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星懒懒)


谢宁窝在陆川怀里,“嗯”了一声。
“这次我是真知道错了,下次一定不会再这么冲动了。”不为自己,也得为眼前这个担心自己的人。更不能随便让竹哥儿参与到这种不定的危险里来。
见谢宁神色还是不太好,和他平时神采飞扬的模样截然相反,陆川开始转移话题。
“你们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能给我详细说说吗?”
这谢宁就来劲儿了,马上直起身,退出陆川怀抱。
“那些报童们刚出去卖报,一个女人就打上门来,指名道姓要找星哥儿,非说星哥儿勾引了她丈夫。”
“人家星哥儿整日在报社研究做饭,哪里有功夫搭理她丈夫,分明是她丈夫来纠缠星哥儿……”
陆川含笑看着谢宁把事情说得跌宕起伏,心里在思索怎么给他善后。
白家人固然有错,但宁哥儿贸然打上门去,到底是不妥。
何况白君豪是个秀才,殴打读书人的罪名,可不是谢宁能担当得起的,一旦白家人报官,即便宁哥儿他爹是永宁侯,也会被愤怒的读书人掀翻。
读书人最是容易被人左右,到时候宁哥儿掌控的大安报纸,反而会成为他狡辩的证据。
自家的报纸,哪怕把真实的情况写上去,众人也会觉得宁哥儿在颠倒黑白。
有可能亲手建立的大安报社会因此拱手与人。
得想个法子让白家人吃了这个哑巴亏,不敢再报官。
这想法倒是和谢明不谋而合,谢明替谢宁善后惯了,每次宁哥儿当面打得爽,他这个当哥哥的就得在后面苦哈哈地善后。
翌日,陆川下学后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和谢明一起商讨解决办法。
陆川说:“白家如今全是靠李家接济,才有现在的生活,白家现在是那位李小姐做主,从李家入手会比较容易。”
谢明点头:“李家是做布料生意的,这两年一直想发展羊毛线的生意,我让娘给李家一点儿甜头,有李家出面,想必那位李小姐会把白家人压下。”
“现在白家人还在养伤,一时没反应过来,我们得赶在白君豪反应过来之前,把事情办妥了。”
听到这话,陆川突然笑了:“他们现在应该还想不到要去报官。”
面对谢明的不解,陆川笑着说:“宁哥儿给了他们一个警告,说他们要是把自己被打的事情说出去,宁哥儿就让他们家的事天天上报纸。白家人一时被唬住了。”
谢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宁哥儿还是有几分机灵的,等白家人反应过来,他们家的八卦新闻不会对白君豪科举造成什么影响后,估计我们已经把证据销毁了。”
最重要的是,到时候白家人的伤都养好了,有谁能证明宁哥儿打他们了?
想到竹哥儿说那白君豪被宁哥儿打得皮开肉绽,谢明决定,得送几瓶好用的祛疤膏过去,力求不留一点儿痕迹。
这场因白君豪的贪心引起的事件,最终由白家人吃了苦果。
李心意虽然也把打了,但受伤不严重,还能正常打理家事。在谢宁他们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不准白君豪出门,一切都是因为白君豪。
李心意把白君豪和白父白母的用度都缩减了,吃她的用她的,还想用她的钱养外室?
当她李心意没脾气吗?

第149章 点名
因为禁口的命令下得早,除了那天在场的几个记者,报社上下没人知道那天的事情。
因此大家也就不知道,黎星为什么突然变了。
以往黎星经常窝在厨房研究菜式,只有午膳后一段时间,会被小溪拉着一起听故事。但他本人还是比较孤僻的。
大家慢慢发现,这种情况突然改变了,最明显的是,这几天炒的菜感觉有些敷衍。
虽然味道还是正常的水平,但一些比较费功夫的菜肴,已经很久没有上桌过了,仔细一看都是一些快炒出餐的菜。
又一次吃完饭,小溪凑到黎星身边:“星哥哥,我明天想吃莲藕丸子,明天能不能做莲藕丸子啊?”
