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死后称帝(辛宸)


“你别忘了,我们平天军的来历。”
“打仗可不是我们的强项,挖坑才是。”
平天军起家的就是八千河工,第一笔物资就来自河工署。开渠筑堤用的锨,镐,撬,杠……是他们最趁手的武器。
才不过短短数日,耿九尘压根不指望他们能上阵杀敌,能做到令行禁止,已经是最大成果。
所以第一战他亲自带队,里应外合,杀了安城一个措手不及后,又立刻乔装打扮骗开了临城大门。
唯有他亲自带队,斩首行动酣畅淋漓,才能带动手下跟进,连战连捷。
可面对已经封城死守的密州,哪怕手下已扩充到三万人马,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真正能动手打仗上场杀敌的不足千人。
而燕西昭带的那些人,兵油子经过他的训练总算也能用一用,可用来维持城防还好,要去打密州军……他还不知到时候会是为谁而战。这样混合在一起的人马,顺风时一拥而上或许能赢,稍有纠结甚至落于下风之时,随时会一溃千里,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
耿九尘可不敢让他们现在就真刀真枪地对上北燕精兵。
一旦败了,失地是小,只怕这几万人丧失信心,瞬间就会成为北燕铁蹄下的亡魂。
唯有攻下密州,打通海路,进可攻,退可守,有了可守之地,他才能腾出手来练兵练将,将这些刚刚从田地里出来的苦役农夫打造成真正的强兵勇将。
他很清楚,以后的敌人会越来越强,眼下的胜利只是因为对手的一时轻敌大意。若他真以为自己百战百胜,无所不能,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扬长避短,是打仗的第一要素。
他的手下连仗都没打过,兵器也没多少,若是看到北燕精兵铁骑,正面应敌,别说一对一,十对一都未必能赢。
但论起挖坑,这就是他们的强项。
陷马坑,地道,水渠,横沟,暗井……
短短两天,日夜轮替的“工兵”们就把密州城外挖成了连环陷阱。
城外坚壁清野,地道四通八达,城内却不见一个平天军士兵,让密州的探子都无从探起。
别说是北燕军,就连平天军自己人,也不明白为何当了义军,还要继续开渠挖坑。
“咱当了兵,不是该让那些老爷们给银子给粮食,不给就抢……”
“那不是兵,是匪,还是最没前途的土匪。”
“那不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吗?”
“劫富济贫是济别人,留给自己那叫打家劫舍。”
耿九尘耐着性子解释,“这城里的百姓,无论贫富,跟我们一样,以前都是大昭子民。我们打是的反燕平天的旗号,要为天下受苦的百姓争一口活路,就得有堂堂正正的王师之风,不可劫掠百姓,失了民心,还怎么光复失地?”
“更何况——现在让你去打,你打得过北燕精兵吗?长枪都拿不稳……”
刚刚改了名叫张武的张五抹抹鼻子,讪讪地说道:“我这不是替大伙儿们问问,九爷你既然心里有成算,那我们听你的就是。”
目送张武离开,楚逸忍不住说道:“九哥,张武他们……是不是得好生言周教一番……”
“先这么着吧。”耿九尘摇摇头,说道:“他目不识丁,说道理是说不通的,先得让人吃饱饭,才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练兵。对了,这密州附近可有什么能人贤士,能招来的招来,招不来的绑来也行。”
楚逸不禁目瞪口呆,你刚说张武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这会儿自个儿又原形毕露了。
耿九尘看到他这副模样,忍不住伸手揉了把他的头顶,“可别跟我说不知道啊,你们楚家可是中州名门,听说你十二岁就考上秀才,怎么说,这同年师兄,师父的也不在少数吧?”
楚逸偏了偏头,没躲过他的大手,有些无奈地叹口气,“若是三年前,我祖父尚在世时,找人自然不难。现在……”
他苦笑了一下,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沧桑悲凉,“那些人听到楚家名号,怕是只会避之不及,哪里还敢认我……”
“瞎说!”耿九尘有些心疼地捏了把他的面颊,“十一郎以后定是流芳千古的大才子,那些人若不认你,是他们的损失。”
“是啊!九哥说得没错!”楚逸眨眨眼,狡狯地一笑,“九哥打是的反燕复安的旗号,尊奉大安正统,中州那些自命清高的名士,若是避而不见,等于趋附北燕,若是传了出去,看他们的脸往哪搁!”
