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省时间,白朔把最初先发工资后再交陶币买饭的规则改了一下,在每个人每天的工资中预扣一枚陶币,然后根据吃的食物分量多退少补。
饭量在平均范围上下浮动的,每天只扣一个陶币。饭量大的,除了每天照例扣除的,每十天还需要额外交一次。而一些饭量小的,每天扣除后,每十天退一次。
之前吃饭是按照亲疏远近放的碗筷,现在调整了一下,单身羽族按照饭量大小坐,有家庭的可以根据饭量坐,也可以按照一家人的平均饭量坐。
比如白朔一家,白允的饭量比平均饭量多一点,白乐的饭量在平均范围内,白朔和白肃的饭量小,白巡饭量大,一家人平均下来,每天交五个陶币刚好,不用额外补交或者退回,选的就是平均组的桌子。
再比如饭量大又是单身的白良,每隔十天补三个陶币,坐的就是标注+3的桌子。
而像彩林和彩洪母子俩这样两个人饭量都小的家庭,每人隔十天退三个陶币,坐的桌子上标注是-3 。
这么一来,烹饪队的工作量大大降低,每天做完饭后根据饭桌上的标注,往每个碗中放相应分量的食物,然后让每家人自己分。
不用专门收钱找钱,省下来的时间,能多做不少食物,食物种类稍微多点也忙得过来。
在白朔的带领下,厨房食物花样越来越多,而吃到食物的羽族,越发有干劲,因此花永晚饭时听到白朔提起挖地窖,也没有意见,只是询问起地窖的样子。
部落里人多,白朔在想好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大多会让花永代为传达,一般会在开饭时跟花永提一下,吃完饭花永趁着大家消食的时间传达下去,效率高还省事。
白朔介绍起来:“和水窖差不多,只是不储存水,所以要挖在不会被雨水淹没的地方,挖好后把食物放进去储存。”最近大家工作太努力,部落两个储存食物的山洞都快满了,特别是他那个,因为干果干菜要干净干燥的环境,放在他那个山洞比较合适,现在山洞里有一半都是这些。
花永听到是储存食物要用的,立马点头,那是要挖。
白朔接着提了一下青储饲料的事情:“养殖区那边也要挖几个,用来储存青草,有些猎物要留到雪季以后,饲料要多准备。”
花永和同桌几个人都不理解:“留到雪季以后?雪季后有新的猎物。”
其他人也看向白朔,这些猎物不就是为了雪季吃的吗?
白朔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耐心解释:“雨季和雪季先吃那些长大了又没用的猎物,可以产仔的猎物要留着繁殖,这样明年我们不需要外出捕猎,只要准备好饲料就行了。”
今年是第一年,所以养殖队和狩猎队、种植队和采摘队都是同时存在,慢慢发展下去,这些队伍都是要合并的。
“不捕猎?不捕猎吃什么?”隔壁桌上有人问。
“吃自己养的猎物,就像现在这样,哼哼兽生了小哼哼兽,咯咯鸟孵出小咯咯鸟,过段时间还有小咩咩兽,等明年就会有哞哞兽出生,这些养大了都能吃。部落里养的猎物够吃,就不用每天出去捕猎,只需要抓一下闯入种植区的猎物就行了。”
明年种植范围肯定要扩大,还有一些果树,今年雨季后,该移栽的移栽,该留种的留种,等把果树的种子区域也规划好了后,采摘队每天需要走的路也会少很多。
从采摘狩猎到种植养殖的转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完成的,中间这段时间最辛苦,但他们部落,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明天做准备。
周围听到白朔描述的羽族你看我我看你,在今天之前,他们对养殖区那边的理解一直是雨季和雪季的储备粮,即便最近有小哼哼兽出生了,在他们眼中,代表的也不过是今年雪季的食物增多了,在他们心中,今年第一场雪来临之前,这些猎物都会被宰杀,然后吃上一个雪季。
哪怕聪明如花永,在这之前的想法也是这样,不然他就不会认为果干菜干的数量多了。
然而现在,白朔的话告诉他们,不是的,养殖区那些不单单是猎物,还是源源不断产生食物的存在。大的生小的,小的养大吃肉、继续生小的,就算以前没养过猎物,这么一算,也知道以后食物只会越来越多。而他们,只需要准备猎物吃的饲料,也就是说,以后只需要做吃养殖队和采摘队的工作。
比起捕猎,采摘队的工作要安全许多,要不然亚成年也不会只待在采摘队了。
今天白朔这番话代表着什么,狩猎队的成员和其家人感受最深。
