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羽春)


丰州县已经被逛小集“淘金”过,少有漏网之鱼。他要放开了,往外找。
宋家就是上陵府来的。
江知与回家后,沉思很久,记起来诚哥儿说过,林庚的差事是走南闯北,这些年认识好些三教九流的人。
既然如此,林庚那里的非官方型人才肯定很多。
诚哥儿性子要强,不好意思开口。他写封信问问,也卖卖惨,给诚哥儿一个开口的理由。
以后加盟商会越来越多,分厂也会随之增加,人才必须要跟上。不然那些地方,谁来管理?靠着他们自己,天南海北的跑?
想到就写。
是给好友写信,江知与算着日子,也提醒徐诚,成亲半年了,要注意身体反应了,不能因忙碌,就忽略身体感受。
“我们习武的人,身体强健些,孕期反应比较弱,怀孕初期容易忽略。你平日多注意。”
别忙着忙着,把孩子忙没了。
这信寄出没两天,江致微写来的家书到了。
津口县的掌印女官黎文君有意做媒,他写信来问问大伯和阿晖叔的意见,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他近几年的境遇实在太难太苦,亲事也就成了他们不敢公然言说的一件心事。
现在有信过来,江承海跟宋明晖都很高兴。
江知与拿了纸笔,在旁边把人名都记下,听着父亲跟爹爹的讨论,做着标注,以免聊着聊着,说混了。
江承海跟宋明晖很默契,择亲一事上,有着相同的考量。
津口县民情特殊,以宗族为集体,大家族就不考虑了。
大家族是个好靠山,但江致微在当地无依无靠,容易被拿捏,受掣肘。人被束缚着,哪能舒心?
中型家族,他们也不考虑。
中型家族易反复,家族没起来前,自是千好万好。发展起来以后,人心易变。江致微已经很苦了,就不拿一时的安稳赌未来了。
小家族吧,弱是弱了些,倒也般配。两人般配,婚嫁平等。
定下家族背景以后,江承海跟宋明晖就有了意见分歧。
江承海想要定个性情柔和的人,也是私心,想要有人能照顾江致微。
宋明晖说,要个讲理的人。人只要讲理了,自然会分配家庭劳动,一个在外头忙活,另一个自然会把家里照顾好。光是柔和有什么用?一日三餐谁不能做?重要是能主事。
江承海说:“那讲理的人,不是轴吗?一天天累死了,回来还硬要争个高低,累不累啊?”
宋明晖:“轴的人不讲理。”
江知与:“……你们再选一个。”
他们各自把中意的人选记下,又把信上列出来的人看了又看,发现有个活泼开朗的人也不错。
江致微从前不沉闷的,有少年心性,对未来充满希望。生活虽有不如意,总能过去。哪像现在?说好听点,是老气横秋。说难听点,是死气沉沉。
他们两个也问问年轻人的意见,想听听江知与怎么想。
江知与觉着,人是会被吸引的。被对方身上的某个特质吸引。
这个特质,是自己没有,而对方有,且很闪亮的。
或者志同道合的。看见对方,就有满满的动力,说话做事都能想到一处去,想到对方就会开心。
他说:“堂哥应该不喜欢性格柔和的人,他性格也好,两个人待一块儿没话说。”
活泼的吧,太闹了。
以前的江致微能喜欢,这样鲜活、有生命力,两个人能聊到一处。
讲理的……
江知与认为江致微已经悟出了自己的道理,他命运多舛,不会再适应别人的“理”。迟早相看两厌。
宋明晖若有所思:“依你说,应该找个踏实能干的。”
江承海立马找到了信件里唯一一个踏实能干的人的信息。
是个“老”哥儿,说起来也不大,还比江致微小一岁。
拖家带口的,家庭条件没比江致微好多少。
他家里有摔断腿的父亲,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哥哥早早分家,不跟他们一家过。家里老小,都是他一手拉拔的。
人能干,模样也好,性情爽利,但成亲条件,是要男方接受他带家人一起嫁。
这种成亲方式,跟男方入赘没区别。
近几年,又改了。希望男方允许他常回家看看。
信里没有多余的信息,江承海跟宋明晖能根据现状做一定推理。
这小哥儿年岁见长,家里情况又没好转。年轻的汉子还有别的选择,再加上同龄的早早都介绍过,后生多数不会往“年长”了娶,他只能往下面配。
比如配鳏夫、配混子,又或者是某些有伤、有隐疾的。嫁过去除了一家老小得照顾,还得做家里的老黄牛。
宋明晖又看一次信。
江致微在信上写,这些都是愿意跟他结亲的。
怎么确定愿意的?