“孺子可教也!”耿九尘笑了起来,“就是这么个意思。临安书院虽不在城中,距离密州也不过二十里,听说院长孟兴远与你祖父相交甚笃,就有劳十一郎亲自去一趟,替我请回这位名师,解我这日夜案牍劳形之苦啊!”
“你怎么知道孟院长?”楚逸瞪大了眼,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啧啧称奇不已,“九哥,你不会真的是什么神仙下凡吧?掐指一算,什么都知道?”
“混小子,好的不学,怎么学着跟张五他们一起胡说八道了?”耿九尘哭笑不得,抬手一个爆栗弹在他的脑袋上,“怎么就兴你祖上是大安尚书,不许我家有传承?”
“许许许,我哪敢不许!”楚逸抱着脑袋急忙告饶,“那九哥你家祖上何门何派?文臣还是武将?这掘地九尺的功夫是跟谁学的?”
“保密!”耿九尘拍了他一巴掌,“少啰嗦,赶紧去给我请人吧!请不回来人,就甭回来见我!”
“这么急?”楚逸迟疑了一下,问道:“眼下不是该先对付兖州和密州援兵吗?等打下了密州,有了海商航道,可直通南安,到那时,孟院长他们说不定不请自来,何必现在去费那个力气?”
这两日密州闭门不出,悄无声息,让他有种风雨欲来前的安谧感,愈发担心北燕即将到来的援兵,更不愿在这个时候离开耿九尘。
“让你去你就去!”耿九尘白了他一眼,鼻子里轻哼一声,“怎么?我说的话不管用吗?还是要我下军令你才肯服从?”
“去去去!九哥的话就是圣旨!”楚逸看到他一瞪眼,立刻在自己嘴上轻轻拍了一下,“在我心里,九哥的话比圣旨还管用!我这就去书院,别说孟院长,能请的人我一定都给九哥请来,敢不来的,绑也得绑来!”
“呵呵!”耿九尘刚想再敲打他两下,他已经蹿了出去,看着小家伙清瘦的背影,他不禁笑了一下。
还好,这一次,他要早早斩断那些叛徒不该有的心思,既然南安那些人自己都不想要这燕云之地,他也不必跟那些昏君贪官们客气,这地他要了,这地上的人,他也要了。
————————
万里征程自此开,求收藏……

第三十二章 前倨后恭
楚逸刚到临安书院,求见孟院长未果,正准备回去,就听到有人快马来报,耿九尘密州一战,大获全胜!
燕帝派定南王燕熙然率十万大军南下,先锋一万人马前来救援密州,密州守军收到消息后,决定里应外合,反包围耿九尘大军,争取一战打败这支“叛军”和胆敢作乱的平南侯燕西昭。其实在燕熙然眼里,耿九尘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叛贼,竟敢挟持燕西昭作乱,就算这个族弟在燕氏皇族中几成弃子,也不容他们借他的名义来犯上作乱。
这定南王的爵位可跟燕西昭的空头平南侯不可同日而语,人家是真正手握重兵的权臣大将,一部族长,那十万大军也是实打实的精兵强将,比青州那些才放下锄头的泥腿子平天军强出何止百倍。
无论是密州守军,还是燕军先锋营,谁也没把耿九尘的三万人看在眼里。
从古自今,没有正统军制未经训练的流民义军,哪怕十万大军,也很难敌过正规军的一万人马,常说的乌合之众,能顺风赢而不能正面迎敌,更无法逆风翻盘的,就是他们。
更何况,燕军先锋营还有两千训练有素的铁甲精骑,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就算是碰上南安正规军,亦可以一敌十。
这一仗,未打之前,压根没人相信耿九尘能赢。
就连楚逸,都怀疑耿九尘是不是故意把自己派来临安书院,就是为了保全他,毕竟,临安书院远离战场,是眼下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他一听见不到孟兴远,就立刻准备回去,却没想到胜利的消息来得如此突然,让他简直猝不及防,简直不敢相信。
楚逸正准备跟着探马回营,就听书院的门房喊话,说孟院长有请,让他带着报信的探马一起进去,他不由愣了一下,回头看了眼探马柳南,见他冲自己眨眨眼使了个眼色,心里咯噔一下,便点点头,带着他一起进了书院。
门房带着楚逸和柳南进了书院后,径直去了内院的书房,那里是孟兴远处理书院日常事务的地方,虽比寻常书房略大一下,可眼下连坐带站挤了七八个人,连个坐的地方都没给楚逸留。
其中一人身穿青色儒袍,头戴纶巾,身形微胖,略微有些气喘地瞪着楚逸,眼神颇为不善。
上首书案后坐着的正是临安书院的院长孟兴远,眉眼深邃,形容清矍,留得一副长髯,看到楚逸进门时,轻抚着长髯,微微一笑。
“楚家小子,好大的胆子啊!敢妄传消息骗人,真以为我们这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么?”
