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零养娃美滋滋 完结+番外 (金谷飘香)


  柳小樱也暗自得意,这里面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又过了两天,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了村口。
  从车上下来了一位大姐和一位青年,都穿着军服。
  他们找到队里,说要见一见救命恩人。
  江队长把女民兵都召集过来,还派人去喊齐大夫。
  青年军人看着柳小樱等人,郑重地道了声:“谢谢!”
  还“刷地一下”敬了一个军礼。
  女队员们愣了一下,赶紧还了一礼。
  柳小樱看着青年军人,有点挪不开眼睛。
  青年军人个子很高,足有一米八几,国字脸,高鼻梁,两眼炯炯有神,真是帅气十足。
  青年军人也认出了柳小樱。
  这个穿花布衫、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就是给他做心肺复苏的那位。他记得那双手很有力气,按得他肋骨直疼。
  军医说:“如果不是紧急救治,大脑会缺氧,甚至会引发后遗症……”
  也就是说,这位姑娘救了他。
  青年军人想跟柳小樱说点什么,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晓得说什么才好?就冲着柳小樱点了点头。
  柳小樱知道对方认出了她,心里美滋滋的。
  齐大夫赶来了。
  他一见到青年军人,职业病就犯了。
  “同志,来坐下,我给你把把脉……”
  说着,齐大夫就抓住青年军人的手,给人家把起脉来。
  “同志,您的脉搏很有力度,恢复得不错……”
  青年军人道了声:“谢谢!”
  齐大夫笑着说:“同志,不用这么客气……”
  那位大姐也说:“齐大夫,这都是应该的,要不是您扎那几针,咱的同志也恢复不了那么快……”
  齐大夫一听,恨不得立马掏出银针,再扎几下。
  青年军人对齐大夫的医术很感兴趣,就询问了几句。
  齐大夫很得意,把中医的精髓讲解了一番。
  要说,他进城学的是西医,引以为傲的却是中医疗法。尤其是在乡村,认可中医的更多一些,适用面也更广一些。
  青年军人和大姐呆了一会儿,就上车走了。
  村里人都跑到村口送行,热情地挥着手。
  柳小樱站在人群中,远远地望着。
  她猜测那是一对母子,从东港部队专门跑来一趟,挺重情意的。不过,他们并未提到自己的姓名,不知是低调还是出于保密?
  *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柳家小院的樱桃树开花了,红艳艳的,就像一抹红霞,衬得院里一片喜气。
  柳小樱站在花树下,捋着辫子,仰着脸儿,就像一副画儿。
  冯玉兰瞅着闺女,是既欢喜又担忧。
  樱子是越长越水灵了,如果不是那五个娃娃,只怕媒人都要踏破门槛了。
  现在,十里八乡都晓得,南山村的柳小樱认了五个娃娃,才十六岁就当了娃的娘。那入赘的口风放出去了,可谁敢登门呢?
  柳小樱却没这方面的担心,她正琢磨着孵小鸡呢。
  天暖和了,该孵小鸡了。
  五个宝宝还不满百天,那是见风就长,可能吃了。一顿下来,半锅米粥就没了,人家捐的那些粮票,都用来买大米了。
  可那些哪够呢?早晚会吃光的。
  还是要给宝宝们增加营养,最好每天都吃上一碗鸡蛋羹。可鸡蛋太贵了,还不好买,每次赶集只能碰运气,不如自家养上几只?
  柳小樱跟娘一说,冯玉兰也动了心。
  年后政策做了调整,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都拿回来了。村民们有种蔬菜的,有种稻米的,杂七杂八都没闲着。这么一来,饲料有了,就想着养鸡养鸭。可这两年生活困难,母鸡都吃光了,拿啥孵小鸡啊?
  冯玉兰就说:“樱子,咱家可没有母鸡啊……”
  “娘,没有母鸡也能孵,只要温度达到了就行……”
  柳小樱自有办法。
  空间在手,还有什么解决不了问题?
