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批陈粮的处置,陆川是一点儿也不心疼,这杨钦和张家不知从百姓们口袋里夺了多少利,这批粮食不过是个零头。
现在不过是提前补偿百姓,让百姓不至于在他们结案之前,再过得如此苦哈哈。
主要也是想要挽回被杨钦黑掉的官府形象,如今合水县的百姓,离造反就只差一步了。
官府的公信力毁掉只需要一个人,想要救回来却是千难万难,陆川也只能趁着自己还在这里,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何村长也带着何家村众人前来领粮,每个人都拿着自己家的户籍纸,连收割新粮这种大事都暂且搁下了。
这对于很多村民来说,简直是比过年还高兴的喜事,时隔好几年,他们终于可以敞开肚子吃饱饭了。
石娃子拉着他阿爷的衣袖,瘦黑的脸上满是笑容,走路都是一跳一跳的。
他的好朋友狗剩和二蛋也跟在他们的爹娘身旁,这还是他们长这么大,第一次来县城呢。
跟着大人一连走了几十里路,他们也不嫌累,可能是村里的孩子总是上山下河的原因吧,精力旺盛得不行。
石娃子说:“阿爷,等领了粮食,我能不能吃碗面啊?阿爹说等我过生辰了,就给我煮个鸡蛋。可以把鸡蛋卧在面里,就是一碗长寿面了,到时候阿爷阿婆爹爹阿爹都吃,我们大家一起长寿。”
狗剩插嘴:“我也要吃长寿面,阿娘,我们能不能也吃长寿面啊?”
看两个小伙伴都有想吃面,二蛋不想落后,也赶紧向他娘提要求。
何村长笑呵呵地说:“可以,石娃子想吃面,那我们回去就做面条吃,再给你煎个鸡蛋,不用等到你生辰那天。”
狗剩和二蛋的爹娘也是一脸笑意,可见能领粮食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此时极好说话。
“回去咱们就吃面条,还有狗剩你爱吃的饺子,娘也给你做上。”
“真的?”狗剩一脸惊喜。
狗剩他娘点头:“真的,不过只有素馅的。”
狗剩乐开了花,呲着个大牙说:“素馅的也好吃,饺子怎么做都好吃。”
看石娃子一脸羡慕,他阿爹也开口说:“我们回去也做饺子吃。”
在大人的承诺下,不少孩子都说着自己想吃的食物,基本是一些常见的面食,但却是他们贫瘠生活里吃过最美味的东西。
领取粮食的队伍很长,但速度却并不慢,何家村的人只排了一个时辰,就轮到了他们。
在核验户籍这个流程,速度是慢了些,不过陆川特意安排了四个人核验,核验完之后,核验的人就会给他们写一张单子,上面会写好这户人家多少人,应该领多少斤粮食。
然后百姓们就拿着这张单子,交给旁边秤粮的侍卫,他们就可以领取属于他们的粮食了。
何村长从怀里掏出一张陈旧的户籍纸,交给核验的人,对方正在查资料时,石娃子突然小声叫了一声。
“阿爷,你看那位大人是不是来我们村里留宿过的陆大哥?”
陆川正好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从县衙里出来巡视粮食发放的情况,没想到刚好被石娃子他们撞见。
何村长刚想训斥石娃子乱认人,结果转头看到了人,直接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
门口处穿着官服在巡视的大人,好像真的是那天留宿在他家房子的商人。
耳边狗剩发出惊呼:“是真的,就是那天跟我们玩耍的陆大哥!”
二蛋也附和:“没错,陆大哥那天还给我们吃了蜜饯,可甜可好吃了。”
石娃子的阿爹好奇地问:“石娃子,他就是你说了几天的陆大哥?”
石娃子点头:“是啊,不过他们不是被张家坑了的商人吗?怎么突然成了钦差大人了?”
当然是来暗访的!
