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完结+番外 (冰莲清妍)
农林中学离街镇远,是青山镇的二类学校,成绩好的学生被青山中学录取了,剩下还想读书的,才去那里读。不过,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每年农林中学初一也能招两个班。
只是,农林中学无论从生源还是师资力量,都要比青山中学差了一个层次。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大多成绩差,很多读不完初三,就弃学了。所以,农林中学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初一初二都两个班,一到初三,就剩下一个班了。
而青山中学正好与之相反,初一初二各两个班,到了初三,就有三个班了。
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好几年。除了有农林中学的学生插班进来,学校还有留级的学生。那个时代,初三的留级生是不能考中师中专的,可是,这些人换了个名字,重新做一份学籍档案,就又可以考了。
还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好,第一年不考,在档案里,是初二留级,可是事实上,是重读初三。第二年的时候,再参加中招考,就有把握考上好的学校了。人们把这些学生称为“回读生”,学校为了名声,也会劝一些成绩中上的学生推迟一年参加中招考。
陈猛每到暑假,就玩得特别疯狂了,晒得黑不溜秋。这时,他手里拿着一个绑着一根棍子的铁环,正在街上疯玩。听到陈文干喊,才停下。
“文干,你真要在青山中学上学?”陈猛一脸不可置信。
“当然是真的。要不,我怎么会这个时候还在这里?过两天都要上课了。”
陈猛摇着手里的铁环,开心地道:“真的呀?那我们以后上学就有伴了。”
陈文干笑了,这街镇同龄的孩子多了去了,多他一个少他一个,其实并没有什么。当然,他们两家离得近,又是好伙伴,能一起上学肯定更好了。
陈文干道:“对了,你不要去文具店买了,明天我带你去学校门口买。”
“啊?学校门口有文具卖吗?”陈猛惊讶地问,“还有,文具店可是我堂姑开的,我去那里买要便宜一些呢。”
“学校门口的文具也便宜,不信,你来我家看看,我跟阿坚表哥都买了,那个文具盒可漂亮了。”
“真的?”陈猛将信将疑。
“来,别玩这个了,我们上楼看看。”
汪志坚刚把文具放好,陈文干就带着陈猛上楼了。
“表哥,把那些文具拿出给陈猛看看,陈猛说如果好,他也去学校门口买。”陈文干对汪志坚道。
汪志坚不禁有些发怔:表弟就为了这事去找陈猛?这……
“那,你的在桌子上。”汪志坚指了指桌子道。
“我那里没有文具盒,你的文具盒拿出给陈猛看看,我记得他的文具盒也坏了,正要换呢。”
“这事你也记得?”汪志坚有些无语,表弟对这事该有多认真,就可想而知了。
“难道?表弟看上那位摆摊卖文具的姑娘了?”汪志坚猜度陈文干的心思。
城里的孩子早熟,汪志坚记得小姑说过,陈文干读五年级时,就有小姑娘往他书包里塞礼物了。读六年级时,送礼物的人就更多了,还有写情书的呢。
当时,汪志坚还不相信。要知道,青山镇要闭塞得多,读小学的时候,女孩子找男孩子说几句话,都会被别人笑,更不要说送礼物了。他们在街镇长大的孩子还好些,男生女生还会在一起玩。在农村长大的女孩腼腆得很,有时问句话,人家都羞涩得不敢回答呢。
当然,汪志坚没敢问表弟,这事太荒唐,他也只是想了想,就摇摇头,把这心思丢开了。真要问出口,那就成笑话了。表弟在市里读书,漂亮的女孩子多了去了,怎么可能瞧上那个瘦巴巴、干瘪瘪的女孩?再说,他们才多大呀!
