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金波滟滟)


  “我每天都这样高高兴兴的,身体好,吃饭也好,晚上带着梓恒睡觉也不觉得寂寞……小春婶儿、蔡颖姐都很关心我,时常过来说说话,建国也会来看看家里有什么活儿,你不用担心。”
  “还有,这一次高考影响面还挺大的,很多不重视孩子学习的社员们都改变了想法,主动把逃学的孩子送到教室,又再三拜托我严格教育他们的孩子,督促他们好好学习,他们都盼着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呢……”
  夫妻俩人才分别,哪里有什么正事?不过是身边小事加上儿女情长罢了。虽然如此,鲁盼儿却也写了满满三页纸,最后还信纸的背面写了一行英语,“i want to kiss you。”
  有些话用中文不好意思说,也不好意思写,但是英语却能很轻松地表达出来。鲁盼儿轻轻地吻了吻信纸,仔细地折成心型放在信封中,再写上来信的地址,没多久,他就能看到自己的信了。
  分别的日子就像一杯苦涩的酒,可是有如鸿雁一般往来的信却将这酒调和得苦中有甜。
  这天鲁盼儿放学出了学校,就见校门外的树下站了一个人,有些熟悉,“舅舅?”
  那人转过身来,“盼儿,是舅舅来看你们了!”
  “快到家里坐,”鲁盼儿惊喜万分,急忙接了梓恒陪着舅舅回了家,才要抓鸡,舅舅就笑着拿出一大块肉,“别杀鸡了。”
  “舅舅!”鲁盼儿就不高兴地说:“你总给我们邮钱邮东西,来家里又买这么多肉,总要给我们一点机会呀!”
  “你们都是小辈,舅舅花点钱还不是应该的!”王铁尺哈哈地笑着,拿出一叠十元钱塞给梓恒,“这是舅姥爷的见面礼。”
  梓恒才多大?钱自然就转到了自己的手中,鲁盼儿要推,哪里推得了!见舅舅又从包里拿出罐头、饼干、糖果,林林总总一大堆,哄着梓恒挑喜欢的吃,便一跺脚,“舅舅,我挣工资呢,家里的日子过得也好,我们还有不少存款,再不要担心我们了!”
  “舅舅知道,你和杨老师都是有学问的人,日子只能越过越好。不过舅舅今年挣了不少钱,你只管收着。”
  先前舅舅会在冬天林场停工时悄悄出来做几件活计儿挣钱,这两年上面管得不严,他出来的时候就更多了。王家做毛皮大衣名气大得很,舅舅早得姥爷的真传,很多人得了好皮毛都要专门请他做。鲁盼儿就笑了,“舅舅,你做一件毛皮大衣,手工费是多少呀?”
  “也是不一样的,毛皮越好,价格就越贵。”王铁尺用手比了比,“最好的貂皮要这个数。”
  “哇!是我做一件衣服的几十倍!”
  “想学吗?舅舅教你!”
  鲁盼儿有点儿动心,可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是做普通的布料吧。”王家的手艺是祖传的,舅舅也有好几个儿子女儿,自己已经得了舅舅许多指点和帮助,就不要太贪心了。
  做皮毛服装很辛苦,外甥女又是民办教师,现在还怀着身孕,并不大适合。王铁尺便点点头,细看鲁盼儿穿着橙红色的毛衣,外面罩了一件灰色的毛呢坎肩;再看梓恒的背带裤和小上衣,点评道:“我瞧你做的衣服越发有灵气——只是既然做裁缝,多少也要知道一些做皮毛的窍门,就比如你身上的这件毛呢坎肩,如果在衣襟两边各加一条黑色毛皮,不但能帮你更好的遮住身形,也显得更有档次了。”
  舅舅不愧是有名的裁缝,略一指点,鲁盼儿就觉得受益不少,“哎呀,我从来都没想到在普通的衣服上加些皮毛……”
  说起了裁剪,舅甥两人聊得投机,直到丰收丰美回来,“姐——舅舅?”
  “哟!丰收丰美长这么大了!要是在路上遇到了,我恐怕都不敢认了!”舅舅笑着拉住双胞胎的手,每人又塞了一叠人民币,“留着零花!”
  “我们不要。”丰收丰美赶紧推了出去。
  “舅舅给的钱怎么能不要呢!”王铁尺瞪起眼睛,“赶紧收下!”
  鲁盼儿见舅舅和双胞胎都看着自己,只得点了点头,“舅舅给的,就收下吧,以后买书买文具。”
  “这才对嘛。”王铁尺高兴了,却又问:“杨老师怎么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呢?”
  “姐夫上大学了,是燕京大学!”丰美就赶紧说:“老师说整个襄平县只有姐夫一个人考上燕京大学”。
  鲁盼儿也笑,“前些时候写了信,估计舅舅没看到。”
  “我春节前就出来了,一直在这边,还没看到信。”舅舅过去家在省城,来往的也都是富贵人家,很有些见识,“燕京大学,那可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出了好多的人才,外甥女婿还真有出息!”