何村长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
他当了十几年的村长,比村里的人多了几分见识,很快猜到了钦差大人的来他们村的目的。
之前听石娃子说,他们和钦差大人玩耍之后,说了不少被县令和张家压迫的事情,现在想来,钦差大人应该是在收集证据吧。
不过钦差大人来他们村里的时候,一番唱念做打很是狼狈,村里人见过钦差大人狼狈的模样,钦差大人应该不会再想见到何家村的人吧。
这么想着,何村长小声喝令,让石娃子他们噤声,不要引起钦差大人的注意,当做是不认识,免得钦差大人面子上过不去,一时不快,取消他们领粮食的资格。
石娃子他们虽然不知道阿爷为何不让他叫陆大哥,但还是很听话地转过身去,背对着陆川。
可惜他的期盼并没有达成,陆川还是注意到了他们,并且向他们走了过来。
何村长紧张得屏住了呼吸,一动不敢动,直直地看着陆川走过来的身影。
莫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钦差大人留宿那天,他好像不是很周到,被子是旧的,老婆子似乎只给钦差大人做了野菜疙瘩。
钦差大人他们是不是没吃饱?
在何村长越想越紧张时,陆川走到了他面前,朝几人笑了笑。
“何村长,又见面了,还得多谢那天的招待。”然后陆川低下头,伸手摸了摸石娃子狗剩几个孩子的头,“石娃子,狗剩,二蛋,你们还记得陆大哥吗?”
石娃子扬起了笑容,眼睛亮亮的:“陆大哥!当然记得!”
狗剩:“陆大哥,我们什么时候再玩游戏啊?”
二蛋:“陆大哥,那天的蜜饯真好吃。”
陆川温和地笑道:“好吃的话,我一会儿让人给你们送一包。”
何村长这才回过神来,急忙阻拦:“不用不用,那天不知是大人来访,何家村招待不周,还望大人海涵。”
见到阿爷/村长爷爷如此毕恭毕敬,石娃子他们的笑容收敛了一些,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人是钦差大人。
陆川伸手拦住了何村长要行礼的动作:“何村长不必客气,倒是陆某要多谢何村长的收留,你们不必拘谨,该领粮就领粮,陆某可不会徇私枉法哦。”
看出了何村长和一众大人紧张,陆川只说了几句话,就告辞重新进了县衙。
核验户籍文书的小吏好奇道:“你们认识陆大人啊?”
何村长没想到这位钦差大人私底下性情也这么好,他初时虽然有些紧张,但陆川离开后,他心中倒是升起了一股自豪感。
钦差大人可是在他们家住过的。
他不欲和旁人多说,只回了小吏一句“有过一面之缘”,便把人打发了。
石娃子他们忍着心里的激动,一直到拿着条子去领完粮食,陆大哥果然派人来给他们送蜜饯了。
等跟着大人出了县城,他们就忍不住欢呼起来,连大人们脸上也是一副激动的模样,回去的路上都在说陆川几人留宿那天的事儿。
一个个都后悔,没有跟钦差大人多接触一下。
陆川可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出门巡视一番过后,刚好张志新也中场休息,他便拉着人一起商议事情。
陆川说:“合水县的百姓被杨钦和张家剥削了五年之久,每年交的粮税都超过了朝廷的税率不少。下官想给朝廷上折子,看能不能免去合水县今年的粮税,张大人以为如何?”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凡是两人商议事情,明明这位张大人才是官职更高的人,却多是他拿主意行事。陆川虽然很不解,但多少也能看出张大人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
张志新沉吟片刻,说道:“陆大人说得在理,虽然百姓们多交的粮税并没有入国库,但他们也确确实实是损失了这么多粮食,合该补偿一二。待见了杨大人,本官会向杨大人提议的。”
到底杨奕清才是真正的钦差,什么事儿都不好越过他给朝廷上折子,这是官场大忌。
