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摇了摇头道:“少爷,别这么说。丹青小时候被人牙子毒打虐待,若不是到了段家,到了您和夫人身边,丹青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这些年您和夫人对丹青的好,丹青都记着的。您不必觉得有什么。丹青哪怕是为了您去上刀山下油锅,也都是应该的。”
段慕鸿无言以对,于是只能拍拍丹青的肩膀,同时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两个人跟着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
第54章 故友
“听说段夫人有喜了是吗?恭喜恭喜。”
段慕鸿和许久未见的傅居敬坐在乐安一座茶楼里, 面前摆着几样小菜,几碟子点心并一壶茶。傅居敬看向窗外楼下,对面的“段记布庄”正是人头攒动, 生意兴隆。
“是, 一个多月了。”段慕鸿有些迟疑的笑了笑。想了想又礼节性的补充了一句:“多谢挂怀。”她顺着傅居敬的目光也去看那布庄——早上她刚带着傅居敬去两家合伙经营的两个铺子看过。傅家对铺子的经营现状很满意。准备再投入一些资金, 用于下个月段慕鸿到松江进货。
“没想到当初雁希你无意间买下的印花蓝布,竟然比雁声特意带回来的三梭布和番布还卖得好。我听说, 那一批布, 你起码赚了五倍的利润是吗?”傅居敬饶有兴致的问。
段慕鸿笑了笑道:“哪里哪里,不过是运气好, 正好碰上松江那边好布贱卖, 乐安这边去岁又极是寒冷, 这才让我的厚蓝布派上用场。”
她在打太极,傅居敬却也不是傻瓜。依他对段慕鸿这么多年的了解,他知道段慕鸿当初买下这批布绝对不是因为什么心血来潮。她是综合考虑了乐安的气候和面料需求后才大胆买进那一大批布的。乐安这个地方不是什么富裕的地儿。印花蓝布这种大众需要的才是卖的最好的。反倒是三梭布这种贡品级的布,县里的富贵人家虽说有需求,可也不过一年几匹罢了。
见段慕鸿并不想同自己分享生意经, 傅居敬也不尴尬,他拿起杯子喝了口茶, 不动声色就转移了话题:“雁希, 这些年, 你还去金龙寺给段伯父和你兄长扫墓么?”
他这话一出,段慕鸿登时吓了一跳, 连忙四处看了看, 好像生怕有人会闯进他们这个包间偷听似的。见四周并无异动,她才松了一口气,回过头来警惕的望着傅居敬道:“你都知道了?是傅行简告诉你的罢?”
傅居敬笑了笑道:“若是我说, 从一开始我就怀疑你不是段慕鸿,你会不会觉得我在说大话?”
段慕鸿若有所思的望着他,停了停方慢慢开口道:“你们傅家的男子,都这么火眼金睛的吗?”
傅居敬笑了起来。他对段慕鸿摆了摆手道:“雁希,你不要误会。我对你没有雁声那种心思的。但是我确实很早就看出来你不是段慕鸿了。”
段慕鸿眯起了眼睛,把两只手交叠在一起:“我听出来了。你的重点在于,我不是段慕鸿,而不是在于········”
傅居敬点点头:“正是。你不是段慕鸿。你可能是别的谁,但你绝对不是段慕鸿。不过你又长得的确和段慕鸿十分相像。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你是段慕鸿的胞妹,段慕鸢。”
他拿起茶壶,在段慕鸿深沉的目光注视中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傅居敬缓缓开口道:“你可能会奇怪。我为什么这么肯定你不是段慕鸿?其实也很简单。若是你很小很小的时候,便立志将来长大了要同一个人结为一生挚友,那你会不会忘记这个人的样子呢?”
他抬起头望向了段慕鸿,眼中有丝丝哀伤,嘴角却是勉强出的微笑:“只可惜,他永远也等不到我同他说这句话了。若是我知道那日你们回家时会出那样的祸事,那我一定要在那天当着他的面,同他留下互通书信的约定。这样的话·······起码我往后的人生里不会出现这般让我遗恨终生的憾事。”
段慕鸿睁大了眼睛,觉得自己好像明白,又好像十分困惑。她咀嚼着傅居敬脸上的每一缕哀伤,停了许久才轻声问:“你说的·······是我哥哥吗?”
