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金波滟滟)


  “别熬了——就这半碗我也不喝!”
  “怎么能不喝,有病就得吃药!”
  玉竹还要说什么,王爷爷接过药碗,顺手把药倒在地上,“想开了,病也就好了,还吃什么药!”
  “哎呀,怎么倒了!”
  玉竹气得跺脚,“您就是怕苦,才不肯好好吃药!”
  “谁怕药苦了?”
  王爷爷才不承认,“我病好了,当然就不吃了!”
  看着这爷孙俩儿斗嘴,鲁盼儿笑了,“不吃就不吃吧,王爷爷遇事儿想得开,一定能活九十九!”
  “哎哟喂,借您吉言了!”
  王爷爷又笑着对孙女说:
  “你看,小鲁都支持我不吃药了呢。”
  玉竹没法子,“算了,我管不了您。”
  鲁盼儿把衣服交了,闲聊了一会儿又邀爷孙二人有空儿过去玩儿才回了家。
  梓恒和梓嫣正在客厅里摆积木,见妈妈回来了就扑上来,鲁盼儿便抱起梓嫣,又牵着梓恒进了书房——杨瑾带着弟弟妹妹整理家里的书。
  不想韩冬在一堆书中站起来招呼,“嫂子回来了。”
  鲁盼儿便笑了,“居然麻烦你来帮忙干活儿。”
  “我最喜欢看书整理书籍了,”韩冬明朗地笑着说:
  “你们家的书可真多!
  而且还有许多都是特别珍贵的古书!”
  家里的书有杨瑾买的,更多的是落实政策发还的,“喜欢看就常过来,我们家人也都喜欢读书。”
  鲁盼儿说着,便去厨房做了午饭,招呼韩冬,“一起吃吧。”
  “原来到中午了,”韩冬看看手表,“我回家了,一会儿再过来。”
  杨瑾便拉住他,“一起吃吧。”
  鲁盼儿也笑,“你回家还要自己做饭,随便吃点儿,都是家常菜。”
  原来韩冬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父母中午不回来,他要自己做饭吃。
  “别客气了。”
  跃进拍拍他的肩膀,“来,洗手一起吃饭。”
  吃过饭,鲁盼儿哄着梓恒和梓嫣睡了,就见杨瑾和韩冬几个还在书房,便笑着提醒,“大热天的,你们怎么不休息一会儿?”
  大家都摇头,“整理图书又不累,而且还很有意思。”
  “那你们忙吧,我去附近看看,给梓恒找个幼儿园。”
  搬家后离变压器厂幼儿园远了,鲁盼儿就给儿子办了退园手续。
  “从院子后门穿出去的后街上有一个幼儿园。”
  韩冬就告诉她。
  “那好,我到后街看看。”
  鲁盼儿过去果然找到一家幼儿园,是街道办的,规模虽然比变压器厂的小,只有三个班,收三到六岁的孩子,托费却比变压器厂的贵,每个月要九元,但鲁盼儿见园长和老师们都很和善,园里也干净整洁,便也觉得还不错了。
  毕竟从家里穿后门出来,几分钟就能到,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也不怕。
  商量好入托时间,交了托费,鲁盼儿又去商店买了菜,再回来没进门便听屋里面传出清脆的笑声,“原来你连花生长在地下都不知道呀!”
  正是丰美。
  “我一直以为花生长在树上呢,”韩冬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我也下过乡,只不过才到农村没几天,父母便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急忙把接我回来复习,所以才缺乏常识的。”
  杨瑾就说妹妹,“你别笑韩冬,虽然你和丰收在农村长大,可从没真正下田插秧、割稻,倒是你们姐姐和哥哥深知稼穑艰难。”
  “我高中毕业不久就参军了,也没做过太多农活儿,”跃进便说:
  “还是姐姐和姐夫最辛苦。”
  “细算起来,在我们家里,农活儿干得最多的是竟然是你姐夫,”鲁盼儿笑着进来,“虽然他是北京人。”
  大家一想,果然如此,韩冬就问:
  “插队的日子一定很艰难吧?”