“院长明见,小子自是不敢。”楚逸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说道:“这妄传消息之事,在进门之前,晚生着实不知,若说被骗,晚生亦然。”
“哦?”孟兴远扬了扬眉,望向他身边的柳南,“这么说,传信之人为了骗我,连你也骗了?”
“小人不敢,还请先生恕罪。”柳南急忙行礼,说道:“我家主公说,这不叫骗,叫预告。”
“预告?”孟兴远哂然一笑,“此话怎讲?”
柳南努力回忆着耿九尘跟他说话时的口气,模仿着说道:“主公说,北燕军若是不来,或是来了又打赢了,那我传来的消息就是骗人。可若是北燕军来了,又被我家主公打败了,那我这就上提前跟您老汇报,就叫预告,绝非存心欺骗。”
“他说胜就能胜了?”青袍儒生在旁边嗤笑一声,不屑地说道:“一个目不识丁的乡野农夫,靠着几把蛮力,就想打赢北燕铁骑,我看他是白日做梦!”
“这位先生,此言差矣。”楚逸按住心头火气,瞥了他一眼,说道:“我家主公虽未曾入过私塾书院,却也家学渊源,知识广博,远胜于我。”
“哦?倒是不知这位耿九……公,出自何门?”
孟兴远和楚逸祖父乃是故交,知道他素来心气甚高,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在楚家落魄后被剥夺功名,贬为苦役,他肯自称不如的人,定然不会真是个胸无点墨的草莽之徒。
听到孟兴远发问,楚逸也不敢随口应付,老老实实地说道:“主公未曾言明,但我随主公身边,观其言行,察其所为,绝非寻常之人。”
柳南也跟着点头,“主公能掐会算,比诸葛之孔明都不差!”
“噗嗤!”这回发笑的不止青袍儒生一人,旁边几个闻讯赶来的老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楚逸倒也罢了,这柳南一看就是个苦役出身,瘦小干枯,皮肤黑亮,这样的人越是把耿九尘吹捧上天去,在众人眼里,就越是确定那就是个招摇撞骗的骗子。
孟兴远摇摇头,叹口气,说道:“十一郎,你既然来了,不妨就留在书院吧。无论密州一战是胜是负,这里,总能保得你平安,也不枉我和你祖父相识一场。等此间事了,我再想办法派人送你南下……”
“多谢孟院长好意,十一心领了。”楚逸接着说道:“只是我家主公派十一前来,实为招贤纳士……”
“可笑!狂妄之徒,还敢大言不惭!”
那青袍儒生先前对柳南报信之事信以为真,才匆匆赶来报信,还通知了书院的几位老师,只是不等楚逸到来,就被孟兴远揭穿,认定耿九尘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打败北燕先锋军,他自觉上当受骗丢了面子,心头火气自然都落在了楚逸身上,对耿九尘更是大为不齿。
“一芥草莽之徒,无名无分,竟然还敢说什么招贤纳士?!想要我等屈尊事奉,简直痴心妄想!”
“是啊,”楚逸不紧不慢地说道:“此行之前,我也是这么说的。”
“主公意欲反燕复昭,为的是大昭子民。而如今河中一地,沦入北燕之手二十载,若是还记得自家祖宗先辈,无需招纳,自会前来襄助。其余数典忘祖,自承燕人之辈,又何须理会?”