陆川点头:“那这一季的税粮就先不收了,等朝廷的旨令下来,新县令到任再主持也不迟。”
张志新:“本官这边的证据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只待整理一番,交给杨大人即可。”
陆川也说了自己这边的进程:“大多数百姓已经领了粮食回去,接下来正是收割麦子的时候,找了几个当地名声还不错的乡绅主持夏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夏收上,相信过了这一段时间,大家的民愤就会平息下来。”
张志新点头:“如今就看杨大人的了。”
张志新前几天围了县衙之后,在县衙后院找到了杨钦勾结庆阳知府的罪证,备份之后,便让人将原件快马送去了庆阳府。
杨奕清这边的进展也很顺利,来到庆阳府没多久,他的人便摸到了梁既中贪污受贿的证据,加上张志新让人送来的证据,很快就让人去把梁既中拿下。
杨奕清提前通知了庆阳府的守备军,让他们不要多管闲事,然后带着二百侍卫,和陆川他们一样,直接围了府衙。
陆川和张志新收到杨奕清让他们带着人去庆阳府汇合的时候,距离他们来到合水县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内,合水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杨钦一家和张家人被关进去后,陆川把他们抢夺来的田地商铺宅子,经过审查之后,都还给了原来的主人。
至于田地里的庄稼,就算是给主人的赔偿。
胡三娘的一双儿女,本来是在隔壁县她姐姐那里住着,听闻了合水县的消息,也都回来了,并且接手了原本属于赵家的几十亩田地和一间客栈。
陆川去见了这两个孩子,能得回属于他们的财产,他们确实很开心,可眉宇间还带着几分愁绪。
陆川知道,他们是在担心上京告御状的胡三娘,此行他们没有给大家说告御状的人是谁,免得被张家残留的人报复。
他让谢六悄悄把两个孩子带到僻静处,给他们说明胡三娘的情况,等陛下结案后,胡三娘就能回来跟他们团聚。
两个孩子顿时热泪盈眶,放下了提了好几个月的心,大哭了一场。
在短短一个月内,陆川见证了不少喜极而泣、悲声痛哭以及一脸麻木的面孔,他在这样沉重的气氛下,逐渐变得沉稳,好像这些人间悲苦,慢慢成了他肩上的重担。
合水县里原本被抢走家产的人家,在修整过后,重新开了店铺,整个合水县慢慢开始热闹起来。
百姓们在慢慢走出杨钦和张家带来的阴影,陆川却永远记住了这些人为的惨剧,烙在了心里。
合水县的整个县衙班子都烂掉了,以前有坚持底线的小吏,也都被杨钦给清了出去,剩下的都是和杨钦一丘之貉的。
这就导致陆川他们离开之后,县衙无人可用,所以他在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乡绅,暂时主持合水县的一应事宜,等新任县令到来后再做其他安排。
陆川和张志新押着一众犯人离开合水县的时候,几乎全县的百姓都来相送。和他们悄没声息地进入县城相比,境遇完全不同。
陈老领着家里仅剩的几个子弟,一路摇手呼喊:“一路平安!”
陆川和张志新在大家的欢送中离去,跟在他们马车后面的,还多了两辆载着十几个女子哥儿的马车。
谢六一边驾着马车,一边打趣陆川:“姑爷,公子若是知道你出门一趟,带回来十几个美人,你说公子会是什么反应?”
陆川靠在车厢里假寐,闻言眼皮都不撩一下,语气平淡道:“能有什么反应?大概会帮着安置吧。”
谢六:“这一个个可都是美人,你就不怕公子吃醋?”
陆川:“再是美人死后也不过是枯骨一副。”
谢六摇了摇头,姑爷如今是越发沉静了,逗都逗不动,希望见到公子能有所好转吧。
陆川后面的马车,每辆马车都坐满了人,大概有七八个吧。
其中一辆马车上,突然冒出一个听着有些软弱的声音:“陈姐姐,我有些害怕!”
她这话一出,立马就有几个声音跟着:“我也是。”
“我们跟着陆大人去京城,真的会有活路吗?”
