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沪城烟雨 (阑珊姐姐)


  安娜眼神滞了滞,这是听到的比较恶毒的祝福了。
  黄太太又以专业性眼光随便指导了几句,临走,似无意间说:“诶,听说小虎子在学校生病了,你和宗山都忙,怕是也没空管吧?”
  安娜一怔,“生病了,什么时候?”
  “好几天了,原来你不知道呀。我以为你爸告诉你了呢。也是,码头忙,他平时也离不开。”
  “宗山知道吗?”本能问了一句。
  “我不知道呀。”继母好似欲言又止,“其实告诉戴老板也没用,你爸碰到他都不会跟他说的。”
  “为什么?”安娜吃了一惊。想想,戴宗山应该是隔三叉五去码头上看一看的。父亲应该有不少见到他的机会。
  “诶,很多事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就给你多两句嘴吧,你男人有时在孩子身上蛮邪性的,人到中年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上个学还给送那么远,不知怎么想的。我和你爸把你弟送到日本去,也是狠着心等到孩子14岁了,但每月我们都写信的呀。你和戴老板...啧啧,我们自己人还好说,都能理解,这要在外人看来,还以为是你这个后妈刻薄,不容孩子呢。诶,不说了,走了,好像我在你们两口子之间挑拨离间似的。”黄澜玉说完,扭着小腰出门而去。
  安娜就心里格登一下,一直觉得戴宗山和小虎子,甚至和安伊之间,是隐隐有问题的。什么问题,她不清楚,否则,他不会把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弄到什么外地去上特殊学校。哪里的特殊学校有上海的好?上海的气侯再不好,也就是一个梅雨季而已,别的孩子都能在这里生活,为什么单单小虎子不行?难道他对气候过敏不成?宁波又能远到哪里?没有梅雨季?
  这也是安娜一直奇怪的地方。
  而且戴宗山和她在一起后,也很少主动提到他儿子。按说,那是他人至中年唯一的血脉,丢在外地上特殊学校也就算了,却在她这个小姨面前,从不提及,是不是很怪?小姨就是做后妈,也比一般后妈强多了吧,毕竟与孩子有间接血缘关系。
  几年了,安娜对安伊的事,一直很敏感,总为姐姐英年早逝耿耿于怀。
  她曾收集过很多报纸,大报小报都有,有关安伊的,看后就悄悄放在了楼下半地下室里,反正那地方平时谁也不去。
  报纸上的信息,无非是说安伊偷人,红杏出墙,与戴宗山两人比着在外面玩。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戴宗山在外有一个私生子,两人要协议离婚之类的.......
  安娜曾央求在报社的朋友,把这类大小道消息给解读一下。
  不是一直有街头小报在暗搓搓隔三叉五说戴老板前妻的风流韵事吗?据这些内部人说,这些花边新闻多是讹钱的,一般戴老板会私下给钱要求撤下这种报道。这些小报,是给钱就撤,过一段时日再旧事重提。但也一直保持着八卦戏说的水准,如果说太准太多了,挣不到钱是小事,没准会被灭口。
  所以,娱乐这一行,看似热闹,分寸拿捏不好,也是掉脑袋的活,毕竟你是隔三叉五给惹不起的大佬上眼药。
  但戴宗山对前妻的小道消息,如此上心,一方面固然她的花边让他难堪,另一方面,会不会有他忌讳的其他隐情?
  安娜从一点一滴慢慢收集这些消息时,就一直保持着睁开第三只眼,冷静地打量着这个现实而残酷的世界,不让自己太过感性而迷失。包括她不喜欢戴宗山,也毅然嫁进戴家,都与此事多少有关系。这里面肯定是有内情的。
  但过去所有的报纸,这个媒体内部人有三天却提供不出来任何一张报纸:安伊去世的前一天、当天和后一天,连着三天的报纸,都没有找到。据说,那三天的报纸,当天还没上市,就被某神秘买家全部买走了。
  连着买三天,得花多少钱?
  也就是,在上海发生百年不遇的那场台风天灾时,全城几百万百姓,连着三天,连大小报纸都买不到、看不上。
  这位媒体朋友虽没明说,安娜也能猜到,有这个动力并有能力消灭当天所有报纸的,应该是戴宗山。
  那三天,报纸上究竟报道了什么呢?
