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太快了!而且削得太好了!”
鲁盼儿一向很会削铅笔,也不由得不服输,“我也削不出这样的笔。”
“这东西虽然小,可却是机械,人手怎么比得了呢?”杨瑾又给了梓恒一只,“将来你也要像小舅和小姨一样努力学习。”
除了文具盒,他还带回来许多茯苓夹饼、果脯、牛奶糖、巧克力等吃食,“大家每样都尝尝,可是不能一次吃太多,都很甜的……”
家里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了说话声,“杨老师回来了,午饭吃了吗?。”红旗九队的社员们估计着杨家吃了午饭便过来看看。
“早吃过了。”鲁盼儿隔着门窗笑着让道:“赶紧进屋,尝尝杨老师从北京带来的特产。”说着捧了些吃食摆在客厅里。
大家尝尝北京特产,又都好奇地问:“燕京大学是什么样的呀?”
“杨老师学问那么高了,还用学习吗?”
杨瑾便想起来了,“我去北京时带着相机,照了些照片,正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说着从包里拿出几十张照片,先递给了鲁盼儿。
原来这些照片是他暑假前不久照的,鲁盼儿也没有看过,她分给大家,自己也跟着一同欣赏,燕京大学的校门、小湖、图书馆……还真美呢。
大家就都笑着说:“无怪都要上大学,这大学里像画一样好看呢。”
“学校的景色不错,但更重要的是有许许多多的着名学者教授,他们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杨瑾笑着说:“我在大学里就是什么也不懂的学生,就像红旗九队的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
“能教杨老师的教授,该有多大的学问啊!”
聊了半晌,小春婶儿就说:“杨老师才回家,一定很累了,让他歇一会儿吧,我们也该走了。”
“正是呢。”大家答应着站起身走了。
小春婶儿落后一步,“丰收丰美,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你们带着梓恒到水渠边上玩儿,那儿最凉快。”
丰收丰美知道大人有事儿要说,就带着梓恒出门了。
“本来应该等杨老师歇几天再谈的,可是计划生育的要求特别严,时间也抓得紧,我就现在说了吧——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儿,农村户口的夫妻如果第一个是女儿,可以再生一个。杨老师和鲁老师已经有了梓恒,按说不应该再生了。可是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九个月了,自然不能不要,我就与公社干事们商量,鲁老师生过这胎不再要孩子了,立即做节育手术,他们也同意了,现在还要杨老师同意才行。”
杨瑾在北京,自然知道计划生育政策,眼下见小春婶儿已经替他们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十分感谢,“多亏小春婶儿帮忙找公社干部商量,为我们争取了最好的结果。做节育手术我们同意,只是鲁老师生了孩子身体弱,还是我去做吧。”
“我就知道你们夫妻俩儿一说就通,不像别人思想封建,要反复做工作!”最近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小春婶儿身上的压力特别大,她既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也不想像有的生产队长直接动手抓人做节育手术,鲁老师和杨老师这样通情达理正是她最欢迎的。
“还在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时,公社干事就讲男的做节育手术比女的做容易,副作用也小,可我回生产队一宣传,还是没有几个男的去做,反而都是女的做,还是杨老师懂道理、心疼媳妇儿!”回头生产队开会,我还是得动员男的结扎!”小春婶儿完成了工作便风风火火地走了。
鲁盼儿就说杨瑾,“你怎么不与我商量一下就答应了?毕竟是手术,万一有副作用影响你上学呢?还是我做吧。”
“不会影响的,是很小的手术。”杨瑾将手搭在鲁盼儿的肩上,又一次认真打量着她,这一次怀孕她面容没有变,皮肤依旧白皙,连颗雀斑也没生,两只眼睛依旧黑亮亮的,“一直以来,你为我做的太多了。”
“没有什么呀……”鲁盼儿对上的他的眼睛,便轻轻笑了,“都是你在照顾我。”
杨瑾的目光闪了闪,多了点水光,“把你的燕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给我看看吧。”
第134章 天天闯祸
鲁盼儿大吃一惊, “你怎么知道的?”
“就在高考那几天,我帮老师到外语系取一份论文翻译, 外语系的老师们正在谈论去年的高考,说到有一名考生英语成绩特别出色,其余成绩略差,不过距北大的分数线只差了两分,系里犹豫再三找到了校长,最后特别批准发了录取通知书,可是最后那名学生却没有来报道。”杨瑾一直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可是到了此时, 还忍不住提高了声音,“我当时就猜到一定是你!请老师们帮忙查去年的材料, 果然不错!”
