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黄愣了一下,问道:“你养的?”
 “不是。”
 谢苏也不知道这小鸟是从哪来的,片刻后才回忆起,那些丹鱼跃到木兰长船上时,船头有人袖中飞出这只彩羽小鸟,落在船头啄食鱼肉。
 只是不知道这小鸟什么时候跑到自己身上来的。
 谢苏此人向来很受天地间各种灵物的眷顾,这彩羽小鸟显然对他很是亲近,一直用柔嫩的羽毛蹭着他的掌心。
 姚黄道:“这是什么鸟,等长大了是不是会比现在好看啊?”
 小鸟羽翼未丰,毛有点秃,姚黄这个以貌取人的毛病经年不改,看到鸟也是一样。
 彩羽小鸟似乎知道眼前这人嫌自己难看,气冲冲地叫了一声,浑身毛都耷了,用屁股对着姚黄。
 姚黄抱着话本子,倒是没耽误跟鸟置气,嘴都撇了下去。
 谢苏用指尖蹭了蹭小鸟的脑袋,用树枝嫩草在院子里给它搭了个窝。
 他将小鸟放进窝里,看到被自己搁在一旁的牧神剑,顿了顿,又转头向姚黄道:“师尊……此刻在镜湖吗?”
 “自然。”
 谢苏又道:“师尊知道我回来,有没有说什么?”
 姚黄心想,怎么三年过去,这对师徒还是一样的别扭。
 他抱着话本转身就走,闲闲地说道:“说是没有说什么,不过咱们两个在这里说了什么,只怕他一直都听着呢。”
 镜湖小筑。
 庭院内,古树下,明无应正低头看着水镜中姚黄走出半月小湖,谢苏立在原地,好似有些失神。
 听到姚黄这句话,明无应伸手摸了摸鼻子,若无其事地踱步走了出去。
 在他身后,那水镜好似被风吹起涟漪,将镜中人的面容温柔隐去,渐渐变幻,又变成了一张朴实无华的石桌。
 姚黄走后,谢苏低头默了一瞬,拿起牧神剑,也走出了院子。
 半月小湖的兰草被姚黄侍弄得很好,微风之中兰香细细,染上谢苏的衣摆。
 竹林如海,碧影深深。
 谢苏一路穿行,豁然开朗处,镜湖铺陈眼前。
 仍是水平如镜,倒映着天上悠悠白云。
 小船泊在水上,似乎是在等他一样。
 谢苏握着牧神剑,用力太过,只觉得剑鞘硌在掌心。
 三年时间,好像只是弹指一挥间。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还与旧日记忆中一模一样。
 谢苏在人间时,偶然听人说起“近乡情怯”四个字。他没有来历,没有故乡,永州城的谢府,于他而言只是一个牢笼。
 可是此刻他身在小船之上,驶过着水天一色的镜湖,看着湖心小筑离自己越来越近,无师自通地懂了,近乡情怯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令他心中泛起波澜的,不是那一片湖心小筑。
 是里面的那个人。
 小船轻轻到岸,谢苏行至陆上,在原地站了片刻,这才向前走去。
 他初来蓬莱的时候,见到明无应,是来还剑。
 今日他来到镜湖小筑,还是来还剑。
 唯一的区别,大概是那时候他背负牧神剑,连三十丈远的路也走不出去。到了今时今日,算是勉强可以使用这柄天下第一的神兵。
 也亏得那时在溟海上,明无应只是将牧神剑送到他手边。
 若是明无应自己来到他面前,谢苏觉得自己或许会呆呆地站在原地,连周围的人和事都忘了。
 也亏得有牧神剑做借口,自己才能这样若无其事地来到镜湖小筑。
 谢苏走上曲折游廊,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希望这条游廊再长一点,还是再短一点。
 见到明无应,他又应该说什么呢?
 缃色帷幔无风自动,在游廊上飘飘悠悠的。
 谢苏转过折角,向前一望,忽然停下了步子。
 明无应就站在游廊中,看着他。
 几乎是一瞬间,谢苏就觉得眼睛热了起来。
 他低下头,用力地眨了眨眼睛,心中甚至觉得有些好笑,怎么三年过去,自己像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谢苏双手将牧神剑奉上,轻声道:“我来还剑。”
 明无应没有答话,只是向他走来,很近。
 近到谢苏已经能闻到明无应身上的白檀香。
 他淡红色的唇角微微抿起,徒劳地补了一句:“师尊。”
 谢苏低着头,却感觉到明无应此刻正在看着他。
 “你……”
 “我……”
 两人同时开口,又不约而同停下来,等对方把话说完。
 虽有三年岁月横贯其间,但谢苏负气离开的那一日,好像闭上眼睛,就回忆得起来。
 谢苏心一沉,抬眸看向明无应,只觉他的眼底似乎有一些看不懂的情绪,一闪而逝,快得像是谢苏自己的错觉。
 明无应从他手中将牧神剑接过,莞尔道:“人间好玩么?”