  作者有话要说:解释一下,有读者说棉被棉絮是需要先弹棉花弹成内胆的,但是滟滟的确亲眼见过用一朵朵的棉花絮棉被的呀!不过,这种絮棉被的本领,似乎只有老年人会了。至于这棉花是不是要先弹好的,滟滟就不知道了。


第132章 要防着点
  舅舅来了, 姐弟几个都高兴地围着舅舅说话。
  半晌,鲁盼儿才想了起来, “还没做饭呢。”又向舅舅说:“现在形势跟过去不一样了,这次舅舅一定留家多住几天!”
  想想上次过来不敢告诉别人,看过几个外甥外甥女儿马上离开了,王铁尺就笑,“今天舅舅不急着走,我们在一起好好说说话儿。”
  鲁盼儿急忙做了饭菜,又给舅舅烫了酒,一家人坐在桌边边吃边聊。
  “舅舅, 现在就连高考也不看成分了,公社和生产队也再不开□□会, 你和舅妈有没有回来的打算呢?”当年舅舅一家去林场是迫不得已,听说那边是真正的苦寒之地, 伐木也艰辛异常,舅舅总不能一直干体力活儿了,且他每年冬天都要回来干老本行,今年更是留在这里三个多月, 不如就直接把家搬回来。
  “盼儿倒是猜到了我的心思, ”王铁尺喝了一口酒, “我本来就是这边的人, 如今年纪也大了, 受不了那边的风寒,早晚要回来的。”
  “明天我请假陪舅舅去前进公社看看那边的情况, 顺便再问一下能不能迁回来。”
  “我要是回来也不去前进公社。”王铁尺摇了摇头,当初王家在省城开裁缝铺子时,在老家可没少做修桥铺路施粮的好事,可回到老家非但没有得到庇护,反而受了许多委屈。老人过世后,他的心中早没有故乡了,毅然带着家人去了北边的林场。
  鲁盼儿看着舅舅沧桑的面容,心里也懂了几分,想了想,“其实舅舅的老家应该算是省城,只是想在省城落户并不容易,不如舅舅到我们红旗九队来?”
  “我对这边不熟,而且九队工分很高——越是工分高的生产队,就越不愿意让外人落户。”不过王铁尺也没有想来红旗九队,“我觉得如果能把户口落在省城附近的生产队最好。”
  “有道理!”鲁盼儿想了想便明白了,笑着帮舅舅倒了酒,“平时就在生产队劳动,到省城做衣服也方便。”
  王铁尺一直做最贵重的皮毛衣服,认识几个有权势的人,把户口迁到省城附近的平平常常的生产队并不是难事儿,“怕就怕搬回来之后又变回去。”
  “听杨瑾的师兄,也就是襄平县的县长,他说不会了。”
  省城一些领导也这样说,但是谁又能保证呢?王铁尺还是想着要再小心谨慎一些,便也不再提,只笑着问:“丰收和丰美,你们将来是不是也要考上大学?”
  丰收丰美早知道要好好学习,姐夫考上大学后,他们更是立志也要考上大学,“当然!”
  王铁尺就许诺,“如果考上大学了,舅舅供你们读书。”
  鲁盼儿赶紧拦住,“我能供丰收丰美读书;舅舅挣的钱虽然多,可家里还有表哥表姐呢……”
  “只要舅舅能做衣服,上大学的钱不算什么!”说到这里王铁尺十分内疚的,当初自己若是有一点能力,应该供大外甥女继续上学的,可却眼睁睁地看着盼儿辍学回家,所以他一定要为丰收和丰美尽上一份力,“你的表哥表姐们在林场学习都耽误了,没有一个能上大学的,现在我让他们都跟着我学裁缝……”
  一家人一聊就聊到了很晚,姐弟们第一次听到姥爷、姥姥、舅舅、舅妈、表哥和表姐们的事儿,而他们也将自家的一些故事讲给舅舅听。
  梓恒早睡了,鲁盼儿看看时间,“舅舅也歇下吧,这些天在外面做衣服一定很辛苦。”说着让丰美搬到自己屋里,在她房里铺好被褥,又打了水请舅舅洗漱。
  看丰收丰美出去了,舅舅降低了声音,“有一句话算舅舅多嘴,可还是要说,外甥女婿上了大学身份又不一样了,老话说‘贵易友,富易妻’,你也要防着点儿。”
  鲁盼儿就笑了,“他不是那样的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舅舅年纪大了,见的事儿也多了,也不敢说能看清谁是什么样的人,你留点心眼儿不是坏事儿。”
  舅舅是为了自己好,鲁盼儿点了点头,“虽然肯定他不会变心,但若是果真变了,我也不怕——我当民办教师,又会做衣服,带着孩子一样生活得好。舅舅过去告诉我,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