哪怕再勇猛的战士,捕猎过程中也不会一直不受伤,只是很多时候伤势不重,比如胳膊划伤、腿划伤、崴脚等等,不致命的伤口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第二天依旧要去捕猎,因为不捕猎就没有食物吃。
每个人都尝过挨饿的滋味,更明白要趁着能够找到猎物的时候多捕猎。尽可能寻找更多的食物吃进肚子,储存更多的脂肪,扛过雨季和雪季的机会就越大,比起食物的重要性,那些伤口不值一提,没人会为了这一点小伤而休息。
但不致命的伤口就不疼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大家都习惯了,习惯了选择最利于他们的选项,带着伤口捕猎,总比饿死好。
今年捕猎的工具中多了渔网,对狩猎队来说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几个月来,只有零星几个人因为捕猎受伤,而且还是小伤口,抹上白朔给的药膏后连红肿都没有,恢复速度比以前受伤快多了。
本来他们都觉得,以后都像今年这样生活,部落里的改变他们特别满足。
而现在,一顿饭的工夫,突然得知以后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只需要做更安全的工作就能得到食物,不用顶着随时被哼哼兽撞伤的危险去掏哼哼兽巢穴,更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驱赶哞哞兽群,也不用为了寻找一只咯咯鸟在满是石子和树枝的地方翻来覆去。
消化完白朔话中的含义,众人不约而同看向他,目光难掩心中的兴奋。
第41章
因为白朔的话,本来就干劲十足的羽族更是热情高涨,离得远的羽族没听到这边的动静,但经过其他羽族的口口相传,在晚饭结束时也听到了这些话。
接下来,白朔安排的事情更加顺利,地窖和饲料坑同时动工,最先挖好的两个在养殖区的饲料坑。
饲料坑比较简单,就是方方正正一个深坑,和养殖坑差不多,只是多了一道上用红土处理的工序,处理后,内壁隔水防潮。
白朔安排养殖队的成员闲着的时候把剩下草料切碎一些,然后堆在饲料坑中,每堆放一层,用圆滚的石头压一遍,压实后堆下一层,一直堆到几乎和周围齐平,上面用不透风的兽皮盖住,再用土埋上。
另一边,储存食物的地窖也挖好了一个,仓库里满满当当的陶罐和大缸终于能搬走了,白朔决定把暂时吃不到的食物放到了地窖里,包括一部分小麦和那些耐储存的水果。
为了减少工作量,大部分耐储存的水果之前都没有切片晾晒,而是直接放进仓库中。仓库最里面虽然也能储存食物,但保鲜效果远不如地窖,地窖储存的时间更久。
放食物的地窖和水窖还有一些不同,地窖入口小,里面空间大,进口处只有两个成年羽族合抱那么大,但下去后向周围挖了十几米。
为了防止后期出现塌方等情况,挖地窖时并不是直接挖到边缘,而是每隔一段留出一片土壤不挖,作为支撑,除了中间一条路和出口相连,其余地方更像是单独的隔间,类似酒店那种格局。
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存放的食物放在不同的单间中,可以单独密封,后期取用也更加方便。
挖好地窖后,白朔让人拿了一些驱虫草放里面燃烧,又撒了石灰消毒,做好杀菌消毒工作后,又经过两天的通风,测试氧气后才安排人往里面放物资。
以前能在仓库存放的食物,现在都能放进地窖中,只是地窖不好一直开着,在存放完第一批物资后,用石头堵住两个单间的入口。石头旁边挂了两根粗细不同的绳子,粗一点的绳子打了六个结,细一点的打了十三个,代表的是生长季第六个月第十三天储存的食物。
等需要食物的时候,会根据储存日期的先后打开单间,先吃最先储存起来的。
两个隔间密封好后,白朔用炭笔在千层树树皮上记下第一批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写好后用竹片夹上,固定住竹片两端,就成了一个简易的记录本。将记录本单独放在仓库靠里的一个架子上。
架子上是同款记录本,有薄有厚,每一沓都记了不同的事情。比如几月几日,部落里哪个方位种下了什么植物的种子,种植面积大概多少。再比如,原黑土部落加入前部落有多少物资。这些东西全靠脑子记总有遗漏的时候,只有这样记录下来才不会忘记。