“我其实不想走的,我想留在爹娘身边。”
一个看着明显稳重的女子叹了一口气,抱了抱她身旁的女子,坚定地说:“我相信陆大人,我们留在合水县已然没了活路,只有离开才有一条生路。”
随着话音落下,车厢又恢复了沉默。
是啊,不信陆大人,她们也不知能去何方。
第193章 回京
秋天悄然而至,京城外的草地微黄,陆川出京时还是炎热的夏天,回京时天气已然转凉。
谢宁今儿一大早,带着人来到城外,从庆阳府到西城门的必经之处等待,昨儿谢六奔袭回城,说陆川今天就能到京城。
他知道,陆川作为朝廷命官,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衙署上报公务,并不能第一时间回家。
但是谢宁忍不了了,哪怕只是提前远远看一眼也好。
两人自从成婚之后,就没有分开过这么久,只能通过信件联系,信件还不稳定,经常好几天才能收到一封信。
“公子可要进马车里避一下太阳?”白玉问。
现在的天气是早上冷,中午日头当空时就开始变热,因为是清早就出门,谢宁穿的衣裳并不薄,被太阳照着,额角已经有细碎的汗珠了。
谢宁望着前路,头也没回一下:“不用,估算着时间,夫君也差不多该到了。”他想第一时间看到陆川。
见劝不动谢宁,白玉只好回车厢找了一把伞,多少能遮挡些热度。
荷花给谢宁递了一块手帕,谢宁接过,拭了拭额头的汗。
主仆三人静立了片刻,荷花忍不住说道:“公子,您真不担心姑爷吗?”
谢宁转头,看到荷花眼里的担忧,他微笑着摇了摇头;“我相信他。”
他们夫夫多载,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荷花皱着眉心:“可那位田夫人说的可真了,京城里不少人都信了。姑爷出京一趟,带回来十几个美人,虽说都是证人,但您真的就一点儿都不担心?”
虽然荷花觉得没有人能在相貌上比得过自家公子,可现在公子不是不在姑爷身边嘛,男人就没有不偷腥的。
这几年公子和姑爷生活很是美满,就是因为太美满了,他才总担心有朝一日这样的日子会出现变化。
姑爷考上探花郎的时候,不少小门小户的人家自荐要来做妾,他就担心了好多天,后来姑爷以自己不能生的理由拒绝,荷花才放下心来。
可没想到不过才半年,姑爷出京办差,竟然就带回来十几个美人,这怎么能不让他担忧。
荷花看了一眼白玉,白玉表情平淡,仿佛这都是小事儿,但他知道,白玉也很担心,昨晚还辗转反侧到半夜才睡着。
前两天京中突然有消息传出,探花郎前途无量,年纪轻轻便被派了要事。生得一副好相貌,艳福不浅,出京办个差事,就带回了十几个美人,还都是自愿跟着探花郎回京的。
前半年京中还在流传探花郎的深情,和他夫郎感情甚笃,家中无妾无通房,可羡煞了京中一众出嫁的女子哥儿,连未出嫁的也对探花郎夫夫颇有好感。
岂料才过了半年,变化就这样大,不少人都不信。
可传出这个消息的人,是跟探花郎同行的田进田大人的夫人,倒也有几分可信度。
这消息传着传着就传到了谢宁耳朵里,好在陆川在信件里说了此事,否则还真能让谢宁难受好几天。
京中不少还爱慕着探花郎的女子哥儿,瞬间心碎了,男人都是一个样。
其实正是探花郎对夫郎的深情,才让她们更加心动,试问谁不想嫁个一心一意只有自己的郎君。
这种谣言谢宁也不好澄清,等陆川回来后这谣言自然就破了。
谢宁对荷花的问题听而不闻,只盯着前路看,突然出声:“你们看,前面那队人是不是都穿着侍卫的衣裳?”
陆川出京时谢宁来城外送行,护送钦差的侍卫穿的就是这个颜色的服饰。
随着谢宁的话落下,远处的队伍慢慢走近,逐渐变得清晰。荷花扬起了眉眼:欢呼道:“没错!就是朝廷的派去护送姑爷的侍卫,姑爷回来了!”
谢宁一脸期盼地越过前排的侍卫,盯着后面的马车看去,按照出京时的顺序,陆川应该在第四辆马车上。
队伍还没走到跟前,荷花就忍不住叫喊:“姑爷!姑爷!我们在这!”
陆川在车厢内检查这些日子的公务总结,隐约听到了荷花的声音,翻页的手一顿,再凝神一听,果然是荷花的声音。
既然荷花来了,那么宁哥儿也一定来了。
想到这里,他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思念,猛地打开车窗,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谢宁站立在路边,周边的泛黄的野草,他身着一身红衣,在秋风的吹拂下,衣摆迎风飘摇,一如陆川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明艳照人。
相似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