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第850章 桑田
  不过,总的社会治安状况,比起七十年代,还是令人担忧,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特别是城市中,流氓犯罪活动,屡禁不止。
  文革期间,结婚领证的两口子,在大街上都不敢牵手。现在倒好,胆大的小青年,别说牵手了,在公共场所公然搂搂抱抱。
  所以,出行之前,几位老人一再嘱咐智慧悠悠和几个小孩子,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不要和陌生人靠近,更不要吃喝陌生人给的东西。
  并要求昊昊他们几个男孩子,要照顾好姐妹和弟弟,特别是要时刻提防陌生人。
  也难怪老人不放心,韩屯附近的村庄,虽然没有买媳妇的,不过对于农村买媳妇的传言可没少听了,其恐怖程度令人发指。
  舅姥娘今年不能去了,她老人家说啥也舍不得离开这对龙凤胎,即便是孩子睡着了,她坐一旁瞧着也高兴。
  其实根本用不着她留在这里照顾,有专门的厨师和保姆,还有刘冉的娘家。刘冉生孩子后,她娘家的人,每天没断过,而且不是来一个。
  爱民舅舅请假伺候媳妇过月子,舅姥娘轻易捞不着和儿子相聚,想趁此机会和儿子多相处几天,这也可以理解。
  自家21人加上2名随同,出行还是开公司的中型客车,这辆车是从国外进口的,性能比较好,坐着也比较舒适。
  虽然京都的夏季天明的早,凌晨4:50天就亮了,可一行人也没赶的太紧,吃过早饭,六点才开始出发。出行的第一站是历史古都金陵,它是江南最北边的一个历史名城。
  这次出游准备的比较充分,孩子们的个人物品每人一个旅游背包,公共物品装在几个旅游箱里,放在客车的后备箱里。临时用的物品和水果零食,也放在箱子里,就放在车厢内,随时可以拿取。
  客车的前面,有个一百公升的车载保温桶,临行前装满了开水,保证随时能喝上开水。夏季比较容易出汗,离了开水可不行。
  悠悠还准备了个小保温桶,里面放的是鲜奶的冰糕和冰激凌,这是昨天专门在友谊商店里买的。
  自家带的车,想停停想走走,一切随意。在路上,看到比较好的景点和自然景观,下车就去游玩,录像照相一起上,玩过瘾了再走。
  夏季的荷花特别的漂亮,一路之上,遇到大片的荷塘,孩子们都欢呼着要求停车,下车看上几分钟也是好的。
  碰到瓜园,孩子们也喊停车,进去买上一堆西瓜和甜瓜,坐在瓜棚里吃个过瘾,自有一番滋味,临走再带上一筐。
  其实车里带的水果可不算少,杏桃李子和苹果都有,就连早熟的葡萄都有,全都洗干净了。
  悠悠连西红柿和黄瓜都带上了,西瓜和甜瓜也带上了,可孩子们看到这大片的瓜园,还是喜欢吃刚摘的。
  喜欢就买,反正是自驾游,要是就是这份方便和随意。
  每次停车,司机都会换人,昊昊和志刚他们几个大些的男孩子,轮流开车,京都到金陵,有直通的柏油国道,路况比较好。
  现在路上,机动车辆虽然比以前多,不过前后几公里也碰不上一辆,有时半个多小时,都遇不上一辆机动车。
  昊昊他们虽然不到十八岁,可都有驾照,就连迪迪和志斌俩人,都通过了考核,拿到了驾照。
  不过这种比较大的客车,可不敢让他俩开,俩人严重抗议了几次,都被无情镇压了。屡试屡败,俩人总算是死心了,坐到了后面的座位上,悠悠带着他们打勾级。
  勾级必须凑够六个人,四副扑克,悠悠把规则解说了一遍,几个人就玩上了。
  试着玩了几局,很快就熟悉了,别说孩子了,就连观战的三位当妈的,都动了心。站在孩子后面,主动的当参谋。
  迪迪和志斌,也忘了开不了车的烦恼,俩人打联邦,挤眉弄眼的传递消息,智茹和志刚俩个,对他俩提出严重抗议。
  孩子们在后面玩耍,悠悠姥爷和志斌姥爷,俩人在前面聊天,他俩对历史文化都有研究,倒是有共同的话题,悠悠妈能和他们聊上几句。
  俩人对于这次出行,也没少做了准备,对几个游玩的城市,做了详尽的了解。和随行人员一起,探讨制定旅行线路和景点。
  悠悠姥姥和朝霞胜男两位舅妈,聊的都是生意经,志斌姥姥虽然插不上话,可她还是认真的听着,看着闺女侃侃而谈,她满脸都是笑意。