“你生气了?”鲁盼儿小心地问。
“生气的时候早过了,”其实杨瑾当时确定了消息后有如五雷轰顶一般, 居然在未名湖畔呆坐了一整天,“你不想打掉孩子,所以只能放弃入学,为了不让我愧疚, 也免得我一时冲动放弃入学, 就又瞒了下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是真正伤感的时候却免不了, “你为我牺牲太多了!”
鲁盼儿拉着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 “我怎么也不能放弃她,现在她已经长大了……。”
杨瑾曾去学校询问, 鲁盼儿这样的情况能重新办理入学,结果却被拒绝了。当时没有及时办理入学,就不可能再有机会了,一位女老师还善意地提醒他,学习是非常艰苦和占用时间的,带着两个幼小孩子的妈妈不大可能完成学业。
鲁盼儿错过的不只是上大学,还有到公社中学和襄平高中任教的机会。当初两个学校都特别缺英语老师,想调她过去,甚至还允诺可以送她进修,将来有转正机会,可现在全都不可能了。
甚至,因为怀孕,今年暑假民办老师的培训,她也没能参加,这对她的工作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妻子为自己,为孩子,为家庭付出之多,远远超出自己的认识。
“鲁盼儿,你真优秀,比我想的还要优秀得多!”杨瑾当初差一点离开校园回到红旗九队,最后的关头还是停下了,现在他理智地说:“你能考上燕京大学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就是不能上大学也没什么,就是北大的教授也有不是科班出身的。”
“现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们不会再生孩子了,等肚子里的孩子长大些,我毕业参加工作照顾孩子,你再参加高考。”
鲁盼儿在心里算了算,“那样,我就会与丰收丰美一起参加高考了。”
“与丰收丰美一起高考又有什么?我们班里最大的老大哥今年三十五了,最小的小学妹今年才十七周岁。三四年后,你也不过与我现在一样的年纪。”
鲁盼儿迟疑了一下,她亲身经历了去年的高考,也考出了不错的成绩,但她也认识到今年的高考与上一次又不一样了。
过去,学校也好,家长也好,学生也好,都不看重学习,他们只草草复习了一个月就上了考场。可现在形势已经变了,不必说高中,就是小学和初中都加强了学习,鲁盼儿在小学任教,又眼见着丰收丰美在初中的学习情况,她可以确定,今年高考大家会比去年准备得更充分,也更难考上,而明年、后年,竞争还会更激烈。
但是,难归难,她并不怕,“那好,我们就说定了。”
杨瑾自然是懂得这里面的艰难,“不要再考虑燕京大学,你只要考上一所大学就好。”过去,杨瑾和鲁盼儿把上大学当成梦想,现在还要考虑现实问题,“那样我们就都转成城镇户口,将来才能想办法调到一起。”
鲁盼儿是农村户口,只能在生产队领口粮,是不可能长期离开红旗九队的。而杨瑾毕业后一定会分配到城市工作,自己不考大学,两人只能分居,“丰收丰美上高中后,我跟他们一起学习。将来你分到哪里,我就考哪里的大学。”
说起来容易,但其实很难的,“你把好走的路让给了我,只剩下最崎岖的。”杨瑾相信鲁盼儿几年后还能考上大学,但付出一定会比去年大家在一起复习多得多。
“我就是不让也不行呀,你又不能替我生孩子,”鲁盼儿笑了,满足地摸了摸肚子,“如果不是那时怀了孩子,现在的政策不让生二胎了。”
杨瑾便也笑了,“我特别想要一个可爱的女儿。”
“如果女儿当然好,”毕竟还没有生,谁又能知道是男是女呢?鲁盼儿就宣布,“儿子我也一样喜欢。”
杨瑾就笑,“好像我会不喜欢儿子似的。”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儿子女儿当然都喜欢了。
说起儿女,两人的神情柔软多了,“不管多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在一起。”
放下过去的事,说起家常,鲁盼儿便笑,“你既然回来了,明天正好去吃席。”
杨瑾在农村住了十年,对红旗九队这边的风俗十分了解,吃席不过是红白喜事,生产队里没有白事儿,自然是喜事儿,只是大热天的结婚,在农家着实少见,便笑问:“谁家在这时候结婚呢?倒是奇怪。”
相似小说推荐
-
谋妻入局:总裁深夜来 (辣椒炒肉) 阅庭书院VIP2018-04-03完结继母逼嫁,男友劈腿,还被陌生男人拖上床!方小鱼不禁掩面:“我怎么这么惨!”...
-
偏执狂暗恋我十年 (藏弓半步) 2020-05-20完结2062上一世,云卿暗恋了段南川十年,对方却连她的名字都不知。后来云卿家道中落,彼时,对方已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