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