 谢苏稍稍往后撤了半步,从身上解下乾坤袋,手臂一动,将里面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
 焦黑色的东西接连落地,像是一节节干枯腐朽的树根。
 全部都是天门阵的碎片。
 谢苏这时候才觉得,自己这个行为像是示威一样,可他原本没有这个意思。
 明无应连眼睛都没眨,甚至他的目光一直落在谢苏的脸上。
 “这三年,你就是做这个去了?”
 这是一个不必回答的问题,谢苏的答案,此刻就落在他们两个人的脚下。
 谢苏淡淡道:“师尊这些年来,时常不在蓬莱,是不是也是去寻这些天门阵的碎片了?”
 明无应笑了一下,“谁告诉你的?”
 “我在人间三年,也非浑浑噩噩。想知道什么,我会自己去查。天门阵是你用牧神剑毁去一半,卢家的那个阵灵碎片,也是你毁去的。”谢苏平静道,“师尊毁天门阵,究竟是为了什么?”
 明无应道:“你不是会自己查么?”
 谢苏没有说话。
 明无应连看都没看脚下那堆天门阵的碎片,语气之中却带上了一点忍无可忍的意思。
 谢苏心想,自己终于还是把师尊给惹到了。
 身后脚步声匆匆传来,谢苏回头,却看到姚黄一路小跑过来,见他们就这样站在廊下说话,刹住了步子。
 姚黄的目光从二人脚下扫过,显然认不得那些干枯焦黑的东西是什么,却也没有开口询问。
 明无应道:“怎么了?”
 姚黄神色凝重:“清正司接到消息,昆仑山外弱水泛滥,昆仑山门已闭,还有群玉山,出现了一条妖龙。方长吉和杨观正要赶去,请主人代为照拂学宫。”
 明无应淡淡问道:“群玉山?”
 “是。”
 谢苏只觉得明无应从自己身旁大步流星地走过。
 “告诉方长吉,他要是不想死,就给我离群玉山远一点。让他和杨观都去昆仑,拦住弱水。”
 姚黄怔了一怔,忽然明白了明无应的意思,问道:“主人是要亲自去?”
 明无应笑了一下,“你当杨观那个老滑头为什么来报信?就凭他们两个?”
 他忽然停住步子,回头望向谢苏,带着点警告意味说道:“你给我在这儿待着,哪也不许去。”
 谢苏却是微微一笑:“师尊曾经说过,再下山的时候,会带上我。”
 明无应眉毛一扬:“我什么时候说过——”
 话没说完,他已经想起来了。
 数年前在金陵城中,那条破旧的游船上,万千河灯如星沉入水,波光明灭,一直晃进谢苏的眼睛里。
 “难道师尊要说话不算话吗?”
 《拜月亭》和《两世姻缘》都是元杂剧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是话本小说,收入《醒世恒言》
第80章 明烛天南(一)
 群玉山连日暴雪堆叠,初初销霁,松柏树梢之上不断有落雪碎冰吃不住力道,掉落下来。
 这些微响动却显得山中更加幽静,看起来一派平和,没有丝毫妖异之处。
 而这恰恰就是最妖异的地方。
 初夏时节,群玉山竟然天降大雪。
 有两个人影一前一后穿行在雪林中。
 谢苏抬眸,眼神一错不错地看着明无应的背影。
 他身量太高,从缀满冰雪几如琼枝的树枝下走过时,碰了一肩的落雪。
 谢苏把几年前明无应亲口说出的话搬出来,如愿以偿地跟来了群玉山。
 可是一进到这片地界,明无应就始终走在他的前面。
 此处山势连绵,走到一地时,明无应停下了步子,谢苏跟在他身后,也随之停了下来。
 前方不远处有清正司的人。
 这人见到明无应和谢苏,脸上并无惊讶之色,很快低头见礼。
 清正司一向有传递消息的独特法门,方长吉与杨观赶去昆仑之外的弱水,命清正司的人留在这里,听凭明无应的调遣。
 此人名叫冯提,长了一张亲和温柔面孔,不笑的时候脸上也像是有几分笑意。
 行礼之后,冯提便开门见山,说清正司留驻此处的其他人,已经在他的吩咐下下了山。
 群玉山下不远便是宁州城,清正司的人在此处发现妖龙作乱,一面将消息上报,一面进入宁州城,去了朝廷府衙,要请他们协助疏散城中百姓。
 若是赶不及疏散,清正司的人便会全力在宁州城外设下屏障。
 因群玉山与昆仑相去不远,昆仑之外弱水环绕,若是弱水泛滥之势阻不住,群玉山和宁州城便是首当其冲。
 这冯提做事极为周详,已在群玉山外设下一圈禁制,如果妖龙窜向山下,他会即刻感知到。
 明无应问道:“是你最先发现这里有妖龙的踪迹?”