  就成了谜。
  想想去年那架邮政飞机在济南附近失事,全国几乎所有报纸都骂骂咧咧把国家邮政系统讨论了个底朝天,各个层面都拿出来分析、批评、指责一番,连飞行员的祖上八代都没放过,唯有放过了自己和丁一。就像自己不是那场事故的幸存者,丁一也不是遇难者一样,一切都被一只神秘的手给轻轻删去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两年前的大船倾覆,淹死那么多人,必成国民上下关注的一件大事,却连着三天上海大小报纸全部消失,可见那些天报纸的内容一定让某些人寝食难安了。所以安伊的事必不简单,否则,戴太太回程时,与其他乘客一起,遭遇台风在杭州市湾遇难,有什么可遮着掖着的?就戴宗山在实业界巧取豪夺、手段阴狠的嘴脸,必被某些人怀恨在心,正巧戴太太在天灾中殒命,说不定还能借机收一波同情分呢。
  这种分,是上帝送来的,有人却不要,为什么?
  而且从结婚后,安娜一直就觉得不对劲,对安伊戴宗山曾经的关系,疑虑重重,虽先后与父亲、林伯、戴宗山,江云柚等,都若无其事谈过,他们都认为他们夫妻关系挺好,为什么只有自己觉得并不好?甚至直觉告诉她,里面不仅不好,可能还有不可直视的内容。
  现在小虎子生了病,也促使她去一趟孩子的学校,看看那边是怎么一回事。
  结婚前,小虎子据说是在杭州上学,现在不知怎么的,又去了宁波的特殊学校。
  她向戴宗山提过一次,想让小虎子结束这学期,就回上海来。但他当时含糊其词,说到时再说。
  中间她又再度提过,他就没接话。
  现在,她要过去,先斩后奏,把孩子接回来再说。就不信这么小的孩子,在上海挨着自己的亲人,怎么就治不好他的哑言了。
  从上海去宁波,得坐船横渡杭州湾。
  幸亏那天是单号,晚上是自由的,可以自由活动。安娜就按从继母那里讨来的地址,出发了。
  临走,她也就给管店的徐姐说了一声“有事”,没说去哪里,就坐黄包车直接去了码头。也没想着给戴宗山留个信,怕他不同意。这次就是要一意孤行,先把孩子带回来再说。四五岁左右的孩子,放在外面,一直不管不问,不像话,更对不起姐姐。
  当时安娜在江边上船时,凉风一吹,还莫名犹豫了一下,两年多前,姐姐就是从这里登船走的,没有回来,现在自己也是从这里走的——看看天,天上有五彩的流云,便放了心。
  这种横渡,一趟就多半天时间。很多人为不耽误事,都是晚上上船,第二天就到了。
  安娜是下午上的船,凌晨就到了,结果一上码头就漆黑一片,好不容易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简陋的旅店,一直糊弄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在旅店人员的指点下,她大清早就来到了小虎子的学校。一看竟吓一跳,大大的院落,地砖都是新铺的,的确是新校舍,虽正完善中,但很简陋。安娜不能相信,安伊和戴宗山的儿子,会在这种特殊学校中校治不能说话的毛病!
  太阳出来了,只有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呆呆地站着,都五六七八岁的样子,举止有些痴和傻,看不出有属于这个年龄孩子本该有的天真活泼。
  安娜上前打听,问:你们知道小虎子在这里吗?
  这些孩子也只是呆呆地看着她这个穿戴精致光鲜的女人,竟伸出来小手,手心向上,讨东西。
  安娜赶紧翻包,幸亏来时路上给外甥买了一些零食,小块包装的糕点和糖,每个手心里放了一块。然后等着他们的指点。
  结果这些孩子,有的连包装纸都不剥,直接塞进嘴巴里。
  安娜就纳闷,这时就听屋子里有人说:他们要么听不见,要么不能说话。你不要给他们随便吃东西,下次再想吃,就没人给他们了,他们会闹腾。
  安娜感觉不太妙,就赶紧打听小虎子的情况。
  有个像老师模样的年轻女子从屋里走出来,说:孩子刚从医院回来,睡了。是家人的话,可以到门口等等。
  安娜按老师手指的方向,走向一个红砖的新房子。这时就见一个中年妇人也急匆匆赶来,提着一些吃食,看到安娜也要进同一所屋子,很警惕,问她哪里来的?
  安娜从进院子就觉得不对,所以多了一个心眼,随口说:“我是授人之托,到宁波也是路过,顺路看看孩子的。”
  对方清晰地问:你不是戴家或安家,或黄家的人?
  安娜说:我是黄家人的朋友,受安老爷所托,过来看看的。
  对方便嘴一撇,“听说戴老板又新娶了太太,是不是真的?”
  安娜点头,“真的,听说是上一任太太的妹妹。”
  “都是无利不起早呀。”中年妇人说着,放松了警惕,与安娜一起进了房间。就见若大的空房里,就有一张小床,床上有蚊帐,蚊帐内,小虎子还在睡着,孩子明显瘦了,小脸有点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