要么黎文君问了,要么是自荐的。
黎文君能在家族之外,列出性格不同,但品性都很好的哥儿姐儿,让江致微有相看余地,就不会安排这种有争议的人进来。
所以这个是自荐。
其他条件已经明确,再有一个勇于争取,就跟江致微十分般配了。
他们现在成亲,日子不会立刻变好。但两人都肯做,也肯争取,愿意尝试,好日子迟早能奔出来。
而且,果酱厂要开业了,还愁没好日子?
江承海想了想,把这个小哥儿的名字写上,就说他跟宋明晖觉着这三人都不错,都可做良配。看江致微最中意哪一个。
说起婚期,他们一家拿了年历来看,又问江知与:“你大表哥学得怎么样?能管事不?”
江知与听出意思,眼带期待的点点头,“能的,大表哥学得很快,也很有才干。”
宋明晖便说:“这封信寄出,我们就收拾收拾东西,今年去津口县过年吧。珩儿出去这么久,一个人在外头也苦。我们早点出发,把两个孩子带上。路上不急,走走停停慢慢来。”
江知与差点听哭了。
“嗯!那我要去跟舅舅他们说一声。”
舅舅他们一家来了,老家的摊子就有人帮着照看了,他们才能放心离开。

十一月初三,最初泡进沼泽池的生皮被打捞出来。
谢星珩课业暂停,从嘉源省出发,来津口县看情况。
泡够月份后,后续的操作流程一致。他来看了,也没多的话说。
因法子是他提出来的,他在这里,给个确切说法,大家都会有信心一些。
皮料出坑这天,林庚跟徐诚都来看情况,江致微也暂停蜜蜂养殖的事,跟黎文君、陈世英等人来看皮料。
津口县的沼泽很多,安全通道还没开发完成。目前只有八个池子能稳定的运货,其他地方,至多只能单人行走,还有的直接成了天堑,会飞行的鸟类都不敢在上停留。
皮料扔下去,需要用绳索固定,到期打捞,要把绳索拉上来,得留够发力点。暂时以这八个池子为主。
所有人都在口鼻上蒙着厚厚的纱布隔绝味道,嘴里还含着苦芽,说话都瓮声瓮气。
到了地方,他们一行人等着皮料打捞。
谢星珩拿着长柄木剑,等他们把皮料上的绳索解开,摊在地上了,用木剑戳着皮料看细节,使它更加平整。
徐诚围过来看,他已经戴上皮革手套,拿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跟谢星珩说:“我找一块地方割了看看?”
生皮上有毛发和血肉,这些都是要去掉的东西。
谢星珩原想自己试,接过匕首比划半天,找不到一点切肉的手感,只好让徐诚找边缘的料子试试看。
林庚看徐诚动手了,也来这头。
他做事不嫌脏,跟人合力,把整张皮料挂到了木架上。那是后一步的操作台,符合人体力学,有些像搓衣板的坡度,把皮绷紧,皮匠能坐着铲皮。
徐诚手上准头不够,细细慢慢的沿着边缘切割,说:“还挺好处理的,应该泡好了。”
林庚接了皮匠递来的铲刀,扯过皮料的正面,挑了血肉皮毛多的地方铲,整体也比较轻松。
他是有技巧,也有准头,但不是皮匠出身。
两人试过,心里有了大概判断,再让皮匠上手。根据皮匠说法,做个对照。
第一个池子的生皮,泡好了。但老皮匠说,再多泡个两三天,料子会更好处理。
谢星珩旁听着,确认是真实有用,思考着“浓度”问题,指着池子中心的区域问:“那里有皮料泡着吗?”