  逢集的日子到了,柳小樱就挎着筐子去赶集。
  在背静处,她又碰到了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就打听了一下,那妇女家里公鸡母鸡都有,就买了一筐子鸡蛋,提着回来。
  到了村口,柳小樱用布蒙着,怕人瞧见了。
  回到家,柳小樱就坐在窗前,对着太阳光照鸡蛋。
  只要有小圈圈的,就是受过精的。
  柳小樱挑了二十枚受精鸡蛋,准备孵小鸡。
  她找了一个柳条筐子,铺上厚厚的稻草,把鸡蛋摆在上面,用棉布盖着,搁在墙根底下晒着,增加温度。
  还开玩笑说:“娘,晚上咱把鸡蛋揣在被窝里暖着,二十一天后小鸡就孵出来了……”
  冯玉兰也笑道:“那好啊,打今儿起,就让志远和志广晚上睡觉时揣几个……”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
  柳小樱晒鸡蛋也好,暖鸡蛋也好,不过是装装样子。她把鸡蛋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就用棉布包着搁进育婴箱里。只要调好温度,小鸡就会破壳而出的。
  柳小樱怕娘发现了,还想了个点子。
  她又挑了二十个鸡蛋,搁在稻草筐子里,用棉褥子包着搁在屋里。到了中午,就端着筐子出去,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日头一过,再端回来。
  冯玉兰操着心,时不时地跑到小樱屋里,伸进棉褥子摸一摸。志远和志广也学着,晚上睡觉还真想揣着鸡蛋孵小鸡呢。
  柳小樱心说,用体温孵小鸡,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不过孵化成功率很难保证,还是育婴箱更科学一些。
  赶在这个时节,村民们也忙乎起来了。
  家家户户都捣鼓着孵小鸡、孵小鸭,方法更是多种多样。
  有想着法子找母鸡的,找不到母鸡,就搭了土炕生了火,用炕小鸡、炕小鸭的方式来孵化。还有的,打算去集上换小鸡娃子,养个半年就能下蛋吃肉了。
  队里对这些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只要是自家养的,不拿出去贩卖就没啥,也没违反政策。
  老支书很开明,崔队长却板着个脸,
  “老支书,社会员们都去搞副业了,那生产咋办?马上就进入捕鱼期了,正缺人手呢!”
  “连发,到时候动员一下,群众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老支书不以为然。
  这个崔连发也不想想,村民们搞搞自救,改善一下生活有啥不好?像去年旱灾虫灾严重,想弄点吃的都难,全靠外面调来的救济粮撑着。
  要说,还得感谢国家,不然救济粮也没得吃。
  *
  转眼,宝宝们过了百天。
  柳小樱就推着“娃娃车”出门了。
  前面躺俩,后面躺仨,都穿着黄绒绒的小衣裳,戴着小帽子,屁股底下垫着棉垫子,软软乎乎的,头顶上还撑着遮阳棚,挂着一串小铃铛,风一吹,就“叮叮当当”地作响,可拉风了。
  “欧呦,这娃娃车太好玩了!”
  村民们都很稀罕,就试着推两把。
  娃娃车推着很轻简,不但能装娃娃,还能推东西。就有人来打听,说是蒋木匠做的,也想做一个,可一听手工费,就打退堂鼓了。
  江二嫂子也很欢喜,就把自家娃娃放在车上推着。
  娃娃们手舞足蹈的,很兴奋。
  那几个喂养五胞胎的嫂子,也跟着学。
  柳小樱很大方,让娃娃们轮着坐,每个人都有份儿。
  嫂子们是喜笑颜开,跟小樱打交道真不错,隔三差五就送吃的过来,兔肉、鸡肉都有,还有半尺来长的河鱼,不晓得从哪里弄来的?
  要说,出门寻吃的男人不少,大多空手而归。
  柳家就不一样了,东西没断过,真是交了好运了。
  村里人很羡慕,也有暗里嘀咕的。
  可这种本事不是人人都有,再羡慕也没辙。换做以往,还能想个赖点子去沾点便宜,可自打柳家认了五胞胎,就不好意思了。
  人家有五个娃娃要养,不弄点东西吃啥?
  就连崔队长那样的,也不敢再挑刺了。
  上次闹了一鼻子灰,对崔队长的声誉是有影响的。再说,小樱不凡,村里人都晓得,去惹这样的人家,只怕没好果子吃。
  这么一来,相安无事,平和了许多。
  族里那几个红眼病,也不敢轻举妄动,怕兄妹俩收拾他们。
  *
  到了四月中旬,天气越发热了。
  村民们都换上了单褂子。
  年轻姑娘们穿得五颜六色,比冬日好看了不少。
  这天下午,柳小樱带队在海边巡逻。
  海风呼呼地吹着,吹起了额发和衣衫。
  女民兵们戴着草帽,扛着红缨枪,英姿飒爽,分外美丽。
  就在这时,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开过来了。
  吉普车停在岸边,从车上下来了一位青年军人,他穿着军装,戴着大盖帽,个子很高,十分英武。
  队员们看直了眼,就说:“队长,这不上次来过的那位同志吗?”
  柳小樱朝那边瞅了瞅,还真是那位同志。
  青年军人走到海边,目光炯炯,凝望着大海。
  柳小樱扛着红缨枪过去。
  “喂,同志,马上就要涨潮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