莲藕丸子需要把莲藕和肉一起剁碎,然后加各种调料,再一个个捏成团放到油锅里炸,外酥里脆,还有一丝丝清甜,小溪最喜欢吃了。
最近恰好是莲藕的季节,莲藕便宜,可距离黎星上次做这道菜已经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
黎星面露难色,这道菜有很多道工序,能让小溪念念不忘,自然是有黎星的秘方在。报社请来的两个帮忙只能做点简单的洗菜切菜,若要做这道菜,他得花费不少功夫。
可他现在没有这么多时间。
自从谢宁说过要教他习武后,每天等小溪他们这些报童出门了,黎星就会来找谢宁,两人找一个闲置的院子,谢宁一边看稿子一边指点黎星习武。
报社在一套三进的宅子里,本来是用来居住的,分了前院后院,前院作为报社的主要活动地,是记者们的办公地和报童们的活动地。
后院则是平时做饭吃饭的地方,另外后院还有几个小院子,其中一个院子由黎星和小溪居住,黎星练武的院子就在他居住的院子旁边。
刚开始这几天,谢宁没有给黎星上太大强度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扎马步。
虽然黎星在报社干了几年活,颠锅甩锅样样精通,身体素质也比一般人强,可这个扎马步还是让他筋疲力尽。
黎星朝小溪不好意思地笑笑:“小溪,等过几天吧,等我有空了再给你做好吗?”
至少要等他适应了现在的强度,这几天练完,若不是有毅力撑着,他都不想炒菜了,更别说这么费功夫的莲藕丸子。
小溪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很听话地点头:“好吧,那等星哥哥有空再给小溪做吧。”
黎星摸了摸小溪的小发包,最近天气转凉,小溪穿上了去年报社统一给做的毛衣,整个人毛茸茸的。
十月一过,一场初雪过后,整个京城就进入了冬季。
在寒冷的天气里,谢宁和秦竹看着在寒风中扎马步的黎星,秦竹不由感慨:“没想到星哥儿还真有毅力,我当初还以为他是受了刺激,才想要学武,过不了多久肯定会放弃的。”
就算在北疆,能坚持在寒冷的冬季继续习武的女子哥儿,也是屈指可数。
谢宁笑道:“你可别小瞧了他,他一看就是极为坚韧之人,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刚开始让他扎马步,坚持了一刻钟后,腿就一直在抖,可还是维持着那个姿势。比我二哥当初学扎马步还好。”
秦竹嘴角一抽,他二哥习武的时候才几岁?五岁的小孩本来就贪玩,扎马步这种又累又枯燥的事,他哪里能坐得住。
秦竹看着穿着单薄的黎星,说:“他穿这么少,不冷啊?”
秦竹自从怀孕之后,就没有以往抗冻,刚入冬他就穿得很厚实了,看谁穿得少,得都问一句冷不冷。
谢宁给了他一个眼神:“你以前练武的时候会冷吗?”
秦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还真是一孕傻三年,问出这种傻问题。
另一边的陆川,也在被唐政问;“今天都下雪了,你还穿这么单薄,不冷吗?”
学舍里的学子,基本都加了件棉袄或者毛衣背心,看着就暖和,就陆川还穿着几件单薄的衣衫。
陆川一边哆嗦着身子,一边往手心里吹气,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抖:“冷啊!”
唐政不解,小心地问:“跟你夫郎吵架了?”
陆川一脸茫然:“没有啊!怎么突然这么问?”
“那你怎么不吃棉衣?难道不是和嫂夫郎吵架了,他不给你穿吗?”唐政说。
坐在陆川旁边的刘扬,也点头表示同意,看着陆川一直在哆嗦,他都觉得冷。
陆川惊讶:“你怎么会得出这种结论?”
唐政示意他看看四周的同窗,然后说:“整个学舍就你穿这么单薄。”
即便是家里再穷的学子,也有几件棉衣,何至于天冷了,还穿着几件单衣。
陆川有些哭笑不得:“这是我故意这么穿的。”
“故意?”唐政更不解了,“为什么?”