首批皮料下池子,是林庚亲自盯着的。
现在来的都是他的亲兵,他得谨慎些。
他顺着谢星珩手指的方向看去,说:“有。”
离得远,怕打捞困难,只泡了一块生皮,还是他扔过去的。皮子砸上面,沉了一天才陷下去。
因距离和深度,打捞这块生皮,有三个壮汉合力“拔河”,还拉拽了半刻钟。
简单处理皮料后,披到木架上,老皮匠一上手,就说这块皮泡好了。
初期皮料的打捞,需要做数据记录。
现在没有检测仪器,记录内容简单。
池子大小、深浅、离岸距离、所泡天数、皮料类型等。
牛皮少,羊皮多,还有少量马皮、猪皮、驴皮。
第一批以试验为主,类型尽量多。以后再根据实际生皮数量、需求,来下池子。
沼泽池的数量,听起来少,真到了地方,因有大有小,这点池子,都把初期的五百张皮料都吃进去了。
谢星珩在这里待了半个月,跟皮匠配合着做记录,也在空隙里,跟他们说什么皮料,做什么制品合适。
古代皮革珍贵,很多东西都不会尝试。比如皮鞋。这得是权贵阶级才有的待遇。
但猪皮可以往这方向发展。
目前步兵数量占了大头,鞋子质量跟上,能事半功倍。
虽然鞋子是最后考虑的事情,是在皮料有剩余的情况下,再做尝试的事。
但能先试着做一批出来,远的不提,这次来开路的士兵们,就能发一双。
这是钱财都换不来的惊喜。
林庚对下属大方,也被谢星珩这个提议惊了下,“集体发皮鞋?”
谢星珩怕他担心造价和用料问题,说:“猪皮太软和了,做鞋垫也行。”
现在皮匠也少,那些兵也不敢穿皮鞋出门。
林庚摸摸下巴,稍做思索,问:“你的意思是,猪皮可以做鞋内里?”
谢星珩点头:“对。”
林庚想了想,说:“那把猪皮包在别的鞋里呢?比如布鞋?”
谢星珩:?
他没试过。
他也没见过。
但他大致理解林庚的意思。
羊皮不耐磨,牛马驴的皮子一个比一个少,肯定不能消耗在这里的。
猪皮能做内里,那可以跟别的鞋子形式结合一下。
谢星珩见过猪皮做的休闲鞋,上辈子时,他妈妈给老人买了很多,说穿起来很软和,走路很轻松。
以此为参考,跟布鞋稍作结合,是没有问题的。布料也透气,还能遮掩一下皮料。现在也没橡胶做鞋底,纯皮鞋穿两回就坏了。
说做就做,林庚当即叫人去办。
他还单独给徐诚说:“你看看你朋友还有你江伯他们的脚多大,一起做了吧,叫人用马皮做鞋面。谢敬之能赶上过年回家,带点礼物回去,面上也好看。”
徐诚想了想,说:“那我拿点皮毛料子,做靴子算了?”
林庚随他办。
这些家里有好多,都放库房吃灰的。
为着皮料,他们都在津口县待着。
江知与写给夫君和好友的信件,都根据他们最后的活动地点,寄到了嘉源省,他们都没收到。
倒是江致微,在跟着看皮料成果时,收到了丰州县的回信。
江承海跟宋明晖答应来津口县,喝他的喜酒。同时,就择亲一事,给出了意见。
江致微看过最终人选,心里也有了倾向。他选那个踏实肯干的小哥儿卫泽。
“卫”在津口县是小姓,全县也就几百口人,三十户左右的人家。
卫泽的大哥分出去了,他一家就有两户。
江致微照着说亲的流程来,不论卫泽之前怎么愿意的,先请媒人上门说亲,问问他的意见。
他们的亲事是黎文君牵线做媒,江致微现在没什么家底,所给聘礼是照着寻常百姓家来。
他现在务实了很多,考虑到卫家情况,聘礼的礼金稍厚。一般人家娶亲,二十两银子顶了天,他拿了四十两银子。
这里面,有他自己攒下来的。也有夏元仪私下接济的,还有之前回丰州县时,江承海跟宋明晖给的盘缠。
媒人到家里来,都是明着来,热闹着来,若非亲事见不得人,一路都喜庆着,老远就知道是哪家要说亲了。
江致微在津口县很出名。他是第一个想要养蜜蜂的人,也推出了蜜蜂防护服,还有了初期成效。
他还是县学里的教谕,教书的时候,其他教谕都来听。
除此之外,就是八卦。
这么年轻有才又踏实能干的人,偏偏摊上了疯娘,还有一个极品无能的县令叔叔。
经过一个夏季,他就更加出名了。
因为江家来人了,带着津口县的百姓,卖起了果干。这个事情做成,全县百姓都记挂着恩情。好些人都惦记上江致微的亲事。
他们有自知之明,普通人家,哪能跟举人老爷攀亲?
