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得到了系统教育的优秀的青年们从学校毕业了,皇帝在欣喜收获了相当一批人才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群在他眼里的优秀人才,在其他人的眼里都成了剩男剩女了,这样可不好!
这不,硕王一家的糟心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铃儿响叮当之势结束了这一场闹剧。闲着开始有点淡淡的空虚的皇帝,看看自家的未婚大龄男青年们,决定,要给自己的儿子们找对象了。
除了大儿子永璜,从三儿子永琛开始,爱新觉罗弘历家积压了相当一批的未婚大龄男青年。虽然这群男青年的亲妈恨不能早早的给儿子娶媳妇抱孙子,可帝后二人不开口,她们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搅和。毕竟,那个压在最上头的,可是皇后娘娘的嫡子。
这批在女校毕业的姑娘们,不论是从品行还是为人处世,都得到了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皇帝也通过和亲王通讯系统(即丐帮),对这群姑娘的品德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从中排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再综合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在帝后二人的心中也就有了成算。
这些年,由于皇帝喜欢在选秀的过程中拉郎配,又乱点鸳鸯谱,所以许多人家在选秀过程开始之前就喜欢去皇后那里走关系,现在谁不知道中宫得宠,帝后相和,皇后娘娘一句顶他们这群人在折子里翻来覆去一百句?
不过这一两回情况有所好转,因为阿哥们都长大了啊……因为阿哥们不仅没有嫡福晋连侧福晋和格格都没有,顶多就是伺候铺床的宫女,完全不是他们这种大选人家孩子的竞争对手。可是,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那些原本胸有成竹的人家都在初选被撂了牌子,完全没有任何解释。
这一下子,可炸了窝了。虽然朝臣们不好上折子去询问:皇上,我家女儿究竟哪里不好,你竟然就直接撂了牌子?但是也托人去承恩公府上,或者是和亲王府上牵线,让自家福晋去探探口风,我家姑娘哪都不差,教养礼仪统统拿的出手,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面对蜂拥而来的人们,承恩公府和和亲王福晋秉持着一问三不知的工作态度,人怎么来的,就怎么打发回去,礼物和人,都原原本本的送出府去。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等着进入复选的时候,大家突然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剩下的这十几个姑娘,居然都是这批女子学校毕业的女学生!我靠!我发现了什么?!
这个时候,才有了皇帝方面发出来的官方解释:我们大清的优秀子弟,尤其是各家的继承人,都是西山军校培养出来的出色人才,他们不论在见识眼界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是我们大清下一代的领军人物。这样的人物,他们的妻子,除了应该有必备的管家能力之外,还应该和他们的见识眼界相匹配,这样才能达到如我同皇后那样琴瑟和鸣的美好状态,这才是我们大清和谐号家庭的坚实基础。
陛下,您真的不是在秀恩爱吗?真的不是吗!
这下,那些提前毕业回家念小班,开小灶,一对一单补的人家哭的心都有了。当然,还有一家也是哭的心都有了:姑奶奶,您没说过进入复选是这样的条件啊?看看这一共才十几个人的场面,想想西山军校毕业了的五十好几的家族继承人,姓爱新觉罗的就不止二十个啊!姑奶奶,咱家两代皇后了,不需要再和爱新觉罗氏联姻了吧?我们,也想内部消化一下啊,你额娘家的侄孙子,咱已经看好了啊……承恩公府家的侄孙子,是个次子……
景娴看着自家亲娘过来详细阐释了各种不能把闺女嫁入爱新觉罗家的理由,然后景娴非常为难的问了她额娘和她大嫂一句:“你们,问过孩子的意见没有?”因为据她所知,她娘家的侄女,可是被和亲王府预定去了的……据说,俩孩子还接触过一段。不过,西山军校的学生同自己小青梅的交往多是通过家长们进行的,乌拉那拉家明显不知道两个孩子的事情,那么这俩孩子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感谢和亲王情报网,感谢皇帝叔叔,感谢女子学校的同学和西山军校里的铁哥们儿……
承恩公福晋带着一肚子的疑问领着儿媳妇回家逼问孙女去了,景娴按着皇帝给她的名单进行配对连线。
先把自己儿子的同西林觉罗家的大姑娘联系在一起,再把自家侄女儿和永瑛连上线。化掉品德不过关的俩姑娘,点出三个脾气暴躁的,留给皇帝乱配,还剩下7个女孩儿。这七个,按着皇帝陛下三代之内亲属不得通婚的原则,十分艰难的给配上了对象,等着皇帝审核。毕竟,按着表哥娶表妹的老礼儿,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关系。再加上满汉不得通婚,合适的真是少之又少。
几日之后,乌拉那拉家就又派了承恩公夫人递牌子进宫,刚刚坐定,老夫人就满面春风的对着景娴说:“你说雯蕙这孩子,她心里头有人了也不知道说,我们问她的时候她竟然还说‘全凭祖母做主’,要不是我说和亲王家有意求她让自己给推了,结果这孩子脸色煞白,我们再逼问,她也不能轻易承认哪!”