“是的,就是令兄,”傅居敬说。“段家四少爷,段慕鸿。”
“十岁那年我在金龙寺第一次遇到令兄,令兄也是我长了那么大,第一个对我表露出那样纯粹善意的陌生人。我出身不好。母亲是父亲通房丫头升上来的小妾。又体弱的很。我三岁那年她便去世了。我小时候,嫡母待我不好,经常言语羞辱,动辄打骂。这些年我长大了才渐渐改善。然而当时父亲碍于同嫡母的关系,不敢明着袒护我。家里的仆人也不把我当大少爷,都欺负我。只有雁声对我好。承认我是他哥哥。在此之外便是令兄了。令兄是第一个说想要同我交朋友的人········”
“可是那天······那天我当众被嫡母斥骂,颜面尽失。虽说是令兄主动站出来找借口制止了嫡母。可我毕竟是丢了面子。尤其是周围那么多人,除了令兄和雁声外,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我说话。我已经十岁了,我要面子。所以最后人群散开,令兄主动说想同我交个朋友,我·······我拒绝了他。”
傅居敬看向窗外,街边有两个□□岁的小男孩正在追逐打闹。他微笑着,用如玉般温润的眼神望着那两个小男孩,全无十多年前那个倔强执拗的傅居敬眼神里的怨毒与阴沉。他注视着那两个打闹的小孩,依稀之间仿佛又看见了若干年前,那个不顾自己幼小,主动挺身而出替他傅居敬解围的段慕鸿。
“傅夫人,道场是清净之地,还请您给家父一个面子,不要再责备令公子了,可以吗?”
“是段家哥儿吗?好·······傅居敬!今日在外面人多,我就先不同你计较了。往后你若是再给傅家丢人,可没有今儿这么好的运气!听到了没有?”
\"傅公子?敢问傅公子可是讳居敬?在下段慕鸿。多谢今日傅公子前来拜祭家父。公子若是愿意,往后可与在下通个书信······”
那么温柔的段慕鸿,小大人一样的段慕鸿。他才八岁,可却能靠着通身沉静的气度,让咄咄逼人的傅夫人谭氏都不敢在他面前继续蛮横下去。
可是当他向傅居敬伸出友善的手时,傅居敬却拒绝了他。后来的日子里傅居敬常想,如果自己当时接受了他的好意,那么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也许段慕鸿因为交到了一个新朋友高兴,就不会那么早赶回段家,也就不会惨死途中了。
然而,没有如果。段慕鸿死在十年前的荒野,即便从那时候起傅居敬开始学着做一个段慕鸿式的小大人,沉淀气质,喜怒不形于色。
可真正的段慕鸿,永远也看不到了。
第55章 暑袜
进入三月, 乐安乃至整个青州都春意盎然。同时,这时候也是一年中最青黄不接的时候。
“城里近来又来了好些流民,有的看咱们家的铺子大, 天天躲在咱们店外头探头探脑, 一有客人来他们就扑上去要钱要吃的·······哎!真是影响生意!”
布庄的大伙计同段慕鸿抱怨着, 脸上的不满显而易见。浑身上下都写着“掌柜的你快发句话让我们把他们打出去!”。
段慕鸿正在柜台后的小屋里算账。坐在八仙桌旁,她闻言抬头看了看大伙计, 转动眼珠想一想道:“你带几个人到家里去, 让厨下的妈妈们费个心,蒸几笼馒头拿过来——再让他们煮一桶粥也一并送来。不够了再煮。”
“不是——朝奉?这·······”大伙计目瞪口呆, 心想我跟你说这个的意思可不是让你当好人啊, 你怎么能给歪这上面去了呢?
段慕鸿却是看也不看他, 低下头去把算盘打的噼啪作响:“这什么这,还不快去办?对了,你带人去弄这馒头和粥,出去给你丹青哥说一声,让他带人到街口那片空地上去支个粥棚, 把流民都引到那边去——不要让他们呆在店门口不走。”
大伙计一愣,接着又惊又喜:“哎!小的这就去办!”
段慕鸿给陆朗写信说明了乐安的流民涌入问题。陆朗却表示爱莫能助——流民问题是每年春天都会出现的老问题了。别说他陆朗, 就是上报到布政司去, 估计那边也没办法。这些流民多是从西北, 河南流窜过来的。本身都是故乡干旱无收或者因为天灾人祸失去田地,在老家呆不下去才四处跑。偏巧山东又离这些地方近, 自然不免成为流民流窜的首要目标。各地遇上流民问题, 除非京师那边下令安置,不然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
“不下令驱逐他们都算好的········”陆朗和段慕鸿见面时说。“有些州府见了这些流民,知府都会授意下面直接驱赶的。我爹仁善, 不管他们。可你也不能要求我爹开仓救济他们——青州百姓自己还自顾不暇呢!春天青黄不接,州府也没有余粮啊!”
“行吧········”段慕鸿说,“你就当我没提过这事儿。”
她回了家,让丹青继续给那些流民开设粥棚布施。几天下来耗费了不少银子。引来了段老太太的不满和叶云仙的阴阳怪气。县衙的捕快很快也带了人来驱赶这些流民,把他们都撵到了城外几里的荒村野地去。段家人大闹一场不许段慕鸿再去赈济。她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