陆川解释:“会试在明年的二月初,这个时候雪初化,正是倒春寒的时候。考场里又不准带棉衣和毛衣,那么简陋的环境,每年不知多少学子,因为这个气温而病倒,没法答完试卷。”
唐政眉心微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朝廷规定了不能带有夹层的衣裳和棉被,只能靠运气了。何况到时候会有炭盆,应该不会太冷。”
陆川摇头笑道:“考场能提供的炭是有限的,顶多够煮个饭烧个水,真要取暖只能硬扛。”
“我现在就是在为会试做准备。先让身体提前适应这样的温度,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到时候就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病倒了。”
陆川充分吸取了原主的经验,考试途中,那是万万不能生病的,会试三年一次,一旦错过,就得等三年,他等不了那么久。
唐政没想到还能这样,他一直觉得,这就是运气的问题,顶多让医馆多开几包能防风寒的药粉,能不能起作用,就看天命了。
不过——“你就不怕生病吗?”
“现在生病总好过考试的时候生病,我现在多习惯习惯,到时候就没那么容易病倒了。”
陆川能接受是自己的学识不过关,导致无法上榜,却不能接受和原主一样,因为生病而不得不退出考场。
对此唐政表示佩服,他是做不到为了会试,一个冬天都这么干冷着。
旁边的刘扬则是若有所思,他对科举成功的渴望比唐政强烈,对他来说,这次也将是极为重要的一次考试。
唐政看刘扬那个神色,不可思议地说:“你不会是要学行舟吧?”
刘扬沉吟片刻:“他说得对。”
然后刘扬便解开了自己身上裹着的棉衣,和陆川一样,只着单衣。很快,他也跟陆川一样,哆嗦着身子。
中午照旧和苏幕席东他们拼桌吃饭。
苏幕围着陆川和刘扬转了一圈,最后摩挲着下巴道:“你们今天很潇洒啊!莫非要学着李太白做个狂士?”
席东也是一脸思索:“我猜不是,八成是想学唐郢,修仙之人不惧严寒,您二位莫不是寻到了什么修仙之法?《修仙传》竟是真的?”
说着席东脸上浮现一抹惊喜,渴望的看向陆川。听到席东说着这个可能,苏幕的神色也开始变了,一脸期待。
陆川直接推开快凑到他肩旁的苏幕,一脸无奈地说:“怎么可能?《修仙传》那是假的。今日这么穿,那是为了提前适应会试的环境条件。”
一听这话,苏幕和席东眼中的期盼瞬间消失了,没精打采地坐回凳子上,拿出特制饭盒里的饭菜,摸着还是温热的。
苏幕问:“为什么要提前适应会试?我记得会试是在二月初,那时候都开春了应该不会很冷吧。”
唐政白了他一眼:“开春就不冷了吗?何况还有倒春寒呢。”
苏幕这才想起,还有倒春寒这回事儿,在考场那个地方,确实挺冷的。
席东看着陆川和刘扬拿筷子的手都有些哆嗦,有些不解:“你们现在都冷得发抖了,不影响写字吗?”
陆川苦笑:“当然会影响,这个只能慢慢适应了,但科举最重要。”
刚开始哆嗦很正常,等他适应了就好了。
苏幕和席东齐齐伸出一个大拇指,一脸佩服地说:“真能忍!”
苏幕吃了一口菜,又转向唐政:“你怎么没学他俩?”
唐政一脸无所谓:“我又不是一定要考上,我爹说了,这次会试不管考没考过,都不会逼我继续上学科举了。”
也是,唐政和陆川刘扬可不一样,他现在可是人家工部心心念念着的人才,不管考没考中,来年做官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席东倒是好奇:“你俩现在写字那么抖,就没被钟博士说吗?”
这时候的陆川和刘扬不知道,第二天一上课就知道了。
钟博士把昨天布置的卷子发下去,唯独压着陆川和刘扬的试卷。
“你们俩能告诉老夫,这字是怎么回事?”钟博士一脸严肃,直接在课上点名。
陆川这些年天天练字,早已练成了标准的馆阁体,钟博士已经很久没有在陆川的卷子上看到过这么丑的字了。
陆川有些尴尬,他也很久没有被钟博士点名过了。
陆川不好意思地说:“这天有点儿冷,手抖控制不住。”
钟博士下意识地看了下窗外,下雪了确实有些冷,他这两天都加了两件衣裳。
不过——别人的字怎么不丑。想到这,钟博士才发现,陆川和刘扬居然是穿着单衣的。
钟博士有些震惊:“你们俩怎么穿这么少?”