此言一出,在座数人,就连孟兴远也坐不住了,一张脸青了红,红了青的,可偏偏又说不出话来。
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孟兴远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京都陷落之时,他还是大昭之臣,和楚逸的祖父一样,不愿为北燕效力,方才退出朝堂,隐于书院之中。这十余年间,门下弟子参加是的北燕科举,出仕北燕者居多,名声渐起之余,难免会被南昭士林鄙夷。
只是身处敌国,为了亲族子弟,就算孟兴远一身傲骨,也只能委曲求全。
其余几人,最年轻的也过而立之年,大多都曾经历过京都之变,国破家亡之恨,若是当真能放下,也不至于在此教书,也不会一听到耿九尘打败北燕先锋营就匆匆赶来。
只是心虽如此,亦身不由己。
他们一向自诩忠义,不肯屈身事敌,不肯出仕北燕,却仍有高门名士的傲气。哪怕明知耿九尘打出反燕复昭的旗号,也要等他站稳之后,真正得了南昭君臣的认可,方才会承认他的势力。
可没想到楚逸小小年纪,一张嘴却犀利无比,毒舌利齿,三言两语,就揭开了他们原本引以为傲的面具,直刺心底。
仿佛一巴掌打在他们脸上,却又无法反驳。
谁也不能说自己身在敌国,就已不是大昭子民,更何况,河中之地,在他们的心中,仍是大昭国土,只是为北燕侵占而已。
收复失地,回归故国,是无数人梦寐以求之事,可真正当有人喊出来时,他们却又不敢相信了。
现场一时变得十分尴尬,安静得落针可闻。
楚逸环顾四周,看到他们面色变了又变,冷汗涔涔而下,心中暗叹,倒也不为己甚,朝着孟兴远躬身行了一礼,说道:“十一妄言,还望先生恕罪。主公虽胸有成竹,派十一前来接应先生前往密州一行,但若先生无意,十一也不勉强,就此告辞……”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着,可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耿九尘的预告准不准,他压根没数。
只是知道,留在临安书院是安全,却无法第一时间得知密州一战胜负,无法与他并肩而战。
所以他等不及,一定要尽快回去。
孟兴远怔了一怔,手一顿,扯掉了几根胡须,疼得微微眯了下眼,索性松开手,说道:“谁说我无意了?我若不跟你一起回去,你要怎么向你家主公复命?”
“啊?!”楚逸以为自己听错了,“先生……是说……跟我一起回去?回……回哪里?”
孟兴远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当然是跟你回去见你那位主公了。至于回哪里?他不是预告说他打下密州吗?那我自然是跟你回密州了!”
“呃……”
楚逸又惊又喜,又有些忐忑不安。
能请动孟兴远自然是好,可耿九尘的预告吹下的牛……从他出发到临安书院,再等孟兴远收拾好一起回去,顶多不超过两日时间,他能打下密州城?
不敢说,说就是不信。
可不信不是耿吹,要保持本色,硬着头皮,死扛着也要坚持下去。
九哥说的就是对,九哥绝不吹牛。
说打密州,就打密州。
回就回,没得跑!

第三十三章 天雷地火
得了孟院长的准许,回程的时候,楚逸恨不得能长出八条腿两对翅膀来,一下子就能回到青州。
哪怕柳南再三说,耿九尘的安排绝对万无一失,说起那“预告”时,信誓旦旦的模样,就像真的已经发生了一般。
这对属下们洗脑的功夫,楚逸也是服了。
毕竟他也是耿吹一员,从“举义”那日开始,就对耿九尘的本事一天比一天佩服。由他开始,到燕西昭,和那日在校场被耿九尘横扫了的平南军,如今都已成了平天军的一员,形成的耿吹一族,对他的能力和所发出的号令,无一不从,由衷佩服,只要他说出的话,没人有半点怀疑。
可是再佩服,这尚未经过严格训练和磨合的三万乌合之众,对上北燕精兵铁骑,楚逸说不担心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完成了请人的任务之后,他就愈发归心似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