  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吃吃喝喝,走走停停,也不觉得路途疲劳,很快就到了中午十二点。
  正好走到个地级的大城市,直接去了第一招待所,小李拿着震宇公司的介绍信,先去开了午休房,俩人一个房间。进房间简单的梳洗过后,就去餐厅吃饭。
  要了一笼大包子,每人一碗鸡蛋肉丝面,简单的吃过午饭,把车上的保温桶装满开水,赶紧回房间休息,下午三点准时出发。
  悠悠和智慧姐一个房间,悠悠妈带着智茹住,胜男带着智莉和志新俩人住,总共开了十一个双人间。
  服务员看着一行人窃窃私语:“这合资的公司就是有钱,出发还专门开房间午休。”
  一行人吃饱喝足睡足了,上路也有精神。进入南方地界,路旁的景色和北方不同,就连农作物都大不一样,以水稻和桑田为主。
  山多水也多,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一览无余。
  孩子们透过车窗,看着路旁的景色,不时的发现新奇的地方。
  “看,黑色的牛,骑牛的牧童。”
  迪迪小时候,偷着骑生产队里的黄牛,差点受伤,至今对黄牛有恐惧感,现在看到骑牛的牧童,就剩下羡慕了。
  “快看那里,有只带棚的小船。”
  南方太阳特别的毒,在船上扎个棚子很正常。韩屯位于黄河滩区,船孩子们都见过,可家里的船上从来不扎棚子。
  对于桑田孩子们更加的感到新奇,志斌姥爷给孩子们普及了植桑养蚕的知识后,志斌恍然大悟的说:“总算是明白沧海桑田中的桑田,是什么样了。”


第851章 照相不
  桑田都种植在山坡上,虽然不算高,可想对于水田来说,高低区别非常的明显。
  志新摇头晃脑的说:“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昊昊称赞他:“说的对极了!”
  艾婉莹若有所悟的说:“别说孩子们了,我也跟着长见识,看来以后有时间了,就得带孩子们到处走走。”
  悠悠心想:“妈唉,出来走走可不光是有时间就行,还得有大团结才行。现在人们的温饱问题刚刚解决,有条件到处走走的可不多。”
  晚上六点的时候,一座高大雄伟的大桥映入眼帘,坐在前面的志斌姥爷激动的喊道:“南京长江大桥!”
  桥上的车辆不算多,汽车在大桥的正中间,靠路边停了下来,昊昊打开车门,率先跳了下去,志亮在车上,俩人合作,先把四位老人扶了下去。
  孩子们下车后,赶紧跨过护栏,走到人行道上。大桥两侧的人行道上,游人可真不少,不过大部分集中在东侧的人行道上,这边比较适合照相。人行道上,脖子上挂着照相招牌的,就有十几个人。
  下午六点的光线,正适合照相,人们倚在大桥的栏杆上,对着夕阳,面带舒心的笑容,随着快门的响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看到车上下来这么多的人,附近照相的都围了上来,纷纷揽客:“照相不,三元一张,立等可取。”
  等看到后面悠悠她们脖子上的照相机时,几个人立马撤了。
  自家人不仅带着照相机,还带着录像机,照相的撤了,周围的群众也自动的往外撤,不过也没离开太远,停在几米外,好奇的观望。他们好多人没见过录像机,对陌生的事物有着天生的抗拒。
  这次有随行人员,全家照了不少合影,把几个相机里的胶卷拍光了,才算停了下来。
  周围的群众看的咋舌,纷纷的议论:“这伙人可真有钱,照这么多的照片,得多少钱啊!”
  志斌姥爷比其他人都兴奋,他说:“以前教学生《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只是看着图片教学,现在亲临其境,感觉更加的震撼。”
  他老人家为了教学,对这座大桥可没少费工夫,收集了好多和大桥有关的资料,今天现场教学,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有“争气桥”之称。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桥,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
  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