“这可不像我们家的女孩儿!”景娴也笑了,这孩子怎么跟着自己的父母还藏着掖着。
“后来她额娘倒是问出来了,她是怕人家和亲王家看不上她!这倒也是心里有谱的孩子办出来的事儿。哪像那个郭络罗家的,还没怎么样的,就张罗的天下皆知!就像谁不知道她要嫁进恂郡王家似的。”
郭络罗家的,不就是那个品性略有欠缺的姑娘么?她可不能给十四叔做曾孙媳妇呢!十四叔可是要自己挑选的,更何况,十四叔家那孩子还小着呢,这姑娘是哪来的自信啊!真是不可理喻……
第107章 日常
等着皇帝晚上过来的时候,景娴就把郭络罗家的奇葩姑娘跟皇帝嘟囔了一句。皇帝陛下仔细的回忆了一番,这姑娘和当年圣祖的宜妃还有亲戚关系。按理说,郭络罗家不应该有这样奇葩的姑娘啊!当年八叔的福晋顶着天下第一妒妇的名头,很是拖累了这一家子的名声,打那以后,这一族的姑娘都很低调啊!这姑娘不靠谱也就罢了,爹妈也不靠谱?罢了罢了,哪家子不得出一两个糟心的败类,明天敲打一下就是了。
“哪家都有长歪的苗儿,郭络罗家这么大,出了一两个不靠谱的也是正常,明儿个叫来敲打一下也就是了,想那么多伤脑子。”弘历安慰着还在可惜又少了一个靠谱姑娘的景娴。那边小容嬷嬷就来禀报,五格格醒了,找亲娘呢。
人类这种高级灵长类动物在幼儿时期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着。尤其是五格格这种不足一岁的婴儿,如果观察的细致,那几乎是一天一个样的。看着从嬷嬷身上挣扎着要扑过来的小丫头,景娴上前一步主动抱住了越来越沉的小丫头。景娴在生产过后就剪了指甲,就是为了抱孩子。这一回,为了能保证孩子茁壮成长,皇帝陛下可是下了大力气的。
24小时的贴身护卫不提,这群人每个月就要接受不同暗卫的筛查。看好,是筛查,不是抽查,就怕有人把手伸到他闺女的身上。不仅是五格格,连永璂身边伺候的人也是慎之又慎,就怕重演上一世的悲剧。
五格格既然已经醒来,没道理永璂没有醒来,没等这帝后二人派人去问,永璂的嬷嬷也就带着人过来了。弘历抱着永璂,景娴抱着小五,一家人坐在床榻上。爹妈逗着永璂叫妹妹,叫额娘、皇阿玛。
永璂会说话之后,众人就锻炼着他说话的能力,现在,他除了会叫人以外,还会吐一些不成句的话了。就因为这样,大家都乐意逗着他说话,都想听听着小子第一句成句子的话,会说些什么。毕竟,他的第一句话说的不是阿玛额娘而是哥哥。
众所周知,高门大户里孩子所谓的“第一句”话,其实是含有很大水分的。多数时候,都是由着奶娘嬷嬷私下里教好了,然后再带到大人面前去卖萌,从而得到夸奖和赏赐。但是景娴和弘历早早就下了旨意,对于永璂所说的第一句话,不要强求,不要强制,全看他自己。
结果就在两人忙着两大学校的各种毕业事宜的时候,叫永琛这个居心不良的哥哥给拔了头筹。看着永琛那个得意洋洋的样子,皇帝一气之下就把他丢到刑部里去研究档案了。刑部啊,除了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犯罪案件资料和犯人,还有我们的吉祥物和亲王弘昼大人。
弘昼带着永琛和永瑛一起实习,鉴于永瑛的未婚妻实际上是永琛表妹这一亲戚关系,永琛在刑部的生活过的还算滋润,不过就是和弟弟妹妹相处的时间变得少了,略有不爽。而他不常来,在俩萌物的面前刷好感度的,就只剩下宫中四巨头——皇帝皇后俩太后。
崇敬皇太后在躲过了雍正九年的劫数之后,一路健健康康顺风顺水的活到如今,在崇庆太后背地里不间断的诅咒中一直压在她的头上,活的滋润无比。为了能与崇敬太后互别苗头,崇庆太后一直坚持着:只要你喜欢的,我都不喜欢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到了永璂和小五这里,算是彻底被打破。萌物太萌,闪的崇庆太后血槽清空,倒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