此时整个学舍的学子都看向陆川和刘扬,其实他们昨天就看到了,只是跟陆川刘扬还不太熟,不好意思直接问。
陆川只能再次解释:“为了提前适应会试的环境,会试大概也是这样的温度,算是防患未然,到时候没那么容易生病。”
同窗们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居然还能这样?
他们都是这一届考中举人的,没有人经历过会试,只听说过会很冷,具体有多冷,就不是他们能想象得到的。
但他们听说过,每年会试都会有很多人考不完三场考试,很大原因就是会试时太冷了,很多人直接在考场里得了风寒发热,想坚持都坚持不下去。
大安的科举,考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考生的体魄和运气。
钟博士也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一时也不知道该不该追究,他当时也是参加了两次会试,才最终考过,第一次会试就是因为风寒发热,而不得不中断考试。
钟博士想了想,唯一的弟子为了科举,能想出这种锻炼体魄的法子,他这个做老师的得支持。
“念在你们是为了科举着想,就不罚你们了。给你们一个期限,十天内得把手稳定下来。”
十天后这个字还这么丑,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第150章 生病
王允知是三年前乡试考中举人的,本来应该一口作气参加会试,但为了能在会试中取得好名次,他愣是在国子监又读了三年。
三年前那届乡试考中的举人,一开始都被分在笃行班,会试过后便根据季考成绩分班,王允知被分在了最好的博学班。
在率性堂,大多数的学子他基本都认识,连前些日子新组成的慎思班,也有不少人跟他关系好。
因为三年前陆川的一张画,及时救下了他两个侄子,王允知对陆川一直照顾有加,尤其是陆川升到率性堂后,经常给陆川送他的读书笔记。
最近王允知得了一本新书,自己看完后颇有受益,便拿着书籍和笔记来找陆川,和陆川探讨,他也能有新的体会和思考。
王允知冒着寒风来到慎思班门口,看见里面的学子,他一时有些认知错乱,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
此时雪已经停了,地上一层薄薄的积雪也早已化了,光看外面的风景看不出什么。只是这时正好一股寒风袭来,吹得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还是很冷。
王允知不信邪地再次走到门口,里面的人还是他刚才看到的模样,就在他要怀疑人生时,陆川歇息空隙抬头,刚好看到他。
“允知兄!”陆川站起来朝他招手。
王允知尴尬地笑笑,待陆川走至门口,他才发现,陆川也穿着单薄的衣衫。
“你们班这是怎么回事?”王允知用眼神示意陆川看一眼学舍内。
门口处比屋内冷了几分,陆川先是打了个寒颤,才强忍着哆嗦回答王允知。
“他们是在为明年的会试做准备呢。”
“为会试做准备?”
这两天班上有意想要在会试中上榜的学子,都纷纷学着陆川和刘扬,减少衣衫让自己提前适应这寒冷的天气。
只有几个不打算参加明年会试的学子,或者跟唐政一样不在乎会试的人,还跟平时一样衣着。不过他们人太少了,刚才王允知一时没瞧见。
看着王允知眼中的不解,陆川只好再次解释:“每年会试时正是倒春寒的时候,能带的衣衫不厚,最多只能穿三件。到时候春寒料峭的,身子容易受不住,不如现在提前让身子适应这种冷,会试时才不容易生病。”
王允知吃惊道:“还能这样?”
陆川也不想这样,这两天的冷,他深有体会,每次冷得难受时,都想让陈青石给他拿件衣衫进来。
可是一想到会试时可能会生病发热,导致无法完成考试,他抗寒的心又坚定了下来。
陆川苦笑:“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王允知说:“不是能带预防风寒的药粉进去吗?”
“这药粉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的,否则每次会试也不会那么多人生病了。”陆川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