从前认为江致微穷困,这辈子就这样了。可人家家里厉害着呢。
家里厉害,自身条件也好,就更不是普通人家能说亲的了。
县里百姓们也有议论,都说也就几个大家族能争取一下。
大家族争取了,结果江致微请的媒人,去了卫家。
这一路把他们震惊坏了。
怎么会是卫家呢?那犄角旮旯的破地方,江致微都可能没往那条街走过!
偏偏黎文君换了一身带红的衣服,做媒人打扮,一路走,一路笑,谁问都能重复一回。
她就是去卫家说亲的。给江致微江举人说亲,求娶卫家哥儿卫泽。
因不敢置信,沿路看热闹的人更多了。
卫家这一片地理位置不好,路不平,坑洼多,水沟多,路还弯弯绕绕的。
等黎文君快到时,卫家屯这一片的人都吓坏了。
他们不知道亲事,但认识黎文君的样子,看她身后浩浩荡荡跟着人,还以为是来找他们麻烦的。
他们第一反应是互相看周边的人,想看看谁心虚了。
心虚的人,肯定惹事了!
但互相看着,都是一张张懵逼又忐忑的脸。
卫泽的家在最尾巴,靠近山口的地方。
他在屋里听见的动静,只有乱哄哄的人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跟着出来看。
像他这种家庭,是经不起丝毫变故的。一点差错,全家都没了活路。他再忙也时刻注意着集体性的变化,怕有什么东西被遗漏了。
他出来时,恰好黎文君也进了卫家屯。
站在前面的人,已经知道黎文君是来说媒的,不是来找麻烦的。
他们都在震惊之中,久久没有言语。
卫泽站在人群后面,踮着脚往前头看,见是黎文君来了,心里就急跳了一下。
他前段时间去找过黎文君,想问问她,江致微江举人,有没有说亲。
他看江致微除了江老三一家,也没别的依靠。虽是举人,但穷兮兮的,家里母亲还疯了。又没看见妻室,又没看见子嗣,便打听了下。
他还听很多人说起这事,说江致微很可惜,若非因为母亲,只怕早早成亲了。家里有人帮扶,男人能做大事,哪能拖累成这样?
这话他也常听。都说他家里若没拖累,他早早嫁人了,现在孩子也有了,哪能拖成老哥儿?
后来他去山里采蜜,借着学习名义,跟江致微说过几次话,发现江致微性情也挺和善的,说起母亲,虽有无奈,但没不耐。是个孝顺人。
他能孝顺自己的母亲,就不会拦着别人孝顺父亲。
多方考量之下,卫泽才决定去试试。
黎文君当时答应他,会帮他说媒看看。没多久,江家来人了,县里忙着做果干。他家都跟着忙了几个月,谁还记得说亲的事?
果干的事情忙完,他心里也没念想了。
江家还有个家族呢。哪能看上他这种家庭,他年纪也大了。
现在黎文君来了……
卫泽瞪大眼睛,将惊讶以最小的范围具象化。这也让他看清楚,黎文君今天是做媒人打扮的。
他还跟黎文君眼神对视上了。
黎文君还冲他招手,打招呼。
这下应该没错了。
卫泽脸色飘红,呼吸都变粗了,定定站在原地。
他这些年被人打趣多,为了避免闹出笑话,他移开视线,想了很多难过的事,把他持续飙升的心跳压下。
等黎文君到他近前,约他回家谈亲事,他那颗心又急急跳起来。

收藏qubook.org书签防失联 书籍数据与原来一模一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