一些已经处理好的事情,白朔就会在后面做上标记,然后将有用的东西誊抄在新的记录本上。上个月小麦成熟,根据时间算出生长季种植的小麦生长期为九十天左右。前几天哼哼兽产仔,小咯咯鸟破壳,算出哼哼兽怀孕周期为一百二十天,小咯咯鸟孵化时间为三十六天。
有了这些数据,在接下来的安排中,白朔就能做出更好的安排。像现在,生长季即将结束,距离雨季开始还剩下七十多天,距离雪季还有一百三十天,安排工作时要考虑季节变化。
最近新抓回来的哼哼兽,就算出现发情现象,也不能立马安排配种,因为哼哼兽现在怀孕,代表着那一批小哼哼兽刚出生就是雪季,食物少不说,极端的低温环境,小哼哼兽很大几率会被冻死。
同理,现在成熟的作物,比如一些叶菜,哪怕生长周期短,也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了,最多种少量的准备吃嫩叶,等下一轮成熟是来不及了。叶菜需水量比小麦大,旱季两天就干死了,小麦定期浇水可以收获,而叶菜要想在旱季生存,要每天灌溉,但这显然不可能,劳工支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是赔本买卖,白朔不会做。
放好最新的记录本,白朔拿出另一本,这个是原百羽部落成员的那部分财产,他已经算出每个人应得的陶币数量了,还没有分下去。
暂时没有分陶币,一方面是最近比较忙,另一方面就是陶币的安全问题。
白朔也是在陶币流通后才发现,哪怕他将陶币做厚了不少,磕碰依旧在所难免的,因为周围的建筑,多数是石头,陶币碰上这些,结局可想而知。
普通的小磕碰不影响使用,但那种磕掉一大块的、摔成两半的,都需要换新的,这部分损耗部落负责,虽说烧制陶币的成本较低,但损坏太多也不太好,现在人少还可以随时兑换,以后人多了,或者大家手中的陶币多了,工作量肯定要增加。
解决这个问题,白朔想出来三种方法。
一个是尽量省去不必要的交换次数,比如伙食费,直接从工资中扣取,节省时间的同时,少了一来一回两道工序,磕碰就少了。
第二个方案是改良陶币,将边角做得更圆润一些,减少陶币与陶币碰撞时边角产生的磕碰。
这两个方案现在正在进行,新款陶币好用一些。而最后一个还没开始实行的办法,则是改良陶币的收纳方式。
现在每个人领回去的陶币堆放在一起,拿出来数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摔了。这次分的数量多,直接发下去,恐怕第一天就要损耗不少。白朔打算用绳子将陶币缠绕起来,每隔一个陶币打上结,有柔软的绳子相隔,陶币不会直接发生碰撞。十个陶币为一串,数量简洁明了,还可以直接挂起来。
白朔开始翻找适合捆绑陶币的绳子,从编织麻绳到现在,原料已经不仅仅是最初的麻杆了,只要是能取出纤维搓成绳子的植物,采摘队全部收集了一遍。
搓好的绳子不太适合,因为绳子大部分是圆形的,白朔需要的是扁平状的,可以在陶币上缠绕一圈再打结,最后在原料那边找到了想要的。
一种类似马兰花的植物,叶子细长有韧劲,晒干后可以直接充当绳子,只不过长度有限,大部分在一米左右,虽然是天然的绳子,但捆绑大型物品时不方便。
这种限定长度用来捆陶币则成了优势,捆十个陶币足够了,白朔拿起一根晒干的叶子,放在水中浸泡后拿出来,开始往陶币上缠,绕两圈后陶币只剩下两道缝隙,然后打两个结,缠下一枚,等缠够十枚陶币后,在两端各打一个结,最后系在一起。
其实如果成串用,不打结也完全可以,这么做是为了使用方便,需要几枚,就在上下分别割断,陶币两端还有结,分成段后不会散掉。
实验过后,白朔拿着一堆陶币和叶子去找彩林。
“彩林姨姨,这些陶币全部用叶子包起来,像这个一样。”白朔拿出自己做的成品。
看到那一串陶币,彩林连忙擦干净手,接过来反复看,有些惊喜:“这样好,这样就不会碰碎了。”前两天彩洪不小心磕了一枚陶币,彩林心疼得不行,其实只磕破了一点边角并不影响使用,但陶币可是和陶器一起烧出来的,这么珍贵的东西,看到磕磕碰碰,就算自己没有损失什么也心疼。
家里的陶币,彩林都是小心翼翼包在树叶里,然后放在兽皮袋中,外面还要用干草盖住,裹了一层又一层,就怕弄坏了。
而白朔拿出来这一串,彩林一看就知道这种方法更好,赞叹的同时叹气:“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弄呢。”她只想到把所有的陶币包起来以防磕碰,根本没想起来可以在每一枚外面加一层。
感叹完,彩林问白朔:“要包多少个?”