 冯提点头称是,几年来频频有妖邪现世,清正司的人遍布天下各地,发现异常之处后,一经确认,便会即刻上报。
 冯提转身为他们引路,一面简明扼要将发现妖龙的经过道出。
 传说宁州此地,千年前曾有弱水泛滥。弱水之上鸿毛不浮,不可逾越,泛滥之时便是吞天灭地,连修道之人一被弱水沾身,都会被吞噬消解,何况凡人?
 宁州十万百姓,顷刻间就要被弱水吞没,连白骨都留不下。
 就在此时,龙神降世,以自身龙骨化作巍峨青山,截断了泛滥的弱水。
 弱水之患解除,龙神也因力竭魂归天地,唯余这龙骨化生出的连绵青山留存千年。
 谢苏心中一动,问道:“就是现在的群玉山么?”
 冯提点头道:“正是。虽是传说,但有人在山中开采灵石,采出的皆是深红流金的血玉,宁州人皆称这是龙神骨血所化。又因为感念龙神救世,在群玉山中修建了龙神庙,至今供奉不断。”
 谢苏道:“那又为何说此处出现了一条妖龙?”
 千年前的传说已不可考,又经后人演绎,当年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子,早就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这妖龙的传闻,更像是有人刻意附会出来的。
 冯提摇头苦笑。
 “还是在那龙神庙中,数日之前,宁州城中有百余人前来供奉,却只有两个人逃了回来,其中一个也已经吓疯了。他们说就在龙神庙中,有妖龙出现,吞食活人。”
 妖龙出现之际,飞沙走石,遮天蔽日,连身在宁州城中的百姓都看到了。
 其后忽然天降大雪,连续数日,妖异非常,直到今日才刚刚雪停。
 有不少宁州城的百姓以为是供奉太过简薄,才使得龙神震怒,将那些人吞食,又连降数日大雪,是为惩罚之意。
 这些人宰猪烹羊,上覆红绸,扎金带玉帛。一行数百人,要再上群玉山乞求龙神宽恕,遇上清正司的人才被拦下。
 说话间,冯提已经带着他们从雪林中穿行而出。
 原来他们此前走过的不过是群玉山的余脉,到这时,谢苏才一睹群玉山的全貌。
 连日大雪初霁,云中透下万丈金光,照耀在群玉山的山脊之上。
 苍山负雪,起伏巍峨,形如一条巨龙盘卧。
 冯提伸出手,遥遥地指着一处说道:“龙神庙就在那里,传说群玉山是龙骨所化,这边是龙头,那边山势渐低,余脉回护过来,就是龙尾了。”
 谢苏顺着冯提所指之处看过去,余光中却见到明无应走到了他身边。
 明无应往山上平淡地看了一眼,随口道:“你说反了,这边是龙头,那边才是龙尾。”
 冯提稍稍一愣,又道:“是……是吗。那就是我说错了。”
 明无应身前是峰峦如聚的群玉山,身后是漫漫雪林。
 谢苏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好像这世间所有的人都像海浪一样,昼夜不息一刻不停地涌上岸边。
 只有明无应迎着这无穷无尽的浪潮,成为天地间唯一一个逆行的人。
 冯提带路,那山中的龙神庙就在前方不远处。
 关于这条噬人的妖龙,谢苏和冯提心中所想相去不远。
 千年前龙神救世,将龙骨化为群玉山截断弱水是传说,宁州人供奉这间龙神庙不假,但说是龙神发怒才现身噬人,则近乎无稽之谈。
 眼前这座龙神庙在建造之时想必用过极深的心思,亦耗费了大量资财,虽在山间,但形制规整,大殿庄严。
 殿前石阶上的刻痕早就被踏平,院中的青石板也被踩得发亮,足见千年香火累积至此,曾有无数宁州人前来供奉祭拜。
 这供奉信仰之力,于山间精怪妖物来说,就是最好的滋补。
 如果不是有人故弄玄虚,假借龙神发怒的接口,施展禁术夺去百余人的性命,而真有一条妖龙作祟。
 那条所谓的妖龙,多半就是如此化生。