  “艰难自然是艰难的,特别是最开始的时候,十分难熬,”杨瑾回忆起过去,“可是现在回头一想,竟然不全是艰难,也有很开心的经历。”
  说着便向妻子一笑。
  鲁盼儿也想起当年他们在一劳动的情形,果然觉得就是在最难的时候,也有许多甜蜜,点头笑道:
  “只有你们自己经历了,才能懂得。”
  说的人自有深意,听的却未必能真正领会,弟弟妹妹们又与韩冬聊起农村的种种趣事,韩冬也讲自己在北京的见闻,倒是十分热闹。
  一时梓恒梓嫣醒了,鲁盼儿见外面暑热已经下去了,便让丰收丰美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儿,“你们在屋子里坐一天了,也出去活动活动。”
  韩冬就自告奋勇地说:
  “我带你们去吧,我就在这一带长大的,都熟着呢。”
  就这样,韩冬时常来家里帮忙整理藏书,也顺便借书看,且他正与跃进、丰收丰美年纪相仿,相处特别好,倒比真正的同学杨瑾还投缘些。
  两三天后的一个晚上,韩冬的母亲丁老师过来了,笑着向鲁盼儿说:
  “小冬每天都在你们家吃饭,我是来道谢的。”
  韩冬的父母因为搞科研做试验,时常回家很晚,每每这个时候,鲁盼儿也留下韩冬一起吃晚饭。
  此时就笑着说:
  “就是添双筷子的事儿,算不了什么。”
  丁老师一笑,拿出十元钱,二十斤粮票,“我和他爸都要搞科研,对孩子关心不够,小冬从小就学会照顾自己了。
  不过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玩伴儿,性格就有些内向,我见他特别喜欢来你们家,也愿意他跟你们多接触——这是他的伙食费,就麻烦你了。”
  鲁盼儿何尝不这么想,韩冬为人学识好,家教好,性情也好,她亦愿意弟弟妹妹与这样的人交朋友,“不过,伙食费是不能收的,若是算起来,韩冬帮我们家整理藏书,岂不要工费?
  还有他时常给梓恒和梓嫣买雪糕汽水的,我们也跟着吃过,也要还您?”
  丁老师见鲁盼儿十分坚决,便道:
  “钱就算了,粮票你一定要留下——我们家每人都有定量,粮票原本就用不了。”
  自家确实粮票不足,还要高价换一些用,鲁盼儿想了想就收下,又想起搬家带来的风波,就说:
  “我们搬过来给你们带来不便,不好意思了。”
  丁老师不解,“有什么事吗?
  我在家时间少,竟不知道。”
  “因为我们想要回家里的旧宅,学校才让原来的住户搬走的,好像大家都有意见……”
  “杨教授的房子还给他的儿子,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丁老师就说:
  “倒是我们现在还住在你们家,才应该抱歉呢。
  不过学校通知过我们,说已经给了房租,又会尽快解决新住房,我们也就等着了。”


第177章 还真复杂
  丁老师梳着短发, 穿着蓝色的半袖衬衫, 黑裤子, 黑布鞋,黑框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与年青人一般清澈,鲁盼儿知道她决不会说假话, 一时竟十分兴奋,“您觉得我们没错?”
  “当然没错了。”
  “将来搬走也不会生气?”
  “当然不会, ”丁老师就笑了, “先前住在这几间屋子的人家都搬到了新楼, 不但不生气,还很高兴呢。”
  虽然一直在学校里,但也有不少生活经历, 丁老师想了想便懂得了, “前些天似乎是有人说过不好听的话,不过你们不必在意,很多人就是那样无聊, 其实他们就是嫉妒。”
  “我们在单位也是一样, 分房子、涨工资,大家都想方设法地争抢。
  我和老韩从不参与, 房子住哪里都可以,工资也不差那几块钱。”
  “现在学校鼓励我们搞科研, 我们先前就做了很多实验, 积累了足够的数据, 最近已经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 还有一篇也即将发表——这样岂不有意义得多?”
  见鲁盼儿点点头,丁老师就站起身,“所以,不要与他们计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时间不早了,鲁盼儿送了丁老师回到屋里,杨瑾已经将两个孩子哄睡了,正笑着看向她,“原来也有人支持我们。”
  “是啊,我也特别高兴!”
  纵然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纵然他们已经决定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是得到支持还是不一样的,尤其这支持来自丁老师和韩老师,他们非常尊重的人。
  从此,韩冬就成了家里的编外成员,每天一早吃了饭就跑来,晚上很晚才回去。
  在他的帮助下,家里的一部分藏书分门别类的摆上书架,其余的部分也经过整理重新收回书箱中。
  家里的东次间成为名符其实的书房了,四周全是书架,架上全是书,又有一张发还的大理石面红木桌子,再摆了笔洗、砚台、笔架、笔筒、青铜鼎……
  满是书香气,正适合大家围坐读书。
  这两年鲁盼儿专心做衣服,又带着两个孩子,很少有时间看书了,眼也却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也时常与大家坐在一起阅读——此时正是做衣服的淡季,又因为搬家失掉了一些顾客,生意清淡,她便有了空闲。
  慢慢地,院子里另外几户人家改变了冷淡的态度,与他们友善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