白朔:“这里面是一百枚陶币,彩林姨姨练习一下,等会我让阿父送过来一筐,明天还有一批,总共五千枚。叶子不太够,你让采摘队再带一些回来。”
最近采摘队重点摘取成熟的果树和作物,不太重要的有些要等到旱季来临时才会带回来,有急需的要提前说。彩林看管加工队,加工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种编织品的制作,另一部分则是食品加工,工作范围和采摘队有联系,这边有需求,可以跨过白朔和花永,直接和采摘队商议。
彩林答应:“行,等会我去找彩文说。”
白朔点头,彩文是采摘队队长之一,也是彩林的妹妹,两人住处相隔不远,一些草叶,顺带就摘回来了。
这边跟彩林说完,白朔回仓库,路过乌苍乌焰的山洞时,听到了里面乌苍的声音。
不是白朔要听,是乌苍的声音太大,隔着老远就听到了,这点不单单是乌苍,整个部落的成年羽族,有九成都是这样,嗓门大。从花永晚饭时传达命令也能看出来,几百人,又是饭桌,那么大一片地方,不借助任何助力,全靠嗓子吼。
山洞内,不知道山洞外面有人的乌苍正在大声密谋:“崽,记住了,这两个陶币是你摔碎的,这三个是我摔的。”
白朔:“……”哪怕看不到里面的场景,白朔都能想象出他的无语,要说陶币在谁手中损坏速度最快,毫无疑问是狩猎队,习惯了大力捕捉猎物,对待陶币这种脆弱的物品,特别不习惯,三天两头就会弄坏一枚,大部分时候是忘记把陶币放哪了,一甩兽皮陶币飞出去,听到动静才想起来。
而幼崽,在这点上表现就比较好了,有之前零食卡做铺垫,大家都知道带回去要好好保存,加上幼崽赚到的陶币本身就不多,因此很少有弄坏的。
乌焰手中虽然有陶币,但以他的性格,估计直接放起来了,摔碎的几率几乎为零,比起乌焰摔碎的,白朔更相信罪魁祸首是乌苍。
白朔猜得没错,山洞里,乌焰面无表情收起几枚陶币:“没收。”
乌苍看着空了的两只手,叹气,他家崽怎么就和别人家崽不一样呢,看隔壁崽崽多乖,听说白巡弄坏陶币,白朔从来都不会生气。
而被乌苍羡慕的白巡,此时正苦哈哈数陶币,十枚一摞,十摞一小篮,十篮一箩筐,数错了要重新数,还不能有磕碰。
第42章
最先包好的五千枚陶币,是白朔用来分给部落老成员的,也就是黑土部落加入前就在部落的成员。
幼崽们之前负责的工作是跟着撒种子和养殖猎物幼崽,白朔算出分成,然后根据年龄分。
三岁以下的幼崽没有陶币,三岁到六岁的多多少少帮过一些忙,每人奖励两个陶币,算是鼓励,六岁到十岁的幼崽每个人可以分到二十五枚陶币。
相似小说推荐
-
重金求狗(四畔灯郎) [古代架空] 《重金求狗》作者:四畔灯郎【完结】长佩VIP2024-11-20完结 25.28万字|1.57万人阅读|194.18万...
-
追星小号被发现后(我是七月) [近代现代] 《追星小号被发现后》作者:我是七月【完结】长佩VIP2024-11-22完结 24.98万字|1.56万人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