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完结+番外 (冰莲清妍)


  吴友敬手里还拿着小锤子,就热心地迎上来:“同学,你是初一(1)班的吗?”
  曾文芳笑盈盈地说:“是的,我叫曾文芳,我刚才报过名了,现在来找黄老师报到。”
  “曾文芳,你好,我叫吴友敬,初一(1)班的学生。这位是苏立德,高个子那个叫谢学泽。”
  吴友敬自我介绍,又顺便介绍了另两位同学。曾文芳当然认识这些同学,这时也只能装作初次见面,大大方方地跟他们打招呼。
  “黄老师好!”曾文芳进了课室,见一位身姿挺拔,剪着平头的年轻男子站在讲台上,整理着讲桌上的粉笔和黑板擦。
  “你好,是哪位学生?来报到?”黄老师脸上带笑,笑容里有一种读书人独有的温润、内敛。
  黄老师是曾文芳上一世的偶像,她觉得黄老师特别有魅力,无论是身材还是五官,比起后来电视剧里的明星都要夺目得多。
  曾文芳扬起笑脸,眼里闪着灿烂的光芒:“黄老师好,我是曾文芳,已经在总务处报名,来老师这里报道。”
  “哦,你就是曾文芳,是寨下村的,对吧?”
  “对,我是寨下村的。”
  曾文芳觉得作为一个班主任,真得有非凡的功力。首先,这记名字的功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初一(1)班,七十名学生,开学前要先记名,开学后要把名字与样貌联系,以后每次见面,要能看一眼就叫出名字来,肯定要费一番功夫。
  “来,先把这张表填好。”黄老师递给曾文芳一张资料,那是一张学生个人情况登记表,曾文芳拿过填好交给老师。
  “字写得不错!”黄老师赞道。
  曾文芳有些汗颜,上一世,她成绩虽好,那笔字却拿不出手。毕业后,她买了几本字帖,闲暇时练练,如今这字才堪堪能见人。曾文芳知道黄老师的书法功底深厚,记得上一世,黄老师还是市书法协会的成员。
  “老师,我字写得不好,您有空能指导一下我吗?”
  “呵,你知道我的字写得好?”黄老师说到书法,双眼放光,犹如遇到知音。
  “外面墙上‘学习园地’及两边的对联不是您写的吗?”曾文芳装作惊讶地反问,“那字写得可好了,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哈哈,是我写的,不过不能用大气来形容,我那是正楷,不是草书。”黄老师俊美的脸上,有些意气风发,曾文芳都看入迷了。
  “你背的这一大包是什么?”黄老师指着曾文芳背上的包,好奇地问。
  “老师,那是文具,我从县城批发部批发了一批文具,拿来学校卖。”
  “哦?”黄老师不由有些惊讶,这孩子这么小就会做生意了?
  “不错,能自食其力,为父母分忧,是个好孩子!那你先去吧,记得后天一早来上课,七点半前要到校。”
  “好的,黄老师再见。”
  曾文芳正要转身出去,课室外面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喜的喊声。
  “刘小玲,你也来报名了?”
  曾文芳一喜,是小玲。那可是上一世曾文芳不多的朋友之一,刘小玲是彭山镇人,家里离青山镇十五六公里。父亲是青山镇镇府的干部,刘小玲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已经在青山镇上了好几年学。
  她与苏立德是小学同学,刚才说话的,肯定是苏立德。
  “是啊,听说还要到总务处交费,我还没去呢。”刘小玲的声音轻柔、温和,虽然没有农村女孩子的拘谨与羞涩,但与曾文芳的清脆、爽朗来比,却是不同的风格。
  “那我带你去吧,要交费后再到老师这里报到。”
  “好,我们等会再回来。”
  两人没有进课室门,只跟旁边的吴友敬等打了个招呼,就说着话走远了。
  曾文芳走出教室门时,就见吴友敬正在擦着外墙的黑板,而谢学泽则一脸羡慕地看着两人越走越远的背景。曾文芳笑了笑,谢学泽也是小玲的追求者之一,30周年同学会时,说起这事还一脸遗憾。
  曾文芳没有等小玲,她还要去校门口摆摊。来报名的同学越来越多,她得抓住这个机会。
  今天来报名的人更多,也有些昨天报过名的同学,听同伴说学校门口有位学生摆摊卖文具,文具卖得比镇上文具店便宜,纷纷找过来。
  所以,曾文芳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发现陈文干陪着陈猛来买文具。
  “陈猛,你看,她的文具因为质量好,又便宜,那里围了好多同学呢。”
  陈猛并不在乎这文具能便宜多少,他去街镇堂姑的文具店里买,堂姑还会给他送些本子、纸笔之类的东西,文具也会算便宜些。只是,好友难得这般热心,特地向他介绍在学校门口摆摊的小姑娘,他就在那里买些文具也无妨。再说,文具又不值多少钱,何必拂了好友的一片好意呢?