这边,陈文干早就拉开汪志坚的抽屉,拿出那个文具盒向陈猛显摆了。
“怎么样?与文具店里的东西差不离吧?人家每样东西都便宜,质量也好,一看就知道不是地摊货。我估计,她是去县城进的货。”
“是不错,既然是文干介绍,那我就不去文具店买了。明天我们再一起去学校一趟?顺便在操场上玩这个。”陈猛举了举手里的铁环,道。
“去吗?”陈文干问汪志坚。
“拿个球去吧,这个玩不久,一会儿就玩厌了,还是打球好。汪志坚想了想道。
三个小伙伴就这样敲定了明天的行程。
第十一章 青山中学
天色渐晚,太阳坠入山谷,天边只留下一团团橙黄的晚霞。
来学校的学子大多回去了,曾文芳收拢了所剰无已的文具,放入布包背在背上,才有空打量青山镇最高学府——青山中学。
青山中学建在山顶上,前面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叫青江河,过了河就是青山街。在学校门口,就可以看到街市上的屋子、山下那条清澈的河流、河面上那条古朴的桥,甚至赶集的人。但奇怪的是,街市上的喧嚣却传不到山上,学校四周绿树环绕,显得特别幽静。
此时的青山中学只有两排教学楼,一排是砖瓦房,一排是两层的钢筋水泥房。曾文芳记得,在这两排教学楼后面,还有一排瓦房,是教师宿舍及开水房、教师洗澡房。学生宿舍就紧靠教师宿舍旁边,但是,学生厨房与冲凉房却在前面山腰偏下,靠近河边。
连接教学楼与山下厨房的,是左右两条弯弯曲曲小路。两条小路中间,林木茂密。那是一片自然生长的树木,学校没有派人清理里面的荆棘,因此,在学校读了三年书,曾文芳从来没有到那里去探过险。
曾文芳很喜欢这所学校,因为上一世,她并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每有闲瑕,就会不自觉地走上这座山,回忆自己那一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记得有一次,叶元轲带着小孩回来看他奶奶,在家里没有找到他,发了很大脾气,说:“看什么看,难不成以前在青山中学,你还有相好的同学,值得你天天跑到那里去回忆美好时光。”
曾文芳第一次没有理这个斜着眼睛看她的丈夫,如果,她连回忆往事的权利都没有,那她不就成了一个只会干活的机器人了吗?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如果她一点都不会思考,她还算是一个人吗?
那次,叶元轲难得见识到了她的小性子,没有再骂她,晚上对她还多了一份体贴。如今想来,叶元轲或许也是受够了她那种只会逆来顺受的性子吧。
女人,少了个性,便不再鲜活。男人宁愿宠着那些任性的情人,也不愿意分一点爱给在家任劳任怨的妻子,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劣根性吧。
“小姑娘,你是青山中学的学生吗?”曾文芳正盯着山下那片茂密的树林发呆,一个温和男声打断了她对往事的回忆。
曾文芳抬头,见是一位瘦高个子、约二十七八的男子正站在旁边,好奇地打量着她。
“陈老师?”曾文芳不由惊讶地喊道。
那男子露出比曾文芳更惊讶的神情:“哦,小姑娘认识我?”
曾文芳当然认识陈老师,当年自己入围中师线,却没有收到通知。她不知道该找谁打听这事,只能来找自己初三的班主任陈老师。
记得那时陈老师很同情她,并建议自己去读高中或者重读,说这事他可以帮忙,至于去读师范这件事,他一位小小的教师,真的无能为力。
只可惜曾文芳当年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也不够坚持。后来她按家人的意思早早嫁了人,可是,对这位给过她温暖与帮助的老师,她一直很感激。
曾文芳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喊出了声,她咳了一声,掩饰道:“我很早就来学校了,听到有学生叫您陈老师。”
“哦,怪不得。你这么早是来报名吗?”
“陈老师,我叫曾文芳,是青山中学初一的学生。今天,我今天还没有报名,报名的时间不是三天吗?我明天再来报名。”
“嗯,不错,能考上青山中学,说明你成绩不错。今年青山中学初一招两个班,你还不知道自己在哪个班吧?”
曾文芳很想说自己在初一(1)班,不过,今天她真没有去宣传栏查看自己的班级,所以,就摇头道:“我还不知道呢。”
“来,去那边的宣传栏看看,那里贴着分班名单呢。”
陈老师还是那样热心,曾文芳一向对这位老师很尊敬,就跟着他过去看。
“陈老师今年上初一的课吗?”
“我啊,我今年上初二的课。今年学校来了几位新老师,很有活力,好像有一位是初一的班主任。”
曾文芳当然知道,那就是教她语文的黄老师。也是在她读书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黄老师语文基本功特别好,上课有激情,声音非常有感染力。只可惜他只教了她们一年,第二年就考上大专脱产进修去了。
曾文芳对中文的喜爱,大多缘于黄老师的潜移默化。如果这一世,还是黄老师教他们班语文,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学一些知识。曾文芳暗暗下了决心。
没一会儿,曾文芳跟着陈老师来到了宣传栏。
相似小说推荐
-
戒不掉的甜 (小小的琳琅) 2020-02-22完结85 1496商界巨佬高翊,清冷矜贵,俊逸不凡,生意场上纵横十多年,是整个商界都不敢得罪的硬核人物。...
-
好巧,原来你家也有矿 (城下烟) 2020-02-25完结276 2398安诺一直以为,十二岁那年见到的少年是个幻象。直到高考过后的暑假,离家出走遇到的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