 龙神庙中十分安静,一个人影都没有,还残留着淡淡的香火味道。
 殿外停了一院子的牺牲供奉,上面覆着巨大的红绸,扎着金带玉帛,是那些宁州城中准备来祭祀龙神的人被冯提等人劝了回去,却没将东西带走。
 停在这里,无人问津。
 四处静谧,谢苏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他还记着在镜湖小筑时,明无应让姚黄转告方长吉的话。
 他要是不想死,就离群玉山远一点。
 明无应行事一贯随心所欲,对任何人都不假辞色,这话说得很不客气,却并不算是威胁,那是让方长吉不要不自量力的意思。
 因为说话的人是明无应,就足以看出这看似静谧宁静的群玉山,到底有多诡谲危险。
 方长吉身为清正司司正,自身修为不俗,多年来不知处理过多少棘手的妖邪之物,明无应却认定,只要他敢来,就会死在这里。
 这一片静谧的群玉山里,究竟有什么?
 谢苏看向明无应,自进入龙神庙以来,他就不曾开口说过什么。
 此刻明无应径直踏入正殿,却笑了一声。
 “这神像塑得太丑了。”
 谢苏跨入龙神庙的正殿,数根一人粗的柱子撑起殿顶,从梁上垂下无数红绸,已有陈旧之色,红绸之间又悬挂着许多面铜镜。
 谢苏一进入殿内,就在铜镜之中见到无数个自己的身影。
 大殿正中,一尊神像坐在主位,上面是匾额,下面是供桌。
 神像身躯宽阔高大,历经千年风烟,纵使龙神庙一直香火不断,神像身上的彩塑泥金也多有破损剥落未及修缮之处。
 而那神像的面容,却是塑像的工匠将人和龙糅合在一起塑造而出,阔鼻怒目,额上两只龙角,袖中伸出的不是人手,而是两只狰狞龙爪。
 龙神两侧,有二十八星宿拱卫。
 这些星宿皆作人像,或微笑,或肃目,或和蔼,或威猛,身躯都微微朝向最中间的龙神,手中各持法器。
 冯提见谢苏靠近去看那些星宿神像,上前说道:“据说千年前,为答谢龙神,宁州城中二十八位富绅共同捐资修建此庙,工匠便将照着他们的面容拟定星宿之像。”
 谢苏淡淡道:“你对这里所知不少。”
 冯提微笑道:“因为我就是宁州人。小时候,也曾跟着家中长辈来这里祭拜。”
 “你……”明无应转向他们,顿了顿,“你叫什么来着?”
 冯提自然知道明无应问的是自己,恭敬道:“在下冯提,蓬莱主可是有什么吩咐?”
 明无应道:“你出去吧,最好退到山下。”
 冯提微微一怔,心思稍转,已经明白过来,他在此处,反而碍手碍脚,当下向着明无应行礼称是,就要退出龙神庙。
 他站位本就与谢苏离得很近,这一躬身行礼,手臂便碰到了谢苏的袖子。
 谢苏向来不喜欢与不相熟的人靠得太近,便向后退了半步,忽然发觉自己碰到了什么东西。
 他转过头,看到一只铜镜微微摇晃,映照出自己的脸。
 镜中映出大半个正殿,谢苏看到冯提退出殿门,明无应朝自己走了过来。
 “怎么了?”
 谢苏摇头道:“不小心碰到了镜子,没什么。”
 明无应道:“你对这龙神庙,有什么看法?”
 谢苏偏过脸想了想,随后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妖异的气息,群玉山连日大雪,不像是人力所为。”
相似小说推荐
				- 
				最高警戒(MO忘了)				[古代架空] 《最高警戒》全集 作者:MO忘了【完结+番外】花语女生网完结简介:江上阳觉得,裴妖孽生来就是克他的...
				
 
				- 
				流放(茶叶二两)				[近代现代] 《流放》全集 作者:茶叶二两【CP完结】CP VIP 2023-08-25 完结收藏:18,781评论:3,939海星:2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