  曾文芳没有认出陈猛,因为她一直低着头数钱,人多的时候,那些文具交到了谁手里,她都不知道。她只记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要钱收到了,谁买走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包里一件东西也没剩下,还有学生围着曾文芳,有些遗憾道:“怎么就没了,我还想多买几支笔呢。”
  “我想给我妹妹买个画着公仔的笔盒。”
  “我还没有圆规与三角板呢,这学期要学几何,用得上。”
  ……
  听着这些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曾文芳有些歉意地说:“各位同学,不好意思,因为我一个人背不动,只拿了这些来卖。如果你们不着急,今天下午或明天上午来学校,我还会在这个位置摆摊,到时大家再来选购,好吗?”
  “也只能如此了。下午我来学校打球,你可要多拿些笔盒来,我要选最漂亮的。”
  “好,谢谢大家!”
  曾文芳感激地对这些同学道谢。大家摆摆手,散去了。


第十四章 开学
  曾文芳姐弟足足摆了两天半的摊子,批发回来的文具已经卖得七七八八。开学前一天下午,大家都没有再去。曾文波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套文具:足够一个学期用的本子和笔,漂亮的笔记本、有公仔的文具盒、散发着香味的铅笔擦、精致的铅笔刨。
  曾文芳把没有卖完的文具给小姑的儿子留了点,其实也只有田字格本、画画本与铅笔了。他们自己的那份是预留出来的,要不,可能也剩不下来。
  曾文芳嘱咐大家,只说这些文具是他们四姐弟赚的,就只赚了这些,多的也没了。如果小姑有话说,自有二伯娘在呢,因为文波也有一份功劳在那里,小姑如果想找碴,那也得掂掂自己的分量。
  小姑开学前也没来得及回娘家,只在开学第二天赶集日,顺路来了一趟。曾文芳没见到她,只听母亲说起:“呵呵,你小姑这次没话说了,这话啊,都先让你二伯娘说了。”
  “妈,二伯娘说什么了?”
  “你二伯娘见你小姑来了,急忙拿出那些文具,得意地说‘梅花,这次你侄子侄女可了不得,不但为自己赚了文具,还给你家小子赚了些,你看、你看,这些本子多好啊,还有铅笔,都是县城批发回来的呢!’”
  “妈,你看看二伯娘多会说话,你以后也得学着点。小姑说什么了吗?”
  “没一点挑剔,拿着这些文具直夸你们姐弟,乐呵呵地走了。”
  曾文芳笑了笑,看到日渐开朗的母亲,心里也明朗起来。这些天,母亲还是要干很多农活,收花生、种红薯,打理菜园,给他们姐弟做饭。前几天,母亲去赶集,买回一头小猪仔,家里有个母鸡不下蛋了,只窝在鸡笼里不肯出来,母亲又在它窝里放了十多个新鲜鸡蛋,让它孵小鸡。
  因为心情舒畅,这些事情,母亲做起来丝毫不觉得辛苦。她每天乐呵呵的,脸上的皱纹都少了许多。
  有一天,曾文芳到菜园子里摘了一根黄瓜,把黄瓜切成薄片,帮母亲做面膜。王娟英嗔怪道:“你们都长这么大了,妈妈当然老了。又不是城里人,讲究这个干什么。”
  “妈,如果这样能让自己漂亮点,为什么不可以做?这黄瓜又不值钱,是自家种的。你听我的,隔两天就拿一根黄瓜切几片敷脸,保证你的脸又白又嫩。”
  “唉呀,还又白又嫩呢,你见过村里哪个干农活的妇人能又白又嫩?就是你梨花嫂子,刚嫁过来时多水灵,如今不也变得又黑又壮实。”
  曾文芳知道母亲说的也是实话,农村妇女,哪个不是如此呢,风吹雨打太阳晒,干的都是粗活重活,再白嫩的皮肤也会变黑变粗糙。
  “妈,没事,以后是以后嘛,如今能让自己漂亮点就行了。”
  王娟英见女儿坚持,也就没有再说什么,随便她怎么摆弄了。
  初一(1)班的格局并没有因为曾文芳的重生而有丝毫改变,吴友敬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他们的班长,曾文芳仍然是学习委员,体育委员还是陈文干。
  这一世所不同的是,曾文芳通过学校广播站的选拔,成为了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每隔一天,曾文芳都要在早饭后与下午放学后,到广播站播音。
  曾文芳知道初中的课程与高中来比,要轻松得多,她得在这个时期多找机会锻炼自己,让自己尽快成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